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海外并购没有浪漫曲:勇气意志和智慧之外的运气

你肯定已经注意到了,整个世界正在经历一场中国浪潮的冲刷!一批有胆有识、锐意进取的中国公司,掀起了一波海外并购的凶猛浪潮。最新的一例是,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全球500强的行列。美国《商业周刊》赞叹道:“一个西方的‘金字招牌’居然被一家中国企业并购,不可思议。当然,这同时也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各个市场的全球化已经真正到来。”

与联想同行,这一支血气方刚的中国国际化急行军已经具有了壮观阵容,包括:TCL、上海汽车、京东方、盛大网络、格林柯尔、浙江华立……这个优秀的企业群体有鲜明的特点:并购对象均为跨国公司;主要指向是获取技术,而不是资源。

这一轮海外并购浪潮,虽然表面上是跨国公司的强大压力所致,但也隐含着一个重要的背景: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活动的力量对比。按照某种经济指标,到2015年,中国的实际产出可能占到世界的20%左右。中国公司向跨国公司的迅速跃升,正是这一经济背景的重要注脚。

国际化的梦想,给予了这一群中国公司一种勇士般慷慨上路的决绝信念,其信心在于:一道看似无比凶险、无法跨越的沟壑,仍然可以找到一条攀爬到彼岸的小径。这将是一次艰苦的跋涉,不但考验勇气、意志、耐力和智慧,好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天花板

大批跨国巨头开拓中国市场,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之后,中国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遭到严重的冲击。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最短的一块板是“核心技术”,而这恰是跨国公司揉搓中国对手的一张硬牌。最突出的表现是,近两年,跨国公司针对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大幅上升。

倘若中国企业不能在核心技术或自主研发上有快速提升,许多民族产业在外资压力下,面临全面崩溃的危险。

在这一严酷的形势下,海外收购成为一批中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的最新选择。他们发现:虽然代价昂贵,但海外收购是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何况时间不等人,努力追赶跨国同行的中国公司形成了一种共识:时间成本重于经济成本。

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大压力,中国公司的出路何在?答案是非常清晰的:核心技术。这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即便那些本土企业做得很出色的行业,也承受着跨国公司基于技术的强大压力。

让我们来看一下锂电池行业。该产业过去一直是日本人的天下,但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近些年却直线下滑,从2000年的93.9%降至2002年的69.4%。中国的后起之秀2000年才刚刚起步,至2002年全球份额已上升至20%以上。

是什么使中国企业拥有如此强大的竞争力?比亚迪是中国最大的锂电池企业。在它的工厂里,一排排高度分解的手工生产线代替了日本企业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装置,这些廉价劳动力和少量设备的制造成本却要低出日式企业自动化设备成本一大截。大量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比亚迪获取了有力的成本优势。

日本企业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在中国建厂生产,以充分利用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提高竞争力。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发现,比亚迪虽然在锂电池产业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市场机会,但能否形成长久的竞争力,仍然取决于能否在锂电池技术上接近和超越日本同行。因为中国的低成本的劳动力,日本企业在中国建厂同样可以利用。

而在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国优秀企业的胜出就有一些“中国特色”味道。由于主要市场需求来自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电信运营商,国内设备商销售人员采取了不少“灰色公关”手段,从而获得了大批订单。国内设备商得以迅速成长,技术的提升也很显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电信设备行业的中国公司是很幸运的。因为国有电信运营商的特殊性,使本土设备制造商获得了一些照顾,运营商的相对垄断地位也不可能发生“价格战”。

然而,同样是凭借营销渠道优势,国内手机厂商的遭遇更像是昙花一现。而这正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苦果。

两年前,由于国际厂家设计的手机更符合欧美人审美风格,国厂手机厂商从韩国引入更为亚洲人喜爱的新型外观设计,借助这一简单操作,国产手机大获成功,打下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然而好景不长。国际厂商迅速在设计风格上做了调整,现在国产手机又陷入集体低迷。

国内手机厂商的出路在哪里?

