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稀缺煤种 价值重估将逐步展开 [打印本页]

作者: ccaa    时间: 2011-6-25 11:18     标题: 稀缺煤种 价值重估将逐步展开

  我国是煤炭大国,但优质的炼焦煤和无烟煤资源并不丰富,甚至存在不足。在政府加大保护性开发力度的背景下,不仅稀缺煤炭的内在价值会被发掘出来,而且从事此类煤种开发经营的上市公司的价值也必将被市场重估。
  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稀缺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根据2009年统计数据,我国已查明煤炭资源保有储量13000多亿吨,在世界排名第三。但从不同的煤种看,炼焦煤及无烟煤储量相对较低,特别是炼焦煤中的优质品——肥煤、焦煤、瘦煤占比很低。根据相关资料,我国炼焦煤探明储量为2800多亿吨,占全部煤炭储量约22%,其中肥煤、焦煤、瘦煤在炼焦煤中的比重分别只有大约13%、23%和15%。
  从我国炼焦煤资源的分布看,主要在山西省,占比约52%。其它省份如河北、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占比都较少。
  另外,我国无烟煤储量占全部煤炭总储量的约12%,约为1560亿吨。主要分布在山西,其次是河南、湖南、贵州和四川,其中山西占比大约三分之一。总体看,除山西部分地区的无烟煤具有良好的品质外,我国优质无烟煤并不是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稀缺的资源还被过度的开采和浪费。前些年,抢占资源、无序开发、吃肥丢瘦甚至乱采滥挖现象突出,不少地方的资源综合采收率仅为30%左右,小矿甚至不到15%,更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因此,保护性开采势在必行。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炼焦煤、无烟煤等稀缺煤种的生产和消费将更为规范和有序,浪费将受到遏制,利用率将得到有效提高。
  稀缺意味着价值看涨
  从供需面看,如果不考虑进口的情况,近年来我国炼焦煤产量相对不足,特别是其中的肥煤、瘦煤更为稀缺。根据中国煤炭网的数据,4月份炼焦精煤供给量为4756万吨,需求量为4881万吨,炼焦煤存在供给缺口125万吨。而按照焦煤业内人士的分析数据,2010年精焦煤的供需缺口为0.58亿吨,而且呈扩大趋势。
  尽管目前炼焦煤价格仍较为平稳,但从中长期看,由于我国冶金行业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其对炼焦煤的需求今后几年仍会保持较明显增加。虽然焦煤产量也会有所增长,但由于资源的有限及资源整合后产量恢复仍需要时间,因此预计其增长较为有限,总体上供应会存在一定的缺口。物以稀为贵,这也决定了炼焦煤的价值将在中长期内有进一步显现。
  事实上,焦煤价格近年来呈稳步的上升态势。山西临汾九级焦煤目前平均价格为1680元/吨,而在两年前的2009年6月份只有1180元/吨,两年来涨幅达到42%,目前的价格与去年相比,涨幅也在15%左右。
  当然,从国内市场的整体情况看,还要看炼焦煤进出口的影响。根据百川资讯的统计,今年1-4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为1368万吨,而出口仅为231万吨,即净进口1137万吨。2010年我国进口炼焦煤4727万吨,出口仅为114万吨,净进口4613万吨。这表明,近年我国炼焦煤进口数量不少,对国内市场形成了补充,有利于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
  由于世界炼焦煤的资源分布也不均衡,而日本灾后重建会增加进口量,加之印度等国家的进口也将明显增加,中长期看,都将对国际及国内市场价格形成强有力支撑。
  目前上市公司中以炼焦煤为主的有西山煤电、冀中能源、平煤股份、盘江股份、开滦股份及煤气化等。特别是西山煤电、盘江股份、煤气化等公司未来产能预计会快速增长,价值将被市场进一步重估。
  无烟煤类上市公司主要是国阳新能、兰花科创等。其未来业绩的增长除了产量外就是煤炭的价格。在无烟煤价格中长线趋升的预期下,相关公司业绩也将会有所增长。
  下游行业面临压力
  炼焦煤的下游行业主要是焦炭业,再下游是冶金特别是炼铁业,而无烟煤的下游主要是化肥行业。
  焦煤价格的高位对生产焦煤的企业无疑是有利的,但对下游的焦炭行业却带来明显的压力,最直接的是成本的上升。有关资料显示,在焦炭行业中,焦煤占其总成本的80%左右。因此,焦煤价格的上升直接提高了炼焦行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目前焦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都在50%以下,经营举步维艰,预计未来形势更为艰难。当然,目前对焦炭行业的整合已经开始,通过淘汰落后、提高行业集中度,其产能过剩、小而散的状况将会有所改善,焦炭行业对成本的承受能力将会有所提高。而焦炭价格的上升又会对下游的钢铁行业带来成本的上涨,若不能有效转移这块成本,也将影响其盈利能力。
  无烟煤下游所受影响也是如此。煤头企业生产合成氨及尿素的主要原料就是无烟煤,但近年来煤炭价格上涨已使许多尿素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有的企业毛利率只有6%左右。若无烟煤价格继续上涨,这些行业的毛利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尿素产能明显过剩,且化肥直接面向农民,化肥企业上调价格面临很大困难。化肥企业只有向其它方向突围,向上游资源及下游深加工方面拓展。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