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石油价格与金融战略的关联 (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Regider    时间: 2008-10-10 10:50     标题: 石油价格与金融战略的关联 (转贴)

石油价格与金融战略的关联

石油战争、石油政治、石油金融和石油价格紧密相联。国际油价走升中既有国际金融作用凸起的影响力,也有国际政治格局调整和重组的原因,并非资源产品价格的单纯表象。全球经济复苏的能源需求扩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石油筹码的分量加重,使得国际石油价格成为美国政府,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包括石油价格与石油金融在内的石油战略已经逐渐移至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中心位置,也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金融安全与石油安全的重要方面。

一、长期石油政策抉择和金融博弈

1、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性。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比如OPEC与非OPEC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延展至大国与大国、强国与强国、富国与富国、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等不同层次的复杂协调合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不确定的波动干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世界经济发展供求格局的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是主要石油消费国,而大部分石油出口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这里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是一种需要不断调整和协调的关系。此外,美俄、日俄、中俄、中日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政治意图也已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一些大国的利益交错,其中既有西方对外扩展与俄罗斯深化利益需求的意图,也有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需求的战略意图。

2、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差异性。美日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推崇者,因为美日经济规模与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的主导,使他们在本地区内难以与弱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融合,担心在区域化中付出“代价”,他们必然以全球化显示其优势并巩固其利益,;而欧洲则是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等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具有实现区域化的先天优势。欧盟5月1日东扩10国的实现,使新老欧洲的融合形成更强大的经济联合体,无论经济、人口或市场已经超出美国。美日和欧洲之间全球化利益主导和区域化利益差异,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状况,是形成各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区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欧日经济金融理念的差异也反映在金融市场汇率、股价、金价或油价等价格竞争中。在国际石油的争夺上,三大经济体或货币体也必然会以各自经济全球化或区域化理念,加大国际资源产品的竞争。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原来的石油供求格局,辅之以货币竞争,则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全球化战略意向。从日本看,为弥补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紧与亚洲、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甚至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动向也值得研究。

二、国际石油价格走势预测与我国石油战略应对

对于世界经济而言,金融风险与石油危机都不可掉以轻心,更值得关注与防范因石油价格变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包括美元动荡性风险和欧洲货币潜在的危机风险,这两大货币汇率走势与石油价格水平直接联系,必将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相关层面的变化与调整。今年以来已经召开和即将再聚会的G-7,都一直关注石油与汇率问题,突出表明了石油与金融安全的必然联系和重要影响。而全球利率上调的动向,将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联动效应。

我国是国际石油市场一个新兴的战略因素。扩大石油进口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石油需求大国,去年进口石油达到9941万吨,今年可能达到1.1亿至1.2亿吨,这也是4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最高点。近期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指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为高企的国际油价提供支撑。国际能源署将我国2004年第一季石油日需求量上调18万桶,至614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原油及油品进口量平均为每日210.6万桶。我国2月石油日进口量猛增至创纪录的316.2万桶,比1月高28.3万桶。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前3个月的原油进口量达3014万吨,较上年同期飙升35.7%。而OPEC在近期的月度报告中也指出,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OPEC将提高2004年度的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由原来的每天2387万桶提高到2617万桶。

在我国能源消费开始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国际油价上涨已经导致我们国内的汽油价格出现了上扬。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涨跌来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由于跟随国际油价的变动而时常调整国内油价,我国石油相关产业、产品的价格调整频率增加,幅度扩大,直接加大了国内石油生产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游和下游行业的经营难度,使其利润出现大幅度波动。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快实施国内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早已提出的建立“国家战略储备石油”和开展石油期货交易的设想,加快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形成与调整机制,促进形成石油行业强大、石油储备雄厚、价格机制弹性与国际石油价格联动、有风险保护屏障的新局面,以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作者: Wangqid    时间: 2008-10-10 11:10

ding




欢迎光临 CFA论坛 (http://forum.theanalystspace.co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