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127
- 帖子
- 850
- 主题
- 341
- 注册时间
- 2011-5-20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作为一家总资产约3万亿元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的一举一动——从最早支持不被商业银行看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到关注下岗再就业等民生领域,从率先迈出海外投资步伐,到全面商业化转型,无不吸引着业界的目光。 作为国开行、这家大型政策性银行的掌舵者,行长陈元每次公开演讲都被认为透露出国开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在近日的“2008陆家嘴(600663)论坛”上,陈元发表演讲并回答了《第一财经日报》的提问,提出“成为一家国际化银行是国开行的目标”。 国际化之路关键的第一步 去年7月23日,国开行吸引了全球金融市场的目光。这一天,国开行与英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的巴克莱银行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和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参与巴克莱银行牵头的、迄今为止全球银行业最大的并购案。 据活动参与者透露,陈元在与巴克莱银行签署协议时说,这是国开行的一个“历史性时刻”。 这一“历史性时刻”意味着国开行在国际化之路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陈元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说,中国的金融机构只有做强做大才能稳健走向世界,目前国开行在海外开展业务就是希望成为一家国际化、全球化的银行。 根据股份认购协议,国开行投入30亿美元参股巴克莱银行,持股比例约为3%,支持其正在进行的收购荷兰银行的行动,并向巴克莱银行派出董事。 此后,巴克莱收购荷兰银行未能成功。而去年下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巴克莱银行股价一度下跌,国开行对巴克莱的投资出现账面浮亏,有人甚至每天计算国开行亏了多少,市场开始关注中国银行(601988)业海外投资的风险。 对于这笔投资,陈元的评价则是“这是很好的机会和很好的投资”。他强调,国开行对巴克莱的投资不是以财务投资短期盈利为目标,而是长期的战略投资,着眼于长期合作。 根据国开行与巴克莱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行全面合作,巴克莱银行将向国开行转让管理经验和技术,提供人员培训,而国开行将支持巴克莱银行的全球发展战略。去年10月,国开行与巴克莱银行结成商品业务战略联盟,专注于能源、金属及节能减排领域的合作。 陈元还表示,巴克莱银行将会带给国开行很多风险管理和国际化业务中的新技能。“我们期待着与巴克莱银行更密切的合作”。 谈到国开行为什么要走国际化之路,陈元说这来自国外一些银行的经验教训。他说,我们看到很多国家的一些基础很好、在国内发展很快的银行,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错失了发展时机,但也看到一些银行在国内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快国际业务发展,现在他们的国际业务大大超过了国内业务,成为主要的业务。 其实,陈元带领国开行走向国际舞台的准备早就开始了。从1998年3月出任国开行行长开始,陈元就提出 “要成为国际一流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并要求下属列出全球10家表现最好的银行,把他们的业绩作为国开行的借鉴。 陈元的国际化视野从国开行国际顾问委员会的组成亦可窥见一斑,其成员包括美国国际集团前董事长莫里斯.汉克.格林伯格、英国央行前行长爱德华.乔治爵士等全球金融界重量级人物。 陈元认为,中国金融机构走向世界刚刚起步,需要发达国家采取更加开放、公平、公正的态度为中国金融机构的参与提供机会和条件,而不是阻碍、歧视和设壁垒限制。 试水“全能”银行 去年的最后一天,国开行再次吸引了业界关注。这一天,中央汇金公司和国开行签署协议,汇金向国开行注资200亿美元以补充资本金,注资后资本充足率达到12.77%。国开行终于迈出了从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的实质性步伐。 随后,国开行商业化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国开行将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实施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条件成熟时可择机上市。在业务方面,除继续开展中长期贷款业务外,方案同意国开行拥有投资银行功能。 总体实施方案出台后,国开行商业化改革尚未有明显动作。陈元说,目前国开行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研究改革转型中的有关问题,确保改革的成功。 同时允许开展中长期信贷和投资银行业务,意味着国开行有可能试水“全能”银行,打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界限。 对于投资银行业务,早在2005年3月参加新华网访谈时,陈元就坦言,国开行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说到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不是只有券商,实际上国开行也在做。“我们所从事的开发性金融和各地的合作协议,就是广义的财务顾问”。 事实上,这几年国开行已经开始尝试涉足证券、信托、租赁等领域,并进入股权投资领域,这或将为全能银行搭建平台。 从2004年末开始,国开行以“软贷款”和技术支持的形式参与重组了重庆银行、德阳市商业银行等城商行。去年,国开行在四川、青海、甘肃、吉林、湖北等省发起设立了多家村镇银行,且大部分为控股股东。 去年底,国开行涉足金融租赁领域,向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注资超过70亿元,持股比例90%以上,打造国内最大规模的金融租赁公司。同时,国开行将有可能借此机会间接控股深圳金融租赁持有60%股权的银泰证券,曲线进入证券领域。 最近,国开行还将参股对全能银行至关重要的信托公司。知情人士透露,国开行已基本确定入股正在增资扩股的宁波金港信托。 此外,国开行率先涉足了股权投资领域。目前国开行已经参与设立了包括中非发展基金、渤海产业基金在内的7只产业基金。 尽管国开行副行长刘克崮今年两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投资银行业务怎么运作,还需继续研究”,但有了这几年的积累,相信国开行向全能银行的步伐不会太慢。 建设商业化规则 一家政策性银行走向海外,何以赢得国际金融机构的认可?陈元在“2008陆家嘴论坛”上说,非常低的不良贷款率是当前国开行有信心向国际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国开行贷款余额2.55万亿元,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48%和0.52%,连续17个季度实现“双降”。“这是国开行的历史最低点,也是目前国内各银行中最低的。”陈元说。 然而,10年前国开行的资产质量却令人堪忧,1998年3月陈元出任国开行行长时,不良贷款率达32.6%。陈元坦言看到这个数字时“非常着急”。 包括国开行在内的3家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很多人就认为政策性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还不了也没关系,甚至有的人贷款时就想着“不用再还了”,国开行成了“第二财政”,国开行的钱成了“免费的午餐”。 “我到国开行的第一天就抱定决心要改变这个状况。”陈元说,得让所有人明白,这个规则是不对的,假如不管还款前景好坏,什么项目都贷款,那国开行就不是银行,而是拨款机器。 在这样的基础上,国开行开始与贷款人一起建立商业化规则,共同合作防范风险。对于国开行开展业务的基本原则,陈元说,国开行是不能做赔本买卖的,因为拿的是公众的钱,是从市场上融来的,要还本付息。从这点来说,跟商业银行、股市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规则的改变带来资产质量的显著改善。2000年,国开行确定了不良贷款降到国际先进水平3%以下的目标,四年后就降到了百分之一点几,并保持同业最低水平。“这也为国开行下一步商业化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陈元说。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国开行在商业化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就已经实行商业化运作了。从1996年开始与国开行合作的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金融集团中国执行董事、北京分行行长幸公杰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国开行虽是政策性银行,但其操作非常商业化。“风险管理方面尤其让我敬佩。” 陈元 1945年1月生 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 1981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1982年8月起,任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常委 1988年3月,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1998年3月,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