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18
- 帖子
- 244
- 主题
- 178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成立三年来,中外双方在业务发展、人员配置上存在很多分歧,目前,中外股东长江证券、巴黎百富勤是肯定要分,唯一的悬念是怎么个分法。 如今,金茂大厦的高度依然挺拔,但却无法掩饰长江巴黎百富勤———首批成立的合资证券公司———的尴尬。 因为,这家合资证券公司正面临不得不解体的局面。 “成立三年来,中外双方在业务发展、人员配置上存在很多分歧,目前,中外股东长江证券、巴黎百富勤是肯定要分,唯一的悬念是怎么个分法。”11月10日,长江证券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在他看来,中外双方的矛盾难以调和。 决裂 三年前,长江巴黎百富勤在上海盛装亮相,进驻金茂。 “当年从武汉来到上海,充满了信心,没想到现在是这样一副局面。”一位长江老投行表示,“合资公司成立后,长江证券投行部撤消,投行项目和人员基本转移到合资公司。” 据悉,2003年长江证券30多人来到长江巴黎百富勤,经历了一系列人事风波后,只剩下10多人。 成立至今,中外方股东在业务发展上隔阂颇多。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居然没有IPO项目储备,这是长江方面不能理解的。”谈及合资公司现状,一位长江证券人士显得甚为恼火。 据称,长江证券原来储备的投行项目都被巴黎百富勤拿到海外去上市,长江证券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 对此,长江巴黎内部人士并不认同,“今年做了两单IPO项目,包括苏宁电器增发,以及正在操作的债券项目,业务发展并非外界说的那么差。” 半年报显示,长江巴黎百富勤盈利414万,营业收入2194万,其中投行业务1147万。 高层人员是另一个矛盾焦点。 从长江巴黎成立以来,CEO一职从未稳定。 筹备组期间,巴黎百富勤董事总经理傅廷美一直是牵头人,然而,开业前夕,在外界看来几乎肯定将担任合资证券公司CEO的傅突然去职。 在经历了巴黎银行北京分行的何先生、以及百富勤亚洲融资总经理黄灌球后,长江巴黎百富勤CEO再次悬空。其间,担任长江巴黎百富勤业务主管的郑达祖,也选择了离开。 “合资公司很多高管是百富勤从香港招来的,但现在业务停滞。”长江证券人士颇为不满,“长江投行业务还是不错的,长江的老员工被陆续挤走,只剩了三分之一。” 长江:“肯定要分” 矛盾出现后,双方曾几度努力,遗憾的是,成效不大。 据称,长江证券曾向外方提出,改变高层混乱局面,重新委派高管。对此,巴黎银行表示认同。按照约定,在合资公司中层以上人员的配备上,中外方基本五五开。主要经营权由外方控制。 董事长为长江证券委派,CEO则为巴黎银行委派,同时长江还有一位分管副总,巴黎银行则有一位COO(首席运营官)。 然而,外方股东巴黎银行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投行业务并非其特长,在收购百富勤后,其亚太地区的投行业务都是百富勤运作。 梁伯韬离开后,巴黎百富勤当初的团队瓦解。 “巴黎银行曾极力推荐证券业协会秘书长聂庆平,并得到长江证券认可,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消息人士透露。 百富勤内部人士认为,老百富勤自身大量人员的流失一直难以避免,这间接导致了合资公司CEO的缺位和巴黎银行的尴尬。 种种迹象表明,长江证券去意已决。“长江正在考虑分手方案,包括收购外方股权、寻找新的境外合作方等。”内部人士透露。 由于监管层对外资进入卡得很严,短期内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如果全面收购股权,则是价格问题。 长江巴黎百富勤注册资本6亿元,巴黎银行持有1/3的股权,长江证券控股66.7%。 “关键是怎么个分法,甚至不排除将公司注销,投行业务重归长江门下。”上述人士表示。 获得合资证券公司,并不容易,牌照不错,长江巴黎百富勤经批准可经营股票和债券承销;外资股的经纪;债券的经纪和自营等业务等。 “一般情况下,长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该人士认为。 据透露,今年初,长江证券总裁李格平已淡出合资公司董事长位置,在长江证券推荐下,国盛证券原总裁徐锦文开始行使董事长一职。 合资困局 迄今为止,共有中金公司、中银国际、华欧国际、长江巴黎百富勤、海际大和、高盛高华以及瑞银北证等7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获准成立。 受制于种种因素,除中金公司外,其他合资证券公司的处境并不乐观。 今年,困境迫使湘财证券将业务不错的华欧国际股权转让。 海际大和股东之间也传出不和谐声音,瑞银北证的开业一再推迟,而此前三星牵手中信,华安证券与美林合资均告搁浅。 与保险、基金合资的成功相比,证券公司的合资走得颇为艰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合资券商低迷状况,多种因素。 首先,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受到限制,目前只做投行业务,不如经纪业务稳定,加上培育期限长,资源建设等,现阶段合资券商并不一定比本土公司有优势。 其次,由于合资谈判磨合不够,在人员、经营理念上没有统一,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股改期间,外方管理人员认为股改项目效益一般,长江巴黎开始并不愿意做股改项目,在长江证券坚持下,才开始运作,这是大多数合资公司理念差异的缩影。 中方股东可能投入了较高的资本金,期望尽快能够有盈利回报。而外方对经济效益并不注重。 当初,巴黎百富勤投行业务自身都是风雨飘摇,合资本身或许就是一个错误,业内人士认为。 只有寻找到合适的外资机构,吸收对方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管理经验、技术优势等,合资双方才能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默契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