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佛山照明价值分析资料

“佛山照明”股利政策分析

在我国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坚持每年现金分红的寥寥无几.而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上市以来.连续11年进行现金分红.累计派现13.01亿元,比总的募集资金12.86亿元还要多出1500万元左右:累计每股派现2.01元.是深沪两市累计每股派现最高的公司,完全称得上中国股市的一面旗帜。笔者根据佛山照明公司的公开资料,对佛山照明采取的股利支付方式、股利政策,以及采取这种股利政策将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等进行剖析。   一、“佛山照明”基本情况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全民所有制的佛山市电器照明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佛山市灯泡厂)于1992年10月改组为佛山市第一家股份制试点企业。1993年10月获准向社会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 930万股,1995年8月又获准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 5000万股。2000年12月中国证监会批准A股增发5500万股。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和经营各种电光源产品及其配套灯具。主要产品有普通灯泡、装饰灯泡、碘钨灯、溴钨灯、单端灯、汽车灯、摩托车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T8及T5细管径高效节能荧光灯和反光碗,以及主要与T8、T5、节能灯配套的灯具等系列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灯王”关誉。公司被评为深交所1995年度“十佳上市公司”综合业绩排名第一;1997年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1999、2000、2001年均被上海亚商、中证报评选列入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   2001年在沪深两市1171家上市公司中被评为“我心中的十佳蓝筹股”第三名,2001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二、案例点评   为了便于对佛山照明历年股利发放情况形成一个连贯、整体的认识,我们先将有关数据进行一下整理。如表一所示:   表一 佛山照明历年净利润、每股收益及分红配股方案   ┏━━┳━━┳━━━━━━━┳━━━━┳━━━━━━━━━━━━━━━━━━━━┓   ┃  ┃  ┃       ┃每股收 ┃  分配方案(每10股)          ┃   ┃序号┃年份┃净利润(万元) ┃    ┃                    ┃   ┃  ┃  ┃       ┃    ┣━━━━━━┳━━━━━━┳━━━━━━┫   ┃  ┃  ┃       ┃益(元) ┃送红股(股) ┃转增股(股) ┃派现金(元) ┃   ┣━━╋━━╋━━━━━━━╋━━━━╋━━━━━━╋━━━━━━╋━━━━━━┫   ┃1  ┃2003┃ 22 632.50 ┃ 0.63 ┃  0    ┃  0    ┃  4.6  ┃   ┣━━╋━━╋━━━━━━━╋━━━━╋━━━━━━╋━━━━━━╋━━━━━━┫   ┃2  ┃2002┃ 20 481.94 ┃ 0.57 ┃  0    ┃  0    ┃  4.2  ┃   ┣━━╋━━╋━━━━━━━╋━━━━╋━━━━━━╋━━━━━━╋━━━━━━┫   ┃3  ┃2001┃ 17 334.87 ┃ 0.48 ┃  0    ┃  0    ┃  4    ┃   ┣━━╋━━╋━━━━━━━╋━━━━╋━━━━━━╋━━━━━━╋━━━━━━┫   ┃4  ┃2000┃ 16 115.35 ┃ 0.45 ┃  0    ┃  0    ┃  3.8  ┃   ┣━━╋━━╋━━━━━━━╋━━━━╋━━━━━━╋━━━━━━╋━━━━━━┫   ┃5  ┃1999┃ 15 837.19 ┃ 0.57 ┃  0    ┃  1    ┃  3.5  ┃   ┣━━╋━━╋━━━━━━━╋━━━━╋━━━━━━╋━━━━━━╋━━━━━━┫   ┃6  ┃1998┃ 14 780.99 ┃ 0.54 ┃  0    ┃  0    ┃  4.02  ┃   ┣━━╋━━╋━━━━━━━╋━━━━╋━━━━━━╋━━━━━━╋━━━━━━┫   ┃7  ┃1997┃ 13 406.32 ┃ 0.49 ┃  0    ┃  0    ┃  4    ┃   ┣━━╋━━╋━━━━━━━╋━━━━╋━━━━━━╋━━━━━━╋━━━━━━┫   ┃8  ┃1996┃ 17 562.75 ┃ 0.64 ┃  0    ┃  0    ┃  4.77  ┃   ┣━━╋━━╋━━━━━━━╋━━━━╋━━━━━━╋━━━━━━╋━━━━━━┫   ┃9  ┃1995┃ 16 944.27 ┃ 0.92 ┃  0    ┃  5    ┃  6.8  ┃   ┣━━╋━━╋━━━━━━━╋━━━━╋━━━━━━╋━━━━━━╋━━━━━━┫   ┃10 ┃1994┃ 14 574.59 ┃ 1.26 ┃  0    ┃  0    ┃  8.1  ┃   ┣━━╋━━╋━━━━━━━╋━━━━╋━━━━━━╋━━━━━━╋━━━━━━┫   ┃11 ┃1993┃  9 471.65 ┃ 1.23 ┃  4    ┃  1    ┃  3    ┃   ┗━━┻━━┻━━━━━━━┻━━━━┻━━━━━━┻━━━━━━┻━━━━━━┛   (一)对佛山照明股利支付方式的评价   从表一可以看出.佛山照明自1993年上市以来.采用的股利分配方式主要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常见的股利支付方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等。现金股利是公司以现金的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发放的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的方式.在我国被称为送红股,这两种支付方式在我国最为普遍。佛山照明的股利支付有两个特点:一是股利支付比例高。现金股利支付率在70%以上.远高于有分配能力的上市公司平均现金股利35.3%的支付率.比国际证券市场50%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还要高;二是股票获利率高。股票获利率平均在3.4%以上.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98%),更高于11年全部上市公司O.89%的年平均股息率(流通股股东股息率最高的是1995年的1.47%.最低的是1993年的0.48%.2003年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股息率为1.11%)。由于现金股利是公司对于股东最直接的回报方式.因而也最能吸引投资者。当然,支付现金股利也需要公司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公司有盈利和现金支付能力.此外。还取决于公司的股利政策。   (二)对佛山照明股利政策的分析   1、佛山照明采用的股利政策的类型   公司常用的股利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从表一可以得出,从1993年上市至今,佛山照明每年都进行现金股利分配,公司业绩及每股股利金额均较稳定,一方面股利变动较小.另一方面股利支付又呈线性趋势.尤其近几年呈上扬的趋势。从其每股收益和每股派现走势图可以看出.其采用的是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2、佛山照明采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的原因   影响公司股利政策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法律因素、公司因素、股东因素等。这里。我们结合佛山照明历年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对佛山照明采用上述股利政策的原因进行探讨。   首先。从法律因素看。佛山照明每年都有盈余,主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净利润总体也在增长,从1993年的9471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2632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2.6%(1995、1996年度增加幅度大.主要是这两个年度对外投资收益或其他业务利润较多。几乎占到利润总额的一半)。上市11年来,几乎每年的每股收益都高于0.45元,可以说是中国股市的常青树。而且佛山照明具有较强的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很低,只有10%左右,偿债能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短期偿债能力过硬,流动比率很高,远远高于安全线2以上。这样可以保证公司及时支付现金股利并能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第二,从公司自身因素来分析,佛山照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充足(见表二).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远大于实发红利所支付的现金。公司有足够的现金用来进行股利分配。而且佛山照明这几年货币资金宽裕,具有很强的变现能力.最近三年的现金比率平均在3.5以上.所以即使支付现金股利还能保证公司基本的现金持有量。另外,公司这几年对外投资机会不多。最近三年长期投资反而有所减少,所以公司剩余现金较多,能保持稳定的股利支付率。   表二 佛山照明近几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及实发红利比较   ┏━━━┳━━━━━━━━━━━━━━┳━━━━━━━━┳━━━━━━━┓   ┃   ┃              ┃ 实发红利   ┃       ┃   ┃年份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万元) ┃        ┃现金股利之比 ┃   ┃   ┃              ┃(含税)(万元)  ┃       ┃   ┣━━━╋━━━━━━━━━━━━━━╋━━━━━━━━╋━━━━━━━┫   ┃2003 ┃  23 08.65       ┃ 16 488.62  ┃  1.41   ┃   ┣━━━╋━━━━━━━━━━━━━━╋━━━━━━━━╋━━━━━━━┫   ┃2002 ┃  30 270.03       ┃ 15 054.83  ┃  2.01   ┃   ┣━━━╋━━━━━━━━━━━━━━╋━━━━━━━━╋━━━━━━━┫   ┃2001 ┃  26 859.59       ┃ 14 337.93  ┃  1.87   ┃   ┣━━━╋━━━━━━━━━━━━━━╋━━━━━━━━╋━━━━━━━┫   ┃2000 ┃  17 232.93       ┃ 13 621.03  ┃  1.27   ┃   ┣━━━╋━━━━━━━━━━━━━━╋━━━━━━━━╋━━━━━━━┫   ┃1999 ┃  16 588.38       ┃  9 655.17  ┃  1.72   ┃   ┣━━━╋━━━━━━━━━━━━━━╋━━━━━━━━╋━━━━━━━┫   ┃1998 ┃  15 081.51       ┃ 11 089.65  ┃  1.36   ┃   ┗━━━┻━━━━━━━━━━━━━━┻━━━━━━━━┻━━━━━━━┛   第三,股东因素。股东投资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为了保证股东投资目的的实现.公司股利政策必须保证以高效益回报投资者,提高股东的投资报酬率,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保持公司与股东之间的良好财务关系。佛山照明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额派现,毫无疑问,吸引了足够多的倾向于现金股利的投资者。现在如果突然改变股利政策将会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公司一旦改变了股东认同的股利政策,投资者会“用脚投票”,出售公司的股票,使公司的市场价值下降。另一方面,这也是佛山照明对投资者负责,是股东意识强的表现,这一点更难能可贵。   最近。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司管理层拥有关于企业未来发展的优势信息。但由于交易成本过高.投资者往往不能直接获得这些信息。当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时.他们可能不仅仅是宣布这个好消息.还会通过支付现金股利来证实此消息。因为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利润并不一定能恰当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利润.而现金股利的支付却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会计利润反映不出的信息。换句话说.公司管理层把现金股利的支付当做一种信号,向投资者传递他们的优势信息。而佛山照明采用长期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就是向投资者传递他们的优势信息.即企业的未来状况要比下降的盈利所反映的状况要好.同时也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经营业绩稳定、风险较小的信息。这也是佛山照明采用上述股利分配政策的原因。   3、佛山照明股利政策的评价   纵观国际证券市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倾向于采取平稳的股利支付政策。   而且绝大多数以现金股利为主。一般来说.能够连续派现并实施稳定股利政策的公司,通常是业绩优良且稳步增长的公司.投资者对这类公司抱有良好的投资预期。其股价也相应保持稳定。因为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股息分配制度”。“现金分红”成为主板市场蓝筹公司的主要行为准则。如英国汇丰银行、美国通用等蓝筹公司的分红率一直与国债收益率相媲美。正是因为这么坚实的“分红”基础.我们才能看到有汇丰大幅下跌时香港万人空巷买汇丰的景象。中国的证券市场正是缺少这样的“分红”蓝筹企业群体,而没有持续分红的上市公司群体.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这也是目前难以寻到中国证券市场的“底”的症结所在。   另外.我国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没有一个稳定的股利政策。股利分配随意性很大.投资者无法了解、把握公司的股利政策,因而对现金股利缺乏兴趣。我们发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高比例送股和转增股.一直受到市场追捧,而连续派现且支付率较高的股票表现平平,且长时间遭到市场冷落。这种现象,扭曲了股利政策与股价之间的关系.导致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无效,助长了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令人担心的是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已进入十分危险的地带.造成“盛世危市”现象: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1432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5%.同比分别增长36.71%和41.28%.均刷新了盈利增长纪录:一方面股市却一路下泻.很不正常,数千万中国股民无法享受上市公司高成长带来的好处.相反,他们的绝大多数在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股市上损失惨重.甚或完全被套牢。   现在看来.佛山照明采取的长期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肯定.目前已有很多机构投资者以市价购入该股股票.使得佛山照明股价涨幅很大,屡创历史新高(2004年9月28日每股股价达到16.67元)。应该说.佛山照明采用的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当前市场极度低迷,市场屡创新低。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更突显了其股利政策的成功。   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只有少数几家现金分红回报率高的绩优公司的局面必须改变.不断扩大“分红”效应,建立健全股息现金分配制度,才能吸引长期资金进驻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北大蓝光欲借LED:“一生只用一盏灯”牟利

