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游伏尔加河难见到纤夫
穿过普希金庄园游览最古老城市

西蒙

汽笛一声长鸣,码头向后退去,岸上的人不断挥手告别,伏尔加河之旅开始了。乘船游伏尔加河是俄罗斯人首选的度假方式之一,也是不少外国游客选定的游览项目。伏尔加河的旅游线路有好几条,起点站都是莫斯科,终点站各不相同,最长的线路是到达南方的阿斯特拉罕市,坐船往返要19天。

我选的是3日游,乘坐的游船共有4层,可以容纳270名游客。船一起航,我就来到甲板上,向四周眺望:左岸是一座掩映在浓密树木中的森林公园式的小城希姆基,右岸则是一大片别墅区。那一座座小巧玲珑、色彩各异的小木屋点缀在绿色的树丛中,漂亮得耀眼,令人想起无数神话故事。

船驶过了希姆基水库后,接着驶入克梁基姆斯湖。这段航程一共要驶过5个水库,经过6道闸门,然后才进入真正的伏尔加河。因此确切地说,我们的游船现在只是航行在莫斯科运河上。太阳沉落到了远处的天水相接处,恰似一个大火球。右岸不远处有一片村落,夕阳柔和的光落在那片房屋上,那是有名的葡萄园,曾经是普希金的庄园。

德米特罗夫市是在夜里经过的。这是一座建于1154年的古城,它和对面的亚赫罗马市隔河相望。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两座城市之间的河道曾是莫斯科战役的军事防守线。繁星点点下,城市的轮廓依稀可辨。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切都发生了巨变,只有伏尔加河流水依然不息地奔流着。

第二天,在耀眼的阳光下醒来后,才知道船已经驶过了运河的终点站——大伏尔加河码头,并通过了1号闸门,进入了伏尔加河。约一个半小时后,游船已经接近基姆雷市,这是伏尔加河上的第一个城市,远远看去,它是那么秀丽清新。基姆雷市制鞋业发达,一向有着“制靴之都”的美称。但不久前看到文章,说该市近几年贩卖毒品猖獗,被称为“毒品之都”。城里聚集着众多的吸毒、贩毒和艾滋病感染者,不少年轻人由于吸毒死去。

船到达乌格利奇市时停了下来,让游客上岸游览。这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古老文化和宗教气氛。走进这座城市,金色的教堂群有着大小不等数十个绿色的葱头状圆顶,17世纪建成的德米特里亚滴血教堂,就建在皇子被出卖死去的地方;18世纪的斯巴索—普列奥博拉仁斯基大教堂显得气势不凡……每一个古老的建筑,都是俄罗斯古老历史的见证。

在游船即将到达雷宾斯克市时,迎面立着一座伏尔加河大理石纪念碑,高高的大理石基座上,一位身穿长裙、神情庄重的俄罗斯妇女凝望着远处的雷宾斯科湖,她一只手伸向前方,脚下飞舞着一只海鸥。伏尔加河,俄罗斯人的母亲,这座塑像恰好表达了俄罗斯人对伏尔加河的崇拜敬仰和感情。雷宾斯科是伏尔加河最北边的城市,从这里开始伏尔加河水向东南方向流去。明媚的阳光下,我望着城市的河滩和码头,眼前出现了无数个俄罗斯纤夫,他们唱着低沉粗犷压抑的纤夫曲,拉着伏尔加河上的船只,艰难地向前迈步……这个城市以前聚集了众多的纤夫,故以“纤夫之都”闻名,现在则是伏尔加河的一个重要港口。

又一个晚霞灿烂的傍晚,这是我的伏尔加河之旅的最后一个傍晚。眼前的美丽景色使我想起了列维坦的画。他以伏尔加河为题材创作了《雨后》、《清新的风》、《金色的河湾》、《伏尔加河的夜晚》等名画。在这静静的伏尔加河上,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中,望着上下翻飞的海鸥,呼吸着新鲜空气,我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

