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60
- 帖子
- 156
- 主题
- 84
- 注册时间
- 2005-3-16
- 最后登录
- 2008-7-18
|
4月的陆家嘴,和风徐徐,游人如织。对成群结队来春游的小学生们来说,海洋馆的吸引力显然在东方明珠电视塔之上,无论后者被赋予了多大的象征意义,或是见证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浦东15年的历史,如在昨日,却又恍若隔世;15年的历史,是如此的轻松,却又分外厚重。
自1990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在上海宣布开放开发浦东之日起,这块等待已久的土地只用了15年的时间,就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写下了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而今,昔日老上海滩的繁华与落寞已经尘封在人们的记忆深处;15年浦东的神奇变迁终又织就大上海的光荣与梦想。
建筑工地如此繁忙,房价依旧飞涨;当稻花清香已成往事,世纪公园里的花木却在吐露芬芳。世纪大道有着100米宽度和5000米长度,气势之恢宏足以让人的任何情绪都变得虚妄;而要想一窥东方明珠电视塔或者比邻而居的金茂大厦的全貌,你必须抬头仰望,忍受刺眼的阳光。
“通过浦东的发展,振兴上海,辐射长三角,带动全国,提高承接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能力。”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宣称。
而今当掌声在浦东响起,浦东乃至上海要做的,显然也不仅仅是迎接纷至沓来的赞美和惊叹。15年的浦东,正面临新的历史拐点。接过鲜花的同时,浦东还在苦苦寻找着它的未来。
被基建改变的历史
“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相比,浦东都是最新的,”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俞强说,“这里的交通规划和城市格局,这里的摩天大楼和高科技园区,不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逊色。”
但是,就在20年前的1980年代,浦东人去浦西还要靠摆渡,遇上恶劣天气交通就会阻断。有一年延安东路轮渡码头因为大雾天气发生的挤死人的惨剧更是成为浦东人心中永远的伤疤。而在1990年代后随着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的建成通车,随着过江隧道的建成以及地铁二号线的开通,这一场景注定成为了历史。随之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的,还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的民间说法。
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上海市政府取消浦西到浦东的过桥费的举措。此举一出,浦东的地价和房地产价格应声上涨。如今,上海最抢手的楼盘、最高尚的社区在浦东,全市每售出4套商品房就有一套在浦东;浦东已涌现出40多个国际社区,长期在浦东工作、居住的外籍人士超过2万人。世纪公园附近的房产价格超过两万元每平米的比比皆是。
张江高科技园区早在1992年7月就已经成立,但是直到1999年底地铁二号线建成通车和上海市政府“聚焦张江”战略的实施,大量的创业人员和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以及各种研发中心才开始入驻张江。截至2004年底,张江的注册企业已经达到3168家,并且有70多家研发中心落户张江。大批年轻的创业者和高素质人员的到来正使张江成为浦东最有活力的一块土地。
浦东是“楼宇经济”的始作俑者。站在外滩黄浦江边眺望对岸的陆家嘴,摩天大楼形成的森林就会强烈地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要发展现代的服务业,必须要有高端的写字楼。”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说。无论是名闻遐迩的金茂大厦,还是建设中的世界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抑或是其他鳞次栉比造型各异的摩天大楼,都在文化意义上解构着传统的上海文化。
2004年初的统计显示,陆家嘴聚集的各类功能机构与企业单位已达2.3万家,其中包括7家要素市场、近200家中外金融机构、2000多家贸易公司,以及近2000家法律、会计、税务、咨询、信息、投资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此外,浦东国际机场的建成、洋山港的建设,以及未来世博会带来的又一轮的基础建设热潮,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和改变着浦东的历史。
聚集与辐射之间
按照中央决策开发浦东时的定位,是要浦东作为上海建设“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发挥作用,“为长三角服务,为长江流域服务,为全国经济服务。”
在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秘书长杨周彝看来,浦东自身能量集聚的完成还需要至少10年的时间。“15年只是奠定了一个初步的基础,浦东要完成集聚,需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美元,而2004年这一数字是1800亿人民币,”杨周彝气魄惊人。
事实上,上海的开发开放正是从浦东的开发开放开始的。上海市的学者和官员们的一个共识是,一个浦东盘活了整个上海,浦东开发带来的是整个上海的复兴。上海市的一位官员曾经说,这座城市的历史几乎中断了半个多世纪,如今有些重新往原来的方向走去,亦即旧上海作为远东大都会的地位和影响力。
“作为计划经济的大本营,1980年代的上海浦西老城区已经老化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甚至连南京西路的里弄里面都是工厂,单靠老城区已经无法完成动迁改造,上海要发展,必须拓展新的空间,”杨周彝说,“正是后来浦东的开发,将浦西的商业功能和服务业功能释放了出来,带动上海城市面貌改观的同时,浦东也基本完成了自身的崛起。”
中央对浦东开发的支持带来的优惠政策对于创业者和企业家们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周边省份的很多大公司都将总部迁到上海,如杉杉、均瑶等。同时,由于大批跨国龙头企业的被引入,其所发生的产业集群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于是,众多的资本和人才云集浦东。
“在浦东自身崛起的任务基本完成的情况下,现在浦东要做的是增强服务,由以前的侧重于集聚转向侧重于辐射,提升服务能级。”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郭爱军研究员说,“这要求浦东建设好几个系统,如金融系统和货运系统等。”
具体解释浦东应该发挥的带动作用,郭爱军介绍说,首先要带动两翼,即浦东可以利用航运和金融等优势进一步向南汇延伸,同时利用越江隧道与崇明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第二就是要带动长三角,现在浦东有45个跨国公司的总部,浦东可以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使这些跨国公司向长三角延伸;同时也要探讨如何使浦东的金融网络延伸到长三角;另外浦东也可以通过公路、铁路和内河航运服务于长三角。第三就是利用浦东的修船业、造船业的辐射作用,带动黄金水道。
杨周彝特别提到了浦东的政策辐射功能。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中国的很多政策都是从浦东推向全国的。比如国家最早在陆家嘴允许外资银行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2002年,24家经营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超过440亿元。陆家嘴现有的7家国家级的要素市场也在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积累着经验。