五月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显得春意宜人,而落户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两年多的上海北大蓝光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树明总经理,则显得更为喜悦:“我们的LED芯片生产多少,就能够销售多少。”   而作为北大蓝光的投资方之一的张江创投,自然也对北大蓝光极为看重,负责这一项目的马博士说:“我们今年会对北大蓝光投入更多的精力,今年北大蓝光应该是能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了。”   李树明一直为之自豪的产品是发光二极管产品(LED),已经广泛应用到了手机背光照明、大屏幕电视等领域。“曾在市场上炒作的蓝屏手机,其发出蓝光的部件就是用我们的LED产生的。”李树明说,“我们希望的是LED能够进入日常照明领域,这将是照明革命。”   LED照明革命   蓝光二极管是在1972年发明的。其后,蓝光二极管的产业化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没有什么突破。目前,产业化已经在日本等国变成可能,这也使得光电产业开始了一个新的春天,大型显示器全彩化,高容量的光盘,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光源的白光LED也不再是遥不可及。剑桥大学也将LED的研究成果,评价为爱迪生发明钨丝后照明技术的一次大飞跃。   张江创投的马博士解释道,“蓝光LED的应用范围更广,而且有了蓝光以后,和红光、绿光结合,就有可能制造出白光。”他又解释,有了白光LED以后,LED应用于照明领域就非常合适了。而蓝光由于波长比红光要短,从而可以制造容量更大的光盘,而以前的大型显示器,由于缺少蓝光LED,所以颜色比较偏黄。“你可以到浦东八佰伴去看一下。”马博士说,“如果用了蓝光LED,那么就是全色彩的大型显示器了。”   而蓝光LED更大的应用可能在照明方面。“在亮度上,LED的增长非常快,”张江创投的马博士说,“传统的白炽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亮度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飞跃。”如果LED能够达到现在白炽灯的照明亮度,那么就很容易进入日常照明领域。马博士说,“从理论上来说,LED可以更加节省能源,一个电子变成一个光子,那是理论上的极限。”   市场上的LED交通信号灯,售价在2600元,而传统的交通信号灯价格为1500元。虽然LED在价格上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LED灯的使用成本要低得多”。李树明说。LED信号灯的用电量只有传统信号灯的八分之一。“光电费,一年可能就不止这点,”李树明说,“除了节约的电费,还节约了能源。”   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LED的使用寿命非常长。LED的使用时间是十万小时左右,而一般的白炽灯只有2000小时,“一般而言,至少有50倍的使用寿命。”李树明说,“有人形容,用LED的照明灯,人的一生只要一个,一直都不会坏。”   从投资到实业   对于LED如此熟悉的李树明,早年从事的却是证券市场投资。1999年李树明在深圳高交会上看到了LED这个项目。当时,李树明所在的大正投资公司正在寻找新的实业投资项目。而北京大学由“863”专家组张国义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8年攻克技术难点,成功地开发出了LED蓝光芯片,申请并批准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   经过谈判,2000年4月,大正投资准备和北大一起合资成立一个LED芯片生产公司。随后,在张江创投和张江高科加入到投资者队伍里以后,北大蓝光很快就落户张江。北京大学以LED芯片技术作价1500万元出资,而张江创投和张江高科分别出资490万元,而李树明为代表的大正投资出资4520万元,共同成立了北大蓝光。李树明也在上海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代表大正投资的李树明不但成了投资方的委派人,也成了北大蓝光项目的负责人。   从2000年开始在张江建立公司以后,李树明一直潜心在LED产品的产业化上。“我们是内地首家开始产业化蓝光LED的,所以整个过程没有别的经验可以借鉴。”李树明说,“之前的LED成果都在北大的实验室里。”   蓝光LED是LED产品中比较高端的一种。由于波长的问题,红光LED已经比较常见,但是绿光和蓝光比较少,特别是蓝光。而日本、欧美国家企业对于蓝光LED的技术也一直高度保密,在日本,日亚公司甚至起诉过丰田公司,由于两者之间生产出来的产品相类似,丰田公司被判侵权。同时日亚公司还开始起诉美国公司。“所以我们更加要寻求自己特有的核心技术。”李树明说,“在材料和工艺上,需要彻底了解,以便避开专利的困扰。”   尽管存在很多困难,2001年北大蓝光相关的进口设备还是开始安装了。到了2002年3月,北大蓝光的蓝光LED开始进行小批量的生产。“虽然在均匀性上还需要提高,”李树明说,“但情况很不错,这些产品的用户反应很好。”其后,北大蓝光的小批量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只要我们生产出来,就有人买。”李树明说,“国内这个市场空间太大了。”   “现在,我们的年产量可以达到五千万支左右。”李进一步解释,全球LED的需求量在400亿支左右,而国内的需求量大概是100亿支,其中大部分是从日本、欧美进口,而我国台湾也生产不少LED的芯片。“如果一块钱一支,也就是100亿元的市场。”李树明说。   专注芯片   北大蓝光的主要产品就是LED芯片。李树明解释,在整个LED的产业链里面,LED芯片的生产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其上游就是生产芯片的原料供应商,也就是一些蓝宝石晶片以及一些工业用气体;而其下游则有封装厂,以及应用客户。   北大蓝光目前有六个2英寸的生产线,而每一个2英寸的生产线可以切割出18000片芯片。“眼下,进口的芯片是4.8元一块。”李树明说,“我们的价格与进口的相比是有优势的。”北大蓝光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生产线,李树明说,“下一步,我们准备将产量提高到年产2亿支。”   李树明在整个LED产业链里,专注着芯片这一方面。“封装这个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家企业在做,但是芯片却没有几家可以生产。”李树明对于进入下游的封装领域并不感兴趣,“很多封装企业为台湾、日本的LED芯片做封装,他们已经做得非常专业了。”李树明认为,北大蓝光最核心的成果依然在LED芯片的生产上,而封装领域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利润率相对也比较低。“我们更希望自己的公司是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李树明说。   “我们的技术现在和中国台湾的差不多。”李树明说,“日本的生产技术一直走在全世界前面。”但是在蓝光领域,北大蓝光在北大的技术支持下,已经有了大的发展。“我们已经有了自己专利的蓝光LED产品。”李树明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但是,由于LED的巨大市场前景,很多国内企业也开始进军LED芯片生产领域。像佛山照明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在研究这方面的情况,另有一些企业已经在建设新的LED芯片生产线了。“我们走在国内LED生产领域的前列。”   “为了增加产能,我们一直在和相关的创投公司谈合作事宜。”离开张江的时候,李树明说,他在为人类“一生只用一盏灯”的希望而努力。   ·技术链接·   LED(LightEmittingDigital)即发光二极管,由于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压低、亮度高和发光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易与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配套使用,是广泛运用于通讯器材、数字设备、家用电器、装饰照明和显示屏等行业的一种发光器件。   从传统的黑白、彩色、超平、纯平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到如今大放异彩的LCD(液晶显示)、PDP(等离子显示)平面显示器,世界显示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显示产品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2000年以来,被誉为具有梦幻般显示特征的平面显示新技术LED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   2000年世界LED市场规模为2300万美元,2001年就成长到8400美元。随着各大厂商的积极投入和量产技术的逐渐克服,LED市场将会继续高速增长。根据显示产业领域专业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分析和预测,今年LED市场有望达到2.57亿美元,2006年的市场规模将高达40亿美元。