风很凉爽,吹动着我的短发。两岸是大片的森林,那黑黝黝的神秘莫测的原始泰加林,是俄罗斯资源和财富的象征。据说森林里有鹿、野猪、松鼠等动物,还有各种鸟。伏尔加河水灌溉着这些森林,这些森林则像卫士般守护着伏尔加河。森林与伏尔加河构成一幅幅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风景画。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也是欧洲第一大河。它全长3690公里,流经十几个大城市。自古以来伏尔加河养育着两岸的人民,孕育了俄罗斯民族。它不仅是俄罗斯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摇篮,还是俄罗斯人民和民族英雄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多次举行斗争的历史见证。目前伏尔加河流域的居民占整个俄罗斯人口的1/3左右。俄罗斯人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中国人对黄河一样,充满了亲切、自豪、感激和崇拜。虽然我只游览了伏尔加河的一小段,但已经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美丽、富饶和博大。

TOP

但丁墓诉说历史真相
生前被放逐难回故里死后成骄傲万人凭吊

史克栋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但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但丁,不仅是其故乡佛罗伦萨的骄傲,也是全体意大利人的自豪。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都会慕名到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圣十字教堂,在但丁墓前凭吊这位伟大的诗人。

日前,我去佛罗伦萨出差,再次前往圣十字教堂瞻仰但丁墓。在意大利进教堂一般免费,但圣十字教堂不同,如果前往教堂做弥撒不用门票,若专门去参观则需购买门票。圣十字教堂不仅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教堂,由于这里安葬着许多意大利的历史名人,因此还是一座博物馆。

但丁与伽利略、米开朗基罗等名人都在这座教堂中安息。教堂内装有声像解说器,投入一欧元硬币,选择语言后就可以“看图听讲”。进入教堂后,人们的脚步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停在大厅右侧的一组浅灰色大理石雕像前,这就是1829年建成的但丁墓。

但丁墓由一组大理石雕像构成。墓的上面是但丁像,下面的石棺上写着:“伟大而光荣的诗人”。石棺的两侧分别有两尊人物雕像,左侧的人物雕像手持棍杖、昂首挺胸,寓意但丁伸张正义,死后能够荣归故里;右侧的人物雕像头枕巨著、手拿桂冠(桂冠在中世纪时是诗人的象征),倦意浓浓,寓意但丁所遭遇的不公。但丁为世界文明做出不朽贡献,却未能在有生之年返回家园。在碑座的两侧,分别是意大利但丁学会和意大利全国城市联合会为纪念但丁诞辰700周年于1965年题写的纪念碑文。

我和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一样,肃立在但丁墓前,也将目光聚集在伟大诗人的雕像上,仿佛它能向人们诉说历史的真相。我们静静地观望着,脑海中闪现的是但丁坎坷的一生:1265年5月,但丁出生在一个走向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早亡,家境日衰,其母重视教育,把但丁送到著名学者拉丁尼那里学习拉丁文,攻读古典文学;1300年,但丁当选为佛罗伦萨六大行政官之一,他代表资产阶级政党(白党),反对教皇干涉内政,反对贵族阶级把持政权;1302年代表封建教皇势力的黑党得势,但丁被放逐,终生不得回佛罗伦萨;后来,但丁在威尼斯染重病,1321年死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海滨城市腊万纳。

我站在但丁墓前,缅怀他的才华和勇气。但丁用托斯卡纳方言写成的《神曲》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萌芽,而且在但丁的主张下,意大利语言得以统一。

TOP

最早元老院,废墟更有看头
“布鲁姆日”的都柏林到处是断垣残壁

蒋元明

到了意大利的首都罗马,不能不去著名的元老院。穿过市区的人民广场,登上市政厅,往下一看,嗬,好大一片废墟,类似中国的圆明园。这片废墟在城市的中央,面积相当大。除了几根高大的柱子能看出当年的恢弘外,到处是断垣残壁,有的地方甚至就剩一点地基了。

陪同的翻译介绍说,那片废墟的中间就是元老院,曾是罗马帝国的权力中心。当年,元老派怕罗马统治集团的最高执政官、“祖国之父”——恺撒专权,就谋杀了他。毫无防备的恺撒面对杀手不禁一愣,但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他用披风把脸一蒙,让杀手刺了二十几刀。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恺撒死后,元老派贵族怕引起民愤,谎称他暴病而亡,并举行了国葬。

