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33
- 帖子
- 858
- 主题
- 327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表示,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坚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煤电油运等运行要素稳定供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中国将继续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把发展的积极性、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更多地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上来,引导到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导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 他说,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中国还将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在电价、地价、收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查处违法违规的在建项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结构调整,认真执行产业政策,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快结构升级步伐。 据介绍,下半年,中国将加快研究制订及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稳妥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加大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有效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制订配套政策。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有色、建材等行业余热发电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自觉性。 朱宏任认为,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等六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增速总体依然偏快。“这种趋势如不能及时扭转,将加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困难。” 此外,中国煤炭、有色金属、建材、造纸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依然较多,加快推进淘汰速度面临很多挑战。
下半年价格总体水平会在相对稳定的态势中缓慢上升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我想大家也很关心关于物价的问题,也有人提到这个问题。刚才内地的媒体说方便面在涨价,我们也知道粮食、猪肉的价格还是继续往上涨。请问发展改革委怎样看待下半年我们国家物价的走势,通胀率是不是会继续上升? [曹长庆]:从下半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分析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和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是并存的,既有上涨的因素,也有下降的因素。相对而言,可能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稍微多一点。但是,总体水平我们感觉到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当中缓慢上涨。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认为关键看下半年秋粮的收成,因为今年价格上涨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刚才石司长讲了,上半年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特点有一定的周期性,比如说生猪,由于国际粮价的上涨,去年猪价过低,以及疫病等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造成今年生猪的生产是2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而这种上涨将会持续一定时期,母猪怀孕后生出仔猪再长成育肥猪出栏前后约需17个月的时间。因此,我们分析下半年的价格还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上升的幅度最终取决于秋粮的收成。因为现在总体上物资供应,包括现在上涨的主要商品,如粮食,库存是非常充裕的,需求也是基本稳定的。除了刚才讲的原因,当前价格上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市场的价格的带动。所以,价格总体水平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最终的幅度取决于秋粮。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较好 CPI涨幅3.2%有2因素供求无大改变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证券报记者]:第一个问题,目前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更加明显,CPI的指数幅度也比较大,请问发展改革委怎样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怎样遏制物价上涨、经济偏快的势头?第二个问题,钢铁行业第一批淘汰落后产能已经签了协议书,第二批会什么时候签? [主持人: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朴民]:第一个问题,你的提法不太准确,不是增长偏快,转向过热更加明显。 [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上半年的数据出来以后,各方面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也比较多,这也反映了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关心。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总体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去年比较突出的“三过”问题当中的投资问题,去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8%,今年上半年的幅度已经回落到25.9%,而且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回落更加明显。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刚才朱局长介绍,现在推动工业增长的支撑力也已经发生变化,主要是机械行业在起主要的作用。 另外,扩大消费也取得明显成效。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了15.4%,这个幅度也是近几年来最高的,虽然还低于投资增幅,但与投资增幅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刚才何司长也介绍了,一些传统的行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在结构上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从区域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势头也是比较好的,继续延续了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势头,而且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也比较好。 刚才也谈到目前有一个价格的问题,从生产资料价格来看,今年以来增幅是逐月回落的。从居民消费价格来看,今年上半年涨幅达到了3.2%,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达到了1.7个百分点,新涨价只有1.5个百分点。另一个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对整个价格的贡献达到了2.5个百分点。其他方面的价格基本上还是比较稳定的,说明整个供求状况没有大的改变。同时,各方面的支撑条件也是相当好的,所以,应该说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
