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3月贸易顺差大幅缩水并非来自政策积极调整 [打印本页]

作者: 洞庭岛主    时间: 2011-5-30 14:43     标题: 3月贸易顺差大幅缩水并非来自政策积极调整

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68.7亿美元,和2月份高达237.6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相比下降了71%。在该数据发布前一天,商务部某副部长已经做了提示,但是如此之大的跌幅还是让市场出乎意料。那么如何来解读3月份中国贸易顺差的缩水?这一变化意味着积极的调整还是偶然的冲击?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几何?
3月份贸易顺差大幅缩水源自2月份贸易顺差的暴涨
首先让我们来厘清贸易顺差缩水的动因。2月份中国出口总额为821.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583.4亿美元。3月份中国出口总额为834.3亿美元,进口总额为765.6亿美元。通过数据对比发现,3月份中国贸易顺差缩水的直接原因在于出口额基本不变前提下进口额的迅速增长。3月份出口额比上月仅增长 1%,而进口额增长了31%!差异如此悬殊的进出口增长比例是较为罕见的,因为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例如2006年中国出口总额的月平均增长速度为27.0%,而进口总额为20.7%,这也正是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历史性峰值的直接原因。
3月份的贸易顺差缩水,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状况发生重大改变。3月份贸易顺差的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源自2月份贸易顺差的暴涨。2月份中国出口总额比上月增长51.7%,严重背离了历史平均增幅,而进口总额仅比上月增长13.1%,也显著低于历史平均增幅。进出口剪刀差的扩大直接导致2月份贸易顺差比上月增长了50%。因此3月份的贸易顺差缩水,不过是2月份贸易顺差异常增长向历史趋势的回调,不值得大惊小怪。
3月份的进口增长并非来自政府外贸政策的积极调整
那么2月份中国贸易顺差缘何出现异常增长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考察进出口重点商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第一,2月份绝大部分进口重点商品的数量低于1月份进口数量,原因主要在于2007年中国农历春节在2月份,导致2月份中国工厂开工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一左右,而大部分进口的初级产品与中间产品的数量是与中国工厂的开工量正相关的。第二,2月份某些进口重点产品(例如原油)的价格出现显著下降,从而在进口量下降的同时加速了进口额的下降。
由于目前海关3月份进出口重点商品的详细数据尚未出台,还难以判断3月份的进口增长源自哪些商品的进口放量或价格增长。不过可以判断的是,3月份的进口增长不过是2月份被季节性因素抑制的进口需求的释放,而非主要来自中国政府外贸政策的积极调整。
2007年注定将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多事之秋。2月份美国政府向WTO提起诉讼,指责中国为一些出口行业提供政府补贴;3月30日,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税,这改变了美国23年来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法的贸易政策;4月9日,美国政府又向WTO提出两项贸易诉讼,指责中国打击盗版不力以及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欧盟虽然今年还未对中国出口商品采取任何制裁措施,但是联想到之前欧盟曾经指责中国服装和鞋类产品存在倾销行为,以及西班牙曾经出现过商户集体焚烧中国鞋的恶性事件,这说明中欧贸易摩擦也已经是暗流涌动。
持续并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让人忧虑
中国经济不可能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高增长,这意味着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并存的格局必然会进行调整。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经济体而言,经常账户逆差和资本账户顺差,是符合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史规律的一种可持续的国际收支组合。但是由于中国国内制度性改革滞后阻碍了居民进行消费,造成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这就必然以贸易顺差或经常账户顺差的形式表现出来。
世界各国都对一个存在持续贸易顺差的大国心存疑虑,而对一个能够提供广袤的国内市场的大国心悦诚服。对目前的全球贸易格局而言,中国是前者,而美国是后者。市场就是政治权力,此言不虚。当然,中美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状况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巨额的贸易逆差对于当前中国而言是不现实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目前持续的贸易顺差安之若素。对内而言,贸易顺差和FDI流入导致的外汇储备累积已经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若干隐忧;对外而言,阴霾密布的贸易制裁压力可能阻碍中国在全球舞台上顺利实施和平崛起战略。
3月份中国贸易顺差的大幅缩水并不是来自于政府外贸政策的调整。如果政府不积极调整现行外贸政策,那么持续并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是及其让人忧虑的。毕竟狭隘的重商主义理念已经是一种过时的发展观了。(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