令我不解的是,城中这一大片废墟,罗马人就一直让它废着,这可是黄金地段,商业价值之高可以想像,而露天景观,连一张门票的钱也收不到。再说,为什么不恢复罗马帝国的宫殿,那多辉煌,多有面子。

其实,在罗马城中这样的废墟还不止一处。据说,在罗马,不光是废墟,只要是古建筑,哪怕是一砖一瓦都不许动,都要保护,而且要原汁原味。如果要搞新的,对不起,另找地儿吧。所以,罗马有新城与老城之分。

据鲁迅先生考证,中国人有“十全病”,吃的是十全大补,看的是十大景观,少一样都不行。杭州西湖十大景观之一的雷峰塔倒掉了,几十年后的今天,雷峰塔要重建了,尽管只能从书上去找寻它的踪迹,那不要紧,反正没人见过,造出什么样来就是它了。不用说,这样的“古迹”,一砖一瓦都与古毫不沾边,整个儿弄虚作假。在中国,一方面是大量地破坏古迹,一方面是大量地造假古迹。例如,重建圆明园的呼声至今未绝。

其实,保护古迹,保持废墟,就是保护历史,尊重历史。昔日的辉煌已经过去,现在的辉煌自己去创造。重建古迹,借祖宗的老本,炫耀虚假的繁荣,“瞧我们早就阔了!”是一种典型的虚荣心理。看看其他国家,维纳斯,就让她胳膊断着;比萨斜塔,就让它斜去;罗马元老院废墟,也让它废着好了。

TOP

诺贝尔安详在高速路旁
毕生心血献给科学死后墓碑朴实无华

刘仲华

在瑞典,几乎人人都知道发明家诺贝尔的大名,但要问他葬在何地,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对此,瑞典人解释说,他们对身后事看得很淡。几经周折,我在当地华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仰慕已久的诺贝尔墓。

在首都斯德哥尔摩市西北方的索拉那,有片隶属于索拉那教堂的墓地,诺贝尔就葬在这里。墓地很大,允许车辆通行。我们驱车从北门进入,沿林阴道向东北方行驶。只见柏油路边绿草如茵,其间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墓碑。有的墓碑用大理石等精美石料制成,上面刻有族徽、玫瑰等图案;有的墓碑较朴实,碑上仅刻有死者的生卒年月。开车绕了几圈,在向导的指引下,总算在墓地东面靠近高速公路处找到了诺贝尔墓。墓地建在这样“偏远的角落”,实在让人意外。看着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我想他们大概不知道自己影响了大科学家的安眠吧。

诺贝尔墓周围有10多棵柏树,灰白色的墓碑高约3米,碑身为长方体,顶端呈圆锥形。碑的下方刻着“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碑的两侧刻有诺贝尔4位亲人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一切都是那么朴实无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要说有什么特点,就是碑体中央镀金的“NOBEL”(诺贝尔)一词了。

1833年,诺贝尔出生在斯德哥尔摩。他父亲是位工程师和发明家,但家境不太好。年幼的诺贝尔体弱多病,尝尽生活的艰难,形成了孤僻内向、坚忍不拔、顽强勇敢的个性。

诺贝尔8岁上了一年学后,就没有再接受过其他正规的学校教育。受父亲影响,诺贝尔也喜欢化学,尤其喜欢研究炸药。1850年,诺贝尔出国考察学习。返回瑞典后,诺贝尔开始制造液体炸药硝化甘油。炸药投产后不久,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为降低危险,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称它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的爆炸力更强,1876年获得专利。1887年,诺贝尔发明了无烟炸药。

诺贝尔不仅是发明家,还是位卓有成就的实业家。他在世界10多个国家建有20多家工厂,生产自己发明的炸药等,这为他带来了巨大财富。诺贝尔逝世前,他的全部资产已达900多万美元。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因心脏病突发在意大利逝世。根据遗嘱,他的全部财产用来设立诺贝尔基金。

诺贝尔说,大宗遗产用来奖励世界最杰出的人,而不应该留给家人奖励懒惰。不久,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等奖项设立。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奖项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和尊重的科学奖项。

我面对朴素的墓地,不禁想起诺贝尔生前说过的话,“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用纪念碑对死者进行缅怀”。