这是中国许多行业都面临的问题。现状是,大多数行业并不能像比亚迪那样实现劳动对资本的充分替代,而渠道、市场反应能力却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成熟与外资企业更为彻底的本土化逐渐被削弱。

如果技术水平不能接近或达到外资企业,即使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的本土优秀企业,也面临被跨国公司挤垮的危险。因为比亚迪的低成本制造、本土通信设备制造商“灰色公关”手段,并不能构成真正的持久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手段已被日益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所掌握。

如果不能迅速掌握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很难扭转市场份额被跨国公司不断蚕食的命运。

TOP

“逼上梁山”

市场竞争格局如何演化,迫使中国公司走向了海外并购的道路?让我们看一下家电、手机、汽车、机械……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十余年前,家电企业从海外引进生产线,引进技术,在国内生产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阶段的家电产品,虽然直面洋品牌的竞争。不过,此时的家电厂商尚能从容应付,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最终将洋品牌完全逐出中低端市场。而这一手段之所以管用,却是因为洋家电那时还未实现生产的全球布局,国内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根本不足以让其与中国企业竞争。

今天,对外资的充分开放,使得洋家电当然可以在中国这样的低劳动力成本国家实现大规模生产,但大势已去,国内家电企业庞大生产能力所形成的规模经济阻止了洋家电在中低端领域崛起的机会。

与家电行业联系紧密的是手机行业,当众多家电厂商杀入这一行业,想复制过去成功之际,却悲哀地发现,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国际一流厂商早已把中国建成为它们的全球制造基地,依靠低廉劳动力与大规模生产优势,这些企业已经做到了全球最低生产成本。国内的企业如何与它们竞争?当然,国产手机厂商是找到了一些办法,不过事后证明,这却只是带来了短暂的繁荣。

中国汽车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人感到希望渺茫。国际汽车巨头拥有上千万量的生产能力,一款车型的研发推广费用动辄花去10亿美元,它们有着近百年的生产经验,将研发成熟的产品投入中国合资厂生产,凭借如此的竞争实力与本土制造优势,中国企业与之竞争,还能胜算几何?

事实上,只要是对外资充分开放,并且需要一定技术或管理技能支撑的行业,外资在中国已经,或者即将处于支配性地位。

在机械行业内,技术密集型,并且回报率高的子行业,已经基本被外商投资企业垄断,如电梯、复印机、数控机床等。

PC领域,Dell等国际巨头依靠领先的管理与销售模式,正在不断蚕食原本由联想、方正占据的国内PC市场。

甚至很多领域,外资根本没有给国内企业活下去的机会,一开始就在中国全面布局,中国企业想要在这些领域内发展,找不到任何竞争优势,如数码相机等高技术产业所处之现状。

只要是对技术或管理要求相对高一些的行业,国内企业面对外资咄咄逼人的攻势,大多节节败退。道理很简单,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上独占优势,并且有全球经营的强大实力做后盾,甚至在中国还享有税收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优惠,本来国内企业与其竞争,所依靠的主要是成本,然而当外资实现本地生产之际,这惟一的关键优势已荡然无存,而其他方面如渠道、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反应,却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外资对中国的熟悉,正在不断削弱。事实上,若没有另外的制衡力量而任其发展,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外资控制中国大部分产业,从而中国真正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布局下的一颗棋子。

按照跨国公司的战略,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部分,一般位于其母国,以适应母国高素质的人才结构与居高不下的劳动力成本,而所有产业链中低附加值部分,如大多数简单制造领域,则放入工资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以获取劳动力成本优势。如此一来,依靠外资发展经济的成果,却大部分被跨国公司所在的发达国家获取。

如果跨国公司的意图得以完全实施,世界经济的格局则一目了然:大量跨国公司云集的发达国家,依靠跨国公司这一有力武器,将始终处于世界产业格局的上游,而所有发展中国家产业则被跨国公司控制,始终处于产业格局的下游,获取的只是低微的收入。

这样的前途,是中国政府和具有远大雄心的中国公司很难接受的。中国经济的崛起不可能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实现。

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之后,中国市场各个领域都将进入一个饱和竞争的阶段。如果偏安于国内市场,生产消费品领域的中国公司在未来很难与跨国企业较量。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公司走出去乃是“逼上梁山”、大势所趋。

