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薄熙来的加减法 [打印本页]

作者: greengreen    时间: 2011-5-29 12:48     标题: 薄熙来的加减法

“减顺差,促消费。”薄熙来用这6个字概括2007年商务部工作的重点。
与前几任部长不同,薄熙来需要在外贸和内贸的天平上把握平衡,而之前的外经贸部长们则只需眼盯国际市场,千方百计“出口创汇”。
仅仅6个字,却标志着中国整个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从追求顺差扩大出口转变到追求进出口平衡,内外贸协调。四川商务厅负责人认为,对改革开放28年来,一直以扩大出口为己任的商务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自我革命”。
减什么?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 9字战略,薄熙来说,这9个字中有6个字与商务部相关,今年商务部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落实这6个字。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越跑越快,拉都拉不住,消费却踯躅不前,拉动经济的力量严重失衡。” 薄熙来说。
那么,“减顺差”怎么减?
商务部在上周的全国商务工作会上,给各地方商务厅长下发了讨论方案,“希望寻找一个实事求是,既符合实际,又可操作的路径。”
中国近年来的贸易顺差持续攀升,2004年为420亿美元,2005年为1020亿美元,2006年接近1775亿美元。按照这样的速度,专家预见,2007年底,顺差将达到3000亿美元。
这不仅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摩擦,也使国内经济发展失衡,
外汇储备居高不下,
宏观调控越来越被动。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对记者说,“1000亿的贸易顺差感觉上似乎是快乐的,但实质却蕴藏着无限的烦恼。”
因此,薄熙来在全国商贸工作会上命令地方商务厅长,“不要再盲目下达和考核出口指标。”
不过,地方官员却有各自的苦楚。
来自西部几省市的商务官员说,“西部出口势头刚有起色,就让我压,以后的工作怎么做?”而东部省份的厅长则担心:对沿海省市来说,保出口就是保税收、保就业、保经济增长,出口下去了,靠什么消化就业,拉动经济?
对此,商务部的意见是,“减顺差”不是简单地压出口,而是主动“调结构”,通过调整出口结构来削减数量,有增有减。
薄熙来说,“减顺差”就是要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优化出口结构,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切实把资源能源消耗多、带动就业少、综合效益差的出口压下来。增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事实上,过去一年,商务部已经在出口退税、出台加工贸易限制和禁止目录、处罚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而这些政策还将在新的一年中陆续释放出其政策效应。
加什么?
减法要与加法同时做。“减顺差”的同时,还要扩大进口。薄熙来说:“要像重视出口一样重视进口。”
不久前,商务部发布了《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商务部明确,到2010年左右,进出口要实现基本平衡。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为进出口平衡制定明确的时间表。也就是说,商务部承诺未来4年,要将近2000亿美元的顺差减下去。
那么,进口什么?
“你说增加进口,没错,那能买什么呢?”在小组讨论会上,一些地方商务官员担忧。
中国急需的技术装备,并不容易买到,而我们缺少的能源资源,只要进口就涨价。外国媒体戏称,中国要进口钢铁,伦敦街头连下水道的井盖都丢了,过几个月,中国要进口铝,伦敦街头铝做的路标指示牌都没有了。
中国因为在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上没有话语权,导致企业每年在进口大宗商品时损失达百亿美元。
据悉,商务部已开始研究建立系统的进口机制。大连、山东等地已经召集企业,征求他们对提高贸易便利化、扩大进口的意见,探讨建立进口协调联络制度。
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就已酝酿大宗资源谈判机制,即组建“国家谈判队”,以一个声音对外说话。
各地商务人士同时建议,中央部委应放松对进口商品的限制,放宽对进口商品的审批手续,促进进口商品的市场消费能力。
专家称,2007年中国可能在扩大进口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相当一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会明显下调。
内需拉动替代外需
“促消费”,是薄熙来的又一道加法。
“内外两个市场不平衡是互为因果的,国内消费启动了,消化了过剩产能,就不会都挤着出口了。”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室局长张松涛在小组讨论时表示,促消费不仅是国内消费,还有国外消费,过去几十年出口攒下的外汇要学会花,购买我们急需的技术、管理和资源。
“这么些年,我们在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方面是超水平发挥,但在开发国内消费、市场建设上远没有发挥出能力。” 薄熙来说。
商务部确定,今年将针对农民、城市低收入群体,建市场、促流通,并打破地方流通壁垒,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在消费环境和消费质量上下工夫。”
商贸专家建议,这不仅是商务部的事,各部委应该形成合力,综合财政和货币等各种政策工具刺激内需,采取一切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从“外需依赖型”向“内需扩大型”转变。
也有专家提醒,别指望在2007年能立竿见影地解决经济失衡。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尽管我们希望内需取代外需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消解产能过剩,基于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的消费增长,这两点均非一日之功。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