TOP

大音乐家都葬在这里
女神相伴听琴声鲜花点缀会知音

汪莉

坐落在维也纳市西南郊的中央公墓1874年开放,目前占地240公顷,共有墓穴33万座,是维也纳最大、也是全欧洲第二大公墓。在过去的128年里,中央公墓共安葬了250多万人,这个数字比现在维也纳市的总人口数还要多。

中央公墓以一座气势宏伟的分离派风格的教堂为中心发散开去。由于占地面积大,墓地分成几个墓区。尽管是墓地,但站在公墓中心放眼望去,在绿树掩映中的墓区让人感到的只有宁静、祥和,绝无一丝孤寂和悲凉。同时,公墓里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的墓碑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给公墓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因此,今天的中央公墓成为人们公认的维也纳最美的地点之一。而辛勤一生的维也纳人如能在此找到长眠之地,的确是一件幸事。

除了自然环境,中央公墓在维也纳乃至奥地利共和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建立之初,公墓因远离市区并不很受维也纳人的欢迎。为此,1874年公墓所在地区的政府决定,在公墓内开辟荣誉墓区,向去世的名人捐赠墓地。随着在此安葬和迁葬此地的名人的增多,中央公墓渐渐成为奥地利最有影响的荣誉公墓。历史上许多维也纳乃至奥地利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界名人都安葬于此,然而,使中央公墓声名远播的,却不是这些名门政要,而是位于墓区里的音乐家墓地,这才是真正吸引人的地方。那里除了安葬了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约翰•施特劳斯等20多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外,还有一座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的纪念碑。

从中央公墓的2号门进入墓区,沿着通向中心教堂的林阴道走上不到3分钟,

路左边便是著名的音乐家墓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莫扎特纪念碑。纪念碑由青铜制成,碑顶立着一尊音乐女神雕像,侧面镶着莫扎特的头像浮雕。以纪念碑为中心,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约翰•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墓穴呈半环形依次分布周围。贝多芬的墓碑为白色大理石,造型简洁方正,碑石上除了雕刻着一架涂金的竖琴,以及下方“贝多芬1770—1827”几个字外,没有任何其他碑文和雕饰,十分简朴。紧挨贝多芬墓碑的右侧,是舒伯特的墓碑,碑上雕刻着音乐女神给舒伯特戴上桂冠的情景。贝多芬和舒伯特墓地的斜对面,是音乐大师勃拉姆斯的墓碑,他的《a小调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是经典之作,墓碑上方雕刻的正是勃拉姆斯面对乐谱沉思的胸像。再旁边,就是“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了。在几位著名音乐大师的墓碑中,小施特劳斯的墓碑显得最华丽。墓碑上,在几位音乐女神的簇拥中,是小施特劳斯面向人们微笑的头像,仿佛正在哼唱着他那婉转悠扬的传世之作《蓝色多瑙河》。

关于音乐大师们的墓地,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莫扎特纪念碑,也有人说是莫扎特墓碑。确切地说,这并不是一块真正的墓碑,因为土生土长在奥地利的音乐大师莫扎特的遗骨并没有安葬在这儿。

莫扎特虽然早年便以“音乐神童”闻名,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非常贫困坎坷。莫扎特36岁去世后,他的遗体只能安葬在贫民窟的乱坟堆里,以至于多年后人们已无法找到他遗骨所在的确切位置。因此,奥地利音乐家之友协会只得修建了这座纪念碑,使莫扎特能和安葬在中央公墓的其他音乐巨匠们在此神聚。

音乐家墓地还有一处比较特别,就是贝多芬和舒伯特两人的墓碑是比肩而立的,为什么这样?原来比贝多芬小27岁的舒伯特生前就对贝多芬崇拜之至,一直把自己当成贝多芬的学生。舒伯特临终前,要求人们把他和贝多芬安葬在一起。舒伯特去世后,人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贝多芬墓地所在的维也纳魏林格公墓。1888年,音乐家之友协会将他们的遗骨一同迁到中央公墓,还把他们并排安葬在音乐家墓地的突出位置。

