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CFA LV1会考到多深,书上必须全会吗,有些地方比较难啊
下一主题:跨专业考CFA,需要看哪些书
返回列表 发帖

转帖分享:CFA一级考试经验总结

一级过了,我这可以算是最低分数通过了吧。。。除了Corporate Finance和Quantitative Methods是70%以上,其他都是50-70%。。。这就算给大家建立信心吧。。。这么低都能过。。。
经验实在谈不上,看了遍某培训的视频,然后就是看notes,最后差不多10天做题。
现在觉得sample和mock还都是难了,真题更重视知识点广度,考试时感觉有些是似曾相识但确定不了的,也有根本没印象的。。。
我是属于记忆力很差,理解力稍好的,所以考起来很要命。。。大量知识点记不住
最后玩命做模拟题而且扣难题,现在感觉意义不是特大,还不如不停地看知识点,重复记忆。
非常感谢论坛里大家提供的资料,现在在考虑要不要报明年的2级。。
与大家共勉!!!!

CFA是全英文的考试,我犹豫了2个月究竟要不要报名CFA考试,毕竟已到而立之年,从计算机转行到金融难度还是很大的,后来见到同事正在复习CFA LEVEL2的内容,才下定决心报名的。我学的是哑巴英语,除了口语和听力差外,还记不住单词,四六级和考研英语都是低空飞过,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都是属于英语成绩最差的。本来学计算机,在银行待久了也想学学金融,即使工作时用不到,个人理财时也会用到。之前看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另外为了个人理财还看过AFP的培训教材,但是没有考过AFP,基本上就是这点基础了。

我是在2012年元旦开始准备的,知道自己英语差,工作5年基本上都忘光了,于是先从网上找了找中文资料,春节时带老婆去了趟巴厘岛,回来差不多到2月初开始正式看书。中文的资料是从网上下载的中文学习精要,虽然是2010年的,但是主要内容都差不多,对于缺乏基础知识的我来说,刚好是入门指引。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到3月初看完了中文学习精要,做了模拟题,正确率不到50%,备受打击,很多英文的概念不熟悉,于是开始看Schweser Notes。看英文确实很吃力,很多人说考CFA LEVLE 1主要是考英语,尤其是开始时看书看的想吐,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Notes里的单词本身并不难,所以后来看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用了2个月的时间把Notes看了一遍,把认为是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划线做标记,做NOTES后面的练习题正确率基本上都超过了70%。

五一的时候做了2009年的Mock,正确率57%,再次受到打击,离PASS还差很多。前面看的内容后来都忘了,于是用1周的时间再次把中文精要的重点看了一遍,把知识点串了串,5月10左右开始做2010年的Mock,上午和下午的平均正确率到了60%。继续用2周的时间把Notes里面的重点和难点过了一遍,2个周末分别做了2011年的Mock和2012年的Mock,正确率在61%到66%之间,时间很紧了,这个成绩通过的概率还不是很大,每次做完题都认真分析的错题的原因。在做Mock的时候很多公式还没有记住,最后1周了,打印出了所有的公式,开始记忆主要的公式,看重要的知识点。在考试前3天把2012年的sample做了,正确率65%,真是伤心啊,还是没有超过70%,就这样开始奔赴考场了。

我在国贸考,人真多啊,提前1个小时到的,找厕所,放包,进入考场,等待考试。早就听说CFA考试非常严格,开考的提示都是英语,听不懂,看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只有用欲速则不达来安慰自己了。上午的考试题目比MOCK和SAMPLE都简单,下午的考试题目比MOCK和SAMPLE难度相当,但是比2010年的MOCK简单。做MOCK时,时间不够用,但是考试时基本上都是提前20分钟做完,当然中间有几个不会或者计算量大的,都跳过去了。之前做MOCK时,30个答案不确定的正确率在65%左右,40个答案不确定的正确率在60%左右,这次考试上午的题目大概20多个不确定,下午的题目大概有30个不确定,感觉应该能过。

总的来说,复习计划没有执行完,因为工作的原因,复习的时间不够用。预计看冲刺视频和Schweser 视频,结果视频只看了不到1半,Schweser 视频根本就没看。计划把notes看2遍,结果第二遍只是看了看划线的重点和难点。计划把原版教材的课后题做一遍,结果只做了经济学部分,其他全没做。
今天终于收到考试结果6A4B,可惜感觉学的很好的固定收益部分居然是B。

TOP

今晚下班回家9点多了,刚打开邮箱就收到CFA的邮件,一级9A1B通过,和很多中国考生一样,道德是B。
趁热打铁,回忆一下自己准备一级的过程,算是对准备考试过程的一个总结,也算是继续二级征程的起点,如果有同学可以有一些收获,那对我来说是意外之喜了。
先说一下自己的背景,金融本科,现在上班,平常基本上晚上七八点下班,因此主要学习时间是周末和节假日。