TOP

对中国市场的定位,跨国公司已从消费市场、“世界工厂”向研发中心“升级”,这恰好也是“中国制造”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必由之路。

TOP

在这个关系中,飞利浦照明向这些最佳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培训、完善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其综合能力和赢利能力。飞利浦公司还计划将通过IT技术,实现公司和建立“最佳伙伴项目”关系的经销商网络互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通过这种措施,可以使经销商更方便地了解飞利浦的动向,同时方便飞利浦掌握那些经销商的发展动态,这种互动将会提高经销商的忠诚度。
  因此,为了实施这三个战略调整,除了其他企业通常也有的产品经理和渠道经理,飞利浦照明中国商务部还特别设立了一个职务———“最佳伙伴”经理———这三种职位一起对飞利浦照明的市场营销进行矩阵式管理,启动了飞利浦照明中国攻略的新攻势。
  ·EMBA视线·
  照明行业彰显“中国制造”优势
  在欧洲和美洲市场,照明行业几个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基本固定,潜力有限,而在中国,照明市场还在快速增长,据有关机构推测,中国的照明市场容量将在2010年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前景诱人。这就是攻占中国市场的基本动力。
  飞利浦照明在全球高端市场的优势相当明显。其项目经理殷慷信手拈来,比如说2002年世界杯,韩国修建的10个体育场馆中有7个是由飞利浦提供产品和技术。
  但飞利浦照明在中国陷入了“人民战争”的苦海。2003年,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销售额大约20亿人民币,接近5%的市场份额,但在中国总共超过5000家的照明企业中,自然难以显得像明珠般的闪亮———飞利浦照明中国销售额在全球的销售额中占据的份额也大约在5%左右。这可能不是巧合,恰好说明飞利浦照明在中国显示的实力与其全球实力相匹配。照明行业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能够以比较合适的比例加入全球竞争的行业。
  显然,飞利浦不满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都远不及欧洲的局面。其原因不言而喻:相对于欧洲而言,中国生产的光源和灯具在质量上和欧洲相差无几,成本却要低很多。
  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搬到中国来,要么收编中国的工厂———或者两者同步进行。目前在中国,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8家企业都向欧洲出口大量的照明产品,还有二十多家中国企业为飞利浦贴牌生产照明产品。
  飞利浦集团亚太区总裁欧德维告诉本报记者:“我们将会把飞利浦照明中的UHP光源全球制造中心移到上海。”在此之前,飞利浦照明已经将照明电子研发中心和荧光灯研发中心搬迁到上海。除了销售和生产,其研发中心陆续从欧洲搬到中国来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TOP

当遭遇中国本土5000多“蚂蚁雄兵”围噬之后 飞利浦照明惟一出路:“西边不亮东边亮”

