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宏观分析技术

宏观分析的基本思路

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

  经济运行与发展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其变化与结果都不能为人们所直接接触到,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的。各种经济指标在经济运行中互为条件,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着。如果国民经济运转出现异常,那么,一定会有一些指标率先反映出来。正是由于经济变量间存在的这种内在联系,才使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成为可能。因此,宏观分析的首要步骤就是熟悉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果要分析国民经济形势,那么首先就必须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各项主要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总指数、工农业总产值等等有充分的了解;如果要分析货币形势与货币政策就需要熟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居民储蓄存款等等金融指标。
  (1)指标的分类
由于宏观经济现象的错综复杂与类型多样,因而反映这些现象的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是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类。
  ①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指在统计资料汇总后得到的总和指标,从指标的数字来看表现为绝对数。它反映了某种宏观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总量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标志总量与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单位总数。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利润总额等都属于标志总量,而企业总数、机构总数、职工总数等则属于单位总数。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基本指标。同时,总量指标还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计算结果。因此,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正确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各项总量指标的涵义、范围,分清它与有关指标的界限。例如,在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时,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涵义与范围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指标来进行分析。
  其次,不同种类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实物总量。石油产量与电视机产量显然不能加总,而同为农作物的小麦产量与棉花产量也不可混为一谈。
  最后,同类现象的总量指标的数值其计量单位必须一致才能加总,否则必须先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单位。
  ②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关指标之比,它表明了各种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有百分数、千分数、系数、倍数等,其中,百分数是最常用的一种。
相对指标的优点在于它把反映分子分母两个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进行了抽象,因而便于在现象间进行对比分析。
  相对指标能将社会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作出明确的说明。例如,通过将工业总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进行对比,或将报告期某种主要产品产量与基期该产品产量进行对比等,可以表明经济现象的结构、发展速度和相对强度,为深入分析提供了依据。另外,相对指标还能将现象的绝对数的差异抽象化,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可以进行对比。
  相对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它是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之比,主要用于反映计划完成情况。
  第二,结构相对指标。它是总体中不同性质的各部分有关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外贸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就反映了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另外,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比较相对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某一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对比,表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各国、各地或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差异程度。比如甲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乙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就反映了甲乙两国在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第四,动态相对指标。它是某一现象的报告期数值与同一现象基期数值之比,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例如我国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4,918亿元,1993年为34,477亿元,1994年为1993年的111.6%,即增长11.6%(按可比价格)。
相对指标的计算以总量指标为基础,在计算时必须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这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前提。只有所对比的两个指标包含的内容、范围、时间等完全一致,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现象的特征,才能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依据。在运用相对指标进行分析时还应坚持一个原则:即相对指标要与对应的绝对值结合起来运用。因为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值对比的结果,在这里,不同现象绝对水平的差异被掩盖了。事实上,较大的相对数可能是两个较小的绝对数对比的结果,而较小的相对数则可能是两个较大的绝对数对比的结果。如果仅仅观察相对指标而忽视了现象绝对水平的差异,就不能全面反映客观现象的真实情况。例如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11%,而同期美国的增长速度低于4%,远远低于我国。但是如果联系绝对水平来看,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额为45,006亿元人民币,约合美元5,500亿元,而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5万亿美元,比我国高出近10倍,其增长1%的绝对值是5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这表明我国仍需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见,只有把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才可能对经济现象进行正确分析。
  ③平均指标。平均指标是说明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商品平均价格、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等,反映了总体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只能就同类现象进行计算,也就是计算平均指标的各单位必须具有同类性质。
  平均指标也是在宏观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一类指标,它们可用于同一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或单位间的对比,以反映各地区、部门或单位的效益;还可用于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对比,以反映现象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性。除此之外,平均指标还可用于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计推算,如利用部分总体单位计算的平均指标来估算其全部总体的平均指标,或乘以总体单位数来推算总体的标志总量等。
  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总和除以总体单位个数后所得结果,它的好处在于通俗易懂,而且还是其他许多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基础性指标。几何平均数是将几个变量连乘后开几次方根计算所得平均数,常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等。
  (2)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所构成,前者是指标的质的规定,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后者则是指标的量的规定,它是根据指标的内容所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值。因此,熟悉指标不仅要知道各项指标的名称、涵义及特点,还必须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
  数据资料是宏观分析与预测,尤其是定量分析预测的基础,无论是对历史与现状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必须以它为依据。所以,在确定分析对象及相应主要指标后,就要下功夫搜集与之有关的历史与现时的数据资料、事实、变革等各种有关的信息。有时资料可能因口径不一致而不可比,或是不反映变量变化规律的异常值,此时还需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
  ①数据资料的来源。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包括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与措施、一般生产统计资料、金融物价统计资料、贸易统计资料、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突发性非经济因素等。这些资料来源主要有:第一,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了解世界经济动态与国内经济大事。
  第二,政府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省、市、自治区公布的各种经济政策、计划、统计资料和经济报告,各种统计年鉴等。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经济白皮书》等。
  第三,各主管公司、行业管理部门搜集和编制的统计资料。
  第四,部门与企业内部的原始记录。
  第五,各预测、情报和咨询机构公布的数据资料。
  第六,国家和省市领导人报告或讲话中的统计数字和信息等。
  ②对数据资料的质量要求。
  第一,准确性。数据资料必须准确可靠,虚假的数据资料将导致得出不真实的结论。
  第二,系统性。数据资料要连续和系统,要有历史各期的统计数据资料。连续而系统的信息资料是分析比较、掌握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支离破碎、零零散散的数据资料对于分析价值不大。
  第三,时间性。数据资料要新,要有近期和最新的数据资料。某些数据资料的时效性很强,搜集或处理不及时就会失去利用价值。
  第四,可比性。由于社会变革、经济变革、统计制度的变化、物价涨落,及行政区划、企业归属、市场供应范围的改变等原因,常使历史统计数据不可比,直接使用这些数据将造成很大的误差。因此必须对不可比数据调整口径或进行单位换算,使之具有可比性。
  第五,适用性。许多数据资料虽然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但与分析目标无关,如果把它们搜集进来,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利于提高分析的效率与精确度。
  ③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宏观分析时,各项数据必须口径一致,否则就不能用于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另外,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搜集到的数据中往往包含一些异常数据,如果直接把这些异常数据用于分析,就会影响分析的结果,得出不确切的结论,不能反映在正常情况下经济运行的规律,因而也需要进行处理加工。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第一,对不可比数据的处理方法。造成数据不可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造成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例如,我国1981年开始利改税,则因税法的变化造成税收额的历史统计数据不可比。对此可用利税额代替税收额进行分析,或者在样本数据够用时,只用利改税之后的数据资料。二是因价格因素造成的统计数据不可比。当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等用价格计算出的货币量数据进行分析时,都应按某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剔除价格的影响,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指标值除以当年对基年的物价指数,就得到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数值。
  第二,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由于建国后我国曾经发生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历史事件,而使不少经济数据大起大落,成为不能反映变化规律的连续几年的异常值。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应将这些异常值剔除。
  但是,有时由于数据较少,若剔除这些异常数据就会更少,也不利于正确分析,此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平均值法,即将异常值前后相邻两期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当期修正值。

