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公募与私募都困惑:躁动的市场钱多的烦恼
[打印本页]
作者:
cfaathen
时间:
2011-5-23 03:41
标题:
公募与私募都困惑:躁动的市场钱多的烦恼
公募与私募都很困惑
近日,与某资深业内人士聊天。
“我现在也成了千亿资金的操盘手了,我们一个基金刚刚放开申购就获得了近百亿的净申购”,我说,好事啊,可随即他却表达了对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的困惑,“矛盾哪,最近饱受煎熬,市场中基本上找不到便宜的股票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一定要买呢?你们甚至可以选择减仓吧。”
“如果减仓了,预期中的调整却未如期到来,排名肯定下降。所以不光我们,很多基金公司都不敢轻易减仓”。
实际上,据笔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以来,很多私募基金都是轻仓运作。当然他们也陷入了另一种煎熬之中。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调侃道,“中国的股票和房产是一个资产包,这个资产包的价格,是由汇率和股票、房子价格决定的。既然汇率涨得少,股票、房子价格就会涨得多”。他说,“赵私募刘私募们不理解‘资产包’的概念,所以一大早空仓,现在都郁闷极了”。
对于公募与私募的两种煎熬,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整个的国内市场,包括券商,包括保险,除了私募以外,都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这种亢奋,倒不是说大家都是比较莽撞的亢奋,而是说有很多的数据,有很多的机制,逼得你不得不亢奋。
首先,国内大的投资者,比如说机构,包括基金公司,包括保险公司,他们比的是相对收益,并不是比绝对收益。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哪怕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如果隔壁的邻居还是80%、90%仓位的话,你的仓位不可能减到50%,除非你赌市场一定下跌。在这样的状况下,新发基金也好,老基金拆分也好,还是会进入股市,持续买入蓝筹股,而当蓝筹股不断上涨时,指数必然走高。其他的股票,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向上的冲动,这样的话,整个市场就会继续变得格外亢奋。
另外,上市公司的盈利确确实实在高速的增长,而这个增长速度是市场此前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这种高增长能够持续下去,市场的高估值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反,私募由于比的是绝对收益,而且他大多拿的是自己的钱在投资,所以在投资上相对更为慎重,上半年以来的整体收益都大大跑输公募基金。
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
造成公募基金亢奋并饱受煎熬的原因,还有手上不断增多的资金。统计显示,今年基金半年报披露的基民总户数已经达到了4349万,是去年年报披露的基民总户数的4倍多。如果加上截至今年9月4日新发基金的有效认购户数,现有中国基金业存量基民数已经突破5000万大关,达到了5268.2万。与去年年报相比,平均每个月新增550万户基民,每个交易日增加25万户左右。基民增长数量是A股开户数增长数量的1.77倍,增长速度更是股民增长速度的数倍。
另据申银万国8月份股票市场资金分析报告显示,截至8月31日,沪深市场资金存量约为13000亿元,比7月份增加2200亿元。而7月份时,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就净增了740亿元,同时创出当时的存量资金峰值10800亿元。
与散户相比,机构资金对市场的推动能力更为显著。根据经验数据显示,资金对市场的放大倍数基本在5倍左右。也就是说,在股票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亿资金,流通市值就会增加5亿。考虑到机构资金推动作用更大,资金对市值的乘数作用还会更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股民向基民的转化也是“形势所迫”。今年“5.30行情”为许多盲目入市的新股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然而在题材股连续跌停的同时,一些优质蓝筹股却显示出极强的抗跌性,此后,还走出了持续上涨的走势,专家理财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大盘的剧烈波动、蓝筹股的不断上扬,都成为股民向基民转化的直接推动力。
顺势而为还是未雨绸缪
随着牛市不断前行,市场的心态也变得愈加矛盾,不少投资者都是在恐惧与担忧之下满仓操作,而另一些则已经开始采取了减仓行动。
一位有数千万股票市值的投资者最近就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每次我买入一个新股票的时候,都会卖出等量的旧股票,一定要保持现有的仓位”,“最近我做短线的次数明显增加,虽然还比较成功,但一想到这样的操作违背了我投资的原则,就很是不安。”
而另一位机构大户则开始将目光盯上了房地产市场,“最近我已经在各地买了几套商铺和住宅,股市要考虑慢慢退出去了” ,“在我的圈子中,有这样想法并开始实施的人正不断增多。”
笔者的一位从事私募的朋友也表示,“我们已经全部清仓了,现在市场的风险不断增大,各种不利的消息让我们无法继续持有股票”,“与H股相比,现在A股太贵了,我们准备把主要精力放到H股上。”
不过,先于市场主动做出调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在这一点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可能总是比市场聪明,多数时候要尝试主动理解市场,因为我们大家都没见过这么大的牛市”,有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一位基金经理也指出,“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我们需要认识市场,顺应市场,同时,需要经常给自己提个醒,到该跑的时候要跑。如果固执的坚持自己的一些固定的东西的话,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之下,还是顺应市场比较好。”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