胡克明从飞利浦照明东亚区总经理的位置上离职后,这个职位也将不复存在。那时是2003年12月。再往前一个月,伍建贤走马上任飞利浦照明中国商务部的总经理———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他是该职位上的第三任总经理。   两年来从飞利浦照明“弃暗投明”的高级经理人员为数不少,有时甚至出现“集体离职”。频繁的人事变动充分传递了公司管理层对业绩不满的信息。   “飞利浦照明在过去的几年里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一种自觉行为。”飞利浦照明中国商务部高级经理邵介胜在嘉定的厂区对本报记者说。   或许有些无奈,飞利浦照明不得不承认,在中国这个它曾经叱咤风云的市场,倾其全球所能进行战略调整是惟一的出路。   崛起   早在1988年,飞利浦照明便在中国“闪亮登场”。那一年,飞利浦照明为南京长江大桥进行泛光照明设计,这也是飞利浦第一次在中国参与照明工程设计。那个工程展示了国际一流照明公司的水准,也坚定了飞利浦照明投资中国的信心。   两年后,飞利浦照明成立南京飞亚照明有限公司,这也是第一家照明行业的跨国巨头在中国建立生产型企业。到2003年底,飞利浦照明已经在中国建立了8家生产型企业,包括6家合资企业和2家独资企业。   当飞利浦照明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照明市场还处在一种待开发状态。城市化运动开始加速,各种各样的照明产品需求旺盛,而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无论在技术还是质量上都与国外公司有一定差距。这给飞利浦的迅速崛起造成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当时的生意真好做,一个灯具进价七百八,能卖到两千多块。那个时候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大多数都发了!”一个广东的民营企业老总回忆起当年在北京卖灯具的情景时,依然陶醉。   “直到2002年以前,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销售额每年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幅度。”邵介胜回顾起当年飞利浦照明在中国的发展时说。   困顿   但好景不长。   飞利浦一枝独秀的风光引来同行焦灼的目光。不久,包括GE、欧司朗、松下和索恩等在内的世界知名照明公司开始纷纷在中国设厂。   紧接着是中国国内民营企业群拥而上,在广东、江苏和浙江的一些乡镇,开始形成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照明制造基地。仅在广东中山古镇,就聚居了1000多家照明企业,其中大多数以作坊式企业为主。到2003年,中国照明市场容量达到将近450亿,有将近5000家照明企业分享下这块蛋糕,其中90%以上是家族作坊式企业。   “多数照明产品的进入门槛并不高,中国照明企业的数量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广东佛山照明的一位经理说,国内大多数企业生产的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如灯饰、筒灯、支架和灯盘,款式设计则大多数是参照国外公司的产品。对于那些模仿飞利浦产品外观设计,但以别的品牌销售的仿制产品,飞利浦就只能无可奈何———因大多数外观设计不能申请专利。   这挤压了领先企业的市场,加速了国内企业的崛起。以飞利浦一款非常畅销的泛光灯为例,市面上至少有十种不同品牌的仿制产品,这些产品在外观设计和质量上和正品相差不多,价格却比正品便宜很多。仿制产品竞争的结果是正品价格不断走低,直到最后不得不淘汰这款产品。   对于那些中低端产品,竞争主要体现为价格竞争,不断有国内的民营企业充当“价格屠夫”的角色。   “在中低端市场,90%以上的市场被国内企业占据,飞利浦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飞利浦照明中国负责销售的一位高级经理说,“打价格战我们没有优势。”   虽然飞利浦在大型市政工程和专业领域依然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整个照明市场上,飞利浦也不得不随行就市,直面复杂无序的市场格局,加入残酷的价格战行列,飞利浦有点力不从心,阵地逐渐失守。   变阵   业绩的不断下滑迫使飞利浦照明自身做出调整。上述经理人频繁变动,只是一些表征。   “飞利浦的人事变动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到2002底基本结束。”邵介胜说,以前的光源、灯具和照明电器事业部整合成为一个新的事业部,由于汽车照明针对客户的专业性,依然独立开来。以前的四套班子变成了两套班子,自然会涉及到职位的重新设置和人员的精简,有的人在公司内部找到了新的位置,有的则离开了飞利浦照明。   除了因为位置变化而导致人员变化外,高层经理离开很大程度上与业绩有关。据了解,飞利浦照明2003年的销售额相对于2002年的销售额增长只有3.5%,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前几年的20%的年增长速度。   要将增长率回复到此前20%的水平,削减成本成了最直接的措施。此前,飞利浦照明在中国是以生产性企业为主导类划分的,每个事业部都有一套班子,人员的编制也属于不同的生产型企业———“通常一个工程项目会涉及到多种产品,这就意味着一道程序要走几遍,签几份合同,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太高。”现在,商务部门中不同的事业部整合到一起,同时将工作人员的编制从以前的生产型企业中脱离出来,统一到商务部来。   组织结构调整一完成,新任商务部总经理伍建贤就以“三板斧”推进针对竞争对手的三大战略调整———产品战略、渠道战略和经销商战略。   实施产品战略,就是飞利浦照明将会引进更高端的产品到中国制造和销售,确保在高端市场的持续优势。   “这不仅意味着飞利浦将会引进更多的高端产品,还意味着对现有产品进行技术创新。”邵介胜说,飞利浦照明要保持优势就不能总是在低端产品上和中国本土企业竞争。   以飞利浦最为畅销的荧光灯管为例,虽然中国能生产这种荧光灯管的厂家数以百计,但飞利浦新推出的三基色荧光灯管依然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对于渠道战略,飞利浦照明就是重新按照产品渠道对现有的经销商重新分工,而不是按照地域发展经销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明确每个经销商的业务重点,使经销商在各自擅长的渠道和领域内发展业务,同时保障产品渠道的通畅和易于管理。对市场纷繁的中国市场来说,“飞利浦照明的渠道战略还可以保证公司和经销商的专业化服务,从而尽可能完善地满足客户专业化的需求”。   飞利浦照明的经销商战略则是与最值得信任的经销商建立“最佳伙伴项目(BPP)”关系。

