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我是如何获得五十万年薪的工作(高端面试,必看)

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虽然最终我放弃了这个工作,但从猎头公司开始和我联系,到经历了6次面试,终于获得了这个工作的经历,仔细想来,很有意思。所以决定把我的面试经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先把我的背景介绍一下。我是73年出生的,本科第一专业是平面设计,第二专业是英语,硕士是工商管理。当去年底接到猎头公司电话的时候,我是一家世界500强欧洲公司的中国地区人力资源经理。年薪在35万左右,车是公司提供的。对方也是一家欧洲公司,虽然不是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但在本行业是世界第一位。他们要找一个能够在1-2年内有潜力做到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的人,但目前只给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的职位。猎头公司的人对我说,那家公司已经找了大半年,面试了两批,七八个人,没有合适的,我是他们找的第三批中的最后一个。当时其实我并没有想离开现在的公司,只是猎头公司每天一个电话,让我实在无法拒绝。想想那么多人都没被录用,我就免为其难,试一下吧。

没有想到的是,当我发出自己的简历后,之后经历了6次面试。猎头公司两次,那家公司4次。到了最后,简直有三堂会审的感觉。下面我就一次一次地说吧。
第一次面试就是给我打电话的猎头公司的人。她是个移民到国外后再回国发展事业的上海人,戴着眼镜,非常干练和敬业的样子。记得那次面试安排在了周末,在市中心的一家STARBUCKS。

因为并不是急于找工作,甚至那个时候我并没想跳槽,所以那一次面试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聊天。她显然入行并不久,问的问题也不过是一些核对简历上信息的话题。或者就是说,你现在的公司是知名企业,为什么你想要离开等等。我在人力资源行业有差不多10年的经验,这种问题根本难不倒我。在问了10分钟后,她大概也发现在面试这个环节上,她实在不是我的对手,所以就干脆放弃了面试,开始和我聊天了。

话题一扯开,就轻松多了。她一看就是个风风火火急性子的人,当我告诉她我在公司里从来没有发过火的时候,她非常惊讶地问我如何能做到。于是我把如何培训下属,如何与下属沟通等等心得与她分享了一下。

一个多小时就这么过去了,反正到离开的时候,我根本没觉得她在面试我,好象只是和朋友喝了杯咖啡。

没找到,我也在期待。

TOP

后来呢?

TOP

very good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

TOP

很受用,学习了

TOP

几个问题:

73年的,在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第二专业的概念?那是1998大学扩招以后的概念.73年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呢.

高端猎头的考核与面试过程根本就不是如此.所描述的是低端职位的所谓猎头过程.高端的职位,只会在很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候选人不是满世界找的那种.

人力资源的核心是与各式各样的人进行有效沟通,所描述的人连基本的沟通也不会,不适合人力资源管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8 15:44:21编辑过]

TOP

亚太区总裁是个四十五岁上下的法国人,一直很有兴趣地打量着我没发声音。如果我被录用,今后就是向他直接汇报。接下去的时间,他问了我两个问题,人力资源总监问了一个。虽然只有三个问题,却是整场面试的精华所在。我之所以最后真的对这家公司开始感兴趣,也是因为这最后的三个问题。因为,那些问题代表了面试者的高超技巧,而我的回答,后来想想,也真是出色(哈哈,看官们别笑,偶尔自恋一把也是需要的嘛)。那是真正的高手过招了。

总裁先生是个法国人,很优雅地带着阿玛尼袖扣,蓝色的眼睛,微笑的时候很迷人的样子。不过,他微笑着提出的问题,却是笑里藏刀。

“如果你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你希望自己的公司是什么行业,你在公司中担任什么?你希望公司的管理层拥有什么样的能力?(If you can run your own business, what kind of industry you wish it could be, which role you want to take in your business.  Accordingly, what competency you think the management team should have?)”