TOP

“市场换技术”过时了

“以市场换技术”,一度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和产业界的希望寄托。但是反观二十多年,中国市场是让出去了,但得到的都是一般技术,没有核心技术。外商并没有将中国政府期望并视为最大红利的科技转让进来。

核心技术不但是一家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构成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这决定了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

汽车业是“市场换技术”思路失败的一个典型。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产业为从国外获得技术,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对国内汽车市场做出有限的开放,德国大众先后与上汽与一汽合作生产轿车。其他跨国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建立合资公司。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合资伙伴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基本上成为跨国公司的车间。

汽车业获取核心技术的失败经历,反映出中国政策制定者和跨国公司的很大分歧。

外资进入中国,只是把中国当做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加工车间,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中,研发及其他高端部门一般位于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真正的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研发力量根本不需要转移到中国。

这种情况下,作为加工车间的外商在华企业事实上并不拥有多少核心技术,因此,也就没有这些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向中国企业扩散的机会,中国企业想要依靠它们掌握核心技术显然不现实。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常常采取的以外方出让技术为条件允许外商在华投资的政策,无异于外商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被外商采取各种方式加以规避或抵制,即使转让给中方的也往往是过时的技术。

固然,中国企业能通过从国外买进技术再以消化吸收的方式来改善自身技术水平,但这一曾经是日韩引进技术重要渠道的方式不仅过程缓慢,并且由于现在跨国公司对转让技术保持了更高的警惕,买进的也不可能是先进技术,对于急需争取生存空间的许多国内企业而言,这同样不现实。

虽然中国企业也可以与有技术优势的跨国公司联合成立研发机构,以获得自身技术提升,但正如在家电业看到的,这种合作仅是浅层的,没有跨国公司愿意将自己的宝贵技术通过合资研发机构白白转让。

通过“市场换技术”,中国企业拿不到核心技术。2001年,浙江华立集团收购跨国公司飞利浦集团的CDMA业务,开启了中国公司海外并购获取技术的大门。华立并购事件轰动一时,让中国IT界以为华立打破了美国高通公司对CDMA知识产权的垄断地位。这一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海外并购作为一条获取核心技术的途径,进入了更多中国企业家的视野。

继华立之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此起彼伏。2003年初,京东方在全球液晶面板产业连续发动了几起海外并购,俨然进入这一高技术产业的领导者行列。TCL重拳出击,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上海汽车集团收购韩国双龙、英国罗孚,以求获得研发力量与自有品牌。盛大网络收购韩国Actoz公司,获得网游版权及研发平台。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计算机业务,获得IBM在PC及笔记本制造上的领先技术。

这一系列海外收购的背后,中国买家的思路很清楚:把收购来的技术,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巨大市场空间结合起来,从而在国内取得竞争优势并获取抵抗跨国公司的资本。

从每桩交易来看,中国公司不但获得了有形的技术资料、图纸以及专利,还获得了生产中的各种诀窍、成型的研发团队、与技术相关的管理经验。

但是,坦率地讲,核心技术仍旧是买不来的。两年前,朗讯公司亏损严重,风雨飘摇,股价一度低至0.55美元,但是所有中国企业都知道,这家公司是买不到的,因为它掌握着主流市场的主流技术。

从获取核心技术的角度来讲,海外并购的重要价值在于:中国公司得到了相对先进的技术、品牌和知识产权,倘若整合工作做得迅速而得当,在此基础上增强研发,是有望最终掌握核心技术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公司节约了时间成本,可以更快追赶跨国公司。

TOP

2008年将是一个关键点

在更开阔的视角上,这一群旨在从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中国公司,尽管代价不菲、整合风险很高,但也得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系统提升的机会。

开放带来竞争,竞争提高效率,这就犹如对弈,同棋艺高于自己的对手交锋,即使输棋,但经过几番砥砺,你的相对棋艺已大长。

这一群可爱而年轻的世界市场竞争者,刚刚开始与西方商业巨子们一道在全球范围内追逐商业利益。它们已经初步具有资本实力、国际视野、多元化成份,并且在国际惯例和准则的基础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参与分享全球发展机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国际化的他们”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检阅。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之后,一大批日本、韩国的跨国公司崛起,在欧美市场上一举扭转“低价质次”的形象,进入“技术的”、“高端的”跨国公司行列。

