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国资委初定国资经营公司三步走 托管模式将过渡

记者日前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去年底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后,国资委相关部门就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有了一个初步工作安排。即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试点和推开分三个阶段进行,在去年两家公司试点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尽可能进入第二批试点。而在二批试点之后,进入推开阶段。
国资委主任李融荣对此有一个最新表态,“国有企业资产面广量大,仅靠两家试点公司是处置不了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需要继续试点和推开。”
构想模式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功能定位是培育主业的投资中心,辅业资产的转化中心, 不良资产的加工中心。”国资委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表示。
国资委的一份报告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形式进行了划分:直接经营,如辅业资产转化、不良资产加工等;受托经营,如托管企业和托管资产的经营;间接经营,如其下属全资企业和控股企业的产权管理;股权管理,主要是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
记者获悉,目前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已经重点选择了21个业务板块,包括石化、化工、电力、煤炭、航运、民航、电信、冶金、有色、建筑、建材、电子、房地产、汽车、装备、军工、船舶、商贸、勘察设计、科技和投资业等。这也就是国资委确定的“行业主业”。
国资委的构想是,将这些板块中“非主业”的资产、业务、人员剥离到资产经营公司,由他们对来自不同企业的资产、业务、人员重新布局,合并同类项,增加资金投入,以提高竞争力;当企业获得竞争能力后,再与外部的同类企业重组,或者出售给外部战略投资者。
据透露,国资委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增量调整投资的基本方向是培育主业,培育大型企业航母,推动尽快实现中央提出的培育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构想。
另据了解,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运行模式大致可以归结为:“政策化目标导向,市场化方式运作,企业化经营管理”。其真正涵义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资委制定的政策目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执行政策目标时不是采取行政命令方式,而是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操作。在运作过程中,也要讲究经济效益,公司内部也要实行经济责任制。
对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改造与组建,国资委也初步有了思路。
据介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可以通过对现有公司的改造和组建新公司产生,主要渠道有三个:一是将现有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直接改造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二是将现有的大型产业集团下的财务公司(中心)、投资公司(中心)或资产管理公司(中心)改造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三是国资委按照不同专业特点,直接组建若干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由试点到推开
记者从国资委有关方面了解到,国资委将在今年上半年选择3-5家继续试点。而试点公司应该是那些在处理退出企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央企,并从一些基础性工作做起。
观察国企改革进程,可以发现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用国资委一位人士的话说:“前几年的事情都是为给今天做铺垫。”
2005年3月,国资委主导的央企之间一系列“托管”措施低调上路,诚通控股部分托管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称普天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整体托管中国包装总公司。
据了解,将来进入试点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将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接收划转移交的同类资产的企业。从带有重组和处理不良资产概念的托管模式过渡到资产经营公司,国资委的思路日趋明朗。
国资委有关人士表示,被放到资产经营公司的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接近破产,经营出现困难,存在大量不良资产。据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和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介绍,央企中类似这种严重资不抵债、亦少有投资者问津的企业有40多家,大多经营不善,依法破产破不起,或者不符合政策性破产的条件。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将从现实起步,以解困为主。一旦确定了哪个企业出现困难,根据不同情况,由资产经营公司接管的内容和具体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哪些企业可以做,哪些企业不能,先试点再说。”国资委有关人士透露。
对于新设立的资产经营公司接手这些企业之后如何操作,国资委一个形成中的意见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完成资产移交之后,首先要对其进行资产评估和分类,判断哪些企业经过剥离,可以直接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改制;哪些企业需要进行债务重组、整合业务、安置人员后才能引入战略投资者等等。
“利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重组国有资产,这是一个初步的基本目标,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能利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这个平台做大做强一批主业突出的大型国有企业。”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一位人士表示。
记者同时得到的一个消息是, 2006年上半年国资委再次推出试点后,下半年的某些时候可能会在更多央企和行业中组建资产运营公司,也就是进入“推开”阶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