不知道是否有看官在哪本面试技巧书上看到过这个问题,反正我孤陋寡闻,对这个问题是闻所未闻。当时,还真是晕了一 下。这个问题,实在太高段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先说我怎么回答吧。

要说当时脑子里有很清晰的思路说怎么回答,那是假的。根本就晕了,哪里还有思路。但是有一点还是很清楚的,我告诉自己,不能回答那些他们很熟悉的行业。也就是说,如果我要为自己的公司选择一个行业,肯定是他们不熟悉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能问更多的问题,即便问了,也是我比他们熟悉,那样我才能掌握主动。

“如果我可以拥有自己的公司,我希望那是一家从心理学角度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快乐的公司。我希望自己是公司里的一位专家,专业从事如何运用色彩帮助别人获得快乐(an expert specialized in helping people more happy by color)。因为这是一家提供服务的公司,我们的服务是帮助客户获得快乐,所以我希望公司管理层具备以下核心能力:关注结果(result-oriented),我需要的结果是让客户真正快乐起来,不要将服务留于形式;客户为重(customer focus),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为此不断钻研创新,以终为始;团队合作(team-work),这是让所有人知道,我们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是所有公司都必须具备的……”

总裁先生非常惊讶地看着我,显然没有想到我给他的是这样一个回答。
前面提到过,我第一个学位是平面设计,读书的时候,学习得最好的就是色彩。如果不是因为“生不逢时”,难说我会不会成为个设计师。对色彩的敏感和相关知识的熟悉,以及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研究人心理的背景,我说自己要开一个类似于心理咨询公司的设想,应该合情合理。关键的是,这样的行业,无论是总裁还是人力资源总监,都不熟悉,他们无法问出更加深入的问题。

那天面试回家后,和我母亲提起这个问题。老太太一本正经地有了以下分析,各位看官可以看看是否有同感:

首先,我即没提到自己目前就职公司所在的行业,也没提到他们公司所在的行业,这显得对公司毫无风险。任何一家公司,都不会欢迎三五年后将成为自己竞争对手的员工,哪怕仅仅是一句玩笑。

其次,我没说自己想做老板,尽管事实上那个公司就是我的。说自己想成为一个专家,显得踏实。而因为专家(specialist)的工作,主要是科研,如果他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背景知识,根本无法再深入地提问,我因此逃过一劫。如果我说要做老板,那简直是鲁班门前耍大刀,估计会被他们问上几十个问题,死得很难看,哈哈。

最后,因为之前在咨询公司的工作背景,我对这个行业相对熟悉。所以要讨论管理层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也有板有眼,不会太离谱。

总裁先生和总监先生都愣了半天,英国人终于缓过神来了。他有点兴奋地对总裁先生说:“这真是个不错的主意。我在之前那家咨询公司工作的时候,曾经参观过一个实验室,他们把房间隔成很小的一间一间,涂上不同颜色,然后让人进去,再用仪器测试颜色对于他们身体产生的影响…… ”总裁先生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我的设想。

原来不是我胡思乱想,还真有这么回事情啊。幸福中……晕了。

还没等我幸福两秒钟,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TOP

“假设你自己是一辆车,你希望自己是怎样的一辆车,为什么?(Assume you are a car, what kind of car you want to be, why)”

这是那个英国人提的问题,令我胸口一阵郁闷。虽然开了不少年车了,可我还真是不熟悉车,更别提性能了,还让我把自己比作一辆车,哎。我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几下,真是饿啊,今天是撞见什么鬼了呀。

“这个,呵呵,让我想想……”

面试的时候,也不一定要对答如流,对于不熟悉的问题,你说要想想,还是可以理解的嘛。

既然是个假设的问题,那就必须创造一个环境,假设对假设嘛。

“我应该是一辆黑色的车。”那天正好穿了套黑衣服,我于是指指自己的衣服。“停在路边的时候看上去很普通,不吸引人。但是,如果你正处于危险中,想要一辆车逃走,你一下子跳上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发动它,发现在5秒钟内这车就加速到了100公里,把追你的人远远抛在后面,带着你轻易逃离了危险。我就是这辆车,因为我平时低调、内敛,我习惯于把力量用在最需要的时候,比如象现在。”

英国人看了看总裁先生:“这是辆什么车?”

