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其次,主流投资学理论把未来各种可能的真实状态的收益与共同的 期望收益 的误差程度看作是投资的风险。因为人们选股是按照期望收益来做决策的,它虽然显得客观和保守,但毕竟代替不了未来真实的收益,所以,从它们的偏差程度上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判断出按期望收益选股的误差程度,误差越大就代表按期望收益选股出错的风险越大。但投资理论中所描述的这种误差事实上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包含盈亏两种状况。也就是说,要把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就是让按期望收益选股所造成的偏离真实状态的误差程度要尽量做到最小。 >>

TOP

但是,巴菲特认为把资产波动当作投资风险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很难操作。他所认为的投资风险就是选择了没有价值的股票所带来的亏损。在他看来,风险和亏损就是一回事情。但是,他从来不认为价格的波动和亏损是画等号的,相反,他却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波动,把握波动。比如,当股价大幅下挫,人们感到惊慌失措的时候,他觉得这样的波动反而是投资的好机会,很容易找到被严重忽视和低估的股票。而当股票大涨时,人们的贪婪有很容易让自己低估了风险,忘记了风险,从而再次陷入追涨杀跌的亏损陷阱。所以,这时候,巴菲特就会告诫自己市场上的股票很难找到被人忽视和低估的股票,稍不注意就会给自己惹上巨大的麻烦。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也遇到过这样的失败。因此,一般来说,巴菲特遇到好的股票会满仓 持有 ,而在股市泡沫时它会坦然的离场 休息 ,他批评有效市场理论在鼓励大家为了控制风险得到平均收益,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股票 仓位 ,结果助长了投机!而巴菲特自己对波动的这种一张一弛的适度把握,却让他在真正的投资机会面前如鱼得水,所向披靡。

TOP

虽然按 期望收益 高低来取舍投资对象给人的感觉是考虑问题比较 周全 的做法,但是,在巴菲特看来,这是给投资者的一个误导信息,它不仅不能够逼近未来的真实状态(真实状态的收益才是我们财富多少的衡量),反而它还会错误地指导人们的投资行为 —— 去抛掉不应该抛的股票,去买进不应该买进的股票!巴菲特则看重的是如何做到自己的判断能够不断接近未来的真实状态!为此,它延承了导师格雷厄姆交给他的寻找被大家忽视的、那些价值低估的股票这一 烟蒂投资学说 ,通过自己对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信息的深度和不懈的挖掘,来寻找出最有可能逼近未来真实状态的那几个凤毛麟角的 价值股 >>

TOP

正是因为巴菲特对自己金融投资的成本控制到了极限状态 —— 跟收藏家压低价格,讨价还价,故弄玄虚的对付不识货的买家的做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对他的投资辉煌成就,如果偏离了上述这些因素,而仅仅从金融学投资组合或套利投机的原理上来分析就会显得十分牵强,甚至会认为他是投资界的 另类 ,成功也只是一种特例,幸运的表现,根本没有什么深入研究的价值。即使我们退一步,采用巴菲特较为看重的每股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来诠释他的成功历程,也只能抓住其价值观的皮毛和表象,而无法理解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所构筑和不断诠释着的 内在价值 的理论体系。

TOP

二、 内在价值 学说挑战 有效市场 假说

 

事实上,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以他非凡的投资业绩向世人证明它不可挑剔的存在感,尽管在学术的殿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他的一席之地和学术流派。在《滚雪球》中,我们也看到有多处提及到巴菲特曾多次正面质疑支撑现代金融理论体系的 有效市场 假说。它甚至认为那是无稽之谈,对提高投资绩效一点儿帮助都没有!很多学生因此也多次向我质疑为什么大学课堂要学和实际 脱离 的东西,是不是巴菲特的思想很难传授,存在高不可攀的技术障碍?