每天,都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尤其是音乐爱好者来到中央公墓,大师墓前鲜花不断。人们以各种方式,向心中的音乐圣贤们表达哀思。听一位朋友说,有一次他看到一位亚裔小伙子面对贝多芬的墓碑用小提琴如痴如醉地演奏着大师的作品,仿佛想通过音乐向心中崇拜的音乐大师倾诉自己对音乐的全部情感,场面十分感人。

维也纳是著名的音乐之都,人们在聆听了音乐大师们不朽的乐曲之后,到维也纳中央公墓的音乐家墓地凭吊一下,也算是与圣贤们最“亲密的”接触了。

TOP

新圣母公墓埋着赫鲁晓夫
一边悼念名人一边欣赏雕塑

方言良

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可谓名气大矣,凡在莫斯科待过一段时间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占地总面积为7.5公顷,埋葬着2.6万多个灵魂,是闻名遐迩的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不过,面积的大小绝不足以概括新圣母公墓的意义,让这里四季访客不断的是一个个长久镌刻在人们记忆中的名字——著名作家马雅可夫斯基、法捷耶夫、阿•托尔斯泰,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舞蹈家乌兰诺娃,大画家列维坦,科学家图波列夫、瓦维洛夫,政治家米高扬、莫洛托夫、波德戈尔内等等,都在这里长眠。

新圣母公墓位于莫斯科城的西南部,它始建于16世纪,到了19世纪才成为著名的知识分子和富商大亨的最后归宿。上个世纪30年代,苏联大肆毁坏教堂,原来安葬在教堂里的一些文化名人无处安息,便被迁移到了这里。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里、契诃夫等人的墓葬就是在这个时候迁入新圣母公墓的。

俄罗斯的墓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饱含着浓浓的文化艺术韵味,墓主的灵魂与墓碑艺术感染力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俄罗斯墓园文化。当你来到新圣母公墓的大门口,会首先惊讶于与中国墓葬群完全不同的色调:绿色的大门和红色的门柱。这里异常整洁、宁静,仿佛是担心惊扰了永远安息、已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灵魂。再举目看那些形状各异,质地、色彩不同的墓碑与墓碑边千变万化的雕塑,恍惚间你会觉得,自己不是置身于一座墓园,而是到了高品位的大型雕塑公园。每座墓碑都是一件具有价值的艺术品。它们包围着你,熏染着你,让周围的一切都有了灵光,并不是一味的忧伤,而是让你感到墓碑的主人真正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连你也会在内心深处为他们感到宽慰。

作为驻俄记者,我当然已不是第一次到新圣母公墓参观,不过每次,我还是禁不住要在一些墓碑前驻足。记得记者第一次踏进新圣母公墓时,一位50多岁的俄罗斯妇女就特别跟记者说,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的墓值得一看。想来,不单是记者,很多俄罗斯人也都记着她。阿利卢耶娃的墓碑用白色大理石雕成,高约2米。墓碑上简单地雕刻着:娜杰日达•谢尔盖耶芙娜•阿利卢耶娃—斯大林(1901—1932),俄共(布)党员。据说,阿利卢耶娃的墓历经坎坷,曾被推倒过,又再次竖起。阿利卢耶娃的半侧身像立在墓碑的顶部,用白色大理石雕成,她神态忧郁,符合她家庭生活的不太幸福。可能是触摸雕像的人太多吧,为了保护它,只得给她的雕像加了个透明的玻璃罩。尽管如此,游人还是竞相把献给她的鲜花插在玻璃罩的缝隙里。

记者知道赫鲁晓夫的墓也在这里,不能不看,每次总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据说,赫鲁晓夫生前曾经辱骂过这位雕塑家,但是,他在临终前却嘱咐家人一定要请这位雕塑家为他建造墓碑。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座构思奇特、寓意无穷的雕塑精品。

苏联著名诗人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的墓被高大的松树、椴树环抱,微风吹过,叶子发出一片沙沙声,仿佛仍在吟唱诗人那充满激情的篇章。诗人的墓碑设计非常独特: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镶嵌着深红色的大理石,深红色的大理石中间又用黑色大理石雕成了一尊诗人头像。这红与黑的纠缠,仿佛象征着诗人在火一般的激情中、37岁就撒手人寰的宿命。