总裁先生想了想:“黑色,看上去很普通,但非常非常快……听上去象是马莎拉帝……”他们两个讨论了一番马莎拉帝,听得我一头雾水。

马莎拉帝是什么鬼车啊,停止好不好,我快饿死了,我没好气地看着他们。英国人开始给我介绍马莎拉帝了,晕倒。

他终于说完了,我对他说:“我现在希望有辆马莎拉帝,把我带到一家餐厅,因为我快饿死了。”英国人和总裁先生都笑了,说,好吧,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的天,终于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后来想想,这是个很巧妙的问题,其实反应的是你对自己的评价。这个问题中有个陷阱,很多人会把自己喜欢的车比作自己,就象把自己想象成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的人。

后来我自己在面试别人的时候也试过这个问题,有人对我说,他是一辆越野车,因为那种车充满能量和激情(full of energy and passion),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奔驰。可谈到他自己,却并非那样的人。在被问到,为什么觉得自己就是越野车呢,回答是“因为我喜欢”。

在对象是车的时候,人往往可以很坦白地说“因为我喜欢,所以觉得自己就是。”但如果对象是人,就没那么容易让对方承认,因为我喜欢那样的人,所以觉得自己就是那样的。

在各大院校做校园招聘的时候,我回答过很多类似的问题。我的回答很简单:

1、找一个与自己专业有关系的工作,因为你的专业学习背景保证了你在同一个岗位上拥有不比别人低的起点;
2、找一个行业中比较大的公司,哪怕工资很低也没关系,因为这保证了你可以在一个管理体系完整、技术先进的地方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扩大眼界;
3、安心做上3-4年,争取有一个升职机会。

等你离开那家公司的时候,你一定可以有很好的发展。
总裁先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其实和工作没多大关系。他问我:“如果两年之后我让你去其他国家工作,你会有什么问题?”

“只要我的家人不与我分开,我不会有任何问题。”

“这样看来,家人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

“当然。”

“但你现在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你又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呢?”

我一时间真不知道他想知道什么。这不太象个面试问题,怎么倒觉得象隔壁大爷唠家常呢,家长里短的。

“这个问题,很好。”我觉得自己简直没话找话啊,可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以后我面试别人的时候,也要试试这个问题。

“我是觉得,工作是为了生活得更加有质量,但生活绝不仅仅只有工作。”老实说,在面试中这样说,是有点大胆的。很多人会说工作很有乐趣,很享受工作,愿意牺牲私人时间去工作等等,以显示自己的敬业,让面试者觉得自己是个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可我并不想隐瞒真实的自己,只想把想法表达得更能为人接受。

“我经常出差。出差对我来说,意味着在其他地方工作,但也意味着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品尝各地美食、领略异地文化,我会把这一切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是吗,太有意思了。”总裁先生饶有兴趣。

“因为我的缘故,现在家里到处都能看见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小东西,母亲也开始对各地文化产生兴趣,正仔细研究我从大英博物馆带回的埃及史,准备今年与我一起去埃及旅游……”

这大概是几个小时中我回答得最舒心的一个问题,到后来,总裁先生和我滔滔不绝聊起了他去埃及旅游的见闻。我一阵窃喜,哈哈,您就多说点吧,我说了几个小时,再说不动了,您请,您请。

