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风投陷入新能源投资“迷惘期”
[打印本页]
作者:
cfaathen
时间:
2011-5-24 02:48
标题:
风投陷入新能源投资“迷惘期”
过去三年,新能源一直是风险投资的“宠儿”,一直受到风投资金的青睐。但2008年下半年国际油价陡崖式的下跌,使新能源一瞬间又成为受创最重的行业。国内光伏企业由于海外订单流失而集体陷入困顿;风电行业则出现罕见的外资“集体撤退”潮,技术与资金流失严重;而生物质能源更是早早出现疲态……。在此情况下,当年风投的大笔投入也面临颗粒无收的窘境。
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在新能源领域尤其如此。但是,我们发现除了高油价刺激外,新能源相对传统能源的环保优势及经济优势,才是推动行业高速发展的更本质原因。新能源依然隐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国内外VC/PE投资机构只要保持稳定理性投资,合理规避风险,仍将会重点关注我国新能源产业化之路上的造富机会。
新能源投资迷失方向
每一次可再生能源和替代燃料的崛起,都伴随着石油、天然气价格的不断高企。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当国际原油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之时,乙醇汽油、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的前景也日益为市场所看好。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经济增长日益放缓,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大幅回落,截至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跌破40美元/桶,较2008年7月份的最高点下跌了75%左右。这令市场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产生忧虑。
当下光伏业的困局是整个新能源遭遇寒流的一个缩影,是2008年表现最糟糕的行业之一,其受到的打击比其他大多数行业更严重。以无锡尚德为例。公司2008年三季报显示,毛利率从二季度的24.1%下滑至21.6%;净收入5590万美元,环比下降21.6%。为此,公司暂停了2009年所有扩产计划,全面下调2008、2009年产量和销售收入指引。
在此期间,无锡尚德股价也大幅“缩水”,从2008年年初的90多美元直落至2008年12月的9美元,公司市值则从109亿美元缩水至15.4亿美元。而国内另一些硅料、组件厂商更在去年被迫延迟了海外上市的时间,由此令当初蜂拥而入的风投叫苦不迭。
美国著名电子业咨询机构iSuppli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受太阳能市场供过于求疑虑,今年全球太阳能市场销售额将比去年衰退将近两成。刚进入产业链的中国企业,将是这波景气下滑中受创较重的厂商。
另一方面,生物质能源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2008年年末发布的《2008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披露,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已有300万吨产能的利用率只有1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累计还有约300万吨规模的生物柴油项目正在建设中。
专门投资新能源业务的风投公司——美国旗舰投资公司股东大卫?白瑞曾在一次新能源产业峰会上预言,随着油价下跌,很多新能源公司会面临倒闭。据他称,仅2008年夏天,美国投资者投入藻类新能源开发技术的资金就高达2亿到3亿美元,而藻类新能源只有在原油价格每桶90到120美元之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更严重的是,当初不少风投进入时,正是新能源投资最火爆的阶段,因此溢价也比较高,现在看来想在所投资企业上市后退出是遥遥无期了。横店资本管理总监叶心就忧心忡忡地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退出,全球的资本市场都是那么差,退出渠道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就算能退出,现在的价格也是不划算的。”
油价暴跌、融资难紧扼新能源咽喉
经济危机及油价下跌对于新能源行业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能源需求下降,涉及液态燃料、天然气等价格下跌,新能源成本劣势被拉大;二是信贷领域紧缩,导致新能源项目融资困难;三是能源需求下降时,公用事业企业放缓了新增项目的上马,从而延缓新能源项目进展;四是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和破产,导致新能源行业本身的洗牌。
2008年初中期油价持续高涨,甚至涨到最高每桶149美元价格,当时的局面是,各方对新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许多风险资金也大规模进入新能源产业,希望能够抢占新能源先机。
在当时美国新能源投资界,许多人士表示,只要油价不低于每桶80美元,新能源就会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投资新能源就会得到巨大回报。
油价暴跌后,不少新能源产品的经济性确实遭遇严峻考验。而目前,国际油价仅在40美元左右徘徊。而许多新能源公司在油价下降到60美元左右时,已经开始高喊“完蛋了”,并不得不面临“完蛋了”的命运。
但相比之下,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才是给新能源行业带来的致命一击。信贷紧缩令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瓶颈尽显无遗。其中,遭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光伏企业。与年初相比,在美国上市光伏企业的市值下降幅度均在80%以上,进一步融资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赛维LDK总裁佟兴雪此前在深圳“高交会”上透露,国内已有80%的光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有的企业已在压产保利润,有的已关门停工。信贷紧缩同样也是外资风电企业退出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
对于那些还处在研发阶段,尚需要数年才可能上市生产的新能源公司,贷款难可能还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一些技术成熟、预计建立年产量4亿加仑(1美制加仑等于3.785升)或2亿加仑乙醇的生产线的公司,将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
