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谁并购谁:不对等的整合

对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杨国安的研究项目“华人企业全球化”而言,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太多。
  
最终入选的5家企业:格兰仕、明基电通、中集集团、TCL-汤姆逊和趋势科技,其中4家赖以海外拓张的基础仍然是立足中国的“低成本制造能力”。
  
“我们挑选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找这些企业,在台湾也好,大陆也好,他们在全球化方面走在比较前面的。不是在想的,而是在做的。看了半天就是这些公司。”杨国安说。
  
“中国的服务业有哪一家是全球化比较前面的?因为没有代表,所以就没有研究它们。这可能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资源”和“市场”两个维度上,这些基于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中国公司正在努力向外拓张,它们的目标是成为“海外资源的利用者和全球市场的经营者”。
  
尽管,它们的路径各有不同:内部成长、联盟或者是并购。2005年,声势浩大的中国海外并购军团,就是其中一支最为重要的力量。
  
而事实的另一面是,中国资源和中国市场同时也在成为别人整合的目标,全球公司也正在中国本土展开紧锣密鼓的动作。
  
并购“不等式”
  
来自英国并购市场资讯研究机构Mergermarket的数据显示,在新世纪的前5年,中国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并购,欧洲、北美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同时呈现线形增长趋势。
  
2001年,中国公司在欧洲和北美仅有两宗成功并购,交易规模仅为1000万欧元,200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19宗和41亿欧元。
  
而欧洲、北美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呈现了更快的增长。2001年全年完成12宗交易,规模在25亿欧元左右,而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当中,合计104家中国企业、超过110亿欧元的资产被欧美公司成功并购。
  
数据显示的另一个信息也许更加重要。2005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的巅峰之年,在欧美市场的17宗并购当中,有10宗集中在工业和能源、矿产领域。而同时期,欧美公司并购的中国公司集中的行业依次是,工业(36宗),消费品(15宗),金融服务(14宗),科技(14宗)。
  
对于中国公司和欧美公司在并购价值取向上的不同,美世管理顾问公司董事莫杰夫(Jeff MacCorkle)表示,“我觉得,制造业一类的行业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超过国外企业,因为这些行业在海外的利润空间非常小,有的甚至只有1%,在中国完全不同。”
  
“中国企业凭借生产成本优势去收购欧洲或者是北美的公司,这些公司恰恰是因为生产成本过高而运营不好,但是本身有很好的技术。”“中国的人力、制造成本优势和欧洲在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相结合,这样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在莫杰夫看来,“来自中国的收购帮助了很多欧洲公司存活”,而“在资源和制造技术外,还没有多少真正的中国收购国外企业的案例”。
  
那么,中国公司是否总是在接受一些别人抛售的行业和公司?杨国安认为,“很多跨国公司在战略转型,专注于未来最核心的能力,而把非核心、非营利的业务到处在卖,对中国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有利条件,现在有很多的机会。”
  
至于行业的选择,“我觉得这个应该量力而为。大家看到有兴趣的东西,你也有兴趣。人家跨国公司比你大,技术能力比你高,资金比你雄厚。那么,你够不够人家打?”
  
“行业吸引力有大小,公司有强弱。你是要挑选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去跟人家打呢,还是挑一个行业吸引力不是很大,但你在其中够强的。这就需要选择。”
  
“你可能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这个行业已经没有太多的吸引力。这是一个战略选择的结果。”杨国安说。
  
接盘“二手资产”
  
中国并购力量浩荡出行的影像,并不仅仅是国人一厢情愿的幻影,国外舆论同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德国之声》在对2004年的并购市场进行总结之后,表达了“卖空德国”的担忧,据其引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合计有278家德国企业被中国公司并购。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如何统计的,但那可能太多了,正常的应该是少于10个。”德国Bohle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