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38
- 帖子
- 484
- 主题
- 443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在VC界,就正式从业时间来看,沈南鹏似乎是一位“新秀”,然而他抢点的速度与判断力却是如此娴熟与老练,让不少投资人都望其项背。 八年的投行经历,让他亲身体验到红筹曾经的狂热,体味到亚洲金融危机时一夜之间市场的惊恐和慌乱,以及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他看到了什么样的企业成功过,什么样的企业失败过…… 六年的创业经历:他不仅创建携程,并亲自把它带到纳斯达克,从零做到15亿美元市值的企业,而且改变了一个行业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他将产业链延伸,创建了如家快捷酒店,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先行者。以后个人投资分众传媒、金丰易居、中华学习网、一茶一坐和岩浆数码。 在投行与创业中,总有一种使命让他无法完成—作为创业者,只能局限在一个企业。而他看到中国许多领域都有“帝国”建立的机会。从华尔街到香港,从投行到创业,14年的积淀就像一团火焰在他心中燃烧—做投资人,帮助一些创业企业来实现他们的“帝国”梦想。“我希望看到的是,5到10年后,在纳斯达克不会只有百度、携程、分众等几家过十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而是希望看到几十家这样规模的企业,希望其中的一部分能出自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之手。”所有的这些“猎鹰元素”,使得在美国VC界享有盛名的红衫资本毅然将品牌与资金交托给他,让他在做投资时能够充分释放力量。 他骨子里似乎有一种赌性与机敏:从“数学天才”转向金融业;毅然放弃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职务,而选择创业;攀上创业顶峰,一转身又走向投资不归路。每一次无不是在赌,不过他却说:“假如手上有100元钱,我可能只能赌20元,我一定会预留的。” 唯美俊朗,带着浓浓绅士时装风格的沈南鹏,仿佛不像前锋的角色,然而他散发的活力、朝气和自信无不澎湃着他的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激越与豪迈,尤其对事业的玩命程度就像在赛场上的前锋—冲锋陷阵,无所畏惧。 生在海宁,长在上海,然而他却能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特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北方人的好胜与冒险,南方人的细腻与谨慎,他很会组合。自小就有“神童”之称的他,给人的印象除了聪明、敏锐、睿智、尖锐、有悟性外,还有勤奋与温和。作为创业者,沈南鹏饱含激情、执着与狂热,而作为投资人,他又十分理性与冷静。 成立不到一年时间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简称以下红杉),犹如一辆疾驰的法拉利,在沈南鹏与张帆的驾驭下,在投资的赛道上飞奔,其来势威猛:目前对外已公布的投资项目已达10个之多,涵盖多个高成长行业,包括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超出在中国驰骋多年的老牌VC。作为一个刚刚进入中国投资行列的VC来说,以如此的速度发展,它扬起的是人们对此的一种追问:红杉为何能跑得如此之快?其驾驭的速度太快会不会扬起太多的浮尘?对于中国目前的市场来说,能否适应如此快的投资速度?到底是红杉资本的品牌效应,还是沈张的个人魅力? 两个月涨三倍 投资与射门一样:“快、准、狠”是它的三要诀。 “今年上半年投资的一家公司,在短短两个月内,新投资者再估值已是原来的三倍了。”这理应是沈南鹏可以得意的一件事了,但他却认为“一切才刚刚开始”。“如果你对行业的了解比别人早九个月、十二个月,对企业运营的实际挑战比别人有更深的了解,和创业者有最深入的沟通,在别人认知到那个领域前,早先介入。这样的投资对创业者的帮助最大,也最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好的回报。” 今天的中国就有点像50年代的美国:消费经济达到一个拐点。消费经济所带来的创业机会让人振奋,许多领域蕴含着“帝国”建立的机会,未来的几年,几十年可能产生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最大的医疗服务公司,最大的教育机构,最大的餐饮集团。因此引发了VC的喧闹。在中国市场上,一面是40亿美元资金的虎视眈眈,一面是众多企业的融资需求,加上媒体千篇累牍的“上千万美元投资”的报道催促着投资者准确判断形势,用最正确的方式和速度介入。 与生俱来的明星气质注入了沈南鹏的自信与活力,做事干净利落,“快”是他的惯性节奏:“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们收到的项目商业计划书至少有上千份,而我们自己见过的企业,就有三四百家。”然而,“快”根本不是一个基金所谓很好的指标。沈南鹏速度快,但他更注意“射门质量”的把握。