框架不错

TOP

[em17][em17]

TOP

very good !...................

TOP

John.Wiley.&.Sons.-.Valuation.-.Maximizing.Corporate.Value

TOP

TOP

TOP

利率走势分析


  (1)利率决定及影响因素
①西方利率决定理论。西方利率理论按其分析方法可分为三大类:边际生产力利率论、局部均衡利率论和一般均衡利率论。下面依次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边际生产力利率论。边际生产力利率理论仅从投资需求角度分析利率的决定。该理论认为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性,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追加资本,则追加每一单位资本的生产力要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资本的生产力最低,最后增加的这个单位资本被称为边际资本,边际资本生产的产品量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利息率就决定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第二,局部均衡利率论。局部均衡利率论是采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法得出的利率理论。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考虑商品市场或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局部均衡利率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是"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古典"利率理论以储蓄表示借贷资本的供给,以投资表示借贷资本的需求,认为利率决定于资本供求的均衡点,即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均衡点。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即资本供给大于资本需求,则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而凯恩斯却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就是某一时刻一个国家的货币总量,它由货币当局控制;货币需求就是人们为满足交易、预防和投机等动机而特有货币的欲望。货币需求为收入的同向函数,而为利率的反向函数,均衡利率就是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的利率。
  第三,一般均衡利率论。一般均衡利率论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法来研究利率的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法系指社会中某商品价格不仅决定于该商品的需求与供给,而且还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与价格。因此,利率不是在单个的商品市场或货币市场上被决定,而是由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决定的。
②西方利率结构理论。在现实经济中,利率除受资本或货币供求影响外,还要受借贷期限和风险等因素的制约。依西方学者的观点,在决定各种金融资产利率的因素中,期限因素始终是最主要的,因此,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是利率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证券到期时的利息或收益与到期期间二者的关系。此关系可有四种不同情况:(a)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b)长短期利率一致;(c)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d)长短期利率处于波动之中。期限结构理论所研究的主题正是长短期利率二者的关系以及二者变动所发生的影响等问题。在具体分析时,又分成三种理论: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偏好利率结构理论。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第一,预期理论。预期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最主要的理论,它认为任何证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有关。如果未来每年的短期利率一样,那么,现期长期利率就等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线表现为一条水平线如果未来的短期利率预期要上升,那么,现期长期利率将大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线表现为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如果未来的短期利率预期要下降,那么,现期长期利率将小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线表现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
第二,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把市场分成长期和短期市场。从资金需求方来看,需要短期资金的投资者发行短期证券;需要长期资金的投资者,发行长期证券,并且这些长短期证券之间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此短期证券市场与长期证券市场是彼此分割的。从资金供给方来看,不同性质资金来源使不同的金融机构限制在特定的期限内进行借贷,以致短期资金利率由短期资金市场决定,长期利率由长期资金市场决定。如果短期资金缺乏而长期资金较为充裕,短期利率将比长期利率高;如果长期资金缺乏而短期资金充裕,则长期利率大大高于短期利率。
  第三,偏好利率结构理论。偏好理论认为预期理论忽视风险因素的避免是不完善的。因为不同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部分地与风险因素的避免有关,部分地与对未来利率的预期的趋势有关。因此,预期和风险的避免二者对利率结构都有重要影响,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完善利率结构理论。
  根据偏好理论,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的风险大,长期利率要比短期利率高,其理由为:其一,短期债券比长期债券的流动性大,而且对于利率变动的预测较为可能和接近,资产价值损失的风险较小,所以流动性报酬低;其二,以短期资金转期筹措长期资金,除短期资金转期续借成本较大以外,还有转期续借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会使长期利率比短期利率高;其三,长期贷款往往要采用票据再贴现形式,也要一定的手续费用。不难看出,偏好利率结构理论,实质上是将投资者对资本价值不确定性风险的回避因素导入预期利率结构理论。
  上述西方利率理论,强调了一些在利率决定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与局限性,还不能完全说明现实生活中利率的决定,特别是现实世界中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要对利率的决定作出较为全面的说明,还必须结合现实,进一步考察影响利率变动的实际因素。
  ③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第一,利润的平均水平。既然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润本身就成为利息的最高界限。因此,利率总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上下摆动。并且,利率主要是由平均利润率所调节的。从我国现实出发,这种调节作用可概括为,利率的总水平要适应大多数企业的负担能力。也就是说,利率的总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数企业承受不了;同时,利率总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第二,资金的供求状况。无论是马克思的利息理论还是西方的经济学说都不否认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的总水平,在我国,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决定于资金的供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金融市场上的商品的"价格"--利率,与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供求规律的制约,当资金供不应求时,供求双方的竞争的结果将促使利率上升;相反,当供大于求时,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利率下降。
  第三,借贷风险。资金从投放到收回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借贷资金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测因素的出现,可能导致各种风险,如资金不能按期完全收回的违约风险,因物价上涨而使资金贬值的风险,或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出现后,已贷放出去的资金收不回来时,贷款人承受机会成本损失的风险。