TOP

大木马还守在特洛伊
废墟里埋着历史神话中挖出城市

李智育

徜徉在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之间的达达尼尔海峡,和煦的海风拂面,满目青山、碧水、蓝天,不觉间便到了土耳其西部重镇恰纳卡莱。弃舟登岸,继续驱车向西南30多公里处的特洛伊小镇进发。汽车在这片古老的安纳托利亚土地上行驶,荷马史诗中那段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传说仿佛就在眼前演绎。

故事还得从爱达山上的选美比赛说起,这恐怕算得上是世界上第一次选美了。进入决赛的是宙斯的妻子赫拉和他的两个女儿阿佛洛狄忒和雅典娜。宙斯把最终的裁决权交给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帕里斯。三位女神为了得到美后桂冠,都提出了贿赂帕里斯的条件。其中美丽女神阿佛洛狄忒许诺,如果她胜出,她将让帕里斯得到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女海伦的爱情。这个主意打动了帕里斯的心。于是,阿佛洛狄忒把海伦偷偷带到特洛伊,成全了帕里斯。墨涅拉俄斯受妻子被掠之辱后与其他希腊国王结盟,进军安纳托利亚,包围了特洛伊。攻守战持续了10年,特洛伊城仍未攻破。最后希腊人心生一计:假装战败撤退,却把一个腹中装满士兵的巨型木马“遗弃”在城外。特洛伊人不知其中有诈,欢天喜地地把木马作为战利品运进了城。不想木马里的希腊士兵如从天降,与城外的同伴里应外合拿下了特洛伊城,并将其夷为平地。墨涅拉俄斯夺回爱妻,双双返回了希腊。

一条小路将我们引到特洛伊遗址公园,这里绿茵遍地,树影婆娑,鲜花和绿草丛中,散落着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的各种残垣断壁。遗址位于一座海拔38.5米、比周围的平地高出31米的山坡上,约200平方米的规模。游人能见到依稀可辨的建筑物的地基,一座神庙、一所剧院的轮廓。遗址上留有明显的被大规模焚烧过的痕迹。

19世纪以来,考古学家对它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00年间分属9个时期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大量的文物和珍品,据说还挖掘出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宝剑和绝代美人海伦的项链。其实,特洛伊城位居欧亚大陆之间,地处交通要道,与内陆公路和地中海各港口相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才是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几经战火摧残,终于由盛转衰的原因。

起初,特洛伊仅出现在希腊和拉丁文学作品中,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第一次讲述了特洛伊的故事。但它到底位于何方?是否真有此地?很久都是一个未解之谜。直到19世纪70年代,德国考古学家施莱曼才在这块被人遗忘的废墟中找到了这座历史名城。施莱曼1822年出生于德国麦克伦堡镇,幼时就读过《伊利亚特》,特洛伊之战令他热血沸腾,从此立下了要找到被认为是神话传说的特洛伊城的宏愿。1870年,施莱曼经过多方考证认为,这个叫伊利恩的地方便是古特洛伊城。此后的20年中,他组织人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并将其掠往德国。

1996年4月,据称属于最后一位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珍宝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展出。为保证这些珍宝的安全,博物馆周围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博物馆负责人宣称珍宝将在19颗子弹都穿不透的橱窗里展出,每个橱窗旁还安排一个人负责守卫,每天只接待800—1000名参观者。这些珍宝正是施莱曼盗走的,1945年前一直在德国收藏,后来作为二战的赔偿给了苏联。德国方面为了要回这些财宝付出了40多年的努力,仍是不了了之。目前,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罗斯均宣称拥有这批财宝的所有权。看来,这场被称作第二次“特洛伊之战”的财宝之争将是旷日持久的。

对游客们来说,特洛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博物馆旁、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它有两层楼高,据称同史诗中记载的木马一样,也是用不远处喀兹山上的木材制成。来自各地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流连,摄影留念。

昔日的木马是什么样子已无从查考,也有考古学家提出,近十年的发掘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表明这里就是当年的特洛伊,但这座绛红色的木马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记忆——学术界的争论,年代久远的遗迹,远古的传说,近日的故事,真真切切的木马,这就是时空交汇、亦真亦幻的特洛伊。

