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分众传媒的融资故事

摘自:《创业之初的融资知识》

(注:故事有点老,最近分众有很多新故事)

2005年7月13日,美国东部时间8点30分,分众传媒创始人、32岁的财富新贵江南春,站在纽约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门前,仰望着那个早已为国人熟识的巨大的电子屏。也就在这一天,分众传媒股票(FMCN)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交易,从此在中国创造了一个传媒帝国。

大学时代,江南春是颇有名气的华东师大“夏雨诗社”社长,还出过一本诗集《抒情时代》。江南春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华东师大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中。据说,江南春的胜利主要得益于他的口才和事先准备工作充分。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当时江南春找了很多系的学生会主席,一顿十块、十几块钱地请吃饭,沟通想法兼拉票。

江南春上任不久,上影属下一家广告公司到学生会招聘兼职拉广告。由于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是江南春的校友,并且还是他的前任诗社社长,江南春的应聘自然顺利。第一个客户是汇联商厦,给了1500块让他作影视广告策划。江南春连夜写了剧本,随后客户痛快地投入了十几万拍广告。第一单的成功,让原本准备只干一个月的江南春打消了回校过惬意生活的念头,把学生会的工作放下,全身心干广告,沿着淮海路“扫”商厦。1993年,江南春所在的广告公司一年收入400万,其中 150万来自江南春的贡献。

1994年,大学三年级,21岁的江南春筹资100多万成立了永怡广告公司,自任总经理。到1998年,永怡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上海IT领域广告代理市场,营业额达到6000万至7000万元人民币,到了2001年,收入达到了1.5亿。永怡的辉煌持续了几年,终于在中国互联网严冬到来的时候画上了句号。在2001年后,成千上万的网站纷纷倒闭,江南春的广告公司利润一落千丈。为了维持运转,习惯做大买卖的江南春也接起了餐厅的小广告,这一年里他每天都在熬日子。

然而在广告代理业辛苦打拼七八年的江南春,却痛苦地意识到一点:在广告产业的价值链中,广告代理公司处于最下游,是最脆弱的一环,赚很少的钱,付出最多的劳动。作为其广告客户和好朋友的陈天桥的一席话,更触动了江南春转型的念头:为什么非要一直在广告代理的战术层面上反复纠缠,不跳到产业的战略层面上去做一些事情呢?2002年,江南春决定另辟蹊径,开创一个新的媒体产业,这源于一次偶然。

那天他正百无聊赖地等电梯,不经意间发现围在电梯附近的人都同样无聊,而这时大家眼前的电梯门不就是很好的广告投放点吗!?

2002年5月,29岁的江南春把自己2000万的家底全部拿出来,锁定上海最顶级的50栋商业楼宇安装液晶显示屏。但是面对这种全新的广告投放模式,客户们并没有忙着掏腰包,大家都在观望。没有客户投放,就等于每天在烧钱。

2003年5月,江南春把永怡传媒公司更名为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之后不久,先期积累的2000万在公司成立不久很快就花完,于是他就想到了通过风险投资来融资。江南春曾开玩笑说,他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是在厕所里撒尿时谈出来的。因为当时他自己对风险投资并不熟悉,也不会做融资方案,幸运的是他的办公室恰巧跟软银中国的办公室在同一层。但平时大家不熟悉,只有在去厕所时大家也许还可以碰上面,于是江南春在每次去厕所时,只要碰到软银的人就跟他们讲分众,讲自己的创业史。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软银上海首席代表余蔚经过一番认真详细的调查之后,决定找江南春好好聊一聊。三个小时聊完之后,余蔚已经和江南春达成了初步融资协议。于是软银中国就帮江南春写了份商业计划书,然后直接转交给软银日本总部。软银原本计划要投1,000万美元,但江南春没有同意,因为他觉得1,000万美金投进来,公司就会更换门庭了,江南春坚持只接受软银50万美元的投资。同时,另外一家VC维众中国也在这一轮投资不到50万美元。这样,分众传媒第一轮不到100万美元的融资搞定了。