  一般而言,风险越大,则利率要求越高。另外,经济的周期变动造成的风险变化也会影响利率水平,如在危机阶段,投资风险突然变大使利率大幅度上升。而在复苏阶段,投资风险开始减少,利率开始降低。
  第四,国际经济形势。就开放经济而言,国际经济形势对利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利率与汇率会影响资金流出入,从而引起国内利率的变动。如果国际利率水平较高,则资金流出,国内资金供给小于需求,迫使国内利率上升;反之,如果国际利率水平较低,则资金流入,国内资金供给大于需求,从而诱使国内利率随之下降。可见,国内利率有总是朝国际利率靠拢的趋势。从汇率的角度来看,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利率的变化。例如,当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时(如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从$1=¥8.5变化到$1=¥8.7),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下降,从而使本币相对充裕,国内利率便趋于稳定,并在稳定中下降;反之,当外汇汇率下跌,本币升值时(如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8.7变化到$1=¥8.3),国内居民对外汇的需求就会增加,本币供应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迫使国内市场的利率上扬。
  第五,国家经济政策。由于利率变动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各国都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形式,对利率实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国家往往根据其经济政策来干预利率水平,同时又通过调节利率来影响经济。总之,决定利率及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很复杂,其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国经济活动的状况。因此,要分析一国利率现状及变动,必须结合该国国情,充分考虑到该国的具体情况,区分不同的特点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2)当前利率形势总结及原因剖析
①利率管理体制沿革。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表现为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是在建国初期通货膨胀严重、投机活动猖獗的背景下建立的,并对战后恢复生产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管制利率的做法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期间,为了稳定市场和促进工农业生产,我国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其特点是档次少,水平低,利差小,管理权限集中。直到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开放政策之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变。
  70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推行,利率体制的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到1995年7月1日为止。银行存、贷款利率分别由1978年的1.05%和4.72%上升到10.98%和12.06%,同时,利率种类逐步增多,档次也适当分细。但在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上一度进展缓慢,虽然从1982年开始逐步实行浮动利率的作法,但管制利率的格局至今没有变,真正的利率决策部门或者说整个利率体系的主体仍然是中央政府。可以说,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并未随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调节比重的日益扩大发生实质性的主体易位,仍然属于一种国家控制型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体制。现行利率体系本质上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虽然引进了市场调节手段,但所占比重不大。这种计划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的"双轨"格局近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②利率水平分析。
  第一,从存款利率来看,通货膨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储蓄利率上调幅度跟不上物价上涨,实际利率水平下降,甚至有时出现负值,如下表所示。这说明,单就"物价"因素而言,我国利率水平在低数域上运行。
第二,从贷款利率来看,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低于同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由于利率水平偏低,出现贷款利率上调,贷款反而增多的逆反效应。
  第三,从存贷利差来看,虽然多数年份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但利差太小,甚至远远低于银行资金费用率水平。这说明,相对于存贷利差而言,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水平也是偏低的。
  第四,从实际市场利率来看。1993~1994年度,银行越轨拆借资金大量"体外循环"。1995~1996年度,资金市场秩序混乱,银行"失媒"现象严重。这都表明了我国现行利率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比较低下,难以正常发挥作为价格信号和经济杠杆的作用。
  ③利率结构分析。
  第一,存款利率内部结构。我国存款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经过多次调整,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开办的存款有11个种类,几十个档次。相对而言,长期存款利率偏高,活期存款利率偏低,存款过多地向长期存款倾斜。这种结构很难引导银行负债结构保持合理的格局。
  第二,贷款利率内部结构。我国的贷款利率结构可以分为基准贷款利率、法定贷款利率、浮动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利率及行业差别贷款利率、加贴息贷款利率等。这几种贷款利率皆属于管制利率,其结构可概括为统一利率加优惠利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政策性贷款利率与一般贷款利率的差距越来越大,优惠利率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这种贷款利率结构使本来就很低的利率总水平又下降了许多。
  第三,存、贷利率的对应结构。这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存、贷利差太小,具体表现为:首先,定期存款与固定资产贷款的利率之差仅为1%;其次,各专业银行有为数不少的资金是通过金融债券筹集的,发行金融债券所支付的利率要高于同期储蓄利率1~2个百分点,而银行贷款利率并不能完全按照"高进高出"的原则相应提高;最后,在实施存款保值措施时,银行贷款利率不发生任何变动,一旦通货膨胀率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在承受价值受损的同时,还要为存款保值支出一部分费用。
  这不能不说是现行利率结构的最大扭曲。
  第四,银行利率与金融市场其他利率的对应结构。目前,我国市场利率主要包括各类债券利率与金融机构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两种类型。银行存款利率与金融市场资产所得到的收益率相比差异过大,而银行贷款利率也过份低于从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成本率。两种资金"价格"呈双轨并行状,且缺乏联动性。具体讲,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低于企业发行1年期债券利率2~3个百分点;低于企业1年期内部集资利率8~22个百分点;低于民间借贷利率(1年期)10~32个百分点。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1年期低于民间拆借利率5~20个百分点。这种利率结构,导致资金流向股票、债券、外汇、黄金等市场。银行营运发生困难,亏损严重。
  第五,利率期限结构。前面我们曾论及长期存款利率过高的倾向,而在贷款利率期限结构方面,又表现为长期资金贷款利率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的差异太小,1995年7月1日利率调整后,差异更小,已不足1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利率结构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在有关利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上,在多次调整中表现为失衡、扭曲和缺乏内在联动机制的状况。
  (3)未来利率走势展望