TOP

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能源的紧缺,世界各国都把"节能"提高到重要位置,有的
国家已用立法形式对节能产品的应用予以支持,其中"绿色照明"工程已开始在众多国
家实施。与白炽灯相比,荧光灯具有显著的节能效应,世界上荧光灯年产量在电光源
总产量中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八十年代为9%,九十年代上升到15%,预计本世纪
初将达到25%左右。在荧光灯中,最早的T12目前已逐步被淘汰,T8由于比T12节能
10%,同时具有光效高、外型美观、节约材料耗用等特点被广大用户青睐,并成为目
前国际上的主流产品,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T8对T12的替代,而在我国,
T8的推广运用才刚开始。T5不但具有光效高、显色性好、寿命长、无频闪和照明质量
高等特点,同时具有更省电、省材料、注汞少和低温低压启动快等优点,是最新的高
科技绿色照明产品,T5以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和优质的发光质量正逐步为市场接纳,许
多国家正在开始推广应用,因此,本公司开发生产的T8、T5项目具有极其广阔的国内、
国际市场前景。
  将本次募集资金投入以下项目:
  1、开发新一代高科技“绿色照明”T8细管高效节能荧光灯项目,以及建设新型
荧光灯研制测试中心项目。
  直管荧光灯具有光效高、寿命长、光色可选定、价格适当、技术成熟的特点,其
在世界电光源市场的地位节节攀升,不断挤占白炽灯的市场份额。最近三十余年来,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电子技术的运用,使直管荧光灯逐步向细管径发展。目前,国
外已普遍运用的新一代“绿色照明”高效节能荧光灯细管径(ф26 mm)的T8,由于
比T12(ф38 mm)、T10(ф32 mm)、T9(ф29 mm)荧光灯光效高,节能省电,节
约荧光粉和玻璃管等原材料而成为主流产品。在我国T8的推广运用刚刚开始,国家经
贸委将T8列为国家重点的技术改造计划,作为我国“九五”、“十五”计划的行业发
展目标。国家经贸委1996年6月颁布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绿色照明
工程实施的重点,制定了发展包括T8在内的绿色照明节能产品方案。中国照明电器协
会最近也指出:我国节能荧光灯应积极推广T8,并鼓励有条件的电光源企业上规模,
表明我国细管径节能荧光灯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按照行业“九五”、“十五”计划,到2000年荧光灯产量计划达到8亿只,其中
计划T8仅占1亿只,到2003年荧光灯年产量要达到9亿只,其中T8要占到3亿只以上;
2000年荧光灯与白炽灯泡的比例提高到1∶4,2005年达到1∶3.5,2010年要达到1∶3。
但实际上,目前国内荧光灯产量距“九五”及“十五”计划的要求相差甚远。现在全
国年产各种荧光灯不足5亿支,其中T8荧光灯生产企业包含本公司在内只有8个,且规
模不大,产量不高,年产T8荧光灯不到9000万支,占荧光灯总产量比例不足20%。可
见,不论是从提高荧光灯与普通白炽灯的比例,还是从T8占各种荧光灯总量不足1/5
的比例来看,本公司大力发展T8的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
  市场方面,我国荧光灯销量正在以超过16%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T8替代T12、
T10和T9的局面已全线展开,发展势头很猛,预计在本世纪初期很快就会出现T8成为
荧光灯主流产品的可喜局面。
  本项目大力发展以高效节能为目标的T8,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以降低T8的单位
产品成本,使T8成为公司系列照明产品中新的支柱产品。该项目既有市场基础,又完
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代表了今后我国绿色照明工程发展的方向。
  由于T8、T5等新型荧光灯技术含量高,采用新工艺,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公司
目前的研制测试水平尚不能达到要求,需要建设新型荧光灯研制测试中心,以确保新
产品的科研、开发、试制及投产等工作,并使新型荧光灯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国际
标准。
  以上两个项目总投资22,462万元,其中投资引进12条台湾产T8生产线19,500万元;
建设新型荧光灯研制测试中心项目投资2,962万元。资金预计分两年投入,2001年引
进8条生产线和建设新型荧光灯研制测试中心的建设,2002年完成引进4条生产线。
  项目完成以后,将在2003年底以前形成年产T8荧光灯9,000万只的生产能力,预
计新增利润4, 500万元,投资利润率20%,投资回收期4-5年。
  2、开发代表节能光源发展方向的T5细管高效节能荧光灯及配套特种节能灯具项
目。
  1995年,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博览会上,飞利浦公司和欧司朗公司首次展出了管径
进一步缩小为16毫米的T5荧光灯样品。由于T5超细管径荧光灯的光效高达104流明/瓦,
创荧光灯光效的最高纪录,比目前常规T8荧光灯的光效高35%,引起了全世界光源界
的极大关注。该灯除了光效高的显著特点外,还具有显色性好(显色指数80以上)、
能节省生产材料和贮运成本低等优点,标志着直管荧光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T5代表了节能光源的发展方向。
  近十年来,我国照明电器业发展迅速,电光源总产量近55亿只,但我国的电光源
产品结构不合理,低光效的普通白炽灯泡仍占主要地位。以1998年的生产量计,各国
荧光灯与白炽灯的产量比例:日本为1:0.4;美国为1:2.5;中国仅为1:5。国家计
划到"九五"期末将这个比例提高到1:4,到2005年提高到1:3.5,到2010年提高到1:
3,由此可见,荧光灯的市场十分广阔。T5荧光灯作为替代T12荧光灯的最新产品有其
自身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在光效、光通维持率、寿命、显色性方面,有T12荧光灯所
不可比拟的优点,而且在办公室、学校教室、车间、仓库、商场等大面积室内照明方
面也有一般电子节能灯所难以取代的优势。因此,T5荧光灯的市场潜力非常大。
  另一方面,我国照明电器产量现居世界前列,出口量也很大,但出口产品结构不
合理,大多是中、低档产品。T5荧光灯的问世,为我国高档照明电器产品走向国际市
场又赢得了新的优势。目前欧洲市场上T5荧光灯的价格约为国内同类产品的5-10倍,
因此,本项目实施后本公司生产的T5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近期世界上
具备T5荧光灯生产能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因而本公司的T5荧光灯出口外销前景很好。
同时本公司是1988年第一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产品外销已有多年历史,在东
南亚、欧洲、美国有比较稳定的客户网络,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将为本公司T5产品的
出口提供良好的保证。
  在T5配套灯具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力开发
与本公司生产的T5相配套的灯具是适时的。T5配套灯具除了在工业交通、科学研究等
领域及宾馆、商场等集团用户大量使用外,家庭用户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国际上目
前室内照明用灯具正在以荧光灯为光源发生悄然变化,我国现有家庭约3亿户,仍以
使用白炽灯为主,显然有很大的市场潜力。T5的发展,必由配套灯具开始,由配套灯
具之出新制奇,反过来促进T5的发展。本公司将采用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新的节能灯
具品种,利用新的高输出的T5荧光灯光源,创造高质量的光环境,以满足国民经济发
展和改善人民照明条件的需要。
  本项目主要发展T5及配套灯具,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大大缩短我国电光源技术
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以高科技振兴我国民族电光源工业的目标。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9,200万元,开发建设中速T5生产线4条,以及配套的灯具生
产线4条。2001年建成2条中速T5生产线,以及3条配套灯具生产线;2002年建成2条中
速T5生产线,以及1条配套灯具生产线,将形成年产T5荧光灯3,000万只,配套灯具
2,500万套的生产能力。
  本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利润7,500万元,投资利润率39%,投资回收期4-5年。
  3、开发“绿色照明”紧凑型双环管细管节能荧光灯项目。
  能直接替代普通白炽灯泡的紧凑型双环管节能荧光灯(简称双环管)是细管径高
效节能荧光灯的另一大类。双环管与直管荧光灯相比,装饰性好,是装饰型灯具之首
选光源;光线柔和,用双环管荧光灯配套的环管灯具,简洁、明快、光线好,灯具的
设计造型更趋薄型化;光衰小,寿命长,可达到6000小时以上;光效是白炽灯的5倍,
显色指数高。由于双环管荧光灯不断改善显色性,并在多用途和节能等方面取得了成
功,因此,双环管荧光灯深受注重节能的日本及欧美等国欢迎,成为“绿色照明”的
重要内容。
  本项目投资开发的是新一代细管径(Φ20 mm)双环管(中间搭桥)紧凑型节能
荧光灯。这种新型双环管荧光灯采用了新电极和新保护膜等新技术,从而保证这种灯
管更明亮、更轻便、寿命更长。
  本项目总投资2,940万元,主要用于引进台湾紧凑型双环管节能荧光灯自动生产
线1条,以及相应厂房、仓库建设等。项目的建设期为一年,预计在2002年可达到年
产紧凑型双环管节能荧光灯200万支的能力。预计每年可新增利润500万元,投资利润
率17%,投资回收期为5-6年。
  4、建设变电站、空压机房、气体站、石油气站、水循环及冷却系统等能源动力
设施项目。
  上述三个项目建设对公司基础能源动力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公司现有的水
电、高压风、低压风、液氧、液氮、氢气以及作为玻璃加工燃料的石油气供应已远远
不能满足新投资项目的需要,因此,必须扩建变电站、空压机房、气体站、石油气站、
水循环及冷却系统等能源动力配套设施项目,以保障上述新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资金到位后,预计用一年时间全部建设完成。
  上述能源动力设施项目的建设,虽然不能直接创造效益,但它是实施诸多投资项
目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完成后,将奠定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稳定持
续发展的基础,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5、扩建三座玻璃窑炉项目,扩建节能荧光灯玻璃管生产线项目,以及建设节能
荧光灯灯丝及导丝项目。
  灯丝、导丝是节能荧光灯的“心脏”,灯丝和导丝的质量和寿命是决定所开发的
新型节能荧光灯质量和市场生存力的关键。灯丝和导丝的成本占到整只荧光灯成本的
10%,玻璃管的成本也为整只荧光灯成本的10%,从市场采购半成品的价格与自制成
本价之间差距很大,如果采取自主生产灯丝、导丝、玻璃管,就能较好地控制生产成
本,保证半成品供应及时、质量可靠。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投资2,920万元扩建三座玻璃窑炉;投资2,944万元实施玻璃
管生产线扩建技改;以及投资2,950万元新建节能灯灯丝车间和导丝车间。
  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约成本上。根据市场采购价与公司成本价之间的
差额来估算,项目实施后可为公司新增利润6,357万元。
  6、建设环保、消防及特殊工艺要求环境改造项目。
  本项目主要针对荧光灯生产所带来的酸、碱、气、汞蒸气及粉尘等污染问题进行
环保投资;车间恒温、低温等特殊要求工艺环境进行技术改造,以及进一步完善消防
设施。实施该项目,不仅可以使本公司符合国家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和广东省颁布的“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所规定的各项标准、指标,将公
司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而且在节约能源、节省材料、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
产安全等方面也具有明显成效。
  本项目总投资预计2,800万元,拟在两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环保
方面,拟建设北区废水处理工程、化丝房酸气处理系统、荧光灯汞蒸气综合处理系统、
荧光灯废渣回收系统、垃圾焚烧炉、废气燃烧净化装置等;在消防安全设施方面,主
要进行原有消防系统改造、消防管道改造、以及增加液化气站消防系统等;另外还将
实施低温、恒温等特殊工艺环境技术改造。
  对环保、消防以及特殊工艺环境进行改造,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通过
这个项目的实施,使得公司在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噪声污染方面的各项环保指标
都能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环保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消防设施的建设、改善,将
提高公司消防水平,对于保证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极有意义的。同
时特殊工艺环境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减少生产成
本,这对提高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投资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
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TOP

公司自1993年下半年起发行A股,1994年11月A股配股和1995年8月发行B股,共募
股资金61000万元,全部投资十个主营业务的项目。到1998年底,历经5年时间,全部
按原投资计划完成了十个投资项目。十大投资项目的完成,使公司的技术装备和设备
优势跃居国内电光源行业首位,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跃上一个质变的新台阶,居国内
行业一流水平,为公司几年来和今后的稳步、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个项目的投资,极大地壮大了公司的经济规模,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增强
了公司的整体经济实力,成为全国行业排头兵。根据中国轻工总会行业管理指导部、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1997.9.17提供的三年统计资料(1994~1996):
本公司灯泡总产量:三年排行全国第二名,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名;
本公司产品销售额:三年排行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本公司利税总额:三年排行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本公司出口创汇:三年排行全国同行业第一名。

TOP

Foshan Electrical&Lighting (Code: 000541) Investment Analysis

Macroeconomic policy: Energy-Saving, Pollution-Protecting

Sector: Real estate, communication, IT, and most of service sectors

Competition:

5 Powers: Suppliers Customers Substitute Existing Competitors and potential Competitors

Firm:

“Continually Cash Dividend”

Strength management team

Focusing on lighting sector

Corporation governance

Valu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DDM

Comparative Analysis

FCFE

First Page:

Left:

Financial indicators:

Market price movement for latest 2 years

Right:

Investment key points:

