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李山反思5年PE路 [打印本页]

作者: zhaosj    时间: 2012-7-30 12:54     标题: 李山反思5年PE路

再次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李山,仍不回避谈理想,他说,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金融梦。


此前几个月,李山加入瑞银之事,已经在媒体上沸沸扬扬,“告别PE,回归投行”的大标题铺天盖地,对此,李山给了记者两张名片:一张是瑞银投资银行部亚洲区副主席,一张是涛石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涛石投资”)首席执行官。


“加入瑞银是事实,但我并未离开PE业”,李山称,三山资本依然存在。


李山的PE新路径,包括了至少以下一些关键词:平安保险、涛石投资、能源基金、重组、投行、上市。


如果一切顺利,这些关键词串起来,便是:平安保险与三山资本合资成立涛石投资,涛石投资管理规模可能为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规模的能源基金,投资并重组能源企业,最终通过投行(譬如瑞银)的力量,将这些企业推向资本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山的PE新路径,倒是体现了一个法则: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在合作方和投资方向的选择上,也似乎是很合理:从资金来源上来说,有长期投资周期空间的和持续投资能力的保险基金;从投资方向上来说,能源产业潜力无疑是巨大的;而重组和上市,则是投行们早已熟稔的。


但是,即使一切就绪,还要问个很重要的问题:凭什么是李山?过去几年PE业并未取得显著成功的李山,如今的格局之下,又如何再战?


“教训很多,思考也很多,但积累的方向,还是走得很对的”,李山也直面反思其过去几年在PE市场的“折腾”,他认为,自己变得更国际化和本土化了。


“我会更为灵活,同时,决策和思考视野会更宏大一些,比如,对产业和宏观周期的关注”,李山称。


一位熟悉李山的投资界朋友对此的点评是:李山带兵,多多益善。据了解,涛石投资第一期基金规模约在200亿元人民币。


两个美元基金为何失败?


2005年10月底,李山正式告别其一手改建的中银国际CEO的职位,开始了职业生涯的PE之旅。


在当年《致中银国际同事的告别信》中,李山写到:“一个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新旅程的开始,离开中银国际之后,我将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办‘三山’公司”。


当时李山告诉记者,PE管理公司三山资本,将会是他认定的大事业。在2005年,投行家转身进入PE业,远还没有今天这么“时尚”。客观地讲,那时能看到“中国PE业将大有机会”,李山的商业嗅觉,还是很有前瞻性的。


约翰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