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单月“异动”难改远势

2007年3月份,我国贸易顺差持续走强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根据海关统计,3月份单月实现贸易顺差69亿美元,比2月份的238亿美元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虽然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35个月实现贸易顺差,但是3月份出口的突然减速,使得顺差的增幅大幅下降。

3月出口异动只是短期波动
数据显示,3月份单月进出口总值1599亿美元,其中出口834亿美元,增长6.9%;进口765亿美元,增长14.5%。从历史上看,自2000年以来各年的3月份中,只有2001年和2002年的出口同比增速比较低(见图1)。实际上,今年3月份出口增速只比2002年3月份的3.4%高,而比2005年3月份的32.8%和2006年3月份的28.3%低很多。
我们认为3月的出口增速下降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一、2月份的出口增加中有担心宏观政策调控而出现的提前出口,而3月份的出口数据恢复到了比较正常的水平;二、我国自2007年初以来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三、美国经济减速对我国出口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的滞后性反映到了3月份的出口当中。
事实上,单月的出口增速发生较大波动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同样以2000年之后的情况看,2000年6月份的出口增速为45%,而2001年6月份的出口增速突然降为-0.5%,这种单个月度的波动不足以说明中国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我们预计4月份的出口累计增长速度将继续维持在25%-30%的高位,进口增长速度回升至18%-24%。

国际竞争力提高推动顺差扩大
目前,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产生贸易顺差不可避免。但是,从数据来看,加工贸易同比增速在2004年到达峰值,之后开始不断下降。而与此同时,贸易顺差却在2004年以后迅速激增。我们判断,加工贸易已经出现拐点,以加工贸易解释中国贸易顺差的形成说服力不强。
图2显示,在2004年中国来料加工贸易增速、进料加工贸易增速达到高点后,出现明显下滑的趋势,加工贸易出现拐点的证据显著。同时,加工贸易设备进口增速,外国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进口额增速也在下降。
按不同企业性质进口增速也表明,外资企业的进口增速在2003-2004年达到高点,而后出现显著下降。以上都表明,加工贸易已经出现拐点,其不是引起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原因。
我们认为,真正决定中国出口趋势的是由进口替代导致的成本减少,从而形成的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产业来看,进口替代的迹象十分明显:原料类制成品从2004年以后进口显著下降,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的进口也在2004年达到高点后,2005年和2006年显著下降,机械及运输设备行业也有类似情况,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在2004年出现拐点的迹象更加明显。
在中国目前发生的最为深刻的变化为市场的规模扩大导致了最终产品的成本的降低。随着生产率的提高,产业规模又进一步扩大,这种在终端产品上的效率提升随着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扩散,不断地传导到其他部门,尤其是原材料和配件的生产部门。最终,中间产品的生产也不断形成规模,导致中间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促使生产成本的减少成为一种整体趋势。这种趋势必然使中国生产资料制造部门的出口有更高的增长,这才是中国出口长期趋势的决定因素所在。(作者为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

附文:
中国出口减速众说纷纭
在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剑拔弩张之时,中国贸易顺差却出现了大幅的回落。
本周二,中国海关公布,中国3月贸易顺差大幅缩减至68.7亿美元,比2月份陡降70%,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单月顺差首次回落到百亿美元以下。
从贸易结构来看,进口增速维持在基本正常的14.5%,而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到6.9%。申万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本刊说,这是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的同期各月度中同比增速的第二个低点,上一次是在2002年3月,当月出口增速为3.4%。
季节因素是很多分析人士提出的出口增速大降的理由。2007年,中国春节在2月中旬,春节效应使中国企业出口相对较少,而进口却相对稳定。2002年的春节也在2月,当年3月的第一次出口增速低点似乎与此相合。但2003年和2005年的春节也都在2月,当年3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速都在30%以上。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常钟对本刊表示,春节效应不能解释出口下降,真正的原因在于今年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力度是前期所没有的,而且中国政府准备采取的出口退税调整举措也在影响出口。
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可能在4月初推出钢材产品出口退税调降政策,这一政策将使得部分钢材产品出口退税率从8%降至5%,线材和板材的出口退税率由8%降至零。常钟称,中国企业和市场纷纷预期,中国政府将调整多个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调整中国贸易平衡。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预期之下,都抢在这一政策调整出台之前加紧出口,导致中国前两个月出口猛增,同比增长达到30%以上的历史高位。
因此,中国出口增速三月份大幅度回落是暂时的。李慧勇对本刊预计,4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将回升到200亿美元的水平,全年贸易顺差仍将比去年有所增长,达到2100亿美元左右。
但政府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预期,并没有影响到中国钢铁、集装箱、铝锭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增长,其出口增幅依然维持在100%以上。同期,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速大幅度回落。常钟分析认为,钢铁、集装箱贸易具有相对稳定性,欧洲等地区对中国钢铁、集装箱需求也比较强劲,而纺织品贸易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欧洲和美国对中国贸易摩擦也集中在这一部门。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近期有关部门对纺织品出口的调查。据本刊了解,自2006年12月以来,中国商务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企业出口数据进行详细检查,以防止骗取纺织品出口配额。此前,商务部在深圳发现,纺织品出口企业存在出口大幅虚增的情况。
按地区分析,3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大幅度下降。李慧勇认为,这可能和美国经济的减速有关。但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分析师方明则持不同意见,他对本刊称,从美国经济的各项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在3月份依然比较强劲,而且这种趋势也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本刊记者说,“我综合分析各种可能原因,都不足以导致中国出口在3月份出现这样大的回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