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VC第三纪:传统格局已被打破 新英雄时代来临 [打印本页]

作者: tiantianniao    时间: 2011-6-28 17:28     标题: VC第三纪:传统格局已被打破 新英雄时代来临

V2011-06-10  《商业价值》孙彤


  在下一个收获季节到来的时候,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这一纪的VC群体中,一定会有一批具有新思维的和独特竞争力的机构崛起。VC行业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一个新的英雄时代即将到来。

  过去10个月,无疑是中国投资界的丰收时代。

  无数投资方更是在这一轮上市潮得到了超额的回报:奇虎360的成功上市,让鼎晖投资、红杉中国、经纬创投、高原资本、红点投资均获得超过13倍的回报;红杉中国投资诺亚财富获得35.31倍退出;而IDG资本早期投资的搜房网,退出回报率高达107.21倍。

  而这些今天看起来被资本市场验证的企业,正是来自互联网5年前和10年前的两波投资浪潮。如果没有之前的播种和坚守,也不会有现在的巨额丰收。

  但最敏锐的投资人都会意识到,丰收时代之后就是春耕播种时代的来临。随着互联网的高潮越掀越高,更多的产业巨头逐渐确立,以及越来越多的个人财富得到变现。市场不同的形态和投资新玩家开始纷纷进场,新的模式和变量不容分说地改变和挤压着VC产业链的原有格局。

  全新的VC第三纪,无疑会和前两纪截然不同。没有时间弹冠相庆,为了3-5年之后的再次收获,挥汗如雨的耕种时代再次开启。

  人多钱更多

  追溯起来,VC已经经历了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纪元。

  第一纪来自于1999和2000年。那时候,IDG、软银等少数外资巨头刚刚进入中国,“VC”在大家头脑中的概念还只是维生素。创业的思维又刚刚萌芽,VC的数量凤毛麟角,整个VC产业链上的人屈指可数。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人少、钱也少。

  那时候的信息极度不对称。因为VC的海外背景,大部分投资都发生在那个以海归为核心的小圈子里。那是属于丁磊、张朝阳们的年代,风险投资只是少数人的游戏,VC也并不成熟 ——只要你能找得到某个VC,那个VC能够听懂你的故事,甚至你拿一台计算机,连商业计划书都没有,VC看对眼就给你钱了。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这些“试验品”只要融到足够多的钱,把低潮扛过去的,现在都成了互联网的巨头。

  但是VC的第二纪就开始不一样了,创投圈升级到了“钱多人少”的阶段。

  2004-2005年,市场仍然以美元基金为主导,但当时的大事件是,大部分跨国的VC、PE的高管们迎来了集体跳槽潮。“比如徐新从霸菱跳出来做了今日资本,邝子平从英特尔跳出来做了启明创投等等。还有很多真正属于海归回来的,比如邓峰回来做了北极光,赵令欢跟联想一块做弘毅……”枫谷董事长曾玉这样回忆。

  而这一拨的变迁意味着,由中国人做主管合伙人,专注本土的VC到达一个高潮。大家开始注意产品,看服务和团队。而且,今年上市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是2004到2005年这个期间的投资产物。

  以前的中国市场还没有被证明,在美国没故事可讲。但随着第一波互联网公司得到验证,尤其是2003年年底携程的上市,有了一些明星项目为基金做背书,给中国的早期投资带来了福音。“硅谷开始认为中国是有机会的。”一位VC说。从2004年开始,VC募集的钱多了起来。这种新秩序的建立,VC数量的充实,为产业的繁荣建立了起点。也由此进入了资本过剩,开始追逐、争抢项目的阶段。

  而现在要说的第三纪的迸发,还要依赖互联网行业的大趋势。

  事实上在一两年前,格局已经出现了三个端倪:首先是因为国内的互联网发展过了临界点,互联网带动的更广泛的产业变革开始大规模展开;与此同时,美国的创业环境迅速风生水起,在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新社交体系的兴起,开启了互联网行业本身又一次的进化,机会和创新开始不断出现,这很快也影响到了中国;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正在加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将与社交网络一起成为最大的变量,让原本稳固的国内互联网产业格局,正在出现缝隙。