发改委回应成品油涨价:将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7月25日说,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逐步理顺成品油的价格,逐步实现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接轨。 [新华社记者]:今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方便面涨价的问题,还有几大电力公司要求上调电力价格。另外,前不久几大石油公司要求上调汽油价格。不知道发展改革委有关领导对此事怎么看? [曹长庆]:石油价格改革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为什么?一方面,现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油价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们去年实施了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两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成品油的消费价格,应该说与国际市场的油价的差距有所缩小。但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特别是从6月份开始,这种趋势国际市场的油价大幅度反弹,现在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的油价差距再次拉大。国际市场油价的上涨和国内的销价又不能变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增加了炼油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油价过低也不利于节能减排,所以确确实实需要改革,需要调整。这是一难。另一难,我们现在要提高石油的价格,又面临着下游行业的承受能力问题。所以,处于“两难”的选择。我们想,还是结合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统筹考虑保证国内成品油的供应、补偿炼油企业生产成本和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来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石油价格改革,妥善地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逐步理顺成品油的价格,逐步实现与国际石油价格的接轨。
下半年中国将推进排污费垃圾和污水处理费收费改革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25日说,下半年发展改革委将着力推进环保收费改革,逐步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的制度。 他在发展改革委在北京举办的2007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为调动相关企业减排 的积极性,发展改革委计划分三年把现行的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提高到能够补偿环境治理的成本,并且使治污企业能够适当盈利,“这一项政策目前正在研究过程中。” 曹长庆说,下半年中国还将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的制度,扩大垃圾处理费收取的范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也将逐步提高到能够补偿垃圾处理企业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成本,并且合理盈利。同时有关部门将改进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方式,降低征收的成本,提高征收的效率。 他说,由于污水处理的成本与供水成本相当,甚至更高。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污水处理费应该与城市供水价格大体相同。有关部门考虑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的标准,计划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补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以及城市管网的维护成本。 据曹长庆介绍,考虑到城镇污水处理的急迫需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将由现在的城市逐步扩大到城镇。对于目前已经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城市和城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并进行市场化的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发改委: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表示,今年以来,中央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经济运行总体保持良好态势。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支撑条件继续改善,协调性进一步 增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增长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内需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机械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支撑条件进一步改善。 他说,今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等因素带动消费品生产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为1997年以来新高。轻工、纺织行业产品内销比重同比提高1.6和1.8个百分点。轿车销量229万辆,增长25.9%。 上半年,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增速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数控机床、起重设备、塑料加工设备、水泥设备、混凝土机械等产品产量增长32.9%-49.8%。 朱宏任说,从产品结构看,工业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冷轧板卷、镀层板、涂层板、电工钢板等4大类高附加值钢铁产品产量增长49.5%,高于全部钢材产量增幅25.6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我国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增幅呈回落趋势,装备制造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从进出口结构看,附加值高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快速增长,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减价增,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回落。 今年前5个月,我国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润率6.34%,提高0.66个百分点。12个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 今年以来,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随着各地优化发电结构、一批大型高效机组的投产,全国火力发电供电煤耗持续下降,1-6月平均为356克/千瓦时,同比下降8克/千瓦时。 朱宏任指出,下半年,我国将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协调健康发展。坚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切实落实节能减排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煤电油运等运行要素稳定供应。
资源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有4原则:市场导向和污染者付费等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们都知道节能减排的困难很大,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资源价值体制还没有理顺,今年以来,我们在资源价格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的改革是当前促进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年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之下,价格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成品油、电力、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也逐步深入,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一步来看,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一个方面是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标准偏低,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这些方面的价格或者收费,还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还要考虑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 因此我们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市场导向的原则,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它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况,适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不能形成竞争的环节,也要考虑市场供求,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第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所有的企业、单位、居民排放了污水,就要交纳污水处理费;产生了垃圾,要交纳垃圾处理费;向环境排污,要交纳排污费。第三,弥补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也就是说,环保收费标准要能够弥补污染治理者的运营成本和部分建设成本,并且适当地盈利,这样才能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来进行环境的治理。第四,积极稳妥,稳步推进。也就是说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
