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投资与文学:孔雀东南飞

我深信,广泛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观点接受者,然后成为更优秀的思考者。

举一个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我读到《孔雀东南飞》时,总是弄不懂为什么它的开头要来一句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一句与下文的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故事究竟隐含了什么关系。查阅许多资料,一般都认为这是一种托物 起兴 的创作手法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咏之词也 。就是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比如云南民歌: 哥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上花一蓬,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洒花花不红 ”—— 但是我认为这种解释很牵强,因为它仍然没有解释出孔雀为什么要 东南飞 东南飞 与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呈现何种的内在逻辑关系。而且,如果要说它是比兴手法,那么这样的 比兴 手法与上面所列的云南民歌一定有所不同。

后来读到胡适先生的《白话文学史》,才知道胡适先生对 孔雀东南飞 的解释最具合理性,也最具逻辑性,到目前为止似乎无人能出其右。胡适先生认为,《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建安以后不久,但是这个故事诗在民间流传可能有300年之久,其间自然经过了无数民众的减增修削,吸收了不少的无名诗人的天才与风格,终成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自然是当时民歌的 起头 ,因为当时大概就有 孔雀东南飞 的古乐曲调子。曹丕的《临高台》末段这样写道:

鹄欲南游,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六里徘徊。

TOP

这里譬喻的是男子不能庇护他心爱的女子,欲言而口噤不能开 —— 口噤者,牙关紧急,口不能张开之症状也;欲负之同逃而无力,结果只能哀鸣瞻顾而已。胡适先生后来发现曹丕这一段果然是删改民间歌辞的,因为在《玉台新咏》里,有一段这样的歌辞: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踟蹰顾群侣,泪落纵横垂。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TOP

这首歌辞后来又收在《乐府诗集》里,但是却题为 艳歌何尝行 ,其辞与《玉台新咏》大致相同: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犹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下布自知。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TOP

这原是汉朝乐府的瑟调歌,后来曹丕采取其大意,改为长短句,作为《临高台》的一部分。而本辞仍旧流传在民间。再到后来, 双白鹄 已被讹为 孔雀 了。但 东南飞 仍保存 从西北来 的原意。民间歌辞大多靠口唱相传,字句的讹错是免不了的。民间的歌者,因为感觉这首古歌辞恰合焦仲卿、刘兰芝的故事情节,所以就用它来做 起头 。因此最初的引子肯定不止现在的10个字,应该大概至少像这个样子: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TOP

然后接下来才是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以下的诗句。

只是由于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 的诗句在当时是人人都知道的曲子,久而久之,这段起头曲遂被缩短到开头两句10个字了。于是1000多年以来,这10个字遂成不可解的疑案。然而这10个字究竟给我们留下了此诗创作时代的暗示,使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创作大概在《双白鹄》的古歌还流传在民间但已讹成《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其时代自然在建安之后,但去焦仲卿故事发生之时必不很远。

TOP

胡适先生精彩的解释令人茅塞顿开,让人拍案叫绝,一解我先前的不解。这就是胡适先生研究的方法,这种领悟至高至上,它突然让我们变得如此强烈而清晰:让我们了解到自己所知道的,感觉自己所察觉的,相信自己所信任的。

Prime Charter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李·曼森说,当年他在圣约翰学院所受的教育给了他 一种视角,一种看世界的更宽广的视野 而不只是在传统金融课上学到的那么一点想法 。与此相同的是,当我们读了胡适先生对 孔雀东南飞 的解释后,就不能勾起并扩展我们的

一种视角,一种看世界的更宽广的视野 吗?阅读胡适先生的著作并不能帮助我挑选到某些股票,但我深信它能够让我变成更好的投资者。 >>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