①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在长期内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不大。要正确预测未来的利率走向,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在当前以及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都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是进行一切综合分析的大前提。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的转型发展,主要包括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以及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等两方面。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可利用的资源有限,虽然改革以来,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但并未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不发达状况。表现为:人口众多,人均国民收入低下;农业经济停滞,农民普遍贫困;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教育、住房、卫生保健等各项指标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经济发展具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系全局的意义"。同时,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到了关键时候,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外贸、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另外,金融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利率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管理体制。因此,从长期来看,我国利率持续上升的可能不大。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提供足够的货币资金以保证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而高利率政策是与这一目标相背离的。同时,经济转轨期间,高利率会加大企业运行环境中的困难,不利于国有企业及其他部门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从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利率难以上调。自1992年开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4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宏观经济环境有了改善,整个经济在回落中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如通货膨胀等,已得到明显的缓解。但同时也使得法定利率相对偏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对于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已成为一大障碍。
  另外,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每上调一个百分点的存款利率,银行就要多付二三百亿元的利息,这为多数银行难以忍受。因此,从当前经济形势来看,由于通货膨胀的抑制和利率总水平的过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利率不可能向上调整。
③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来看,利率有下调趋势。按常规,中央银行确定利率水平的依据为:物价变动、存贷款利差、资金供求关系和货币政策的需要。
  近年来,几次微调利率,确实在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经济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1995年采取大力抑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物价指数逐渐降低,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同时,企业资金紧张与失业等现象日益严重,尤其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要关头,因此,在必要的时间内降低银行利率特别是贷款利率以促进经济发展是合理的。
  1996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实际利率已由负利率变成正利率并超过了三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的多数年份我国的贷款增量大于存款增量,但从1994年起,却出现了存款增量大于贷款增量的现象。到1995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各项存款大于贷款4000亿元以上。存贷差过大,增加了银行经营负担,扩大了银行亏损面,既不利于银行金融中介职能的正常发挥,也将给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造成重负性障碍。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来看,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但在目前,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的现状还尚不理想。具体来说,股票市场由于长期的低迷徘徊,交易量骤减,投机盛行,这对坚定国有企业股份化改造的信念极为不利。国债市场由于容量小,结构单一,很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挥对经济的间接调控作用。这些都需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和支持。而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既可以促进股票市场的发育,又可以降低国债发行的成本,减轻中央财政预算收支与还本付息的压力,对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乃至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总之,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其宏观上的作用主要在于调节资金供求,而利率一旦背离了资金供求关系,必然会导致资金供求的不平衡,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并结合利率体系的现实状况及副效应的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适当地下调利率将是不可避免的。
  ④对存、贷款利率短期趋势的具体分析。
  第一,存款利率必须下调。
  首先,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存款,特别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仍将继续增长,从利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与手段来分析,只要现实的资金来源比较充足和平稳增加,不发生大问题,利率下调的可能性就较大。
  其次,尽管存款利率已于1996年5月1日有所下调,但现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仍然不低,定期平均10.76%,一年期9.18%,三年期10.80%,五年期12.06%。这样高的利息率水平无论从国际上看还是从我国历史上看都是极少见的,如果考虑银行自身利益,就有可能和有必要小幅度地甚至较为频繁地下调利率。
  最后,从货币流通状况来看,1995年流通现金预计1500亿元,实际投放了600亿元,而1996年第1季度春节前流通现金2592亿元已全部回笼,是历年来回笼最好的一次。这对以后抑制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适度地向下微调存款利率是可行的。
  第二,从贷款利率上看,无论是总水平的下调还是结构性的下调,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降息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自1993年后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便开始处于适度从紧的大环境之中,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缓。为了刺激投资,促使宏观经济在紧缩之后,逐步走出低谷,平稳回升,降低贷款利率是必然的选择。
  其次,降息可以减轻企业负担。近年来,全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仅2%多一点,而贷款利率均在10%以上,尤其对国有大企业而言,所需流动资金数量大、周转慢,利息支出是一大负担。为了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减少亏损,稳定就业,就必须及时下调利率。
  最后,降息有利于中国经济运行结构的调整。"九五"期间,国家将重点保证农业、基础产业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这就要求金融信贷继续优化结构,对这些行业实行择优扶持政策,这样就需要贷款利率结构性的下调。

