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基金能在重荷之下升华吗

选择和推行什么投资理念,既是投资主体赢利的需要,也是整个证券市场健康、稳定、持续、长远发展的需要。
在国外成熟市场中,基金始终引导着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无论是向新型成长行业、向高成长的新兴市场,还是向绩优蓝筹股投资,基金始终伴随着先进的产业理论和管理思想,走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领先于经济周期进行资产管理。在我国,基金随着其发展的历史也正非自觉和趋向自觉地去发挥这种能力,承担这种责任。
近年来以基金和券商为主的机构投资者队伍迅速壮大,使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尤其去年以来,证券投资基金以其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投资业绩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和进一步认可,从而使以机构和散户博弈为主的投机市场正逐步过度到机构投资者之间博弈为主的机构投资时代,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流程科学化管理、信息调研优势以及人力结构优势为其价值投资理念搭建了技术平台,基金倡导的“以研究为主导、证券资产价值发现成为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的唯一推动力”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并逐步取代过去盛行的投机之风。
从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历史来看,国内的基金管理者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国际先进的投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资产管理。1999年至2000年证券投资基金首次引导的网络科技股行情,深受了美国NASDAQ市场对科技股的追捧和对成长性投资的热情;2004年上半年基金再次以价值投资为主线推动局部牛市行情,“五朵金花”绽放,同样是借鉴了在新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价值投资思路重新占有国际投资市场主导地位的经验。而2006年以来,伴随“股改”的跨时代机遇,基金又以优异的投资业绩对普通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在投资方法上,基金也是国内最先使用计量模型和数理工具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的机构,目前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运用现代投资理论管理组合投资。利用数理工具筛选出来的股票池严格避免了亏损股、市盈率过高和市净率过高的高风险股票,同时,国际通用的定价模型和公司分析方式的运用,使得基金管理人促使股票价格和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和统一的同时,在技术上支持了投资文化的建立。
基金作为具有特殊管理形式的利益主体,其投资行为具有天然的趋利性,并不会主动或有意识地在牺牲基金投资利益前提下去承担稳定市场、倡导理性投资理念的功能。但是,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基金、QFII和券商等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过去借助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优势而形成的机构与散户间的博弈格局逐渐消失,加上监管力度的加强,非合法合规资金的运作成本和环境越来越困难,整个市场投资者结构出现阳光化、机构化格局,博弈行为更多地在机构投资者中展开。过去机构与散户之间的筹码竞争和筹码接力关系演变为机构之间的均衡博弈,信息的非对称性普遍存在于机构之间,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同机构的对应关系变得相对松散,经常会出现多家机构都同时看好一家公司的情形,从而任何一家机构都很难单独影响某只股票的价格。这样的机构博弈市场特征促使基金为取得竞争优势,更倾向于在公认的价值和价格评估体系下,最大限度利用信息,以投资价值的标准,发现投资机会。这样的市场格局和基金的投资行为更有利于推动市场价值判断体系的形成,一旦形成主流投资理念,则建立了理性的投资文化。
国外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选择投资的上市公司,一般都具有大市值、更好的流动性特征、过去一年中涨幅较小、较小的帐面、市场价值比例等特征,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正越来越趋同于这些国际普遍认同的原则。基金更多的是从上市公司成长、国民经济发展乃至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等较高的视野层次上, 深入挖掘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 从而为这些公司合理定价。这样的定价和操作机制有助于股票的价格始终围绕着价值中枢波动,大大降低了市场的投机性。
目前,基金行业已经成长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主流投资理念的代言人,同时确立了我国股市理性投资文化的地位。基金行业的投资管理的取向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到整个市场的运行规律,而当前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诸多发展瓶颈问题,将使基金行业由此肩负起推动整个资本市场进行健康的嬗变和发展的使命,探索、倡导和推动适应中国市场的投资理念应该成为基金承受之重。因此,如果一种投资理念没有主流资金的接受和推行,其市场效果和影响是难以期待的;而基金,恰是这样一种值得期待的主流投资主体。只不过,这种行为由完全商业化逐步转化为同时兼顾肩负一些历史责任,则显然是基金作为投资主体的升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