总结贴说在职准备要3个月以上,我基本上是从春节开始准备的,我认为CFA这种品牌考试一定要用“拿来主义”,每年的题目类型都差不多,前人的经验对你来说肯定事半功倍。
下面的内容以记豆腐账形式列示,算是经验和教训总结,对自己未来准备二级也有帮助,大家择善而取吧

1、我第一轮看书从春晚(印象很深)开始,到5月6日(我自己会制定计划并记录完成情况,因此日期比较准确),学习材料包括notes及其所有习题和视频,由于时间差异,教材和视频可能不是同一年的,比如今年经济学就有比较大的变动,不过大部分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并且可以相对节省时间,对于在职的人来说,比在校的学生有点钱,买个视频课程可能更好些。

2、看notes的顺序借鉴总结贴,把道德放在最后,其余按顺序,因为道德如果最开始学,到最后肯定都忘了,因为有时候道德的考题是没有逻辑的,就是这么规定的,且题目千奇百怪,所以留在最后学比较好。

3、除道德外,个人认为比较难的是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逻辑感很差,就是你看过这个原理就会,没看过就不会,总结贴中也说经济学放在最后学,我没有这么做,自认为这些大学都学过,肯定没问题,看来算是个小教训,建议参见总结贴。

4、另外,比较意外的一个部分,是财务,我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觉得财务这部分几乎是白给了,可认真看书发现,有不少是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距不小,之前没怎么接触过美国会计准则,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是我第一轮看书超过计划的重要原因。

5、道德我就不说了,成绩也不好,考出来觉得也就是道德不确定的题目比较多,大家还是看牛人们的总结吧

6、第二轮复习做官方教材的书后习题,所有错题和蒙对的题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就是中学时老师让做的错题本,并且把第一轮看notes的错题和不确定的题目再看一遍,也进行总结,第二轮学习时间到6月1日。实际操作的时候,到衍生和替代投资这两部分已经没时间做题了,最后就变成看题了。我觉得这个错题知识点总结比较好,我最后复习基本上就是看这个本,notes和书都不再碰了,比较有效率。

7、6月2日:做了2011年的官方sample exam,并且最后看了一遍错题本,第二天就上考场了。

8、重要提示:最重要的材料其实是官方教材后面的习题,因为有一些考题是这些题目的变种,在考场上看到这些题你会格外亲切的。
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大家都能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愿望。

TOP

考一级的,看NOTES基本够用了,一级记忆知识点很重要,侧重于知识面,考的不深,范围比较广。二级,NOTES就有局限性了,光看NOTES可能涵盖的知识点不够,另外NOTES和原版书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你本身基础还行,另外没有多少时间,那只能选择NOTES了,我的建议是二级还得多看书,适当的练习是必须的。 关于做题,别做太多了,我们应试教育就是题海,这个没必要,但是必要的练习能让你巩固知识点。一级,不做题也能过,做题能增强些信心;二级,不做题可能不容易过,考试的时候就知道了。

TOP

我也来说说,过了L1虽然算不上高分 (7A2B1C,比起动辄9A,10A通过的同学自叹不如)。

复习的时间从年初开始就断断续续的开始看notes,因为本身专业主修数学统计,辅修经济,所以这几部分基本上也都是扫过了,做了做notes后面的题感觉还可以。4月中的时候开始啃剩下的内容,反正没有顺序就把ethic和FRA这两部分放到了最后,本人记性不大忘性特别大,怕看早了也记不住,啃到月底算是啃完了(这段时间全职啃书)。

然后打算把所有的知识点从头到尾用Q-bank过一遍,先把各部分知识按照考试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然后先把大的搞定, 但时间貌似还是不太够用(主要是中间难免有偷懒的几天),可能只完成了2/5左右吧,惭愧......

剩下10来天了,接下来就是做题,做11年的mock,感觉很差正确率在60%左右。又去做Schweser有上下册的两本Mock exam,做的是11年的1整套(上下午)+半套感觉也很差,但正确率能摸到70%吧, 在做的时候每次自己批改,把每个单科内容的正确率做好统计,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在哪些单科上的欠缺,可以集中火力弥补。感觉1级的知识点多,大拉拉的5本notes,但把这些东西有条理分散了逐个击破还好。

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道德部分的发问方法我不是很习惯,很多时候他不问你最可能违反哪条而是问最不可能违反哪条.....要命,违反的一眼能杀掉一个,很多时候剩下的两个选项就开始模棱两可了。这部分感觉用以前年度的mock和sample exam来练是比较不错的,又回头扫了一下道德部分。