TOP

利率与汇率对投资的影响


  利率与汇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显然,利率与汇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利率与汇率的变动是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率与汇率的走势分析是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主要手段。
  (1)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利率与社会总储蓄和总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储蓄(资金供给)和投资(资金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均有较大的弹性。从长期来看,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利率一方面影响现期的投资活动,同时又通过调节储蓄而影响未来的投资规模。利率的这一作用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大力发挥而成为其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如果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如果利率下跌,则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与债券价格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在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安排上可以在货币与债券之间进行选择,以期获利。如果预期利率将下跌(亦即债券价格将上涨)则人们愿意现在少存货币和多买债券,以便将来债券价格上涨时卖出债券获利;反之,预期利率的上升使得人们愿意多存货币和少存债券,即把手里的债券卖出,转换为货币,以避免将来债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对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上。
  ①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是指利率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因利率上升而导致的投资成本增加,必然使那些投资收益较低的投资者退出投资领域,从而使投资需求减少。相反,利率下跌则意味着投资成本下降,从而刺激投资,使社会总投资增加。正是由于利率具有这一作用,西方经济理论界与货币管理当局都把利率视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控制利率水平在西方货币政策体系中曾一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为了恢复生产,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都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低利率政策因为有利于刺激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被广泛采用,并且在战后的20多年里,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实际年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都在4%左右。日本从低利率政策中获得的好处更大,企业大量利用低利贷款,减少了利息负担,降低了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促进了企业投资,加速了工业发展。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日本投资的迅速增长、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开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70年代起,西方各国国际收支极度不平衡,并发生了普遍性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逐渐停滞,形成了可怕的"滞胀"局面。为了缓和经济危机,西方各国相继转向推行高利率政策,以压缩投资,抑制通货膨胀,结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5年的24.2%下降到1982年的8.6%,再继续下降到1988年的3.8%。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也从1974年的24.3%逐渐下降到1988年的0.5%。
  由此可见,利率的变动对投资规模乃至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不但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一再强调,而且也从实践中反复得到了证实。
  ②利率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主要是指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投资比例关系。
  利率作为调节投资活动的杠杆,不但决定投资规模,而且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都会影响投资结构。
  一般来说,利率水平对投资结构的作用、必须依赖于预期收益率与利率的对比上。资金容易流向预期收益率高的投资活动,而预期收益率低于利率的投资,往往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进行。从短期来看,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结构的调整。利率越高,投资会越集中于期限短、收益高的项目。
  利率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更主要地体现在利率结构上。现实经济中利率的种类繁多,说明经济生活中利率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利率体系进行分类就形成不同的利率结构。如按借贷主体划分,利率包括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债券利率、市场利率等;按贷款行业划分可分为工业贷款利率、商业贷款利率、农业贷款利率等;按归还期限划分可分为半年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八年期等等。利率结构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结构的变动。
  例如,利率的期限结构会影响投资的期限结构,如果长期利率过高,则会抑制期限较长的投资,相对增加人们对短期投资的需求;相反,如果短期利率过高,长期利率相对较低,则会刺激长期投资,使一部分投资需求由短期转为长期。再比如,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利率被政府所控制,政府对不同的行业规定不同的利率,这种利率的行业结构也会影响到投资的结构。因此,通过调整利率的行业结构来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便成为一种通行的作法。我国在建国初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明显的差别利率政策,总的原则是,私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大于公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商业企业的贷款利率大于工业企业的贷款利率。以此扶持公营经济的发展,限制私营企业的投机活动,以确立公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给工业贷款利率以优惠,目的是在物资短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鼓励工业迅速发展,限制商业投机,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抑制畸形的需求,从而使市场形势迅速好转。实行行业差别利率政策,使得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工业生产得以迅速增长,限制了私营企业,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且,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对列入国家计划内的能源、交通、通信和一部分原材料工业等13个行业,以及对盐业、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差别利率,以保证对这些部门的投资。
  利率调节经济的功能从总量的方面说,是抑制对资源的总需求,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资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使用。这种调节从结构方面说,主要是采用差别利率,实行利率的优惠与惩罚制度,可以用较低的优惠利率支持重要行业、企业和短线产品的生产,也可以以较高的利率和加收利息的办法抑制对一些行业、企业和长线产品的投资。这样能够调节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如果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实行差别利率,还能促使资金在地区、行业、企业间的转移。但是,利率的调节作用的大小还往往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
  ③利率调节作用的发挥。总的来说,利率变动主要是通过贷款人和借款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来影响投资的,但利率作用的发挥又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尤其受制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与社会资本状况。
  由于投资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利润与利息的量的对比,因此,投资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利润率与利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二者的相对水平。很可能是:尽管利率下降了,但由于利润率也下降了,因而投资并不会增加;或者虽然利率上升了,但因为利润率也上升了,所以投资也并没有减少。
  社会资本状况也会影响到利率作用的发挥,如果存在着大量过剩资本,利率降低就会引起投资增加;但如果资本不足,尽管利率降低了,投资也难以立即增加。
  利率的作用还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金融市场越是发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就越能反映市场资本供求,同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利率的变动就越容易通过金融市场作用于整个经济。
  由此可见,利率的调节作用的实际效果决定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经济高涨时,尽管利率上升也很难抑制投资增加;当经济萎缩时,尽管当局压低利率,也刺激不了投资的增加。再者,一国经济越发达,利率的作用就越明显;反之,在越不发达的国家中,利率被扭曲得越严重,对经济也就失去调节作用。
  (2)汇率对投资的影响
现代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都越来越多地介入和依赖国际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从而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货币关系,而汇率是这些关系的核心内容。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是以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汇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
  汇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等实现的。
  ①汇率通过进出口影响投资。一般地说,汇率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其影响过程大体是:在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贬值时,该国出口商品所得的外汇收入,按新汇率折算要比按原汇率折算获得更多的本国货币,出口商可以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出口需求增大,进而刺激投资的增加。对于进口而言,由于进口商品按新汇率所需支付的本国货币,要比按原汇率计算多,从而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进口的作用。这样,国内需求必须通过国内投资来满足,这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国内投资的增加。相反,一国汇率升值,则会增加进口,抑制出口,引起国内投资的减少。
  不过,汇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还需考虑到进出口需求弹性,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影响的程度。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贬值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进口数量,这样,才会有利于国内投资的增加。
  如果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较小,则汇率降低对进出口数量从而对投资的影响就较小。
  ②汇率通过物价影响投资。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的同时,也对物价发生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贬值要引起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上涨,使国内生产的消费品和原材料需求上升,这会刺激国内投资;反之,汇率升值,则会起到抑制进口商品的物价的作用,使国内投资相对减少。从出口商品看,汇率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使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从而抬高国内市场价格,也同样会刺激投资的增加;而汇率升值使部分商品由出口转为内销,增大了国内市场供给,使商品价格降低,抑制了投资扩大。
  ③汇率通过资本流出入影响投资。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投资活动往往不能从国内储蓄得到满足,而必须依赖于国际资本的投入。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流动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不致出现大的波动,从而对长期投资影响不大。但短期资本流动常常要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汇率贬值条件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贬值国货币计价的各种金融资产,因而会发生资本外逃的现象。
  同时,投资于汇率较高的国家的金融市场可能谋取更多的收益,因此,汇率贬值,会减少金融市场的投资;汇率升值,会增加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汇率能否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及其作用的大小,因各国的经济体制、市场条件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同而异。当然,对外开放程度也起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一国的市场调节机制发育得越充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密切,汇率的作用就越能有效地发挥。