TOP

骷髅塔放过900颗人头
纪念起义英雄民族不屈的象征

谢戎彬

提起某个国家或某地区的名胜,人们头脑中涌现出的多半是一些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其实,一些“丑陋”的甚至“恐怖”的地点也可以因其特殊性而被后人瞻仰。在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南部最大的工业城市尼什就有这样一处“另类”名胜——世界上惟一一座用真人的头骨做成的“骷髅塔”。

从尼什市区驱车出发,不一会儿就到了“骷髅塔”的所在地——尼什市人民博物馆。这里芳草萋萋,绿树环绕,乍一看,哪有一点恐怖气息。但推门进入展馆,触目惊心的“骷髅塔”就朝参观者挤压过来。

“骷髅塔”其实是一个四方体的土坯建筑,高约3.5米,四面墙上有一个个小土坑,土坑里都镶嵌着人的头骨。尽管岁月流逝,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这些头骨主人的悲惨命运:有些头骨上有清晰的刀砍迹印,有些头骨的牙齿破碎不堪,这都表明死者在生前遭到了非人的虐待。听解说员说,“骷髅塔”的每面墙上有小土坑14行,每行可放17个人头,四面墙加起来共可放952颗人头,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保留至今的头骨。

“骷髅塔”是怎么来的呢?原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塞尔维亚人不堪忍受土耳其统治者的压迫,就在一位名叫辛杰利奇的领袖率领下在尼什市郊的切卡尔山与4万名土耳其军人展开了决战,但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最终战败,辛杰利奇眼看取胜无望,便开枪点燃了弹药库,和土耳其士兵同归于尽。恼羞成怒的土耳其军队首领下令把塞尔维亚起义军阵亡将士的头颅砍下来,送回土耳其请赏。而土耳其苏丹为了威慑塞尔维亚人,遂下令将部分起义军将士的头骨运回尼什,并把它们筑进一个由沙子和石灰建成的塔内,辛杰利奇的头骨被摆放到了塔的最高处。

早先的“骷髅塔”周围没有遮盖,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加上一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偷偷把自己亲人的头骨从塔上取走,塔上的骷髅越来越少。到1878年塞尔维亚彻底解放时,塔上总共还有58颗头骨。为了保护这一历史景观,人们在塔上加盖了一座教堂式的建筑物,并把起义军领袖辛杰利奇的头骨找出来单独放置,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骷髅塔”——一个不屈的塞尔维亚民族的象征。

TOP

铁托墓建在花房前
参观人数超过千万一年四季鲜花盛开

刘志海

铁托是原南斯拉夫的英雄。一个春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去拜谒他的墓地。

塞黑首都贝尔格莱德乌日策大街15号,是铁托生前的官邸。该官邸坐落在一座小山丘的斜坡上,四周树木茂密,绿草如茵。在官邸庭院的东北边,有一座普通的花房。花房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用浅米色砖砌成,屋顶两边扁平,中间有一个呈三角状突起的透光玻璃顶棚。花房前面是用白色灰纹大理石铺成的地面,上面放着一个相同颜色的大理石棺椁。棺椁上面刻着“约瑟普•布罗兹•铁托,1892-1980”几个金灿灿的塞尔维亚文字。这就是铁托墓。

在这里工作了22年的特科拉娜女士介绍说,铁托生前喜欢种花养草,工作之余常来花房栽种花草。1980年5月4日铁托逝世后,遵照其生前愿望,人们没有为他专门修建陵墓,而是将他经常光顾的花房稍加修整,改成墓地。

现在,铁托墓四周长年鲜花盛开。墓地两旁有几个玻璃隔开的房间。房间里摆放着铁托使用过的办公桌、书架和沙发。中间玻璃门外有一个阳台,据说铁托生前常从这里远眺贝尔格莱德的美景。

自1980年5月铁托墓对外开放以来,迄今共接待一千多万前来瞻仰的人。特科拉娜女士说:“1980年至1987年间,瞻仰铁托墓的人很多,每天有数千人甚至上万人。1991年,原南斯拉夫解体后,对铁托功过是非的不同评价日益公开和尖锐,瞻仰铁托墓的人数大幅减少。近年来,来参观的人又逐年增加,2003年为1.5万人,2004年头3个月为3851人。”