接着又回来论坛找发现在2012最新版的Schweser的mock,但剩下的几天明显是不够做完的了,做了大概2整套吧,正确率也算是能摸到75%。其间还把Schweser出的考前有本Secret Source扫了一遍。

这些都完成了,考前的第三天把mock做了,接照正规的考试时间做,按照论坛里前辈们的话讲,这里虽然不是1级所有的知识点,但会包括了主要的知识点和出题方向,既然是这样那就做完,批改完之后把所有的错的地方所对应的知识点全都总结下来。Mock的成绩有78.x%,看来想摸到80%对我来讲有点儿困难,也罢,尽力就好。

倒数第二天再把mock单科里答的差的再看看。最后一天基本上手里就剩下不超过10张纸,过一遍就早早洗洗睡吧,这考试拼的不光是智慧,还有体力

P.S. 2个B一个是Economic另一个是Corporate Finance, C是derivative,经济和衍生品这完全是复习的时候甩的太多了,还好统计尽管全甩了也没影响,但进了考场看到题还是不免骂了自己一顿,有些概念都咸丰年间的事儿,记不太情楚了。还好是A不然自己良心过意不去。但Corporate Finance到是挺意外的

考试当天的一些相关的,我当天回来就说了。另外我还用到了一份ELAN Guides 2011版,上面分章节的总结了每部分需要用到的公式和知识点(主要以公式为主吧),感觉比quick sheet好用,我基本上每复习一章就打印一章,把自己当时没记住的也写进去,到最后那几天基本上就看它就可以了。

写在最后:CFA不是你的全部,平常心对待。俺也不是第一次考试,09年12月参加过一次L1,由于自己的懒惰最后只能临阵磨枪的上阵,稀里哗啦的Band 8,但也坦然,自己没用功不过是预料之中的,后来由于工作,又折腾着移民这几年都没有再想CFA这件事,直到去年老婆的鼓励下,我才觉得应该pick up where I left off,算是自己给自己一个“申辩”的机会吧。有人说要给L1三次机会,我不敢想,不说对荷包是个打击,对自信心打击也是挺大的。

没过的同学们也不要灰心,看到国外的论坛上已经开始有人在问,没过该retake吗?在retake之前先问自己一句 “上次考试我尽力了吗?”,然后你自然就会知道答案了。OK 先与这么多吧,能坚持看到这句话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耐心,希望啰嗦这么多对后来人有帮助。

TOP

一级知识点比较多,看notes还是要2-3遍的,视频也很不错,重点知识点讲解的很清楚。最后一定要把notes上记不住的知识点记笔记总结下来。 mock的确较考试真题难,阅读量也大,但绝对有意义,因为mock的考点80%都会在考试中出现。 另外,如果想100%通过的话(奔着80-90%考的),还是有必要看看原版教材的,毕竟也会考一些细节的东西

TOP

一级在首尔考试,8A2B。

复习挺辛苦,但是时间不多。我2月29日决定考试,先看书看到3月12日,觉得有把握了才报名的。所以,俺是踩着最后一天把名给报上的。报完后,CFA机构来邮件拒绝我的报名,记得那也是个早上,心里就直接蒙了,不会吧,都看了大半月了。然后就折腾,哥做了2个工作证明啥的,就是来说明报名时回答某个问题,答错的原因是眼睛看花了,还好他们信了。3月份把Notes全过了一遍,每天看1百页或更多。在韩国,连教材都买不到,用打印机把Notes全打出来,死沉死沉。到4月份的时候,感觉也不是那么难,哥就松懈了,基本没怎么看,周末历来是不看的,都宅家里看电影。5月份换部门,新同事刚好也有考CFA2级的,就主动聊起来,问我听说过Qbank吗?我肯定没有嘛,就从他那儿拿来看看,试做了一下,还真吓了一大跳,大部分都不会。原来看过和会做题是两回事啊。Qbank里面针对10大块分别出题,每块从180~360道题不等,总共都有3千多道吧。如果每题花一分半答题那就是90个小时。我花的时间远多于此,做题包括核对,检查平均算8分钟的话。那就是480个小时,20天不眠不休。我取巧每块做了1/3,是真做了。再加上Mock Exam,历年题目。都过了遍。上班时,尽快把当天手头工作完成,公司也鼓励员工参考CFA,我竟然也就撑过来了。 经验很简单。看Notes,做题目,总结错的,不让错的再发生就可以了。

