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在高盛的佐利克: 中国正面临十大挑战 [打印本页]

作者: Pegasus2008    时间: 2011-5-29 15:23     标题: 在高盛的佐利克: 中国正面临十大挑战

“很高兴见到你!”伴随着热情的招呼,一张精致的名片递到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手里。
上面写着:“罗伯特. 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高盛国际副董事长。”
不错,正是他:微微挑起的两撇胡子,无框眼镜架,以发明“利益攸关者”一说而闻名的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现在,成了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的副董事长。
“全球化不是威胁,而是一个机遇。我想这应该就是对待全球化的正确态度。”11月3日,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佐利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说。
政商两职“都不简单”
此次中国行,是佐利克卸任美国副国务卿以来的首次访华。目前,他在高盛负责国际顾问部门,主要是向客户提供国际问题咨询服务。
虽然依然在自己所熟悉的国际问题领域工作,不过在佐利克看来,由于服务对象发生变化,工作目标不同,工作性质也就有所转变。他向记者解释:“你要知道,我以前在政府部门工作,考虑的多数是比较宏观的事务,比如制定相关政策,比如怎样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而现在,我为一家公司工作,主要目标就是要如何为这家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
今年6月19日,佐利克在美国国务院发表了辞职声明,并表示即将加入高盛。当时,美国国务卿赖斯盛赞了佐利克的工作成果,称其是自己的一个“具有不知疲倦工作精神”的工作伙伴,“因为你的工作,我们国家变得更强大,更安全。”
外界评论,作为美国国务院的二号人物,对华问题专家,佐利克的离去将成为布什政府对华工作的一大损失。而对高盛来说,在送走保尔森之后,将再次迎来一员具有强大国内外影响力的大将。当时外界不少评论预言,由于佐利克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将很好地帮助高盛进一步构建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事实上,在佐利克自己看来,无论是为公工作,还是为私工作,“两者都不简单”。
“在政府部门工作和在公司工作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总体来说,需要的工作技巧是不同的。”佐利克表示,“为像高盛这样的华尔街大投行工作,对专业性的要求会强一点;而做政府官员则需要强大的管理、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要与媒体打交道,与非政府组织沟通,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
最享受做贸易代表
现年53岁的佐利克,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揣着令人羡慕的文凭进入老布什政府,很快当上了财政部助理副部长,并成为老布什最信赖的私人顾问之一。
老布什下台之后,佐利克离开政府到商界任职。2001年,小布什提名其为第13任贸易谈判代表,全权负责美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一切活动,直接向总统负责。2005年,布什连任美国总统,提名佐利克为常任副国务卿,他从此成为国务院内的二号人物。
“我的确在政府中担任过许多不同的职位,从财政部到贸易代表,再到副国务卿,这在所有美国官员的履历中应属少见的。”佐利克颇为自得地说,“这给我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优势。”
他进一步表示:“一般的美国官员通常都专精于某一地区,而我的工作经历则使我与几乎所有地区都合作过。这些经历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全才,而不仅专精于某个地区事务。通常,我在处理一个问题时会做一些比较工作,从全局出发,考虑得更全面。”
既然工作经历如此丰富,佐利克本人认为最有趣的一项工作又是什么呢?“那自然是做贸易代表啦!贸易代表办公室是个相对较小的部门,才200个员工吧,但每个员工都具有高度自觉性,工作相当顺利。”
诚然,在佐利克的带领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一时风光无限。其间,中国顺利加入WTO,多哈回合贸易谈判正式启动,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先后与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推向整个拉美的计划也进入实施阶段……佐利克本人,则被奉为“贸易沙皇”。
再提“利益攸关者”
采访当天,佐利克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作了题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新挑战”的演讲。一个多小时里,他与听讲者就全球贸易平衡、中国银行业改革、战略投资者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佐利克多次提到“共赢”的概念。他认为,经济的本质是共赢,而不是有输有赢。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拉动内需,增加进口,这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都是有利的。
他还在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面临十大挑战和任务,包括“保持可持续和平衡发展、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强货币政策和汇率灵活性、保持能源的有效供应、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避免阻碍竞争和发展的产业政策、正确面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后面临的机遇和风险,以及继续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等。
佐利克特别强调,中国需要采取更灵活的货币政策以解决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问题。他认为,更灵活的汇率有助于解决目前中美贸易的巨大不平衡,降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有助于中国将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放在提高医疗、教育和养老体系等国内需求和消费的增长上。
而在企业“走出去”战略上,他认为这一政策既有机遇又有风险,中国企业高层必须有足够的准备,而投资地也不应对中国企业的收购扩张过于恐慌。就像他一直提倡的,“开放会挑战一个国家保持新鲜度和竞争力的能力”,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可以为当地带来益处,正如外国直接投资使中国受惠一样。
佐利克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对如何成功纳入国际体系,同时又不引起其他国家恐慌的挑战。他建议,中国应将“和平发展”与“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相结合。他特别向记者表示,对于美国来说,虽然目前中美贸易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但开放的政策不应由此而受影响。“开放当然会带来一些压力。面对压力,人们应学会如何去调整、面对,而不是去担心、害怕。中美之间必将实现双赢。”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