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2006强势行业之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五大机会

投资要点

   ●2006年经济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投资和消费将延续前期稳定增长趋势,消费甚至有加速迹象。出口增速则因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将有所减弱,但仍维持平稳。部分行业过剩的产能逐步释放,这可能会形成对企业盈利和增长的压制。

   ●人民币适度升值是中国缓解国际政治压力和国内资源瓶颈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助于中国实现更有效率的增长,保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短期内因股改导致的市场估值迷失将在2006年得到逐步澄清,新的定价体系重新构建。目前市场的低估值决定了新老划断对估值体系的负面影响有限。再融资恢复有可能会吸引增量资金进入市场。2006年,市场资金最容易形成的增量部分将来自QFII,QFII的扩容可能成为动摇国内投资人单向投资行为的驱动力量。

   ●未来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标准将不再简单依赖于“基本面趋势”判断。我们将从更宽广、更深刻的视野去审视上市公司的价值,包括公司战略、核心竞争力、公司治理。在迷失基准的市场中,寻找企业的真实估值,这是我们的着眼点。

   ●未来的投资机会不仅存在于未来盈利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强势行业之中,还存在于修正悲观预期和混乱估值体系的价值低估甚至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中。我们提出了四个投资主题:消费和服务、资源和能源、技术和创新、投资和发展。同时,全流通之后,市场的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可能导致兼并收购,与此相关的投资机会构成第五个投资主题。我们看好与上述五个投资主题相关的行业。

投资主题

   我们认为,2006年虽然是中国经济调整的一年,但也是混乱的证券市场估值体系逐步走向理性的一年,同时还是对于未来经济形势过于悲观的预期得到纠正的一年。因此未来的投资机会不仅存在于未来盈利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强势行业之中,还存在于修正悲观预期和混乱估值体系的价值低估、甚至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中。为此我们提出了四个投资主题:消费和服务、资源和能源、技术和创新、投资和发展。同时全流通之后投资者的盈利模式和考核指标将相应发生变化,与此相关的投资机会构成第五个投资主题。

   1)、消费和服务

   在投资增长速度回落的大背景下,本届政府拉动消费和服务增长的愿望非常强烈。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把经济模式转为内需导向型,提高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方向,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居民收入,鼓励居民消费,不遗余力地拉动内需。同时中国人均GDP从2002年开始超越了1000美元,按照国外经济发展历程的经验,中国目前正处于消费和服务增长加速的阶段。统计数据表明,自2000年以来,消费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0%左右,且今年明显加速至12%以上。因此,消费和服务的投资主题在未来将得到加强而不是弱化。
同时,中国消费和服务的高速增长,并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满足了基本的生活所需后,国内居民对其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更提出了质上的要求,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消费和服务升级。从伊利、双汇、同仁堂、DHL、苏宁甚至招商银行的蓬勃发展都可以看出来,国内居民不仅愿意购买大量的商品和服务,更愿意购买优质高效的商品和服务。因此消费和服务的升级更值得重点关注。

   消费领域中与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细分行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类行业的核心要素是其市场的扩张潜力。比如饮料、肉类及乳制品企业、中医药保健类企业、葡萄酒企业。

   服务领域中与经济增长、价格扭曲、业务创新密切相关的细分行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类行业中核心要点是政策的变革因素。比如金融、物流、公用事业、连锁经营企业。

   此外在前一阶段的股权分置改革中,市场估值体系出现短时间的紊乱,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价值出现低估,这为投资者介入这一主题提供了良好时机。

TOP

2)、资源和能源

   逐步工业化的中国对资源和能源有着极大的需求,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消耗为代价的。虽然政府已经意识到降低能耗的紧迫性,但工业化的进程无法停止,国内资源与能源的紧缺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同时国际市场上2001年开始,以原油和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和能源进入新一轮牛市。供给方面,80年代初期开始的熊市使得产能增长缓慢。需求方面,2002年开始世界经济强劲复苏,GDP增长率从2001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5.1%,经济增长带动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加大。

   虽然未来中国经济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回落,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仍是坚实的需求基础。而资源和能源供给的扩张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进程,目前大部分品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价格还可以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强势。我们在未来主要关注定价偏低、中短期供给比较紧张或中国定价能力较高的细分行业,比如锌、黄金、钨、煤炭等。

   中国经济对资源和能源的渴求,一方面迫使本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力图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供给,另一方面则使政府下定决心推行节约经济。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将通过对资源和能源企业征税等措施,使2005年至2010年每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实现减少20%的目标,并将进一步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通过管制来鼓励能源保护。与再生资源、能源替代和新能源、节能相关的行业也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TOP

3)、技术和创新

   国内消费和服务升级直接提出了对优质产品的需求,如果国内产品质量不能满足,那么只能由进口来弥补缺口,政府以内需来拉动经济的设想无法实现。同时对外的贸易摩擦使得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不足以支撑中国出口的增长。因此从内外两方面来看,中国都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提升商品品质,增强进口替代能力和出口产品竞争力。
技术和创新是中国下一阶段重要的发展主题。而中国企业过去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是“引入、消化”。但这一途径目前遭遇诸多障碍,发达国家加强了向中国转让技术的限制,核心技术的获得越来越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升级作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产业政策将集中于提升行业竞争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将信息技术融入制造业。政府的政策也将向具有科技研发能力的高附加值生产厂商倾斜,并鼓励将低附加值生产外包。

   因此以技术驱动的制造业以及高科技的信息和IT产业将会从中受益。在这一投资主题下,我们重点关注能受益于产业政策变化并且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信息、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行业。

TOP

4)、投资和发展

   事实上,中国经济离全面过剩还有相当距离,经济中仍旧存在着众多瓶颈行业。例如铁路运输行业,目前请车满足率不到40%。中国必须加大对部分瓶颈行业的投资,这一方面是弥补前期对部分公共品的投入不足,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缓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不足,平滑经济的短期波动。

   未来政府大力投资的方向是电网、公路、铁路、能源勘探、电信运营、港口和一些城市基础设施。为解决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建设新农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同时为了减少地区差异,政府对内陆地区仍然加大投资,包括继续投资西部,推进中部发展,支持东部地区振兴等。另外,中国前期军事投入不足,实力的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存在一定脱节,政府也将大力鼓励相关行业的发展。

   因此虽然2006年中国投资增长速度会出现下降,但为了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明年会大力增加诸多行业的投资,这些强势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局面,由此带来的投资机会也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看好政府对包括对铁路等交通瓶颈产业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的投资的力度,相应的行业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中应存在投资机会。

TOP

5)、全流通背景下的投资主题

   股权分置改革不仅意味着以往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流通,更意味着国有股股东、法人股股东和现在的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其中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全流通之后,市场的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将发挥,并引发兼并收购。以上这些变化有可能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我们将关注具有以下特征的上市公司。

   股东拥有优质资产存在潜在的注入机会。如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市值来考核上市公司国有股东的业绩,这将激励国有股东将优质的非上市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因此得到提升。

   经营层行为使得公司基本价值进一步体现。如果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层获得与股权相关的激励,其经济利益将与股东利益一致,他们就可能通过经营管理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具有收购价值的投资机会。全流通背景下,投资者有可能从二级市场上对一些价值低估的、具有资产增值型、自然资源型和独特优势型的企业进行收购,具有收购价值的企业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