  这个节点,就是第三纪爆发的前夜。

  从行业的角度看,第三纪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近年来人民币基金的募集开始愈演愈烈,人民币基金投资的从公司数量到投资的总额,都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元。美元基金依赖自身成熟的财务模型,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而内资人民币本身的优势在于人力成本较低和关系网络。前堵后追,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力量。

  而转化到资本一端,则呈现出资本的多样化态势:这些像腾讯、百度、新浪等市值超过百亿千亿元的平台型巨头企业,纷纷意识到当自己的体量变得足够大之时,创新势必将会遇到限制和困境,必须通过一种方式为未来加码——设立投资战略、投资基金和平台。

  另一个变革是,在过去的五六年,很多创业者或者参与创业公司的人,因着公司上市或者公司被并购,一批高管套现后的个人财富骤然增长,几亿甚至更高身家的人越来越多。中国富人阶层的崛起,使得资本市场的新玩家大量出现,造就和带动了一批天使投资人的迅速生发。

  第三纪投资圈的供需关系,俨然升级成了“人多,钱更多”。创业者热潮和激情的创业公司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时代。

  泛VC时代与资本碎片化

  2005年的时候,市场上的VC只有几十家,开一次行业会议几乎能见到大部分基金的合伙人。但是,经过大规模的爆发,各种新的人群和模式出现在VC产业,第三纪远比之前环境更加复杂。

  这是一个泛VC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创投机构越来越多,仅基金规模过亿美元的就超过20家,小规模基金更是数不胜数。而且每家机构募集的资金越来越多,近期经纬、启明、联创策源、联想等等都在募资,现在基金募集规模大概在3-5亿美元。以一个基金大概投20-30个项目的规律计算,每个项目可花的钱越来越多。但好项目一直是稀缺资源,导致现在VC圈抢案子愈演愈烈。

  作为另一股力量,产业基金猛烈发力同样让VC揪心。在美国,大公司投资有两大类,以微软为代表的公司,从来不投资,只进行行业并购;而英特尔、IBM一类,则是有专门的战略投资基金,或者做LP(Limit Parter,有限合作人,简称LP)投资别人。

  现在国内的格局是,像新浪、盛大、腾讯、360这些成熟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产业基金。“我上市了,手里有钱,这些钱更多的是用来做投资和并购。”一产业基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公司都有一个很庞大的力量在身后。作为产业本身里的一个重要力量,无论是庞大的用户和数据,还是行业的真实经验,他们比VC更能看清行业里的东西。

  现在,这些力量随着产业进入播种期,也从PE更多的转向前期的VC,作为重要的力量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之中。连腾讯基金这种曾经只重视后端的机构,都对参与知乎等早期项目表示了兴趣,并拿出50亿元,成立扶植早期项目的开放平台基金,进一步加速了VC的泛化。

  在中国,此轮VC其实已经没有很清楚的界限了。因为几股不同的势力都在压缩传统VC的空间。无论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都在看案子,和创业者的交流参与度也很多很高,产业环境越来越多元——某种程度上,VC的概念开始变得泛化,资本也开始出现碎片化的趋势。

  天使投资人的大量涌现,正是标志着资本碎片化时代的开始。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今天的格局——没有什么大项目能动用PE,所有古灵精怪的点子制造者都知道去前端找钱,和VC每笔上百万的投资不同,100万元、甚至50万元的项目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特别是在移动端的早期项目,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天使投资人也从凤毛麟角变成漫山遍野。

  天使投资人和VC的区别就在于,VC里面的合伙人们就像基金经理,他要对他的LP负责。但天使投资人就没有局限,他是自己给自己干,属于民间的投资方法,手法更加自由灵活,并且相对来说约束更小。
作者: ningning1984    时间: 2011-6-28 17:28

写的很好,值得拜读!
作者: zhaosj    时间: 2011-6-28 17:28

感谢楼主的前瞻性分析,或许投资行业飓风就要来临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作者: z1985    时间: 2011-6-28 17:28

写得挺好,值得学习!
作者: Jupiter    时间: 2011-6-28 17:28

比较前沿,深刻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