他们没有食言,在这个问题后,面试真的结束了。我看了看时间,一个半小时。也就是说,我经历了整整三个半小时的面试,唇枪舌剑和四个老外干了一仗,哎,我这个累啊……

后来仔细考虑了一下总裁先生最后的那个问题,其实,他还是有深意的,也只有这个职位的直接上司,才会问这样的问题。

一个公司在寻找一个高级职位,尤其是类似人力资源管理这样与企业文化和公司价值理念息息相关的职位时,是必然要考虑到双方的价值间隙的。相似的价值观及与企业合拍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形成合力,积累下更为深厚的企业文化背景,反之则可能产生影响深远的负作用。作为一家致力于贡献生活艺术的欧洲公司,它的价值观不同于制造型企业,也不同于美国公司。总裁先生作为企业在亚洲的最高管理者,自然是公司文化的受益者与传播者。他对持有相似文化观点和价值趋向的人有下意识的好感,并乐于与他们工作。这大概就是他最直接的感觉吧。

那天上午的面试结束后,下午正好有个会,我把手机调到了“白痴”状态。会议后,一看手机,居然有六个未接电话,全部是猎头公司打来的。回电后,最初找到我的那个猎头在电话中已经掩饰不住兴奋:“你好厉害啊,怎么把那几个老外搞定的。你走后,他们四个投票决定录用哪一个,结果四个人全部选的是你,哈哈……”我也真是开心,终于,上午那三个半小时没白干,累的呦,现在嗓子还冒烟呢。

“但是,你什么时候有空呢?他们公司全球的人力资源总监对你很感兴趣,也想见见你,你有时间去法国吗……”

气!我还没开心几秒钟呢,又快晕倒在办公室了。哎,没完没了啊,反正已经面试得没脾气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还怕了你个法国佬不成?看你还能面试几轮,哼哼。

TOP

“你在进入现在这家公司前是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能否告诉我你在做咨询的时候,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同样类型的问题,副总也问过。先得想想后面的问题怎么回答,再说前面的答案。

“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影响我的客户,去真正执行那些我给出的建议和计划。”

“恩……”英国人点了点头,他是做咨询出身的,对于这一点肯定是认同的。

“和咨询公司接触的基本上是总经理或人力资源总监,但真正执行那些建议和计划的,还是各个部门的经理。因为执行的人并不真正理解,而且人总是很自然地抵触各种改变,所以推进那些计划,经常是很困难的。我通常把这些计划能如何提高部门业绩先告诉他们,相当于在做广告,让部门经理觉得有利益于部门,才有推行的可能。然后再把一个大的目标分解成很多小的目标,这样让人觉得切实可行。再往后,就是如何分阶段实现目标了……”

这样的问题,有点专业了,但并不难。因为回答问题就是描述事实,只要曾经经历过,就不会有大问题。

“你觉得在工作中你最擅长的是什么?”

“我觉得自己能够影响别人,说服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

英国人看看我,绿色的眼睛眨了眨:“我注意到你两次使用了影响这个字,我还记得上次电话里聊的时候,你说自己在工作中不是个很强硬的人。那么你是如何在不强硬的情况下,去影响或说服别人呢?有时候这是很难做到的。”

我,开始出汗了。在听完他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哑口无言”。隔了差不多一个月,他居然还那么清楚地记得我上次在电话中的回答,并且结合今天我的回答,拿出来反问我。我那个汗哦,现在想起来还往外冒。

捧起水杯又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拖延一下时间。这个要命的英国老头,还真难对付。怎么办呢?哎,边说边想吧。

“这个,呵呵,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首先,我认为个性的强硬和影响力没有直接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个女人。”老头开始微笑了。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我耍了个小聪明。在欧洲公司混了那么多年,很了解他们对于女人的态度。欧洲人从本性来说并不欣赏那些作风强硬泼辣的女人,所以很多在美国公司工作多年的女性经理人到了欧洲公司会“水土不服”。欧洲公司更加欣赏和接纳那些谦和、沉静、优雅、从容不迫的女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公司。我这么说,从文化背景上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我不强硬,因为自认不擅长于吵架。在没有足够的事实可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之前,我宁愿什么都不说。说服别人,我更愿意用证据,哪怕有了强有力的证据,我也更愿意提醒别人,让他们自己发现和感受。影响别人,我更愿意用行动和结果。有时候,什么都不说,并不代表我不知道,沉默,并不代表我没有力量。我希望自己的证据、行为和结果是强硬的,而非我自己。”说完后,我举了几个在工作中发生过的例子。

