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改还是不改?这是一个问题

文:佛桑花


“农民工”,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称谓。到底这一批人的身份是农民还是工人呢?说是农民,他们不从事农业劳动,甚至不少人失去了土地;说是工人,他们没有非农业户口,享受不到工人市民的待遇,甚至买房也受到种种歧视。


比起称谓奇怪更甚更离谱的,是这批人的地位和待遇。农民工就是打工者、临时工、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很容易令人想起不懂文化、素质低下、肮脏不堪之类的字眼,甚至在公交车上他们主动让座,还有人嫌脏不愿意接受。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是最容易遭受欠薪的群体。跳楼、自残、裸奔。。。 。。。为了讨薪,所有的办法都被用尽。如果顺利拿到哪怕很微薄的工资,谁不愿意早点回家哄哄老婆、逗逗孩子?此种的悲苦心酸,谁能体会,谁解其中味?


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里,他们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建筑工地、劳动密集型工厂、家政服务业、餐饮业等到处可见他们的身影;然而城市化的种种成果,却很少看到他们分享过。买房买不起,孩子没学上,同工不同酬,甚至连一纸用工合同都很难见到,至于五大保险公积金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中国的“伪城市化”说的其实就是他们;在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统计里,他们甚至都不在统计口径之内。普通的市民经常抱怨被涨工资,他们连被涨工资的资格都没有。
上述的现实,让农民工成了一个被歧视的社会群体,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因此这个带有歧视性的名称既让这批人愤怒和羞愧,也让很多普通百姓听着刺耳。这个名称也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了吧,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还真是有那么一点不和谐。


这不,已经有人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连日来我国多地酝酿取消或者已经取消农民工这一称谓,包括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农民工输出大户河南省;以及民营经济强省浙江。至于新的名称,有的采用“新型合同工人”,有的主张“新居民”,各有各的想法,不一而足。


应该说有人开始关心这个问题,并试图加以解决,这本身来说算是一个进步,总比不管不问要好一点。但是如果不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尊重关爱农民工,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工在融入城市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彻底改变对这一弱势群体遭受歧视的状况,单靠更改一个称谓,能有多大的效果?


如果单单改个名字就能解决问题,那么这世界上今后就不会在存在问题了。卖淫改成援交,妓女改成性工作者,一夜性改成一夜情,贪污改成自力更生,小偷改成所有权变更操盘手,管电梯的改成垂直交通管理员,农民改成庄园主,失业人员改成休闲CEO,个体户都改成上“市”公司,甲A改成了中超。。。 。。。 如此一来我们国家似乎一夜之间就可以改成共产主义新中国了。


在农民工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变、得不到任何尊重的现实条件下,如果改名,我担心不仅农民工这块牌子会被弃之如敝屣,还会把新的名字统统搞臭。届时“新型合同工人”和“新居民”就会变成最新流行的骂人话了。


相反,如果能够彻底改变农民工的待遇、地位和形象,使得农民工都已自己的称谓为荣,其它行业人士也都盼着加入农民工群体,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这才是农民工的福音,社会的福音。只有如此,和谐社会才大有希望。

农民工就是打工者、临时工、体力劳动者的代名词,很容易令人想起不懂文化、素质低下、肮脏不堪之类的字眼

TOP

比起称谓奇怪更甚更离谱的,是这批人的地位和待遇。

TOP

说是工人,他们没有非农业户口,享受不到工人市民的待遇

TOP

“农民工”,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称谓。

TOP

早晨好,又快到周末了!~~~

TOP

中国独有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