“在这三四百家企业里面,红杉共投了10家,连3%的比例都不到,我们的选择门槛很高。”另外,红杉的机制也决定了其投资决策要比许多VC快。 “过去几个月我们投资的项目有一部分是我和其他红杉同事多年的一些积累。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和跟踪某些行业和创业者,由于那时在携程做高管,没有时间去详细了解,所以积累了很多有意思的项目。”他的敏锐和勤奋相结合造就了他往往比别人早下手,能够在行业‘热’起来以前介入,因此成为市场跟风的“金手指”。 虽然红杉在中国刚刚露脸,但对其背后的沈张二人来说,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红杉的投资打上了沈张二人的烙印,尤其是对行业的理解以及对商业模型的洞察与看法。 红杉中国谋略 “中国经济的拐点已经出现,当这个拐点出现的时候,增长的速度会非常快,尤其是消费类产品的需求和诉求都会爆发性的增长。”沈南鹏早在几年前已经感觉到了,携程旅行网和如家酒店的成功有力地印证了他敏锐的投资眼光,后来分众传媒的成功更是坚定了他的判断。 “如果我们在2000年创建如家快捷,并不一定会比2002年好,做企业一定要踩准消费时点的节拍,才可以成功。” 从目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项目分布来看,亚洲传媒、悠视网、奇虎网、穗彩、大众点评网、利农集团、宏梦卡通、文思软件、我要网(51.com)、中国众合10个项目,表面上看非常集中的还是互联网和软件。仔细分析可见,红杉投资的出发点就是一个——消费产业升级下的市场机会。第一是宽带技术所带来的新机会是红杉的关注点,如Video,以视频为导向的悠视网,是一家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第二就是用户产生内容,即所谓WEB2.0。最典型的就是大众点评网和我要网,其内容主要由用户产生的。“奇虎是WEB2.0潜在的最大得益者,因为如果 WEB1.0的搜索商是百度,是 Google,那么WEB2.0的搜索商可能是奇虎。在互联网及无线里,我们投资的思路是清晰的,就是关注未来6-12个月的发展趋势,相应应该投什么样的企业,惯穿一条清晰的思路,不会盲目地去追所谓的‘热’点行业。”沈说。 除了IT,沈看好的就是软件及以软件作为核心的运营公司。中国有一些软件能够把自己变成运营商。按照这样的思路,红杉投资了穗彩公司。这是一家软件提供商,但是它跟一般的系统集成商很不一样,是按照营业额分成。红杉投资的亚洲传媒虽然做软件,但它不是通过软件收费来盈利,而是获取各电视台的广告时间,从而变成一家媒体公司。这两家公司通过软件变成了一家运营公司。“这是我们非常喜欢的商业模型。” 沈南鹏说,“除了几个相对比较集中的互联网、IT外,我们也关注其他的行业机会,如动漫、农业及保险等产业。”沈说。 跨进VC 在很多人眼里,投资人是最潇洒的,抽着雪茄,喝着红酒,打着高尔夫,不经之间就做成了一笔又一笔的投资。但却不知真正的投资是非常辛苦的,因为每个项目都是百里挑一的。“投资其实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花时间,从一个商业计划书的审核,到对行业的研究,每一个环节的审慎调查,都是非常辛苦的事。”沈南鹏就像不安分的帆儿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蕴藏。 本以为坐阵在一个市值达15亿美元的携程公司就落地生根了,不久就会发现他 “野心”勃勃:创办如家快捷,投资分众传媒,介入金丰易居、中华学习网、一茶一坐和岩浆数码。 “我感觉我的经验应该有更好的发挥,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运营一家公司,做投资是我最好的一种选择,能将价值最大化。可能一个人的力量并不大,但是通过和大家的合作,确实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哪怕是非常微小的。”创建携程和如家让他找到了这种感觉,投资分众更加触发了他的冲动。 “每当我看到一个好的创业者,一个好的商业模型时,都会非常振奋,因为能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员,帮助它的成长,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能产生强烈的兴奋感。”中国许多领域都有高速发展的机会,作为投资者,可以帮助一些创业者来实现他们的梦想,并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它带给我的不是像作为携程和如家创始人的成就感,但是却是另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 “在投资界,只有为投资过的某个企业失败而后悔,而不能为没有投过某个企业而遗憾”。然而与橡果国际等的擦肩而过也促成了他走向专业投资的决心。“本来有机会投资,但是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没有办法参与。” 沈本可以选择个人天使投资的方法,因为很多硅谷成功的创业者就是这样做的,但沈认为,那不是一个最科学最正确的投资方法。虽然他投资过的一些项目非常成功,如分众传媒和金丰易居,一个已上市,一个已被一家外资机构以数倍的价格再次投资。