1. Valuation results

2. Corporation Strength and Weakness

3. Corporation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4. Investment recommendation

Second Page

TOP

中国照明电器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照明电器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以详实的数据和比较,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概括地总结了我国照明电器工业20多年采取得的可喜成就,得出了“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照明电器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我国照明电器工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结论,客观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读后令人精神振奋,相信大家阅后会有所同感。 了解行业形势是企业经营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使人头脑清醒、方向明确、增强干劲。在此,本刊全文刊登这篇文章,希望照明企业的厂长、经理认真阅读,以对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准确地定位与决策,为我国照明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在近2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用持续、快速、稳定来形容中国照明电器工业的发展。所谓持续是指20年间未有间断,所谓快速是指年均增幅超过CDP增幅,均在10%以上,所谓稳定是指没有大起大落,即使经历了诸如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危机,危机,也未对我国照明电器工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照明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照明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照明电器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适应了这一市场需求,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照明电器产品的生产大国。 一、我国照明电器工业现状 1.企业状况 全国现有照明电器生产企业6000多家,其中灯具生产企业约4000家,电光源企业约1000家,其余为电器附件、灯头灯座及专用材料生产企业。 行业的组织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在这些企业中有外商独资企业、合资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独资与合资企业经过几年的磨合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已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效益逐步体现,产品有一定市场份额;上市公司由于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因此普遍运转正常,效益也比较好;部分国有和集体企业通过转制,向股份制或股份合作转变,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取得一定成效;一些老的国有企业通过内部改革,转变机制,利用原有设备、人员的优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也有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困难,被迫停产,个别的则宣布破产。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在照明行业中所占比例正在逐步减小;而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私营企业。这些私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其中一部分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且具备一定实力。 企业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向规模化发展。电光源企业由普通白炽灯年产上亿只的已有9家企业,荧光灯年产1000万只的企业已有40家。其中直管荧光灯和紧凑型荧光灯分别有6家企业年产量超过3000万只。电光源企业中已有28家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灯具企业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比电光源还多。 企业发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品的多元化,一部分只有规模的电光源企业已开始生产各类灯具,有的灯具企业也开始生产电光源产品,灯具生产企业自己配套生产镇流器,镇流器生产企业同时生产灯具,这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这一趋势的明显特征是为客户提供可靠的配套照明产品。 产品结构 2.电光源 电光源是照明工业最基础的产品,我国电光源产品品种规格比较齐全。2002年我国普通白炽灯产量37.2亿只,汽车灯7.5亿只,卤钨灯8.7亿只,荧光灯14.3亿只,HID灯6700万只。 近年来电光源产品结构逐步趋于合理,高效节能型电光源产品增长幅度较大,而普通白炽灯类产品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增长幅度较大的是荧光灯和HID灯。 荧光灯类产品增长迅速,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采用节能照明产品。在直管荧光灯中,T8荧光灯的比例上升较快,2002年已上升至40%;T5荧光灯的产量也逐年增长。环形荧光灯经过了几年的低潮,近两年增长趋势也比较明显,2002年产量达到4300万只。由于配套吸顶灯灯具款式较多,受到装修家庭用户的欢迎。紧凑型荧光灯经历了2001年的高速增长,2002年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价格呈现大幅度下滑局面,2002年比2001年价格下降20-30%。 我们通常用荧光灯与普通白炽灯之比来描述产品结构,这一比值目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上数据表明,以荧光灯为代表的高效节能光源产品得到快速发展。 HID灯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出口增幅较大,二是国内室外照明市场需求的增长。HID灯中高压汞灯增长较平稳,增长较快的是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 与2001年相比,2002年高压钠灯和金卤灯产量增幅均在40%以上。另外,2002年国内一些企业分别从国外和国内购置了一批金卤灯生产设备,这批设备在2003年将投入正常生产,预计2003年金卤灯产量还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3.灯具 灯具产品是近20年来照明电器行业发展最快的产品,企业数量多,且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产品形成若干系列,如与直管荧光灯配套的格栅灯具、支架类灯具;与紧凑型荧光灯配套的筒灯;与环形荧光灯配套的吸顶灯系列,室内装饰类则花色品种更多,且款式更新更快。 最近两年发展较快的是室外照明灯具,包括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投光灯、埋地灯等等。在大量出口的同时,满足了各大中小城镇亮化工程的需求。灯具产品的质量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国家认监委将灯具产品列入首批3C认证目录中,促使灯具企业进一步重视产品质量,尤其是对电器安全指标的控制。到目前为止,全行业多数灯具企业申请了3C认证。 4.电器附件 电器附件主要包括镇流器、启辉器、触发器、灯用变压器等。气体放电灯镇流器是典型的照明电器附件。传统的荧光灯电感镇流器正面临电子镇流器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电子镇流器的生产技术日臻成熟,首先体现在一体化紧凑型荧光灯几乎全部采用电子镇流器,直管和环形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的比例在逐年上升。紧凑型荧光灯镇流器产量约5.5亿只,独立式电子镇流器产量约1亿只,独立式电感镇流器的产量约2亿只。 近两年随着HID灯产量的增长,与HID灯配套的镇流器也同步增长。同时,HID灯电子镇流器的开发成为一个热点。目前已有少量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电子镇流器进入实用阶段,其中一部分用于出口另一部分用于国内市场。 5.产品出口 我国照明电器工业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产品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出口的增长幅度大于国内市场。以下列出10年来的出口情况。 我国照明电器产品出口到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到全行业销售额的40%。由此可见,产品出口对照明电器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年照明产品出口额为43亿美元,其中电光源为8亿美元,镇流器2.5亿美元,灯具20亿美元,圣诞灯6.1亿美元。 电光源产品中白炽灯出口额为1.8亿美元,荧光灯为3.9亿美元(主要是CFL),卤钨灯为1.8亿美元,HID灯为4400万美元。 从电光源产品的出口颁和出口量分析,出口量虽逐年增长,但出口额没有明显增长,有些产品如CFL,2002年出口量与2001年相当,但由于价格下降,从而使出口额有较大幅度下降。电光源产品出口价格下降问题应引起全行业的重视。企业在追求出口增长的同时,要重视产品质量,争取出口量与出口额的同步增长。 2002年电子镇流器出口6640万只,出口额1.7亿美元,电感镇流器出口6460万只,出口额0.8亿美元。 产品出口仍然以美国市场为主,2002年出口到美国的照明产品达16.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额的38%,其次是欧盟。 6.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 随着照明电器行业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开发工作,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促进了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开发,技术开发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电光源产品中,继几年前陆续开发的T5荧光灯、冷阴极荧光灯、无极荧光灯、微波硫灯后,近两年,超高压汞灯(UHP)、陶瓷金卤灯(CDM)和LED成为电光源的新热点。MHP在近几年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已取得可喜进展,目前国内已有两家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即将进入商品化阶段。陶瓷金卤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在少数企业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有待进一步突破材料和工艺大关。而LED则方兴未艾,这一称为新世纪光源革命的新型电光源得到了电子行业和照明行业的共同关注,同时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久前国家科技部牵头组建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领导小组,拟于“十五”末期和“十一五”期间投资对LED照明进行研究和开发。 目前,LED在交通信号灯、汽车灯和建筑装饰照明等领域已进入实用阶段,显示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电光源设备开发方面,最近两年也有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CFL生产设备单机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困扰企业的自动排气设备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国内生产设备正在向流水线方向发展,为有规模和实力的CFL生产企业提供国产成套装备成为可能,金属卤化物灯设备的国产化有了明显成效,单工位设备已商品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多工位自动化设备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电子镇流器生产工艺中,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开始采用自动插件机和表面安装技术(SMT),这是照明行业应用电子技术的一个进步。 