同时,大量的集聚也使得“资本溢出效应”初露端倪。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注册地放在上海,而将生产制造基地往周边地区转移。这样上海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为周边地区招商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昆山的发展依靠的就是上海,确切讲就是浦东的开发开放。我们就是要做上海的后花园,利用上海的辐射作用主动和上海接轨。”江苏省昆山市工商联副会长吴小麟在今年2月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说。
瓶颈和挑战初现
浦东的发展主要依靠城市建设和外资投入,与浙江、江苏、广东的增长模式、原动力都不一样。浦东的城市建设大量的资金都是靠政府主导的土地批租获得资金。同时,在浦东四个功能区的发展中,政府的规划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聚焦张江”战略的实施还是浦东对陆家嘴CBD的建设,你都能看到政府那只强有力的手。
“习惯于配置资源的政府要比热衷于招商引资的政府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教授曾经警告说。北京中关村滥觞于1980年代初,首倡者是附近高校里的科技人员,等形成一定气候政府才加以规划;而张江一开始就是政府规划的产物,政府搭舞台在先,企业唱戏在后。中关村的活力是与生俱来的,而张江的生命力则要后天补充。
“与开放开发初期相比,浦东新区的制度创新的步伐有所放慢,政府服务水平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杨周彝说。而新区内居民生活文化设施建设与浦西相比,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差距。
当上海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诟病的时候,有关浦东的商务成本高企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投资门槛和商务成本过高,已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浦东吸引外资的步伐,同样也将众多创业者挡在了门外。
“现在浦东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地价也越来越高,”浦东综合经济研究所李庭辉研究员说,“现在浦东每平方米土地的开发成本已经超过100美元,最贵的更是达到160美元乣170美元,而昆山的土地开发成本只有10美元左右。”在此情况下,占浦东GDP大半壁江山的制造业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
并且,随着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浦东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已经不明显。同时,“加入WTO之后,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以及浦东很多优惠政策的到期,浦东与周边地区政策环境的落差明显缩小。”郭爱军说。
“陆家嘴金融中心区有形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同时国内外已经形成和正在建设的金融中心使得企业的选择范围变宽,企业迁出的频率变高。”陆家嘴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顾晓鸣说。
但是,周边地区仍很难在同一个层面上与浦东竞争。对于跨国巨头来讲,到中国投资的首选地仍然是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以及上海市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浦东有着众多的要素市场以及制度创新的潜力。而上海市多年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和制度化的环境,无论对外资还是内资,都有着持久的吸引力。其他地区目前仍以制造业为主,与浦东互为腹地,形成错位竞争。
对于引进外资过多可能带来的隐患,郭爱军解释说,浦东这些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引进外资,但与东南亚国家吸引的多为短期外资相比,浦东引进的外资多为长期性的直接投资,整体结构是健康的。
但是,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曾有着让全国人民如数家珍的上海名牌,而今都已成为往事。浦东开发15年来,也没有形成能够让人叫得上的名牌产品。“经济强,品牌弱”,是浦东的尴尬,也是上海的尴尬。同样,浦东聚集了数目庞大的白领阶层,但上海本土的企业家的质与量却不成比例。
浦东的新跨越
2005年4月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在陆家嘴的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召开。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讲话指出,浦东新区要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的结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能级,在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会展旅游等行业,初步形成对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强有力的服务和辐射功能。到2007年,力争使新区第三产业总量超过1200亿元,占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50%。2004年,这一比重是47%。
对于浦东来说,服务业也要在加入WTO后逐步由“限制中的开放”转为“开放中的限制”。“浦东的二次腾飞要靠制度创新,浦东要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建设。” 浦东综合经济研究所李庭辉研究员说。将要在4月18日即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5周年纪念日在浦东挂牌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第二总部,对于提高浦东在金融创新方面的自由度,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而今,浦东正在同深圳竞争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目前国内还没有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的具体内容现在仍在细化中,但其核心就是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
事实上,浦东地区商务成本的提高以及周边地区对浦东在制造业上的承接使得浦东正好可以顺势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第二产业也不能丢,否则可能是两头落空。”郭爱军说。而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业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业,就成为浦东第二产业的不二选择。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浦东承载了太多人的梦想和期待。浦东能否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成为真正能够统摄长三角的龙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