下半年"两高"宏观调控会保持连续性 煤电价格联动再观察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新京报记者]:我们知道五大发电集团提出了关于煤电价格联动的事情,请问煤电价格联动会何时启动,以何种形式启动?关于“两高”的宏观调控政策,朱局长发言中提出下半年宏观调控还会有哪些举措和方向?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按照过去的规定,实行了煤电价格联动的机制,这对于在煤炭价格上涨较快的情况下,适度缓解煤价上涨对电力企业成本推动的压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出现一定上涨,特别是重点合同煤价格上涨多一些,但是实行市场调节的煤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年初的基础上略有下降。同时,电力企业的收益或者说利润也在不断地增长,特别是去年实行煤电价格联动以后,弥补了一部分成本开支,今年电力企业通过加强管理,降低了成本,因此,我们还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石刚]:关于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这几年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出得比较多了,宏观调控体系也比较完备。从现在来看,应该说有些宏观调控的政策作用还在持续地发挥当中,有些效应还会继续显现。还有一些政策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总的来说还是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同时也会根据经济运行当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去完善。
调控房价政策措施取得成效积极 落实四措施稳定住房价格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 [经济观察报记者]:本月23号有关部门公布,今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7.1%,北京市房价上涨10%。请问发展改革委领导对这个情况怎么看?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一直在进行之中,接下来的侧重点有什么新的变化没有? [曹长庆]:房价问题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改善住房的供应、稳定住房的价格,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针对房地产价格不断的上涨,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稳定住房价格的措施,加大了对住房市场的调控力度,应该说这些政策措施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与政策目标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差距还很大。所以,稳定住房价格的任务相当艰巨。调控房价的主要职能在建设部,建设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这个问题,我个人有几点想法:第一,调整土地供应的结构,适当地提高居住用地在土地供应当中的比重,要着重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的建设用地的供应。用地的供应直接决定了房屋的建设面积和供应量。 第二,严格限制低密度、大户型的住房建设,要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住房供应,也就是说要确保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的供应量。 第三,加快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增加廉租房的供应,完善经济适用房的制度,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也就是说政府要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加大这方面的支持或者建设的力度。 第四,强化各级政府对住房市场调控的责任,综合运用税收等经济手段,努力保持市场房价的基本稳定。包括需求方面,也要采取措施,防止炒房。
前5月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42.1% 12个主要工业行业全盈利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发布会上通报今年上半年工交经济运行行业的情况。 (三)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增幅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利润率6.34%,提高0.66个百分点。12个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冶金、建材、电力、机械、纺织、煤炭行业利润增幅超过40%,电子行业实现利润由1-2月下降14.2%转为增长4.6%。新增利润在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分布更趋协调,煤炭、石化、电力三个行业在新增利润中的比重合计为30%,比2006年和2005年同期分别回落9.3和31.4个百分点。机械、纺织、轻工行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销售收入利润率分别提高0.69、0.49和0.23个百分点。
高耗能6行业增速仍偏快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面临挑战
2007年7月25日9时,发展改革委在国宏宾馆召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发布会上通报今年上半年工交经济运行行业的情况。 (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随着各地优化发电结构、一批大型高效机组的投产,全国火力发电供电煤耗持续下降,1-6月平均为356克/千瓦时,同比下降8克/千瓦时。三大石油公司节能量约158万吨标准煤。前5个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7千克标煤,下降4.4%;吨钢耗新水5.47吨,下降18.7%;外排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下降8.5%。重点企业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下降145千瓦时/吨,累计节电7亿千瓦时。按照国务院部署,全国开展了清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专项大检查,积极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与此同时,工业经济运行中原有的一些矛盾仍未解决,又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还在发展,给经济持续平稳运行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带来较大压力。 一是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耗能行业的调控力度,从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工、电力等六个行业运行情况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增速总体依然偏快。上半年,这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合计增长20.1%,增幅高于工业1.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仍提高3.6个百分点。受此带动,能源消耗增长较多。工业用电量增长17.2%,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8.8%,加快4.6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如不能及时扭转,将加剧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困难。 二是部分行业落后生产能力依然较多,加快推进淘汰落后面临很多挑战。煤炭行业中,已有和在建小煤矿合计约1.5万处,按照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国小煤矿数量要控制在1万处左右,任务十分艰巨。有色行业中,目前铜冶炼行业仍有20%左右的落后生产能力,铅锌冶炼中有约三分之一的落后工艺装备需要改造或淘汰。建材行业中,平板玻璃行业还存在约5000万重量箱的落后产能;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各地进展很不平衡。造纸等行业淘汰落后的任务也很艰巨。由于一些地方认识不到位、过多地注重局部利益和短期发展,加上相关激励措施不完善、退出机制不健全,使得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进展迟缓,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保障煤电油运稳定供应的压力仍存在,不能有丝毫松懈。在煤电油运供需形势总体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时段性、季节性供电紧张,其中广东电力供需持续偏紧,缺口较大。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阶段,受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及高温影响,各地用电负荷上升较快;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全国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增大了确保煤电油运稳定供应的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