TOP

一级过了,8a2b之前一直担心的道德居然是a让我很是惊吓,2个b分别的计量与投资组合,我本身就是学计量的,计量居然得个b让我感觉很惭愧。。。经验么,其实就是认真复习,由于是转专业的,复习时间比较长,几乎有半年时间。特别是财管,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吧,而且在图书馆什么地方不会随时查阅,所以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最大的感触是复习两三遍后做题的重要性,做题的时候也就剩两三个星期了吧,做题做的有点晚,simple和mock我都做了,做了三年的吧,记得做第一套的时间正确率特别低,我和我的同学都是55%左右,当时都要崩了,但是都不要慌,边看题边看书,再看些书的边角的知识,多做做正确率最后也到70%了,而且真题要比simple mock里的简单些感觉,而且真的很像,至于那本practice一开始做了点,后来觉得出题方向不是很对也没怎么做,个人觉得做了也没太大用处。

大家一定要注意道德,今年的道德题目都挺短的,案例题不多,handbook之外的题出的很多,所以我一直特别害怕道德得c因为真的大都是蒙的,这次幸运道德蒙的还不错下次就不行了。。所以我觉得是不是二级的时候要把原版书的道德部分印下来看 考试的时候大家都有喝红牛,我上下午都是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就做完了,时间很充分,祝大家下次都能有个好成绩

TOP

道德一直是弱项 考到70%以上在考前就没有打算 准确来说道德是最难考的一项

因为时间原因 只有2个月来准备CFA 题目也没有太多的做过 而道德最需要的就是一直做题 然后好好的看一遍题目的分析,把书上没有的重点画下来,记下来 其余的项目在CFA里其实还算简单的 因为自己的英文比价好 在看CFA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卡顿 2个月的时间 把所有的notes翻了4遍 书本是没有看的 实在是太多了 Alternative Investments一直是自己的强项,结果没有考到A 这是自己没有想到的 其实如果英语够过关的话 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大概规划一下自己的进度 第一遍把整本书看一遍 第二遍把书再翻一遍 重点不太记得的部分标记一下 以便第三遍的复习 最后一周的时间把题目做一下 两三套题目再加上道德部分的强化 个人认为这样应该就足够了

TOP

L1备战和考试总结

2011年 8月1日打开纸箱开始看教材,报名参加香港12月份的L1考试。每天下班拒绝一切FB、LM活动(工作性质除外),平均每天看书5-6个小时。本人英文比较差,开始看职业道德就懵了。一天看30页(可是6个小时啊) ,基本上是抱着字典看下来的。看完都有点放弃了。看完职业道德速度就上来了 。每天能看到60页左右。(本人没有看NOTE,因为看NOTE也要查英文字典),看完教材大约还有1个半月时间。下载了KAPLAN题库银行,4000多道题貌似。做完一边以后开始看错误的。后来做了一本历年MOCK和SAMPLE,考试结果自己比较满意。7个A

一级经验总结:

1、不深究某个章节,L1考试深度有限广度无穷,把精力平均分担

2、多做题,加深印象,寻找感觉

3、职业道德一定要把握,这东西国内目前行业不重视,所以学起来有点困难,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那也要上。至少成绩要达到B以上才可以。经验就是反复做这部分的题。(我的教材这部分都被我涂满了要,大部分都是英译汉,汗颜啊)

4、最近三年MOCK和sample要做一便,熟悉三个答案的考试习惯和技巧。同时把所有知识点在考试时间内穿起来。 感觉重要的就这些。

L2备战可考试总结

2012年1月份回国当天晚上报名考2级,大约2月初左右拿到教材。平均每天看50-60页。看完第一遍感觉没有印象。然后坐边做课后题边复习。做MOCK和SAMPLE(感觉2012年的MOCK和sample题目出的不好,有些错误),然后和考友请教交流(有醍醐灌顶之感),L2做的题少于L1,考试深度明显增加。题目变少。重点突出。我下午考试的时候都有了放弃的打算,很难。昨晚上10点40多左右手机收到CONGRATULATIONS的邮件。结果6B4A低空飞过。很幸运。其中economics \ FRA \equity \portfolio management为A,其他的均为B。

吊丝经验:

1、每章节的例题和课后题一定要看懂。课后题一般都比例题复杂一些。先看懂答案。然后不看答案能把课后题目完整坐下来。

2、L2考试重点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分析和equity(教材的第二本和第四本),一定要把这两本书看透吃透,这两本书能拿到A,基本就差不多了,有精力再看看PORTFOLIO部分为L3做准备。

3、考试注意时间分配,二级题目虽然没有一级多,但是计算量大,有难度,不要被一道题拴住,超过2分钟还不知道怎么做就先放弃做后边的。

4、准备CFA的二级主要是理解为主,没有多少背的。但一定要对金融感兴趣,学起来就容易很多。实际中也会受益。

注:本人是比较笨的,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不见得对所有人都有用,我看到有些聪明的考友只看了20天一样过了L2(考得比我还好),因人而异,我没有报任何补习班,也没有看NOTES。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CFA LV1会考到多深,书上必须全会吗,有些地方比较难啊
下一主题:跨专业考CFA,需要看哪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