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熊市阴影下 PE生存状况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poetker010    时间: 2011-5-23 08:53     标题: 熊市阴影下 PE生存状况调查

从6124点滑落到2566点,上证指数只用了8个月时间,财富的蒸发速度远超市场的预期。幸福来得突然,走得也突然,只留下一个萧条、低迷的市场。
股市意外崩塌,受伤的不仅是二级市场的股民,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迅速降温,去年抢入股权的投资者被留在了高高的山岗上,从高峰时的20倍市盈率到目前的10倍以下,市场的温度还在急剧下降,最坏的天气还远未来临。
2008年度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在杭州举行,众多创投界的大佬出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他们中的数位代表人物,为你揭示出熊市环境中的PE生存状况。
募集和投资金额均创新高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热度,募资金额和新募基金数创下单季新高,投资水平也逼近历年最高记录。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针对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私募股权基金募集非常活跃。二季度共有10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地区的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完成募集,资金额达到120.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增幅达107.6%。
动荡的全球经济局势、偏紧而令人担忧的国内资本市场并没有阻止投资人继续看好中国创投市场。本季度中外创投机构新设立的40只基金募集资金共计30.18亿美元,创下历年来单季最高募资记录。与A股市场的大幅调整相比,创投市场的投资风险似乎更低,而政府对股权投资的引导和配套建设,以及国内投资人群体的日渐成熟,也加速了资本向创投市场的流入。
清科集团总裁倪正东在专场论坛发言时指出:“我一直在想,资本市场这么不好,投资数字是不是应该往下走,但是这个数字就是不往下走,一、二季度募资已经超过了去年的60%。所以这里面可以看到,VC还是非常积极的投资。从投资的金额来看,IT的投资并没有像预期的下降,但是我们看到传统服务行业占到35%,当然生物和其他高科技的项目也占不少。”
他认为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不断刷新记录,这其实没有什么惊喜的。他预计今年私募股权基金募资应该是在80~100亿美元之间。
“这个可能是历史最高的数据,不管经济怎么动荡,但私募股权基金意志非常坚定。”倪正东在会场上讲到。
不能不说,在现今国内外资本市场走弱的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募集以及投资的热度能达到这么一个新的高点,这是大家都乐于见到的事情,毕竟这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捷鸿资本的创始合伙人王刚乐观地表示:“资本市场在去年的高位回落到现在这个状况,其实已经延伸到私募资本市场。以投资公司的心理价位跟资本市场联系起来看,已经回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价位。去年我们谈价格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同类型的公司股指很高,所以跟他们谈价格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从今年来讲,价格的趋向是比较容易谈判的。”
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之下,创投界的人士似乎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但事实上这种繁华与乐观的背后也隐藏着他们无法言说的“痛苦”。
一位常常参加清科论坛的民营企业家在闲聊时告诉记者:“今年来参加论坛的人没有去年这个时候人多了,去年这个时候来得人更多,起码要比现在多一半吧。今年的股市行情不好,他们其实也面临很多问题。”
如何退出是最大难题
在目前资本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私募股权基金都在为如何退出而发愁。清科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PE退出总案例数由第一季度的8笔下降到5笔,减少了37.5%,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继续低迷。
 创业板迟迟不推、海外上市艰难、并购市场不发达。这些问题都让私募股权基金的经理们头疼不已。
从去年开始管理层就说创业板准备推出了,但后来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许多创投界人士对创业板今年能否推出已经不抱希望了。
创业板一再推迟,在创投界人士的眼中,和目前A股市场低迷高度相关。
长安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刘志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板推迟的原因就是股市一直在跌,创业板推出会造成一定的资金分流。还是有一个就是管理层的考虑,创业板一旦推出是只能胜不能败的,创业板推出以后指数一定要涨。现在投资人都在亏钱,很多股票都破发了,在目前这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推出一个新板市场肯定是不现实的。”
当记者问及什么时机推出合适的时候,他认为起码也得等到股市回暖了以后。同时,他也向记者表示,目前A股市场的保荐人制度和机构投资人的占比都还不及格,创业板的出台争议很大。
创业板的推迟对私募股权基金影响到底有多大?从苏州创业投资集团副总裁姚骅的话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创业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件事情,对我们创投公司是性命攸关的。”
一位参会的上海投资管理公司老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的几个朋友去年听说要推出创业板,便急急忙忙凑了五千万投资了一个据说准备上创业板的公司。当时由于是比较后才投入,而且股市也很火爆,所以给的PE值比较高,有20倍的样子。
今年股市行情急转直下,整个市场的估值都降下来,那位老总告诉记者,他的几个朋友八成是亏定了,创业板现在迟迟不推,他的那几个朋友资金压力非常大。
海外上市越来越难也让私募股权基金十分头疼。有数据显示,今年整个海外IPO融资额比上一年减少了一半,特别是第二季度的时候,没有一家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在美国上市,这是1978年以来的第一次。看来,宏观形势不妙对创投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董梁认为,其实以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境外和境内没有什么区别。尤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以后,当全球都在冰川之中,不大可能出现中国资本市场一枝独秀,所以现在哪里上市都是一个字——难。
还有就是国内并购市场不发达,让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成为了难题。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的董梁说:“我们大概有12家公司的投资最终以IPO形式退出,除了IPO退出,真正做并购退出是非常少的。就目前国内来讲,这肯定不是一个主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更困难。”
但目前资本市场如此低迷,私募要靠什么样的方式退出呢?
