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蔚深证券增资方案被否 监管层“畏惧”民资?
下一主题:保险公司介绍
返回列表 发帖

并购三思

并购三思 文 钱学锋 中国的并购年   2005年将是美国并购年,头两个月已经开始显露迹象:宝洁(P&G)并购吉列(Gillette),SBC通讯公司收购AT&T,费德瑞百货公司(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收购美美百货。这个趋势对中国而言,直接影响可能小于间接影响。但就中国本身来讲,2005年也将是一个并购年,盛大和新浪已经开了个头儿。   尽管盛大和新浪的并购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什么还要预计2005年中国仍将会是并购年?第一个依据就是中国形成了一个日益增大的海外上市公司群体,并且有些已经能够在纳斯达克和香港上市。继2000年的 “老三股”——新浪、搜狐和网易之后,现在产生“新八股”(盛大、九城、携程、易龙、灵通、华友、51Jobs和金融街),其中有代表网络游戏的盛大和第九城市,有主营电子商务的携程和易龙,有做无线增值业务的灵通和华友,还有中国金融网和51jobs这些都是跟互联网直接相关。   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股市不断的平稳是并购的前提条件。美国许多大的并购案中,并购方大多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是并购资金的来源。中国公司越来越强大,预计2005年还会有五家到十家的公司去纳斯达克上市,并购的基础或基数是在扩大。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多,资源的整合越来越迫切。以盛大并购新浪而言,盛大是一个娱乐性的公司,以网络游戏为主,是一种以娱乐的应用为主的公司,而新浪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人气足,像一个巨大的跳水台,能容纳各种各样的应用因素。比如它也开始去做网络游戏,后来又进入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和雅虎做了一个合资的易拍。作为应用层面的盛大,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来支持,有很大的人流来支持。如果有个很大的平台,它的池子就会更深。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无论是盛大和新浪,还是其他公司,都将会是未来的方向。   盛大与新浪的并购为2005并购年开了个好头儿,其中有必然也有偶然因素。偶然是因为新浪的股权相当分散。股权比较分散,容易成为被人家并购的选择,不是陈天桥也可能会是其他人(如市场上所传闻的雅虎)做这件事情,只是盛大的市值最近已经接近30亿美元,资金实力较强。 上市的选择   企业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会对企业未来并购有很大影响,而这容易被人忽略。美国证券市场资金量和流通量较大,香港的证券市场就相对规模较小,在纳斯达克每天的日均股票交易量是十多亿股,它的总市值是5.2兆美元,香港主版加上创业版,它的总的股市的股值是4万多亿港元,折合成美元的话大概是美国纳斯达克的十到十二分之一。香港上市公司有1000多家,纳斯达克共有5000多家。而美国除了纳斯达克还有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和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   现在很多国内的企业认为美国的《证券法》比较严格,开始考虑只在香港上市或者美国上市。但是他们可能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就融资和再融资的功能讲,美国远远强过香港。回头看联想和IBM的并购,联想现在吃的一个小亏就是它只是香港上市公司,所以其市值很小,因为它拿的是香港给出的股票价格。统计表明,盛大现在的市盈率是30倍,新浪是27倍左右;同样的模型下,腾讯在香港上市,香港给它的估值是17倍。一个是资本市场的深度,一个是估值,这两个方面对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紧密相关。 思科模式(Cisco Way)   从经济学角度看,并购是资源再优化分配。从宏观角度来讲,这个资源怎么样分配——比如宝钢,还要去珠三角、去北方去竞争和发展,如果不通过并购的方法,再去建厂再去投入就不现实。毕竟,资源不可能是无限的放大的,只有通过再优化的配置,在更优化的公司的手上才能实现更好的效率。所以在国内这方面是非常大的问题——钢铁、水泥,这些大基建的项目,如果一味地扩张和再建,就造成了浪费。包括半导体,产业高科技等里面也出现这个问题,一看芯片好,每个地方就都作为形象工程来建设。长三角搞了,北京也要搞,西安也要搞,都想自己搞一个6英寸、8英寸、12英寸的大厂 ,一投就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真的有这个必要吗?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公司怎能更好的把它的资金有效地利用起来?在并购所产生的效益里面,有一些具体的模式,比如思科的方式。思科就是通过并购那些具有先进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来弥补它研发方面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降低研发成本。所以从效率的角度来讲,并购对资源的整合是一种科学的选择。   现在国内并购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还存在几个障碍:第一个障碍是我们的股市发育不完善,国外的并购都会利用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有市值。而国内的上市公司2/3是国有股,不流通,无法做到这一点。一些企业并购往往也变成了一种行政命令,由政府主导。第二个障碍是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家往往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而忽视了创造公司的最大目的——创造股东的价值。如果制度和观念的障碍得以解决,则中国的并购市场前景无限。

要约并购是目前最流行的并购方式。。

TOP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蔚深证券增资方案被否 监管层“畏惧”民资?
下一主题:保险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