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开工利弊
北京楼市在需求层面遭受了双重打击,即便在最有利的市场环境中也难有作为。何况前几年的建设热潮刚刚结束,导致供应过剩。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两大突出特点:承受能力不足,库存积压严重。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有15万套待售住房。按该年度的成交量计算,消化这部分库存需要近两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北京楼市供过于求的矛盾最为突出,由此可能产生两个后果。第一,为消化库存,北京房价必须进一步下跌,导致购房者继续持币观望;第二,新房开工锐减的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而这恰恰是导致2008年经济增长急剧减速的首要原因。
显然,从当前的楼市“小阳春”来看,第一个后果尚未显现。而交易量回升又有助于削减库存。到4月底,待售住宅(含预售楼盘和现楼)数量已减少到12.5万套。这虽然高于2007年11月(即上一轮景气结束时)的9万套,但已非常接近2006年中楼市刚刚开始火爆时的水平。
2006年全年的楼市交易都非常活跃。现在成交量已恢复到每周4000套的水平,但2008年积累的需求一旦释放完毕,楼市销售势必再度掉头下行。不过,当前12.5万套库存量给市场造成的压力,不一定比2006年时更沉重。因为当时巨量房源不断涌入市场,转化为新增的销售压力。
而今年的供应增加的幅度可能比2006年慢。因此,即使销售增长低于当时的水平,库存同样会大幅减少。2000年-2001年,北京新楼盘遍地开花。但自2004年以来,新房开工数量已累计萎缩了40%。在建住宅总面积自2005年以来也持续缩水。随着供应过剩的缓解,今年楼市回暖后,不大可能重现2006年楼市繁荣时期海量房源投放市场的情景。
此外,今年入市的房源中,很大部分可能不以大众市场为目标,而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政策性住房。
北京市政府表示,2007年开工建设的政策性住房面积为590万平方米,2008年又新增了800万平方米,今年规划的政策性住房面积也是8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160万平方米,限价房400万平方米。政策性住房的比重大幅提高,因此普通住宅开工数量的下挫幅度大于综合统计数据反映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新房开工数据和政府公布的政策性住房数据,我们估算出了2008年普通类和豪华类住宅的开工数量,从2002年-2004年期间的每年2000万平方米,下跌到760万平方米。
近几年,北京新房开工数量持续下滑,但也有其积极影响。一方面,这预示着一级市场库存积压的问题将开始缓解;另一方面,这说明北京楼市正在走向成熟,二级市场的兴起当然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不过,不要以为楼市回暖后开发商会无动于衷。例如,土地市场似乎正在升温。但北京的新房建设可能会比以前更趋理性。北京奥运会之前起重机遍布全市的景象很可能永远成为历史。
那么,对GDP至关重要的建筑业,要到哪里去找复苏空间呢?很简单:到中西部去。1999年至2003年,北京和上海的在建住宅面积合计占全国的13%,到2005年,这一比重下滑到10%,2008年更进一步收缩到4.7%。从微观层面来看,2005年-2007年,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新房开工数量逐年降低,合计年均降幅为13%,二线、三线城市同期却分别保持了年均16.6%和22.2%的增幅。
在始于本世纪初的房地产热潮中,如果说上海是领头羊,北京就是当之无愧的亚军。两个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相应更为成熟,而其他城市基本上还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在沈阳和长沙等城市,起重机和建筑工地随处可见,不禁令人想起本世纪初的上海和前几年的北京。
中小城市的建筑热潮仍在涌动,楼市库存也尚未像在北京一样成为负担。此外,与北京相比,这些城市经济较落后,政治色彩也不浓,因此地方政府已开工的政策性住房较少。中央政府为低收入家庭增加住房供应的政策落实后,应该对这些城市的新房开工数量产生较大的边际影响。
所以,尽管始于去年下半年的经济衰退导致各地建筑开工数量锐减,我们仍有理由相信,政府支持普通住宅市场和扶持政策性住房的政策,会在今年下半年令新房开工数量复苏。
新房建设对中国经济意义重大,因此上述前景在短期内有利于GDP增长。但从远期来看,风险很大。北京的经验说明,住房需求不仅受结构性趋势影响,也受货币政策左右。结构性建筑热潮结束后,需求下降可能暴露出庞大的库存风险。
但中国仍有周旋余地,毕竟只有北京的楼市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中期风险在于,二线城市的建筑热潮基本结束后,政府势必缩紧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到那时,由谁接过建筑热潮的接力棒,将会成为非常棘手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