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主流VC热捧中国创业潮 风险投资进入2.0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Pegasus2008
时间:
2011-5-30 19:44
标题:
主流VC热捧中国创业潮 风险投资进入2.0时代
2005年,百度IPO、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等大事件,使中国互联网热闹空前,而最高兴的无疑是获得了巨额回报的风险投资(VC)。当VC们获得大丰收之后,以IDGVC和软银亚洲为首的老基金已经成功退出市场,并纷纷开始招募新一期基金。
风险投资家的观点是,2005年是中国VC1.0和VC2.0的分水岭,以IDGVC和软银亚洲募得更大额新基金,国际上更大规模、更有实力的VC的纷纷涌入以及VC界洗牌和跳槽为标志,中国VC已经进入2.0时代。
如今,已经有了丰富成功案例的中国VC,正支持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业潮流之中。
国际主流VC热捧
“2005年是分界线。”清科公司创始人、CEO兼总裁倪正东认为,从2005年开始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按倪正东的观点,IDG的第一、第二只基金和软银亚洲的第一只基金都已经投完,并募得了新的基金,鼎晖也募得了一只新的基金。在第二轮的比赛中,新募的基金就有40多亿美元,加上前期还剩的钱,现在中国可投的基金大概有50亿~100亿美元,能够投很多项目。
VC2.0时代,与VC1.0相比已经有了质量的差别。2000年左右的时候,说到中国的创投,也就是IDG、华登、软银中国等少数几家。
其实,中国企业真正吸引VC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倪正东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当时在中国出现了亚信、金蝶两个最早的案例,所谓VC1.0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而在短短的七八年时间内,这些VC已经投了将近3000个案例。
“IDG在美国其实根本就不出名,只是在中国做得好才在美国有了些影响,虽然软银中国因为投资了阿里巴巴、分众传媒和淘宝等,也很成功,但当时软银亚洲还没有进入中国。”倪正东认为,现在看来,VC1.0时代IDG和软银亚洲很不错,但都不是国际上非常知名的VC。
到了第二拨,不但是募得了更多的钱,还有就是主流的VC进入中国。不久前,Sequoia Capital(红杉资本)刚刚在北京和香港设立了办公室,并组织了中国的基金和团队。
据记者了解,红杉资本在美国是和DPCB全球并列第一的VC。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共有18只基金,超过40亿美元总资本,总共投资超过500家公司,130多家成功上市,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红杉资本作为全球最大的VC,曾投资了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雅虎和Google等著名公司,由红杉投资的公司总市值超过纳斯达克市场总价值的10%。
“这样的创投进入中国,在质量上和原来有了本质的区别。”倪正东告诉记者,不仅仅是他们,美国硅谷最牛的前十位VC原来都是参观访问,但现在基本上都在中国设立了自己的基金或者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联合进行投资。
其实,VC进入2.0时代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洗牌。“2005年VC中跳槽的特别多:从一个VC进入另一个VC或者几个人出来合伙创建一只新基金的人很多。”倪正东告诉记者,像红杉资本的团队就是来自DFG、联想等;霸菱投资投网易的合伙人徐新,现在成立了一只Captial Today(今日资本)的新基金,软银亚洲的前董事总经理黄晶生等都变了东家。而已经成功创业的雅虎周鸿祎、携程沈南鹏、新浪陈欣禾等都出来加入了VC界。
另外,倪正东说,以前很少有中国本土人士作为VC的合伙人,但现在VC界已经有了很多成功案例之后,中国人正在走上前台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的VC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在打理。
远未饱和
据了解,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最多的年份,随着携程、前程无忧、掌上灵通、空中网、金融界和盛大等的上市,造成了一个VC退出高潮。特别是软银亚洲从盛大一家就赚到了5.6亿美元,使风投在中国的收入达到高点。
据软银亚洲首席合伙人阎炎透露,软银亚洲的投资回报率竟然达到98%,早已经超过IDG确立的中国创投界第一的宝座,而到了2005年,软银亚洲的投资一下子就占了20%VC支持的项目。
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告诉记者,2005年拿钱非常容易,一般一个好项目都有好多家VC在抢,把价格人为地抬高了很多,而他也担心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风投市场有可能不会那么容易拿到钱。但倪正东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好项目很多家VC争抢是正常的,只有不好的项目才没有人抢。
倪正东认为,中国的创投市场还远没有达到高潮: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继美国硅谷和以色列之后另一个最具有创业氛围的地方,但与美国和以色列不同,在中国,风险投资主要投资的是互联网行业公司。
根据道琼斯公司(DowJones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