在灯具制造工艺中,铝压铸工艺日渐成熟,部分企业已开始采用CAD/CAM用于灯具和模具的设计与加工。 一些灯具企业已经摆脱了模仿国外产品的旧模式,开始走向自行设计的阶段,除了采用CAD技术外,还购置了国产分布式光度计,国产的测试仪器和设备除满足国内企业需求外,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7.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照明电器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照明电器产品的生产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一些差距。看到这些差距,也就看到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产品质量档次方面,中国照明电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属于中低档产品,虽然出口量很大,但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低。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被进口国列为反倾销对象。因此,要使我国照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就一定要提高产品质量。 在生产设备方面,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较低,大量采用手工操作,虽然成本低,但手工操作的效率也比较低。同时,由于工作熟练程度不同,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开发一批产品和检测设备,无论是电光源还是灯具,通过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来保证工艺,控制产品质量。 在原材料方面,原材料的质量是产品的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原材料,就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当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降低成本,进而迫使原材料供应商降低成本,这种现象容易造成企业忽视产品(原材料),从而引发恶性循环。因此,呼吁原材料生产企业与产品生产企业共同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原则,达到共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在技术开发方面,企业投入多少人力和财力进行技术开发,是我国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又一差距。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技术开发工作。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希望照明电器行业有更多的企业家正视技术开发工作,这样才能使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逐渐缩小。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 二、行业发展趋势 1.国际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产业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般照明电器产品生产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又是一个比较适合的国家,一是中国具备生产这些产品的条件,二是劳动力成本比较低,从而使中国逐步成为照明电器产品出口大国。 北美和欧洲是我国照明产品的主要市场。北美和欧盟产品对产品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分别要求UL和CE认证。北美和欧盟约占到我国照明产品出口额60%,同时由于对产质量要求较高,而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东南亚、中东、南美也是我国照明产品的传统出口市场,其中南美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而中东市场对低价位产品有大量需求,部分产品转销非洲一些国家。 俄罗斯和东欧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由于贸易支付等问题,影响了东欧的直接贸易,最近两年已有所改善,许多企业已表现出对俄罗斯和东欧市场的兴趣。 2.国内市场 展望未来的国内市场,需求仍会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有以下原因: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机场、铁路、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等讯速发展,每一项工程均需要照明。 城市亮化工程方面:城市广场、绿地、道路、建筑物泛光照明,已从大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亮化工程方面的需求潜力巨大。 工业、商业照明方面:工厂越来越重视照明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商业企业为吸引顾客,不惜花费更多的财力用于商场照明,写字楼、学校、医院的照明也有明显的改善。 北京2008年奥运工程:北京市申办奥运会成功,正在全面规划奥运场馆建设及相应的城市配套工程,因此在未来的3-4年中,北京市与奥运相关的工程将陆续启动,这对于照明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目前已有企业意识到这一巨大市场,并纷纷开始投入各项准备工作。 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也必将推动上海市城市建设新一轮大发展,其中蕴藏的照明工程商机不言而喻。 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样不可忽视。从东到西形成一个梯度,形成对产品档次的不同需求,市场潜力是相当可观的。 3.行业发展趋势 回顾照明电器行业发展的历史,不论在全世界还是在中国,照明电器都是一个持续稳定发展的行业。我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这也是全世界公认的。展望未来照明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4.节能高效是发展趋势之一 节能高效照明产品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T5、T8荧光灯、CFL、金属卤化物灯等在电光源产品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无论在国内外,这一趋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陶瓷金属卤化物灯已进入实用阶段,国外正在向大功率方向发展。该产品应引起我国从事HID灯研究开发的企业高度重视,争取尽快填补这一空白。 HID光源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前景,国内目前已有企业正在抓紧研究开发,并取得一定成效。已有少数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争取早日商品化。 5.LED照明前景广阔 发光二极管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又称为固体发光(SSL——Solid Lighting)。 30年来LED的效率提高很快,颜色范围也从当初的单一红色扩展到全部可见光谱。目前,LED把电能转化成白色光的效率相当于最好的白炽灯或卤钨灯,预计2005年LED的工业化产品的发光效率将达到501m/w,分别是白炽灯的3倍和卤钨灯的2倍。 国际著名的照明公司对LED的研究均给予了十分的重视,并斥巨资投入研究与开发。PHILPS公司与HP公司合资的Lumileds、德国的OSRAM、美国GE以及日本的日亚(Nichia)等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以期在这一新世纪光源领域占领制高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氮化镓(GAN)基大功率、高亮度、高效率、低成本的LED。 国内约20余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在进行CaN蓝绿光LED和白光LED的研究和开发,但目前与国外的差距还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国半导体技术基础长期以来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投入资金、设备和人才方面均无法与国外相比,而且研究机构相对比较分散。 LED照明产业链可分为材料制备(衬底材料、外延材料)、器件制备(芯片、封装)、应用产品开发几个阶段,是半导体电子技术在照明领域新的应用,因此需要半导体行业与照明行业紧密合作,才能使研发进程加快。半导体领域的开发与照明领域的应用要互相促进。 LED目前在国内已有一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交通信号灯、汽车灯、建筑装饰为代表的LED照明已进入实阶段,彩色大屏幕显示也是LED的重要应用领域。 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崭新光源的LED在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6.环境保护日益受到关注 有利环保是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照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涉及很多环保问题,例如在气体放电灯生产过程中如何减少汞污染,废旧灯管回收再利用等均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另外国外在电光源生产中大量采用无铅玻璃,而我国目前仍大量采用铅玻璃,这也是今后需要逐步改进的。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法力度的加大,生产企业的环保意识也需要加强。 2003年2月13日,欧盟第L37期《官方公报》公布了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共同批准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此有害物质的指令》。前一指令除对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回收和处理做出特殊规定外,还规定回收费用由生产者承担。后一指令要求自2006年7月1日欧盟市场禁止销售含有铅、汞、镉、三价镉、聚溴尔苯醚和聚溴联笨6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设备。两指令的生效期就在2004年8月13日。 2003年5月7日,欧盟委员会在原《欧盟关于未来化学品新政策的白皮书》基础上,又出台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办法(讨论稿)》,并要求兴趣方于7月10日前将评议意见反馈回欧盟委员会。 上述信息均应引起全行业的密切关注,除欧盟外,据悉美国也将出台相应的法规,我国的出口产品将面临关税以外的技术壁垒。 照明工程是未来发展趋势 照明工程的概念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且认同。照明工程从了解用户需求、照明工程设计、光源与灯具的选择到施工安装,加上照明的控制设备,构成了一个系统。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照明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照亮,还要有一定观赏性,形成照明景观,要与自身及周围建筑协调,要满足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营造舒适的光环境,如此等等,是一门值得认真研究的学问。近几年国内照明工程发展较快,今后一段时间,室内照明工程仍会比较热门。 以上只是就照明行业发展趋势谈了几点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照明的要求将会呈现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照明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 我国已成为照明产品的生产大国,但仍需我们全行业将共同努力,争取早日成为照明产品的生产强国。