“看起来好的项目,也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它的商业模式,对公司的客户、合作伙伴、市场等等做非常深入的验证和审慎调查,作为一个天使投资者往往没有专业基金的资源来完成这些工作。”这也是他从事专业投资的理由。 与红杉偶遇 2005年,沈南鹏与张帆开始了筹建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计划。7月在美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碰到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几小时的交谈加上随后的中国访问,双方一拍即合,因为理念彼此都认同。 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旗下共有18只基金,管理超过40亿美元资本,总共投资超过 500家公司,其中130多家成功上市,有100多个通过兼并收购成功退出的案例,苹果电脑、思科、甲骨文、雅虎和Google等公司都是它的投资对象,由红杉资本投资的公司总市值超过纳斯达克市场总价值的十分之一。最让沈振奋的一点是:一只在美国驰骋30多年的老基金,仍然活力四射,经久不衰。在投资界是几年河东几年河西,如果能长期屹立不倒,并在行业里始终保持领头羊的角色,实属传奇。 半导体,芯片,互联网,每一波浪潮,红杉资本都站在前沿。第一,对项目很好的判断。不管是思科还是雅虎,在今天看来都是伟大的企业,然而当年在做这个判断的时候,肯定有顾虑。但最终红杉资本做了投资的决策。尤其是在市场并不完全成熟,对行业还没有完全认可的情况下,如何来做一个正确的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几十年来,红杉资本为何能永保青春活力,这主要得益于新老成员很好的接替。这就是沈认为红杉资本的好基因所在。 两情相悦,在红杉资本眼里,沈南鹏自然是位很好的人选,既有在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工作经验,又有成功创业的经历,相信在中国市场一定能大展拳脚。同时沈南鹏身上散发出来的活力、自信与激情,让千呼万唤始终未能进入中国视线的红杉资本终于找到了“募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他们希望在当地的合作伙伴非常有经验,能够跟他们有一样的投资理念。这样才能不影响红杉的品牌,而且把红杉的品牌进一步在当地发扬光大。这是红杉资本合作中最大的一个考量。” 这个共同理念关键是有没有共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能够在基金公司建立一套很好的投资文化。在市场上,比别人更早发现出色的创业者,比别人更早发现一个行业的趋向,投资以后,不断的帮助公司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红杉资本成功的秘诀。同时也是沈南鹏给自己的定位: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第一,我们永远在创业者的后面帮助他们。除了宏观方面的决策,最终日常的经营决策是在CEO。第二,某种意义上,我们也是创业者。我们会深入的参与公司的发展过程。从最初商业模式的确定,到团队的创建,帮助企业在市场早期的时候建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重提华尔街 沈南鹏如果没有在华尔街几年投资银行那种踏破“铁鞋”的经历,沈南鹏也不可能走到今天,也不可能有携程旅行网的成功。在华尔街,他炼就了卓越的胆识与创造能力。 他刚进华尔街时候,主要是做新兴市场(当时的拉美市场)的股票和债券,设计和推销结构性产品,提供一些比较有创意的产品。这种产品知识和能力后来也成了他在德意志银行的秘密武器,他用这个武器建立在中国的地位,除了帮助中国财政部、商业银行成功发行了多次债券,并为多家不容易融到资的中国企业成功发债上市。 八年的投行经历,让他亲身体验到红筹曾经的狂热,体味到亚洲金融危机时一夜之间市场的惊恐和慌乱,以及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他看到了什么样的企业成功过,什么样的企业失败过…… 资本市场跌宕起伏的惊险与纵横捭阖的搏击,时时考验着沈南鹏的胆识与魄力,同时他也像一块海绵,不断地汲取投资的精髓。“只有经历过才能对很多东西作出一个更好的判断。”不仅是对事物,对自己也是如此。沈南鹏说:“我最大的成功就是知道了自己的所长所短。”他将这一成功秘诀很好地运用在了携程旅行网的整个管理过程中。在携程,他与梁建章有很好的分工,梁建章做CEO,负责公司日常的运作,而他做总裁兼CFO,负责公司的决策、融资、收购兼并、上市等资本运作方面的事务。他的搭档梁建章说:“携程的融资完全由他做,我基本上不用操心,因此与一般的 CEO相比来说,我在这方面要轻松得多。” 时至今日沈南鹏还在说:“如果创业和做日常运营,我不会去做主驾驶,我愿意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但是,当出现险情时,我会奋不顾身跳到主驾驶,扭转方向盘。”这也许就是沈南鹏最识时务也是最聪明之处。 沈南鹏经常谦虚地说自己是VC新秀,但是从其经历及积累的经验来看,其老练程度已非同一般,他用自己的勤奋与刻苦,聪明与才智,将时间与空间进行了转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