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并购市场的新气象
[打印本页]
作者:
vivili
时间:
2011-5-28 06:57
标题:
中国并购市场的新气象
乍看上去,中国的并购市场给人以一种摸不著头脑的感觉:一些外国人趋之若鹜,兴奋不已;而另一些外国人则郁闷得都快患上抑郁症了。但再仔细一看,就可看出端倪来。乐观派往往是正在以史无前例的大手笔收购中国业务的投资者和高层管理者,中国业务的战略优势和投资回报让他们怦然心动。郁闷派则是在中国从事具体操作的并购团队成员。
我们过一会儿再说那些疲惫不堪的郁闷派,先说说好消息:中国并购市场正在飞速发展。从2002年起,并购金额每年都在创下新高。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透露,2005年中国境内交易及外商并购的金额为460亿美元,海外并购金额为70亿美元,私人资本运营资金正在大举登陆中国并购市场。普华永道一时间在上海和北京都无法招聘到足够的并购专业人员。
先前一些不甚明朗的相关法规得到明晰,这也推动了市场的人气。尽管不同的政府机构对管辖范围内的并购交易有著各自的管理条文,而且有时口径不一,但这种局面正在好转。例如,管理著多家国有企业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简称:国资委)在明确有关旗下管理资产的出售条例方面就做得不错。
一方面,中国政府在提防著外国投资者通过并购可能控制国内某些关键行业,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把国内越来越多的产业向外资开放并允许他们开展并购交易。这是因为中国政府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只对国防、能源等一些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企业才保留完全的控制权。因此,每年约有4,000-5,000家国有企业进行了企业改制,剩余的国有企业还有135,000家左右。中国政府认为,并购活动是对国有企业进行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手段。
对中国并购市场感到乐观的其他原因还有: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许多行业都犹如一盘散沙。随著企业间为了追求规模效益而开展并购,行业的整合将带来广阔的并购机遇。并购大潮已经在物流、零售等诸多行业展开。对于外资而言,推动他们从事并购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或许是中国市场展现出来的魅力。并购往往是外资在中国建立低成本生产基地或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最省钱、最快捷的途径。
兴奋之余,还需要保持谨慎,因为并购交易很容易会被搞砸了。在签订意向书之后的磋商阶段,中国仍有四分之三的潜在交易最终还是化为泡影了。相比之下,美国在签订意向书之后达成交易的成功率远远超过了50%。导致谈判不欢而散的典型原因包括在出价上僵持不下、尽职调查过程中出现不愉快(如发现了隐藏的债务负担)和无力解决员工的相关问题。例如,一家国有企业可能要求至少三年内不能裁员,对于一个希望减员增效的外国投资者而言,这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要求。
此外,达成交易之后并购双方在整合过程中进展不顺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是因为两家公司展开实际接触时真正的难题才开始显现。即使是在同一文化背景和同一经济体制下,整合也并非易事。麦肯锡(McKinsey)和安永(Ernst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