这是我回答得有点艰难的问题,边说边想,就怕自己有逻辑问题。但答完后,有点暗自得意。嘿嘿,真没瞧出来,原来我的口才偶尔也会这么好。这个问题回答得不好就会自相矛盾,越涂越黑,结果变成在面试过程中编造事实,弄得很难堪。现在想想,还真是捏了把汗。

TOP

“可是,有的时候一个对企业很有价值的人,但我们公司真的没有上升空间给他,那怎么办呢?怎么留他呢?”副总经理看着我,不紧不慢地说,那副阴阳怪气又得意的样子,真让我冒火。可是,他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我……我真想敲扁他,当然,是在面试结束后。现在,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先说扁了他。

“我是否可以把您的问题理解成,一个具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对公司很有价值,但公司已经没有更高的职位给他,你们苦于无法留他。是这个意思吗?”上来先把对方的退路封杀,因为他的问题显然太宽泛。人都是不同的,有人要钱,有人要地位,有人要安逸的生活,不定义一下这个人,怎么说都不对。

“是的吧……”副总同志有点犹豫不绝地说。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我就说了下去(怎么能等呢?先下手为强啊)。

“坦率说,如果现在才想到如何留他,显然太晚了。如果一定需要做一个决定,那我觉得,不如让他走。因为他的工作成就感来自新的挑战、更大的空间,而现在的工作显然无法给他这些。继续留他,只是把一个现在就该发生的问题拖延到以后,不仅对他个人不利,他因此产生的消极情绪也会影响其他同事,对公司更加不利。”

副总的脸上出现了个很怪异的表情,好象有点惊讶,又有点失落的样子。生产总监似乎强忍着笑,斜眼看着他,很是令我不解。
“咳……”他有些不自在的样子,说:“这样的事情难道你遇见过吗?”

“是的。”

类似事情确实在我身边发生过。我们公司的财务经理因为无法升到财务总监,整天觉得郁郁不得志。后来他经过一家猎头的推荐,打算去另一家欧洲小公司做财务总监。在此之前曾经向我咨询,我是赞同他离开的,因为我已经明显感觉到他的低迷状态影响到了他的所有属下。后来经过我的推荐,他去了集团中另一家公司做财务总监,职业生涯有了连续性,他因此非常感谢我。

于是我对他们说了身边发生过的实例,副总同志听了,显然是若有所思,半晌没说话。我也乘机喘口气,捧起大水杯,咕嘟咕嘟灌了几口,毫无风度可言。怎么这么累啊,活象以前做咨询的时候,简直有了舌战群儒的感觉,呵呵。

“那么这样的人离开后,对公司不是很有风险吗?”阴丝挂搭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我简直想跳起来煽他两巴掌,还有完没完啊,就这么个破问题,搞了半天,真不亏是财务出身……

各位做财务的看官可千万别送我炸弹、砖头什么的。虽然本人读MBA的时候风险投资和财务报表分析是全班最高分,可我天生讨厌数字,对财务尤其感冒,基本属于相看两生厌的状态。对于这个财务背景的副总,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心里叨咕了N声国骂之后,我费力挤出个笑:

“您的问题很专业,这样的人离开,公司确实存在很大风险。您已经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了现代人力资源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聊聊知识地图和与此相关的各种培训发展体系……”

此地就省略300字吧,太专业了,想了解的朋友自己到网上去查,都有。

反正我口若悬河地给两个老外扫了扫盲,把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和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给他们灌输了一把。嘿嘿,把那两个老外听得傻了。切,别的说不过你们,和我聊HR?搞清楚谁才是HR好吧,哼哼……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