江南春获得了第一轮风险投资之后,将业务从上海扩展到了四个城市。一年以后,即2004年3月,分众传媒再次获得注资,与CDH鼎晖国际投资、TDF华盈投资、DFJ德丰杰投资、美商中经合、麦顿国际投资等国际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签署第二轮125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TDF华盈投资的董事总经理汝林琪则说: “江南春是个帅才。他创立了楼宇电视这个商业模式,并且在广告业界有很强的人脉和执行能力。分众能成功,不仅是提出一个新概念,而是让这个模式迅速得到市场认同,能迅速把概念变成盈利的模式,他有这个能力。”分众第二轮融资的规模原来计划是600至800万美元,后来扩大到1250万美元。

九个月之后,即2004年11月,在当时不需要很多资金的情况下,分众传媒完成第三轮融资,美国高盛公司、英国3i公司、维众中国共同投资3000万美元入股分众。高盛直接投资部董事兼总经理科奈尔说:“高盛对分众传媒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对其取得的业绩感到惊讶和赞赏,看好其创造的商业楼宇新媒体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模型,完全可以确保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继续保持极高的成长性。”

后来的发展证明江南春的决策是对的,因为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网络规模得以迅速扩张,能够配合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对公司的效益提升很大。

顺理成章,2005年7月13日,分众登上了NASDAQ。上市以后,有了更多资金的支持,江南春把这种商业模式扩张开来,将其新媒体的版图一步一步扩张到涵盖楼宇、互联网、手机、卖场、娱乐场所、等。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分众传媒吃下了框架传媒、聚众传媒、好耶、玺诚传媒等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其中,聚众、好耶、玺诚甚至都是在上市之前的最后一刻才被收入囊中。如下表所示。

分众IPO及主要收购

公司名称
        

退出日期
        

金额(美元)
        

涉及VC

玺诚传媒
        

2007.12.10
        

3.5亿
        

上海实业控股、集富亚洲、华盈基金、红点投资、美林公司、住友亚洲、和通集团

好耶
        

2007.3.28
        

2.25亿
        

IDGVC、IDG-Accel、橡树投资

聚众传媒
        

2006.1.9
        

3.25亿
        

上海市信息投资、凯雷投资

框架传媒
        

2005.10.18
        

1.08亿
        

IDGVC、汉能投资

分众传媒
        

2005.7.13
        

8亿
        

高盛、3i、维众投资、鼎晖国际投资、华盈基金、德丰杰、中经合、麦顿、软银中国

分众传媒的成功,不仅仅是创造了一个新媒体的帝国,更是带动了中国整个新媒体产业的极大发展,户外新媒体行业在短短三年间,从2005年的8起投资案例,发展至2007年的26起;而涉及的投资金额,从2005年的5660万元美元,在2007年上升至3.74亿元美元。一干沿袭分众模式的后来者们,在隐身其后的资本鞭策之下,在各自领域内兴起圈地瓜分热潮。

当然,分众传媒的上市,也让投资分众的VC赚得盆满钵满。同时,投资框架、聚众、好耶、玺诚等公司的VC也收益颇丰。

分众传媒可能是国内涉及VC最多的创业企业,也是让最多VC赚到钱的企业。细心的创业者可能会发现,分众传媒也是被VC用来作为宣传用得最频繁的成功案例。

分众传媒作为一个新的媒体产业,它能走多远只有让时间来见证!

TOP

看起来是一条独具眼光的成功之路,其实背后有多少是靠着江南春个人的口才和人脉在默默地起着作用……

TOP

谁能给我讲述故事背后的艰辛

TOP

对于分众的并购案,其实当时pe对框架的操作更值得大家研究,背后基于对市场分析和运作,背后与分众、聚众的博弈,充分显示风险投资家的智慧的技巧

TOP

仅仅提出一个概念远远不够,重要的还在于将概念变为盈利的能力

TOP

值得学习啊

TOP

值得学习啊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