TOP

佛山照明:MBO熄灯

将佛山照明称为中国民族工业一面旗帜,没有人会表示异议。佛山照明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佛山市灯泡厂,1992年10月20日,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佛山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2004年6月更名为佛山市国资委)持有总股本23.97%共8592.21万股的国有股。1993年11月23日,佛山照明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佛山照明主要开发、生产和经营电光源产品、设备和配套器件,40%~50%产品出口。到2002年,全年主营业务利润3.54亿元,被称为“中国灯王”。佛山照明在股市上也是当仁不让的明星。上市10年连续高派现、而且派息率连续3年超过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2002年底,钟信才等几位高管便联名上书市府,要求买下公司23.97%国有股权。但种种持股申请日前被否定,其股权转让给了“外资产业并购者”。   自学者郎咸平指责海尔、科龙等公司国资流失以来,MBO的话题也被予以了更多的关注。此次,佛照MBO未果,到底是因为国家监管部门法律法规的限制,还是因为收购方资金来源、收购定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请看本期管理实战《佛山照明:MBO熄灯》。   MBO好看不好干   尽管钟信才等管理层有多年管理上市公司的经验,但在计划进行MBO的开端处理方式上,仍然表现出经验的缺乏。   在佛山照明的成长过程中,不可不提的是其总经理钟信才。中专文化的钟信才1964年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佛山照明工作,并将这之后40年的人生时光全部交给了佛山照明。他从车间主任、生产、技术科长到副厂长、厂长、经理;1992年后任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2年,这一年钟信才已经59岁,到了任何一个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都不能不思考未来的年龄。无论是出于对企业40年的感情,还是由于TCL等企业MBO成功给了他信心。思考之下,钟信才将自己的名字与这一年最热门的词语之一MBO(管理层收购)联系在了一起。   据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兰有金介绍,MBO只适用于一部分企业,这些企业的特征是:属于竞争性行业(很能体现人的作用)、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现金流稳定。如果照这个标准,佛山照明进行MBO无疑是合适的。   2002年底,佛山照明以董事长钟信才为首的公司5位高级管理人员联名向佛山市委、市政府打了一个报告,要求以MBO(管理层收购)的形式买下佛山照明8592.21万股的国有股(占总股本的23.97%)。在佛山照明2002年度股东大会上,钟信才将这一计划透露给了媒体,关于佛山照明MBO的消息和评论一时间铺天盖地。   钟信才等管理层虽然有多年管理上市公司的经验,但在这个开端的处理方式上,仍然表现出了经验的缺乏。在事情还谈得很浅的阶段就大张旗鼓,这在与国有资本打交道的时候绝非一件好事。MBO在中国属于特殊事物,过早地声张会给卖方(政府)带来各种压力,而政府是不会愿意承担这种压力的。   然而钟信才对MBO显然充满信心和决心,甚至对MBO之后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想了很多,如果收购成功,佛山照明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业务骨干在任期内,将通过合法的渠道和合理的价格,获得适当比例的股份,收益延期兑现,并享有相应权利和义务。   钟信才将MBO之后的员工持股都想好了,但对整个收购过程的细节却没有形成一个清晰成熟的思路。收购方案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的不足,使佛山照明的MBO从一开始就处在了弱势。   这从钟信才在后来收购失败时对收购资金来源的说法也可见一斑。2004年下半年,收购失败的钟信才说,管理层成员没有这么多钱用于收购,并且他计算了如果向银行贷款收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还清。   其实,我国的商业银行贷款通则中明确规定了银行贷款不能用于股本性投资。用规则之内的做法,佛山照明是不可能用银行贷款解决收购资金来源的。在外资还极少介入国有资产转让的2002年,大多数的MBO以每股净资产成交,卖价不高。当时有不少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还对MBO有一个误解,认为管理层收购的价格会很低。在资金来源上考虑不充分是当时很多管理层共有的一个问题。   此外,也许是受到珠三角市场化环境的影响和多家企业MBO成功的鼓励,也许是太有信心,佛山照明以一个管理层联名报告的形式向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管理层收购。MBO并不是一个报告可以实现的,需要反复面对面地沟通,如果说佛山照明的管理层有努力,那这早期的努力和铺垫也是远远不够的。   MBO对政府来说不是第一选择   将股权卖给管理层,政府要面对难以避免的不理性猜想和舆论风险,要面对MBO争议所带来的政治风险,还要面对管理层以为可以低价购买的讨价还价。这些压力,政府可以认为自己不必承受。佛山市政府以公开招标的形式,最终选择了一家外资公司和一家合资公司。   MBO是一个产权交易过程,因此,必须满足三个先决条件:卖方愿意卖,买方愿意买,买方有能力买。而雄心勃勃的佛山照明管理层在第一个条件上就已经卡住了,甚至没有机会到谈收购价格、谈资金来源的阶段。   用钟信才的话说,佛山照明的MBO受到了“政策障碍”。至于是什么政策障碍,钟信才从未解释过,但从佛山照明的前期准备看,对政策障碍的研究和估计是不足够。   中国有12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想做管理层收购的企业为数不少,但真正做成的极少。政府在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会愿意卖。   将股权卖给管理层,政府要面对难以避免的不理性猜想和舆论风险,要面对MBO争议所带来的政治风险,还要面对管理层以为可以低价购买的讨价还价。这些压力,政府完全可以认为自己不必承受。   此外,将股权出售给管理层对地方政府的政绩体现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外商投资、招商引资等字眼对地方政府更有吸引力。因此,在股权出售问题上,地方政府常常采用的优先顺序是:外资最好,其次是外地资金,再其次是本地其他企业,最后才是管理层。虽然不同地方政府有不同的眼光和判断,但某些观念和心态仍然主导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决定,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不公平。   佛山市政府决定采用国务院国资委鼓励的方式,将佛山照明股权受让方的选择以公开竞标的形式进行,并为此聘请了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进行报价评估,还组成了国内外中介的专家小组,在对有意向的投资者进行考察和分析。卖方的准备工作显然大胜一畴。   飞利浦、西门子、GE、德隆、恒大集团、美的、真善美电气等17家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入了竞夺佛山照明的控股权的行列。   2004年8月31日,收购尘埃落定。佛山市国资委分别与欧司朗佑昌控股有限公司和香港佑昌灯光器材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合同,佛山市国资委将所持公司股权悉数转让与上述两家外资公司。其中,分别向欧司朗佑昌和香港佑昌出售公司4828.41万股和3763.80万股国有股,占公司总股本约13.47%和10.50%,转让价款合计6.78亿元,每股人民币7.9元。   欧司朗佑昌是欧司朗与香港佑昌的合资公司。欧司朗是德国西门子的全资子公司,全球两大照明产品制造商之一,财力雄厚。而香港佑昌也是照明行业专业企业,在国际上有广泛的销售网络。   而这时候,钟信才也只能用“价格过高、没钱收购”,来为他们其实连谈价格阶段都没走到的管理层收购做了一个说法。   最后的收购方是管理层和政府双方都能接受的   最后的收购方是管理层和政府双方都能接受的,也与管理层有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如果说管理层为早期的准备不足做了什么补救,这大概就是补救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   兰有金认为:对上市公司国有股的转让,国务院国资委也要求多找买家,通过比较,选择最合适的股权受让方。这里的关键是要最合适的,而不是出价最高的。在股权的争夺上,最终买家欧司朗佑昌和香港佑昌也不是出价最高的。   17家竞争者中,有著名外资企业,有做资本运作的企业,也有国内的电气行业,要在他们当中找出最合适的。   如果飞利浦、GE等国外品牌收购佛山照明,利用佛山照明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外资将主导中国照明产业。而且佛山照明的商标和品牌等可能都将难以维护。这种选择显然并不利于保护民族工业。   德隆、恒大等企业,由于没有行业背景,也被淘汰出局。   一些相关行业的企业,如做电工起家并且已经大举进入照明产业的真善美电气,一度由于其民族工业的性质和拥有一些高端照明产品专利,而被看好。   佛山照明的管理层不可能做旁观者。2003年以后,当佛山照明的管理层明白佛山市政府不会将股权卖给自己之后,双方的博弈和谈判仍然必须进行。在股权受让方的选择上,管理层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当地政府不能完全不理睬管理层的意见。   香港佑昌从1980年起即与佛山照明开始建立长期伙伴关系。1989年,佑昌和佛山照明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成立了中外合资经营公司佛山禅昌灯光器材有限公司。香港佑昌还在作为本次另一股权受让方的欧司朗佑昌公司中,持有将近40%的股份。香港佑昌的董事长庄坚毅1998年起一直是佛山照明持股前10位的大股东,持有大量佛山照明B股。   欧司朗佑昌和香港佑昌这两家最后确定的收购方,是管理层和政府双方都能接受的。   对于佛山市政府来说,欧司朗佑昌和香港佑昌是行业内实力企业,又是国资改革所喜欢的外资背景,而且与佛山照明合作多年,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佛山市政府在一个好的时机,将业绩大好的佛山照明股权卖了7亿元的好价钱。而对于钟信才等管理层,如果说他们为早期的准备不足做了什么补救,欧司朗佑昌和香港佑昌大概就是补救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了。   股权未能如愿在经营权争取最大的利益   对以钟信才为首的管理团队而言,保持佛山照明的业绩持续、稳定地发展,是未来经营的重中之重,业绩才是一切,而出资真正到位了,对业绩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是新大股东对经营层提出的基本要求。   钟信才必须从遗憾中走出来。对钟信才来说,还有太多比遗憾更实际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由于香港佑昌和佛山照明的密切关系,佛山照明管理层曲线收购的说法一度浮出水面,钟信才等人对此予以了否认。   尽管MBO无望,钟信才等管理层无法从股权上获得利益,但是在经营权上,钟信才用一份少见的经营合同来保证经营控制权。佛山照明借此次实际控制人变更,签署了大宗业务合约。在欧司朗承诺受让股权后,将部分外购光源产品的订单转让给佛山照明。这估计每年可以为佛山照明增加1~3亿元销售额,欧司朗还承诺将双方重复生产的产品转由佛山照明生产。   同时,在股权转让合同中,受让人还向佛山市国资委承诺确保:不会将佛山照明注册地址变更至佛山市以外的地点;只要现有管理层的表现没有变差,没有对佛山照明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佛山照明现有管理层将基本保持不变;佛山照明继续以“汾江”、“FSL”和“QL”等品牌营销相关产品以及依法办理佛山照明的员工雇佣事宜,除非出于正当理由,否则应当保持佛山照明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兰有金认为,选择有业务关系或者“互信”的股权受让方,有利于上市公司经营和管理团队的稳定。但前提是:整个操作过程已经完整的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没有其他阳光后的交易。并且对以钟信才为首的管理团队而言,保持佛山照明的业绩持续、稳定地发展,是未来经营的重中之重,业绩才是一切,而出资真正到位了,对业绩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是新大股东对经营层提出的基本要求。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