这时,我看到工作人员将铁托墓四周的一些花卉搬走,感到不解。特科拉娜女士解释说,每年4月,铁托墓的工作人员都把墓地四周的过季花卉搬走,换成鲜花,营造出最美、最庄严的环境来迎接铁托忌日(5月4日)和生日(5月25日)的到来。

特科拉娜说,铁托的夫人约万卡在铁托逝世的最初几年每星期都来铁托墓地一次。后来因身体欠佳,约万卡只在铁托忌日和铁托生日前来墓地献花,表达思念之情。

铁托墓1980年至1990年有礼兵守卫,1991年后取消了。除星期一因整理内部谢绝参观外,铁托墓每天都免费供各界民众瞻仰。

TOP

戴高乐和女儿葬在一起
伟人长眠偏僻小镇墓碑简朴鲜花不断

陈源川

有不少人以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首任总统——戴高乐将军的墓地应该建在巴黎等繁华的大城市。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老人安息在远离巴黎的科隆贝小镇——他的故乡。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反法西斯民族英雄的墓毫不显眼地被安置在一个教堂的墓群之中,十分简朴。

科隆贝小镇距巴黎有数百公里之遥,那里离最近的火车站还有十多公里远,没有直达的公共汽车。小镇以科隆贝双教堂为中心,周围住着几十户人家,处处古树旧屋。同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等大的公墓相比,科隆贝双教堂的墓地显得平凡朴素。在墓群里,人们往往需要经过一番搜寻,才能在角落处找到戴高乐将军的墓。

戴高乐墓高出地面不到半尺。墓由白灰色的石头砌成,呈长方形,中间有一道浅浅的分线,分线左侧的石面上刻着:安妮•戴高乐,1928—1948,右侧的石面上刻着:夏尔•戴高乐,1890—1970。这种砌墓用的石头,是最普通的,常用来镶马路边。而就在这小小的墓群中,有好几座墓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比将军父女之墓讲究多了。戴高乐父女的墓前摆放着一个花瓶,里面插着各色花朵。根据规定,墓前只能摆放一瓶花,其他花可摆放在墓地斜对面的平台上。这个平台大如圆桌,上面有戴高乐的战友和友人赠送的大理石纪念牌。来参观的人大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种简朴平凡的方式把一位伟人的品德表现得淋漓尽致!”

戴高乐将军有一个儿子叫菲利普,他的两个女儿分别是伊丽莎白和安妮。戴高乐夫人在生安妮前曾被汽车撞伤,这使安妮先天智障。但是,安妮并没有遭到父母歧视,反而备受疼爱。曾有人建议戴高乐夫妇将安妮送往残疾儿童养育院,但戴高乐不同意,他说:“我们应尽一切努力让她高兴。”据传记作家琼•雷蒙德•图尔努称,戴高乐常带着小安妮跳快步舞,还为她表演哑剧、唱民歌。在安妮的一生中,父亲是惟一能逗她开心大笑的人。1948年,将满20岁的安妮不幸死于肺炎。对于小女儿的早逝,戴高乐十分痛心,迟暮之年他仅靠稿费度日,却仍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捐作儿童保健基金,以纪念安妮。

1970年11月9日,离80大寿不到两个星期时,戴高乐将军溘然长逝。早前,戴高乐将军就留下遗言:“不必大操大办,只在科隆贝双教堂的墓地里举行一个朴素的私人仪式。”按照戴高乐将军的遗愿,他的葬礼办得简朴而又平静,既没有乐队演奏哀乐,也没有人在教堂的弥撒上致辞。将军的棺木由一辆军车运抵教堂,然后由他的几位老乡(一名肉店伙计、一名奶酪铺掌柜和一名农场工人)抬进墓地,安葬在爱女安妮的墓旁。据说,戴高乐将军的棺木当时仅花了72美元。

为了纪念戴高乐将军,人们在科隆贝小镇的山坡上修建了一座双十字架纪念碑。纪念碑由石块垒成,并护以钢筋,有十来层楼高,直指云天,成为小镇的标志。现在,很多来法国的游人都慕名去瞻仰戴高乐将军墓,并被他和女儿之间动人的父女情所打动。人们默默地注视着戴高乐将军墓,没有人谈笑,连说话的声音都低低的,生怕惊动了父女俩安息。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