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209
- 帖子
- 537
- 主题
- 136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主旋律”,巨额的外贸顺差又成为造成该问题的主导因素。2006年全年顺差达1774.7亿美元,而今年前两个月的顺差总额为396.1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也再次刷新了纪录。 持续的顺差,使得央行被动的投放基础货币,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不单单是信贷增长过快,投资增速过高等,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效力弱化,并逐步将其“挤向墙角”,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倒逼管理层在运用传统货币政策的同时,建立外汇投资公司以解决该问题。 挑战 但是外汇投资公司具体怎么操作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从规模上看,市场流传的说法是初期将有2000亿~3000亿美元由外汇投资公司来操作,并以能源类企业投资为主。如果投资能源等战略性物资的话,受政治阻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案中就可见一斑。具体的操作上,发人民币债券购汇的方法也面临挑战。以2500亿美元的规模来计算,是近两万亿的人民币。而央行在2006年全年也只不过发了36000多亿的央票,如果是为了保持市场承受力的话,这部分债券要在半年多的时候才能发完,而且期间要调整央票的发行规模以进行配合性操作,这就使得其有点类似央行票据了。因为要避免二次结汇的问题,所以当上一期债券到期时,其必然要借新还旧。如果存在外汇投资公司还要把央行外汇储备的增量拿来操作这个问题的话,那其规模也必然会越来越大,这等于还是存在央行票据“滚雪球”的问题。 另外有人提到关于外汇投资公司借债成本的问题,意思是说外汇投资公司将会发一些长期债券,这样成本会比较高,而且要算上人民币升值的成本。我们倒觉得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外汇投资公司发行的债券,肯定会达到近似于政策性银行的评级,就算发行长期债券,其成本也不会很高。而就其投资收益来看,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年投资收益高达18%,中国的外汇投资公司现阶段虽然不太可能有这么高的收益,但覆盖借债成本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至于人民币升值的成本,个人认为不应该考虑进去。因为不存在二次结汇的问题,所以这种成本应该看作一种隐性成本。而且这种成本不是外汇投资公司的问题。对于整个中国来看,不管是把外汇放在央行,放在某个企业还是个人手里,这种成本都是避免不了的。 更深入贯彻“藏汇于民”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外汇投资公司面临的挑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大量的外贸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剧增。 对于切断增量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彻底的废除强制结汇政策。如果说前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很少,通过强制结汇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话,那当前这种政策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当前市场普遍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各微观主体不太可能愿意持有大量的外币资产。就当前中国的发展形势来看,也不会存在资本外逃的情况。而且藏汇于民,由微观主体进行投资的话,资金量比较小,投资更分散更隐蔽;另外由于钱是自己的,这种投资可能会更谨慎,更有效率。管理层显然已经高度重视这种“藏汇于民”的政策了,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发布的一列文件中已经表明了这种精神。当前我国结汇、购汇的灵活性已经比较大了。而且关注的重点已经慢慢从强制结汇转到了企业无贸易背景或虚假贸易背景的结汇行为了。 只有切断增量,才能减少外汇投资公司运作的阻力,让货币政策更充分、更灵活的发挥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