TOP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

汇率走势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世界经济生活的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与之相伴的世界金融的国际化,是70~80年代以来引人注目的最新发展,金融渗透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鲜明。而汇率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纽带,已渗透到包围经济生活的几乎一切领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波动,对于政策制订与投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①西方汇率决定理论。西方国家关于汇率的理论很多,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国际借贷说、资产市场说与购买力平价说三种。
  第一,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是比较早的汇率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甚为流行。该理论认为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的供求又是由国际借贷所引起的。商品的进出口、债券的买卖、利润与捐赠的收付、旅游支出和资本交易等都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在国际借贷关系中,只有已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即国际收支,才会影响外汇的供求关系。当一国的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即国际收支顺差时,外汇的供大于求,因而汇率下降;当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的需求大于供给,因而汇率上升;如果外汇收支相等,于是汇率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变动。该学说由于强调国际收支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故又被称为"国际收支说"。
  把国际收支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首先,两国必须都具备比较发达的外汇市场,国际收支的顺、逆差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在外汇市场的供求上。其次,在两国的国际收支都处于均衡状态的条件下,根据该理论就无法确定汇率的实际水平。
  第二,资产市场说。进入70年代以后,工业国家实施了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各国金融政策进一步向自由化转换,国际资本流动量越来越大,流动频率也越来越快。同时,外汇汇率经常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且经常不能反映各国国际收支的动向,利用传统的国际收支分析法无法解释汇率变动的原因。进而一些经济学家发现人们的资产选择行为与汇率的变化关系密切。所谓资产选择是指投资者调整其有价证券和货币资产,从而选择一套收益和风险对比关系的最佳方案。资产市场说认为各国货币的比价决定于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各种外币资产的增减是由于投资者调整其外币资产的比例关系造成的,这种调整往往引起资金在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对汇率发生很大影响。
  资产市场说对汇率普遍浮动时期的汇率波动异常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但是,把资产市场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其限制条件更加严格,要求国内国际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短期资本移动对利差变动敏感,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比较松,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普遍实行。
  第三,购买力平价说。购头力平价说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外国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因此,一国货币对外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在其本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即两种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交换比率。许多实证研究表明,一战以后的一段时期与二战后的固定汇率时期,汇率大体与购买力平价相一致。70年代以来,在浮动汇率制下,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日常的汇率波动较大地偏离了购买力平价,但仍然是围绕购买力平价上下波动。因此,购买力平价说作为长期利率决定理论是能够成立的。这个学说至今仍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并继续对西方国家的外汇理论与政策发生重大的影响。例如:1985年后期以来,在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上升过程中,日本的货币当局常常使用购买力平价说来解释干预的必要性。
  同样,把购买力平价说作为确定两国汇率的依据。也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它要求两国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体相同,价格体系相当接近,否则两国货币购买力就失去了可比性。它还要求两国对贸易和资本流动基本上不加管制,商品和资本的流通比较自由,否则两国货币购买力对平价的偏离很难自行消除。
  由此可见,国际借贷说、资本市场说、购买力平价说均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因此,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一国汇率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与心理因素等。而各个因素之间又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更何况,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汇率变动是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下面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来集中分析它们对汇率变动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汇率变动的直接原因,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汇率就上升;反之,一国国际收支逆差,它的货币汇率就下降。例如,美国对前西德的贸易逆差使美元兑西德马克的汇率从1985年的3.4390跌至1988年底的1.7685,跌幅高达48.6%。因此,有些经济学家至今还坚持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说。
第二,经济增长率。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往往构成汇率变动的基础,因为它会影响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交易活动的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增长加速,国内需求水平提高,会引起更多的进口,从而造成本国货币汇率向下的压力。
  第三,通货膨胀。一国货币价值的总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一国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通货膨胀,国内物价上涨,一般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这些变化通过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信用地位,导致汇价下跌。例如:1974~1975年,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从11%降为9%,同时,美元汇价保持上升趋势;1977~1978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立即引起美元汇价下跌。