现在许多新能源公司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想出许多缩减开支的对策,比如解雇员工、推迟设备购置计划、缩减差旅预算,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国家政策立挺新能源
“当前经济危机不会影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日前表示。事实上,我国近来在新能源方面的政策引导和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中国能源产业结构已开始酝酿新变。
在政府的扶持方面,2007年9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今后三年内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支持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以来解决气温逐渐变暖的现状;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及用电价格,宏观调控下将新能源的发展提到了重要日程;7月,国家发改委宣布我国已经制定了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总资金投入约2万亿人民币来推动新能源的利用,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政府的种种举措预示了新能源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新消息显示,国家发改委正计划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调整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决策,同时将新开工建设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腰古等数处核电站。此次调整将突破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目标,当时的目标值是,“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最近在重庆表示,国家将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而此前的国家千亿中央投资中,已确定有8亿将用于我国核电和风电装备技术改造的补助。目前地方已经报上来申请补助的项目资金总需求比较多,已经远大于国家能够提供的补助资金,因此这8亿将主要只用于补助国家重要的核电和风电设备的制造企业。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从国家能源政策考虑,还是从国际原油的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等方面考虑,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及对外依存度降低将是一个国家政策长期坚持的目标,这直接保证了新能源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认为,新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战略布局,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几年将是新能源的快速成长期,个股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技术的成熟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将开启新能源板块的后期发展空间,隶属新能源概念的上市公司无疑将因此获得长期和巨大的发展。
新能源正在进入一轮新牛市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从能源格局演变的角度看,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分析此次新能源热潮,我们发现除了高油价刺激外,新能源相对传统能源的环保优势及经济优势,才是推动行业高速发展的更本质原因。
与上世纪70年代的新能源热潮不同,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新能源的成本正在迅速降低。例如太阳能电池在1976年价格高达100美元/瓦,而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约3美元/瓦,每度电成本约0.4美元。
江西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认为,“我们之前预期2015年使光伏发电1元/度,现在看来,可能会提前两、三年实现,因为原料成本快速下降,使光伏制造成本下降速度超过预期。”据彭小峰介绍,2007年年底,欧洲一些国家的电价,如意大利、丹麦的电价就分别达到0.234和0.245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元。因此,当光伏发电成本降到1元/度即使是1.5元/度,加上环保和电价不断上涨等因素考虑,就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一旦光伏发电的成本可以与常规能源竞争,甚至只需要比风能更低,那么国内市场就会大规模启动,更不要说一直以来对光伏发电进行扶持的海外市场。
而且,金融危机带来的行业整合也将增加业内企业的规模,从而使得新能源生产的单位成本降低,有利于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给行业带来的另一个机遇在于包括钢材、玻璃等诸多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降低了新能源的设备成本;而新能源设备需求的放缓,也使得之前一度紧缺的关键零部件比如多晶硅等不再紧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理事长石定寰2008年12月6日透露,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研究光伏发电政策扶持与补贴措施,通过招标办法,按照大约4元左右电价来收购。“之前预计3至5年能够做到1.0元/千瓦时的光伏发电成本,有望在两年后即达到。”
成本的降低和很好的环境效益使新能源大规模产业化成为可能,使之相对于传统能源更具有竞争优势。此轮新能源的热潮,事实上拉开了从化石能源格局向新能源格局过渡的历史性序幕,新能源正在进入一轮新的牛市。
金融街PE认为,从长远来看,在全球能源日益紧缺和气候变暖的压力下,新能源板块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行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是由于新能源产业涉及广泛,技术革新时间长,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其中能够抓住行业发展先机和市场业务需求的拟上市公司。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