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前景分析
下一主题:Bush Visits China
返回列表 发帖

跨国并购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方式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安全的真正含义,在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获得最大的经济自主权。只有获得了最大的经济自主权,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的经济安全。

    以日本为例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日本在二战之前,一直迷恋于通过军事方式解决自己的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问题。二战的惨败,迫使日本只能走上通过经济方式解决自己经济安全的道路。而日本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成功。通过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虽然缺乏各种经济发展的资源,却成功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正是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日本虽然也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所遭受的损失却远比东南亚各国和韩国小得多。

    由于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日本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也大,在处理农产品这个敏感问题上,日本一直态度强硬,而美国也一直难以真正打开日本的国内农业市场。实际上,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做出的承诺,远远大于当初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时的承诺。这就深刻地证明了经济实力是经济自主权的基础。

    但是单纯的经济实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力,要想使经济实力转变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还必须借助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跨国企业。没有跨国企业,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就只能扮演商品输出者的角色,而这个角色可能诱发两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当商品输出者具有较强竞争力且也具有自主权的时候,输入国的企业可能会动用贸易保护措施来抵抗这种商品的输出。当初日本汽车企业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就面临着这种抵抗。而且,这种抵抗甚至会以暴力方式出现。中国温州制鞋商人在西班牙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而当商品输出者虽然有一定竞争力却缺乏自主权的时候,这种商品输出者就只能成为跨国企业的打工者。中国目前的各个国有汽车企业,就是这种地位。中国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使按照目前的国际汇率,也和英国、法国相当,但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却远远小于上述两国,除了历史惯性的因素之外。中国跨国企业的世界地位低下,是根本原因。如果一个国家的大企业基本是跨国公司的打工者,即使这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不小,它也只能处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附庸地位。

    英国和法国,虽然总体经济实力已经无法和美国抗衡,与日本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但依然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地位,这与其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有着必然的联系。

   近几年来,英国和法国的跨国企业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并购的重要力量之一。英国的BP石油公司,原来只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石油公司,与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相比,实力差距较大。但这家石油公司却最先预见到世界石油公司大改组的时机已经成熟,率先发动了世界石油公司的兼并大战,先是在1998年兼并了美国的Amoco 石油公司,随后又在1999年兼并了美国的大西洋富田石油公司,从而一举成为在世界石油市场叱咤风云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无论是规模还是竞争力都和世界最大的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并驾齐驱。英国的汇丰银行,原本只是中国香港的一家规模不大的英资银行,在1993年兼并英国的米得兰银行之后,成为英国最大的银行,尝到了兼并甜头之后,汇丰银行开始了声势浩大的跨国兼并战,先是在1999年兼并美国的纽约共和银行,随后在2000年兼并了法国的商业信贷银行,接着又在2002兼并了美国第二大消费信贷企业——家庭国际公司,从而成为世界第二大银行,是世界第一大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的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英国的沃达丰电信公司,原本是一家新兴的专门经营移动电话服务的小公司,但是却创造了人类历史最大的兼并案,以180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德国的曼内斯曼公司,此前还兼并了美国的空中联系通信公司,通过这系列跨国兼并,沃达丰成为世界移动电话服务的真正霸主。法国企业同样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跨国兼并战。法国的宇航公司,通过与德国航空航天企业、西班牙航空航天企业的跨国并购,创建了欧洲航天与防务公司,其控股80%的空中客车公司,一举超越了美国的波音公司,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大型民用航空企业。法国的AXA保险公司,于2000年兼并了美国的公平人寿保险公司,成为了世界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

    正是这些跨国企业的跨国兼并战,极大地提高了这些跨国企业的母国的国际地位,使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这些跨国公司的强势领域,也正是这些跨国公司的母国的强势领域。英国在世界石油领域、世界商业银行领域、世界移动电话服务领域,法国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世界保险领域是公认的强国,就是源于其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力。

    正是由于这些强大的跨国公司的存在,英国和法国虽然总体经济规模与中国相当,但是它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却远远高于中国。

    通过跨国并购,原来强大的跨国企业更为强大,甚至成为该领域的世界霸主,从而控制了该领域,也就是使得其母国在该领域成为世界的枢纽国家,从而在该领域获得了最大的经济自主权,也就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安全。

    意大利的例子也可以用来说明这一点。意大利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英国、法国也是旗鼓相当的,但是意大利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地位远低于英国和法国,这也是源于该国跨国企业的实力太薄弱。意大利没有类似英国的沃达丰公司、汇丰银行、BP石油公司,法国的AXA保险公司、欧洲航天与防务公司这样的世界霸主企业,意大利的跨国公司也没有进行类似影响的跨国并购。这都导致意大利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无法获得与英国、法国类似的中心地位。意大利的国家经济安全保证能力,也就无法和英国、法国相匹敌。

中国在能源,矿产等方面的并购的确做得很漂亮,但在制造业等领域的并购恐怕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前景分析
下一主题:Bush Visits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