  第四,财政赤字。政府的财政赤字常常用作预测汇率变化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国家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意味着政府支出过度,一方面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可使国际收支恶化,二者都会导致汇率的自动下浮。
  第五,利率。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两地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金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发生影响。在通常情况下,一国利率提高、信用紧缩,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反之,则引起货币的贬值。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提高利率,西欧大量游资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价上涨,并特别坚挺。
  第六,外汇储备。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所以它对稳定汇率有一定的作用。英国政府从1932年起就用部分外汇储备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当英镑汇率下跌时,就卖出外汇买入英镑,促使英镑汇率上升;当英镑汇率过高时、就买入外汇,卖出英镑,使英镑汇率下跌。
  后来,美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纷纷效法,设立外汇平准基金。
  这一作法也一直沿用到现在,需要指出的是,只有一国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才能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短期变动的方向与程度。
  第七,心理预期。现实生活中,投资者往往根据自身对未来汇率的主观评价来决定资本转移的数量和方向,这对外汇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往往起到加大外汇波动幅度的作用。如1995年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持续上升,其中市场交易者的心理预期起到了很大作用。
  ③人民币汇率现状分析。从1988年起,我国实行官方牌价与外汇市场调剂价并行的汇率双轨制,并对两种汇率都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方式进行调整。在此其间,人民币汇价波动频繁,尤其1992年以来,调剂市场汇价大幅度变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自1992年春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进口的需求,对外汇的需求压力加大。同时,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城乡人民对人民币信心不足,纷纷购买外汇保值。因此,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外汇调剂市场存在严重缺陷以及官方干预手段无力,市场失真非常严重,投机因素得以乘虚而入,大量的炒买炒卖加剧了外汇的波动。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实现了多轨合并,推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另一方面,实行新的结汇、售汇制度。在此背景下,汇率自1994年来一反连续贬值的常态,开始"稳中趋升",其主要原因可分析如下:第一,我国宏观调控措施开始见效、金融紧缩力度加大、经济增长速度逐渐降低、需求膨胀得到抑制,因而进口方面不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贬值的压力。
  第二,外贸公司不再以计划,而是以经济效益决定进出口,1993年由120亿美元的逆差转为50多亿美元的顺差,1994年出口在绝对量上超过进口。同时,原来企业外汇留成部分由于结汇、售汇制的实施流入市场,因此外汇供大于求。
  第三,外资大举进入。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投资者不但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更看好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外商投资大幅增加,仅1994年,外商投资资金净流入33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内利率高达11%,超过美元利率6个百分点,外国短期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套取利差。
  由此,实行多轨合并以来,由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资金相当紧张,外资进入又多,所以出现了明显的外汇供大于求,造成人民币升值趋势。
  (2)汇率变动方向预测汇率预测是浮动汇率制的产物,在固定汇率制下,汇率波动总是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投资者一般不需要关心汇率的变动。可是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浮动汇率制以来,汇率的波动极为频繁和剧烈。因此,为避免汇率风险而对有关汇率进行各种预测是必要的。汇率预测的方法可分为基本因素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两大类。
  ①基本因素分析法。我们曾经指出,决定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及政治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外汇供求。这些因素基本上可分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政治与预期因素等。基本因素分析法突出分析影响汇率的各种因素,并依各种因素发生作用的方向和强度估计汇率的走势。
  第一,基本经济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如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前面已经详细讨论过了,下表也显示了对汇率变动影响较大的部分经济因素。这里仅就利用经济因素预测汇率走势时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影响汇率的经济因素间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一种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另一种因素起着次要的作用,有时各因素同时起作用,有时甚至起着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在预测时,必须全面考虑并仔细分析各因素的作用。
  其次,在诸因素中,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的直接因素,货币购买力平价是决定长期汇率的根本因素。这两者是决定汇率的最基本因素。而其他因素,尤其是利率水平和实际利率差异则是外汇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最后,在利用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时,还必须注意区分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及滞后指标,他们在汇率预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行指标是对未来的生产与消费产生影响的经济指标的统计,包括失业率、股价指数、以M2衡量的货币供应量等。先行指标为市场分析者提供汇率趋势变化的早期迹象。同步及滞后指标则主要是对现在或上一期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可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用于肯定或否定先行指标所预示的趋势。同步与滞后指标主要包括GNP、通货膨胀率、工业生产指数等。