TOP

借此机会,我这里依然想强调的是,有效市场假说确实抓住了金融学最为本质的内涵 —— 那就是反映基本面的 信息 和左右人们投资绩效的信息 处理能力 。因为人们投资金融资产的目的并不在于金融资产本身所具有的 使用价值 ,而是通过它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 财富价值 ,从而以提高他们未来的购买力、实现每个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可是,麻烦的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持有的金融资产未来能否确切地给我们带来财富。于是,对于投资存在的这种潜在的风险,巴菲特的控制风险理念和方法显然和主流的认识与策略存在很大的区别:

TOP

首先,主流投资学理论认为去研究未来的状态收益(比如,如果这家企业把东西都按一定的价格卖出去,那么,他所带来的盈利是多少?即使全部卖不了,那能卖多少?以怎样的价格卖?等等)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无法知道未来它能不能按照事先我们给定的价格或数量将货都卖出去)。所以,把所有可能性都综合进去的 期望收益 (平均水平)看作是投资选择的依据指标。

TOP

巴菲特反复都在强调它的投资理念:第一条不要亏损,第二条是记住第一条。今天,虽然我们很多投资者也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但是,对风险的理解还是与巴菲特有着本质的差异!也就是说,当你觉得金融投资遇到风险是很自然的时候,你与巴菲特的差异就在一天天被拉大,你的业绩与巴菲特的相比也必然在一天天下滑。巴菲特对 风险 的理解是非常 极端 ,甚至 有悖常理 ,那就是投资不可以有亏损,产生亏损就是创造风险!

TOP

为了不让自己亏损,或者规避亏损所产生的风险,他把钱看得很 ,一进一出瓷壶都不能含糊,它的 异常抠门 品性似乎与生俱来,这在《滚雪球》中被描述得惟妙惟肖:从小时候卖可乐对顾客的当仁不让、斤斤计较,到鼓动自己的小伙伴去赛马场拾人家丢弃掉的、懒得去兑现的低额中奖马票;从出租自己玩过的弹子机给客来客往的理发店,并以某家虚拟公司的代理人身份,坦然地跟理发店老板谈分成的条件而自己却千方百计找理由回避老板提出的更新弹子机的合理要求,到送报时为了能保证收入不流失,跟居住群住家的门卫建立合作关系,让人家拿他不花自己钱赠送的报纸,而要求别人在住家搬出时及时告知这一信息一边堵住别人,等等等等。巴菲特从小就这样求实,不破张浪费,而把自己的亏损或付出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些品性直到他后来结婚和有了家庭之后还依然保持,毫不逊色。

TOP

事实上,按一般常理来说,金融投资和实物投资是不一样的。实物投资只要控制好成本,谈好买卖价格就行 —— 不管它是市场价格还是垄断价格,能否赚钱往往事先都可能做到一目了然;而金融投资是投资未来 —— 未来充满了荆棘和陷阱,人人都要和这种不确定性较量到底。在几百年较量的过程中,大家都学会了 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 的投资经验,而且为了这样的结果人人都意识到投资需要自己劳心伤神,把握好交易的时机,不至于让自己最后处于一种 低收益高风险 的尴尬和无能的局面。于是,主流的经济学家们认为只要市场趋于完善,市场带给每个人的最终业绩就会基本一样,不存在不公平的问题。所以,每当人们投资的失败的时候,大家都会归咎于市场的不完善,而政府也会为了顺应民心,把干预的焦点也放在解决市场和制度所带来的客观缺陷问题上。甚至不少的一般投资者会认为,在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只要跟着掌握大量资金和拥有技术手段的 能人 走,才是一种明智的投资行为。当然,这种认识有它的合理性一面,至少从信息的含量层面上来说, 搭便车 确实能够节省信息收集成本,带来一时的投资收益。可是,一直以来我们的这种认识却干扰着我们分析巴菲特的成功秘诀,单纯的认为巴菲特信息多,懂得多,而忽视了他执著恪守自己投资价值观的宝贵一面 —— 那就是从骨子里渗出来的把风险控制到接近于零的极限状态。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