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的平衡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全球经济中堆积的纯粹的流动性泡沫。它体现在几个资产类别上,最突出的是大宗商品、股票和政府债券。支撑泡沫的理由是,刺激将导致经济快速复苏,而且,产出缺口能够保持低通货膨胀率,因而中央银行可以把利率数年内维持在较低水平。根据这个描述,投资者可以同时期待强劲的企业盈利和较低的利率水平,也就是股市所谓的“金发姑娘”(语出Robert Southey的童话,此处“金发姑娘”形容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经济,即一个“稳步增长,通胀温和”、处于童话般的美好状态,但“三只熊”回来,一切就结束了)。
中国二季度和美国三季度发生的事情,似乎可以支持上述观点。我认为,市场被误导了。目前反弹的驱动力量,是库存周期和政府刺激。企业资本支出和消费的跟进,被结构性挑战严重制约着。这些挑战都源于资源分配不当导致的泡沫。泡沫破裂后,供应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限制了刺激或泡沫创造需求的效力。
结构性挑战来自全球经济失衡,以及由于过去的廉价信贷和高资产价格的支持,夸大了需求,由此导致产业过度扩张。在全球层面上,失衡体现在盎格鲁-撒克逊经济体(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出现的赤字和新兴经济体(主要是中国和石油出口国)的盈余之间的不平衡上。大体上看,不平衡相当于1万亿美元或全球GDP的2%的水平。
最近的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储蓄率在大幅度增加。在两年内,它从-2%上升到5%以上。但是,目前的水平仍然低于8%的历史平均水平。如果经济正常化进程仍沿既定轨道运行,储蓄率应该能增加到8%以上,并很有可能超过10%,债务水平也将下降到历史平均水平。有人认为,如果低利率使房地产市场再度复苏,美国家庭可能会再次变得愿意借钱消费了。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希望不大。未来,要么会出现经济正常恢复,要么就是由泡沫激发的经济繁荣,结局取决于美国家庭储蓄率的前景。除非美国家庭部门愿意再次借钱来花,否则,新兴经济体无法重返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
如果人们假定美国家庭储蓄率将继续上升,那么,新兴经济体必须降低其储蓄率,增加投资或者减少生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降低储蓄率。但是,储蓄率并不是说降就降的。其主要取决于人口特征以及财富水平。立竿见影的方法 就是增加家庭财富,减少其储蓄率,制造资产价格泡沫。不少人主张把中国股市炒起来,使资产膨胀,这些人心里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一些分析师预计,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出现的泡沫,将在中国重现。当时,由于“广场协议”的影响,日元币值翻了1倍,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因此受阻。为了刺激内需以稳定经济,日本纵容了大规模的资产泡沫的产生。短期内,资产价格膨胀或许算是一个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