  第二,基本政策因素。一国对外政策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尤其是中央银行,往往承担着干预汇率的重任。预测某国汇率变动必须掌握该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行动,摸清其政策意图。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干预市场汇率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中央银行将调整货币政策,以期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本国经济活动,进而影响本国货币汇率。这一方法,是在与其他经济政策不相抵触的条件下采用的,代价较小,但达到目标的期限较长。
  其次,直接干预外汇市场。为了在短期内实现中央银行的汇率意图,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在外汇市场上直接买卖外汇,以影响外汇供给与需求,进而达到改变汇率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较直接,见效快,但有效期短,还要求中央银行有大量的外汇储备。
  最后,中央银行还可采取对资本流动实行外汇管制的办法,通过直接控制外汇的来源与分配,强行使外汇供求趋于平衡,达到外汇行市的稳定。这种方法发达国家很少采用。外汇管制办法一般用来应付突发事件引起的金融市场危机。
  第三,市场预期因素与政治因素。浮动汇率制实施以来,预期被认为是短期汇率决定的一个中心问题,这是因为外汇市场的每一个波动都是由市场参与者引起的,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进入市场,这种判断就是预期。当他们预期某种货币今后可能贬值时,他们就会大量抛出;而当他们预期货币汇率将在未来升值时,则又会大量买进。预期心理的存在及作用使得汇率的波动更为复杂多变,成为在外汇市场上影响汇价短期走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由于资本具有追求安全的特性,因而政治因素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具有直接和迅速的影响。通常一国政局不稳定的消息将打击对该国经济的信心,由此引发的国际资本净流出将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下降,该国货币汇价就会趋于下跌。应该指出,政治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人们对一国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预期实现的。另外,政治因素是突发性与临时性的,市场很难预测,因此,要评价政治因素的影响必须要结合其他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②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指仅仅依靠汇率过去的变动趋势而不依靠其他的信息来判断汇率的未来走向。技术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以下三条假设:第一,市场行情说明一切,所有的价格走势都反映在价格走势中。
  第二,历史不断重复其自身。
  第三,价格按趋势变动,有一定的规律存在。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技术分析法如果从K线图(源于1750年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算起,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技术分析的具体方法也有上百种之多。本节主要对运用较广泛的市场动向指数和移动平均线八法则作一介绍。
  第一,市场动向指数。市场动向指数计算方法很简单,用当天的汇率值S除以前几天的汇率值B即可。该指数的意义在于:S大于B即指数大于1,就表示汇率今后要上升;反之,指数小于1,表示汇率今后可能下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该指数,在大于1时买入外汇;在小于1时卖出外汇。
  第二,移动平均线八法则。移动平均线八法则由美国著名投资专家葛南维首先提出,其要点如下:
首先是买入时机的选择。
一是当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局或上升,而市价却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
二是平均线持续上升,而市价却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以上时。
三是市价趋势线一直在平均线以上,市价虽下跌但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即反转上升时。
四是市价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升。
其次是卖出时机的选择。
一是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市价向下跌破平均线。
  二是平均线持续下降,而市价虽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即回跌至平均线以下。
三是市价趋势线在平均线以下,市价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又回头下跌。
四是市价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
关于技术分析与基本因素分析之间的关系,历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市场汇率走势归根到底决定于基本因素的变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诸多基本因素相互影响,其各自发挥作用的大小又难以测量。因此,只有借助于技术分析才可以更明确地预测汇率未来的走势。
  ③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测。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测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
  一是以中美两国现实的物价水平,确定汇率的绝对水平。
  按照比较的结果,发现1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和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大体相当。扣除物价结构等因素后,根据购买力平价法,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应是2∶1左右。
  二是以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确定汇率的相对水平。假定未来20年,平均通货膨胀率美国是5%,中国是15%,则人民币汇率每年贬值10%。经过20年后贬值到9∶1。如果中国把通胀率控制到15%以内,则20年后,人民币汇率肯定高于目前8.3∶1的水平。因此,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趋势。
  第二,结合国内经济形势与外汇供求理论预测人民币近期走势。
  对人民币近期走势的看法,分歧较大,从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政策来看,人民币汇率还将承受下调的压力。
  首先,中央计划在本世纪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为此必然要逐步放宽外贸与外汇的管制,这样会增大对外汇的需求。
  其次,为了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必须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水平。同时,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这两者都会使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外汇支出相应增加。
  再次,出口换汇成本将持续上升。我国物价体系的改革还正在深入进行,再加上快速的经济发展,难免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预测我国出口换汇成本必呈上升趋势。
  最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较低,出口供给能力有限,但进口需求旺盛,存在外汇供求缺口。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指令性计划,外汇缺口将直接转变为汇率下浮的压力。
  因此,在近期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货币汇率下调是正常的。从长期看,在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人民币自由兑换基本实现,外汇管制基本取消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必然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