上一主题:普华永道:银行业务转随贸易流 监管取向零风险
下一主题:普华永道:中国公司CEO对商业前景更有信心
返回列表 发帖

普华永道:中国并购市场今年下半年将迎来高峰

记者:您能否先对2008年中国并购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一下评述?

  谢韬:总体来说,2008年前6个月并购交易市场表现强劲,宣布的交易数量较2007年同期增长14%,达到920宗(交易金额达到460亿美元),2007年前6个月共宣布808宗并购交易(交易金额为280亿美元)。由于受中国国内因素的影响,加之全球经济危机的作用,2008年下半年的并购交易活动急剧下降,较2007年同期下跌近50%,年初的“经济降温”政策和全球经济动荡导致并购交易回到2006年以前的水平。我所说的国内影响因素包括应对高通货膨胀的政策(主要为加息)、新《劳动法》的实施、物价上涨以及股市下滑等。全球经济危机紧随其后,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下半年由于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较2007年同期下降29%,至32宗。但是这也反映出中国投资者等待交易条件改善,完成并购投资的趋势。

  尽管交易活动减少,就交易数量而言,制造业并购活动最为活跃,而就交易金额而言,房地产业高居榜首。同过去两年一样,海外并购的主要行业还主要集中在矿业和金融服务业,2008年完成的并购交易数量分别为22宗和9宗。但是,很多其他行业开始跟进,包括高科技行业如医疗器械、计算机硬件/软件、生物技术等。这反映了中国经济成熟度越来越高,以及发展重点向能够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价值的行业的转移。

  记者:那么,2009年的并购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趋势?是2008年的延续,还是会出现较大的反弹?能否谈一下您的看法?

  谢韬:展望未来,普华永道预计中国的并购交易活动在2009年上半年将维持较低水平。至下半年,随着买卖双方估值预期的趋同,并购交易预计将会有所恢复。中国经济将开始复苏,内资和外资投资者都将利用这段时期对受经济下滑影响的行业进行整合与重组。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可能较早恢复投资活动,但是,由于交易规模,我们如果要在2009年看到并购交易增长,就必须要内、外资战略投资者恢复并购行为。除此以外,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活动比世界其他地区恢复得快,这主要是得益于政府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因为之前应对高通货膨胀政策而产生的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在这些因素合力作用之下可以培养并购活动需要的经济气候,因此,2009年下半年可能看到并购活动达到一个高峰。

  具体而言,当前,战略投资者们正在等待情况好转,并很有可能在2009年的下半年完成并购交易。在计划并购交易时,买方正在等待中寻找经济回暖的迹象,并希望通过保留现金帮助其持有的公司度过经济下滑期。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认为在当前估值水平下降、其他融资渠道枯竭的情况下,出现并购机会,并拥有实现并购交易的现金。因为股票市场相对较低的市盈率,可能会有一些以上市公司为重点的私募股权基金的交易(PIPE) 受到关注,然而卖方不愿意在当前下跌的市场中出售资产,导致“估值差异”的存在。缩小“估值差异”是恢复私募股权基金并购活力的前提。估值差异是当前最大的问题,这种差异在2009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可能会缩小。本土私募股权基金的交易增长将是长期趋势。一旦全球市场震荡出现平息,海外并购交易有望出现增加。中国公司已经聚集资金,希望可以利用时机购买海外资产。

  总而言之,我们对2009年有一个乐观的预期,2009年下半年的并购活动可能会达到一个高峰,超过以往的记录,也不排除2009年全年的指标会超过2008年。

  记者:看来您对2009年的形势是非常乐观的,能谈一下支持您如此乐观态度的依据吗?有很多观点认为中国目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未来预期比较悲观,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谢韬:我们说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会逐渐改善,相对世界其他地区复苏较快,因此,中国的并购活动可能会在2009年下半年达到高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是内因而不是外因造成了前阶段经济增长的放缓,但目前政府的政策已经在变了,开始拉动经济了,内因已经变化了,所以购并活动也就有了动力。目前国内很多行业有整合的需求,还有很多行业有资金的需求,因此中国对于并购的需求将会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因为我们的拉动经济政策的实施时间还比较短,所以效果还没有马上显现,但是,政策的实施力度上还是非常强的。中国有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计划,这还不包含各地方政府的支出在内,美国是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的经济总量差异,明显可以看出中国的政策力度是非常强的,经济会很快会复苏。目前的“估值差异”现象改变不了中国对于并购活动的实际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国内的环境会逐步得以改善。所以说,随着宏观经济的好转,并购活动会在2009年下半年达到高峰。从统计数字上可以看出,自2007年以来,国内并购活动的规模就占据了所有并购活动的一半以上。因此,国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何时取得效果是决定内部并购活动什么时候得以反弹的主要因素。

  中国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有这么大的外汇储备,在没有杠杆融资的情况下,国内的并购活动尚且如此,在并购贷款政策放开后,情况会加以好转。既然是内因决定了国内的经济发展,那么只要宏观调控起作用,内部并购活动就会增长。比如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的投资大部分是占小股权的投资,而不是大股权的投资,所以即使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私募股权投资者也认为有一些真正的投资机会,而且他们也有资金和能力投资。另外战略投资这几年其实是比较稳定的,不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所以受影响也不是很大。2009年国内产能过剩行业整合将加速,预期将出现一些重组和类财政危机企业(quasi-distressed)的交易,因此随着估值差异的减小,买家开出诱人的价格收购资产,2009年下半年战略投资有望回暖。至于海外并购交易,2008年的数量与2007年基本持平。中国公司拥有并购交易的资金,政府仍然对海外投资持支持态度,现在只是暂缓了海外并购交易,等待全球经济环境的稳定。显然,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的兴趣仍然很高,2009年应该能完成更多的并购交易。

  记者:您刚才多次提到了“估值差异”,那么,如何才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估值差异”问题呢?