对联想、TCL、上汽这批血气方刚的中国公司来说,2008年北京,是一个不容错失的旷世机遇。

现在,他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任务清单包括:迅速而有效地整合技术和渠道,积累全球运营经验,锻炼人才。

整合是最艰难的挑战。统计表明,国际并购事件成功者只有40%左右,以这一标准衡量,像中国这样海外经验尚还缺乏的国家,海外收购的成功率可能更低。

中国公司当然知道其中风险,但还是勇敢地冲了上去。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跨国公司的强大压力,中国公司通过海外并购,直接进入了对手的大本营。虽然前路艰险、荆棘重重,但谁敢肯定:若干年后,这批优秀的中国公司不会进入世界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TOP

日韩启示录

文/涂东晓

日本、韩国经济起飞的经历,对所有后进国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日、韩两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一般被概括为出口导向型。不过,这一提法掩盖了更多的事实。事实上,无论是日本或韩国,在经济腾飞阶段,对外国直接投资却几乎关闭了大门。例如即使到了1986年,日本只吸收外国直接投资8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吸引外资就已达到19亿美元。在韩国,为了控制外国直接投资,保护本国产业,在1960年就制定了《外国资本引进法》,限制外国资本进入,并且,韩国引进外资的重点是放在利用国外贷款上,而不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日韩经济成功的真正意义,在于出口导向背后所暗含的日韩国内企业凭借其劳动力优势与美欧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直接竞争。

竞争,首先在国内企业间展开,在国内高强度的竞争,使得日韩企业不断改善效率并从发达国家引入技术以获取竞争优势,自己的生产能力有了迅速增长。这种生产能力的增长与它们劳动力成本优势相结合,很快使它们的产品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于是日韩企业又走向海外,与来自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同台较量。而由于有着成本上的优势,日韩企业不至于被击败,同时这些企业有了向先进企业学习的充分机会,这些高水平的竞争对手对它们的意义却是高水平的研究与模仿对象,而击败竞争对手的野心,加快了它们在管理、营销、研发能力上的持续改进。于是当成本优势不断减弱之后,日韩企业经营能力、技术水平已足以与原有那些先进企业一较高下。

由于有着国内市场的保护,日本与韩国在获取国外技术方面就显得更为从容与理性,远不如中国企业目前这样的急迫。

对日韩而言,直接从国外引进并消化吸收是获取先进技术的主要途径。

以日本为例,仅1956~1961年六年间,日本引进技术达1152项。据统计,日本在1955~1970年的十五年间,用了不足60亿美元的外汇引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先进技术。日本在掌握这些新技术方面,节省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经费。同时,日本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达1∶10,从而在这些引进技术基础上,日本很快形成了自我开发能力。

韩国引进技术基本模式与日本大同小异,不过,对于经济发展年代更晚的韩国,也已出现了韩国企业直接到海外投资以寻求技术的苗头。

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国外直接引进了大量技术,并充分消化吸收。在技术进步及效率提升所带来的促进作用之下,日韩最终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然而,日韩这样的成长模式在中国已经完全行不通。

首先,从竞争格局来看,日韩模式,不仅仅是限制外国直接投资,而且还包括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种方式,在当初的冷战时代,可以被西方世界所接受,但到了现在,这样的出口导向在政治上已不具备可行性。同时在目前的形势,中国已经不可能抵制外国直接投资,因为全球化意味着,如果国际直接投资不进入中国,它们也会寻找另外的接纳国,同样可以实现低成本制造,这对中国而言反而得不偿失。

从获取技术方面来看,一方面,日韩能够较容易引进大量先进技术,本身有着一定的政治因素与当时企业对技术转让的宽容态度,而现在中国企业面临的状况就要严峻许多。

而更紧迫的原因在于,正是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拥入,中国许多企业面临的是若不能很快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即将被外资击垮的风险。对最重要的竞争武器:核心技术的追求,使得中国企业已经很难像日韩那样采用引进技术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事实上,竞争压力逼迫它们要采用更为快捷的方式。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