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私募股权基金掘金印度
[打印本页]
作者:
ccaa
时间:
2011-5-30 16:48
标题:
私募股权基金掘金印度
私募股权基金在印度日趋活跃。国际私募股权投资的翘楚———华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Warburg Pincus LLC)于今年3月14日宣布,将所持有的印度电信服务供应商Bharti电信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出售。这成为今年以来最震撼印度资本市场的事件。
之所以这么说,不仅仅是因为此项交易涉及金额高达5.6亿美元———创印度有史以来的证券交易金额之最,而且整个交易过程仅用了26分钟就完成了。负责此次交易的瑞士银行集团(USB)驻印度的主席兼常务董事Manisha Girotra慨叹,“谁也不会想到,印度市场竟然有如此大的潜力和成熟度!”
据悉,在1999年至2001年期间,华平创业共计向Bharti电信投入了3亿美元。现在,通过出售所持18%的Bharti电信股份中的三分之二,华平创业就赚取了11亿美元。“这是华平创业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负责投资Bharti电信项目的华平创业投资伦敦合伙人、兼欧洲和印度区域负责人Dalip Pathak说。
外资蜂拥而至
华平创业成功投资Bharti电信的经验向全球私募资本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印度是私募资本的寻宝乐园。
其实,来自世界各地的私募股权资本早已纷纷增加了对印度企业或者在印度创办企业的赌注,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卡莱尔集团(Carlyle Group)、泛大西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 Partners),英国的Actis Partners,此外还有印度本国的风险投资基金ICICI和Kotak等。根据《亚洲风险资本》统计数据,上述投资公司在2004年里共计向印度私募股权交易投入了大约13亿美元。
现在,印度每个月都有新的外国资本接踵而至,他们当招募地经验丰富的职员、在孟买和新德里等中心城市布局业务,甚至不惜成本在五星级酒店租房办公,直到找到合适的办公场所。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私募股权投资在印度已经交易了32宗,金额达到4.2亿美元。去年,私募股权投资成功从印度退出的资金高达12亿美元。
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套路是,首先在一个经济发展国家物色一个经营状况不佳但法人治理结构成熟的公司,在取得该企业的控股权之后,通过资本运作扭转公司经营,这与风险投资颇为相似。 “象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能够为私募资本提供发达国家所不能提供的投资机会。”美国硅谷银行的全球市场研究部的Ash Lilani表示,“以适当的资本加上专业的管理,私募股权资本可以在印度提前投资、拓展企业,乃至影响某个行业。”
当然,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盈利。这正是黑石集团最近将印度评估为其在亚洲的主要战略中心。据悉,今年早些时候,黑石集团聘请了包括麦肯锡在内的多家顾问公司,对各新兴市场进行了比较分析。黑石集团印度区总裁Akhil Gupt透露,“最后,黑石集团决定将印度定为公司下一个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家,并计划向印度国内企业投资10亿美元。”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吸引外国资本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向投资者提供训练有素的经理人,且在私募投资领域有较高的透明度。印度甚至夸耀称,自己以拥有亚洲历史最悠久的证券市场———有130年的孟买证券交易所,以及亚洲最多的上市公司群体———7000家挂牌企业。印度司法部门的公正仲裁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司法保护。
当然,印度也有一些令外国投资者却步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印度金融监管机关官僚主义色彩依然浓重,而且基层架构不完善。此外,印度在国防、新闻传媒、零售业以及银行业等领域都对外国资本进行了设限。印度曾经大肆推广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但因受到政府的干预而中止,以致印度和外国的大型资本无法染指公共领域企业的控股权。
泡沫经济之忧
许多外国资本纷纷涉足软件、技术采购、制药等领域,同时一些刚刚解除了管制的电信、广播、航空、基础建设等领域也为私募资本提供了机会。由于许多印度企业意图称雄国际,所以“他们所有这些行业都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外部管理的参与和战略决策的帮助。
1999年,当华平创业投资于Bharti电信时,曾经遭到其他投资人的嘲笑。在他们看来,在一个对电信业有严格的监管机制的国家,私募资本根本无法作为。但是现在印度解除管制,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通信市场之一,Bharti电信则借助华平创业的力量,成为第一个在印度扩张的电信企业。据悉,截止去年底,Bharti电信的客户数量已达到1000万多。 “Bharti电信信任华平创业比我们自己还要多一点。” 华平创业的联合常务董事Akhil Gupta如是说。
还有一些私募资本将目光投向了传统行业。例如,英国的Actis在2003年出资6000万美元收购了印度西北部的国有拖拉机厂29%的权益,这家厂是印度利润贡献最大的拖拉机和叉车生产企业。
外国投资者希望,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可以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那么,印度的资本市场真的已经做好了迎接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的准备么?许多私募股权交易员认为是这样的,因为在过去六年里,各种国外资本在印度的投资稳步增长,从1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到5亿的大型收购行动都是如此。一些保守资本对印度企业的法人治理还抱怀疑和观望的态度,他们担心印度会出现泡沫经济。但是,一些象华平创业那样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则对印度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更好的“黄金机会”在等待他们去发掘。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