  谢韬:“估值差异”表面上看是一个技术问题,是资本市场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是最根本的经济活动能否恢复的问题,因此,2008年下半年国内经济的放慢对于并购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计划,各个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推出各项政策,以提高投资者的积极性。其实这些政策最大的推动作用是对基础经济的推动。政府对于国内经济进行了宏观调控,包括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拉动内需等一系列举措,如果企业的经营活动改善了,信誉表现好了,那么,这将成为解决目前“估值差异”问题的最根本办法。估值问题不是一个参照系的问题,而是对企业本身经营活动的评价。因此,基本经济层面改善了,经济增长了,企业经营状况好了,是推动并购活动增长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当然,这些推动政策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企业也需要时间将资金转化为投资。

  记者: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并购贷款政策的开放问题,您怎么看待?

  谢韬:并购贷款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相关的操作细则还没有确定。在国内来说,并购贷款是一个新名词,也就是说以前是没有并购贷款的。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具有5亿美元的资金规模,同样有一个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也具有5亿美元的资金规模,但此5亿不等于彼5亿。国外的这家私募股权基金,由于可以利用借款等杠杆融资方式,其实际的投资能力往往可以达到20亿美元;而国内过去的法律规定,银行是不能够为投资活动提供贷款支持的,所以国内的这家私募股权基金其实际投资能力就只有5亿美元,也就是说,这两家私募股权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不能获得杠杆融资的支持,所以,即使国内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其投资规模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投资的风险是难以预测的,所以在无法获得财务杠杆支持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私募股权基金不会把他的所有资本金全部用于投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基金公司投资的规模。从这一点来说,国内对于并购贷款政策的开放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这对并购市场来说,预示着一个好的迹象的开始。但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则要取决于具体操作细节的出台。

  记者:您能否具体谈一下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形势?您认为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时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谢韬:就2009年来讲,中国企业将走向成熟。因此对于海外并购的需求将远远超过任何其他地区,也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暂时的观望状态确实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劣,但海外金融危机确实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是现在就到来了还是需要再等待一段时间则是不确定的。但是,2009年的海外并购活动一定会迎来一个增长的高峰。事实上,2008年的海外并购活动已经超过2007年了,只是增幅上有所下降。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对并购对象好好地做一番调查。以往我们的企业在海外购买时,在软的方面的做法往往是能省钱就尽量省钱。建议国内的企业在购买海外企业时,雇一个A级团队协助进行尽职调查,以保证所购买的企业就是你想要的东西,并且在风险方面进行控制,以期做到物有所值。往往有些企业在并购前期的功课做得不够,购买之后才发现购买的对象或者价值都与原来期望的不相符。目前来说,大部分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内市场,很少有企业是把自己放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来定位的。因此,对于并购之后如何管理对方的团队和销售,以期进入国际市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是下一个阶段才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买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企业并且保证物有所值。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造就了一个动荡的市场环境,这对企业来说会有什么影响?由此造成的并购活动的低迷严重影响了各机构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投资,对此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谢韬:动荡会创造很多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抓住机会是会造就很多成功的并购的;但同时动荡时期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比如企业可以在此时以比正常情况下低很多的价格完成并购,甚至会低于并购对象的价值,但被并购企业如果是极其不稳定的,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此时也会演化成极大的危机,因此动荡时的并购活动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在此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急剧缩减是毫不奇怪的,其实这对企业来讲反而是一件好事,有助于识别好基金和差基金。好基金和差基金的差别在于,好的基金认同企业的理念和价值,他看中的是企业成长的价值,而不是股票退出的价值。许多基金往往习惯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这就不是好的基金。所以,这一段时间如果企业能够找到好的基金,他会愿意陪你走过这一段,陪你走过更长的时间,这样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谢韬先生简历

  谢韬先生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是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曾在政府政策部门工作过3年,目前是普华永道企业购并部亚洲区主管合伙人。他曾在普华永道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工作了十多年,目前在北京分所。在服务普华永道的20年间, 他参与了大量项目,涉及企业购并、公司财务、审计和税务、项目财务以及政府服务。目前他带领数百人的专业团队,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谢韬先生曾在一百多个跨国或国内企业进行海内外购并的项目中担任财务顾问, 包括近年来的多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大部分客户涉及制造、医药、电子、汽车、采矿、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他曾作为北京市奥运场馆建设的财务顾问,积极参与了北京市奥运场馆招标的整个过程。他同时担任北京市外商投资协会副主席,并经常在几个国际性论坛中就如何管理对中国的投资做演讲。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普华永道:银行业务转随贸易流 监管取向零风险
下一主题:普华永道:中国公司CEO对商业前景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