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34
- 帖子
- 713
- 主题
- 308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6月底7月初,相继几家公司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融资额在1000万~2000万美元之间,一下子又鼓舞了许多创业者的斗志。如果参加几个风险投资的论坛,看到那些渴望投资的创业者,你会发现中国的创业者虽然都号称自己是“高技术”,但实际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在中国,几乎所有创投基金最强调的都是盈利模式。 这就进入到风险投资的第一个怪圈:创业企业越缺少技术含量,技术优势带来的新市场前景就越淡化,创投基金就越在意它的盈利模式(现在创投的不成文标准已经进展到只投给那些已经前期盈利的企业),对于一个新企业来说,盈利往往要靠压缩成本获得,这种情况下,技术研发的投入就不会成为企业最迫切要做的事。创业者与创投基金管理者在盈利上更容易达成一致,怪圈的结果就是创业者和风投基金几乎都对技术避而不谈了。 这个怪圈的形成,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 与美国2005年37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量相比,即使假设去年投在中国的10亿美元创投基金都投在了技术企业上,也连美国的三十分之一都不到。更何况10亿美元中投入到真正有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的企业上的微乎其微,而美国大多数钱都投入到技术创新、生物科技以及新能源等企业中。 创投基金赌的是明天,它约定俗成的功能是扶植新技术企业。而在中国,因为市场的庞大,不论是创投基金还是纳斯达克市场,都对“中国概念”追捧有加,中国概念不是技术概念。如果只是一心营造一个跟在美国市场之后的中国市场,这不是坏事,但如果想走技术领先之路,那这个问题就值得关注。 以前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叫“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有多少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科技成果”,即便为数不多的科技成果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也是寻找境外的风险投资——以牺牲股权为代价。从资本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如果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讲,一窝蜂地去美国融资可能并非好事——知识产权本地化、保护并壮大本地技术创新企业还没有引起重视。从企业融资成本的角度讲,成本最低的是银行贷款,而不是风险投资,尤其对已经盈利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但眼下看,来自于政府背景的基金、国有的商业银行还没有意识到对本土技术企业的支持可能对未来国力的增强、对未来的市场主动性的争取更重要。 根据对国内创业者的调查,前期融资在20万~50万美元是最合理的,它可以保证项目启动并运行一段时间,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股权不被稀释。但创投基金通常不做这样的小项目,政府背景的基金和银行贷款虽然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但国内小额贷款种类偏少且偏低,最常见的2万~5万元的小额贷款,其对象多为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对于创新企业来说没有任何价值。即使有相应金额的贷款,银行缺少专业人才审批、审批机制过于繁琐,对产业的促进作用也接近于无。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都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园区”(似乎找不到哪个城市没有这样的园区),而这个园区或者竞相争取全球五百强这样的大企业进驻,或者沦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圈地概念,一个产业园区应该具备的为创新企业提供平台、降低创新企业之间交易成本、孵化新企业的功能完全指望不上。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个怪圈:政府需要技术创新以增强竞争力,但政府却更乐于把资金和土地资源盯在大企业身上,最应该承担本土风险投资责任的政府背景基金、银行不屑于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它们宁肯把钱贷给房地产开发商,把土地的使用成本抬上去,导致小企业创业成本再度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