长安资本的刘志峰告诉记者:“从国外市场来看,PE从IPO退出只是很少一部分。在中国并购市场不发达,中介市场也不发达,这样的金融环境下导致退出渠道很狭窄。通过并购这一方式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同时他告诉记者,自从2006年9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个规定简称为“10号文”,加强了对中国公司以红筹方式到海外上市的监管后,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批准过一家单独境外上市的公司。但据说“10号文”目前似乎也开始有些松动了,他曾和一些大行沟通过,他们有些案子已经有所突破。
高估值蕴含高风险
鼎晖创投董事长吴尚志参会时曾表示:“我们的资本市场回调以后,行业回调好像很慢、滞后。记得我刚从业的时候,投资的作价是按净资产算的,国有资产评估完了有一个议价,大家谈净资产。后来不行了,谈PE,但还是单位数的。这个后来也不行了,今年变成双位数了。再到后来就变成PEG,往前增长全都算上,风险越来越大,这件事要有所反思。”
根据记者在会场了解到的情况,事实上也是如此。目前尽管沪深股市跌这么多,但创投公司要找的企业跟他们讲的PE值根本没有跌,跟去年差不多,甚至到了讲今年的多少倍、明年的多少倍,而不是讲去年的多少倍。许多创投界人士认为究其原因还是直接投资到这个领域的钱越来越多,许多热钱涌进来,内部很多民营企业在主业之外也投向这个领域。
软银赛富投资基金的阎焱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现在的股票市场对我们的IPO确实有影响,但是当你投资的时候,价格会低一点,去年中国A股的股市对PE是一个非常大的拉动,说上市是30倍的市盈率,现在给你7、8倍的市盈率才便宜了,为什么现在市盈率没有降下来,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现在中国有很多民营人民币基金或者是风投企业一窝蜂抢出来的。”
对于目前依旧高位的市盈率,许多创投公司都觉得受不了,对此清科集团倪正东在接受采访时呼吁:“1999年、2000年的时候也说有个创业板要出来,所以很多资金都进入这个市场,但是后来出不来,很多公司受到牵连。所以今天看到的东西和当年看到的很类似,大量的人民币基金在涌入这个领域,肯定会有创投公司亏钱,因为前期股市比较好的时候进入的成本很贵,所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心态一定要好,不要把市盈率弄得很高。以前PE值都是15倍、20倍的样子。现在如果还用15倍的市盈率进去那肯定很难赚钱。”
前两年私募股权基金热,很多小私募进入这个领域,后来二级市场不行了,原来以为搞PE风险小,结果还是面临很高的不确定性。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也表示要准备转向项目前期,一位重量级的创投人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市盈率继续维持这么高,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只能转向项目前期,从PE转向VC。
袖珍PE的羊群效应
这次的论坛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嘉宾一讲完话,立刻有很多人上去递名片,这些人不是记者,他们都是急需资金投入的企业。但是这些创投大佬似乎不是很感兴趣,接过名片后,敷衍两句然后说回去再联系。其实创投企业现在的困境就是这样,手头钱很多,但缺少优质的项目,小的项目他们又看不上。
记者在会场发现,现在创投手头的钱投出得都还不多,比如上海联创投资管理公司,他们管理六亿美元,投了两亿不到一点,还剩下4亿美元,资金仅仅投资了三分之一。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的整体现象是管理的资金过多,实际投出去的资金有限,导致创投人士每天都在四处奔波寻找项目。
IDG创业投资基金的熊晓鸽在论坛表示:“过去两年时间对我们来讲是比较痛苦的,一个是投得很快,价格也很高,新的基金也很多,你不投也挤着你往里投。我们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下子有那么多投资人,拿着钱要你投,也没有看到那么多基金上来跟你抢项目。”
有创投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创投太火,他们去投资的时候,许多企业不让投资者进行比较充分的调研,许多企业连资料的原件都不给投资者看。但是依然有同行给这样的企业投钱,那个时候就是钱太多,一个好点的项目就吸引一帮创投公司扎堆。
软银赛富投资基金的阎焱也说:“就我个人的印象,现在大部分新的VC基金管理人的经验还是不够,基本上撑得比较多。比如说有一个例子,我们发现一个很大的项目,但没有投,我们是第一个发现的。后来一个美元基金投了很多的钱进去,紧接着有更多的人跟了进去。每个行业都存在"二八"现象,股票市场跟风险投资市场总体来讲差不多,我认为中国股票市场90%都是傻瓜。”
造成了项目资金扎堆的原因还有“投资跟风”。记者在会下和一些小私募股权基金的经理交流时发现,他们就是跟着大私募投,大私募投什么,他们就跟什么,因为搜寻好项目的成本很高。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