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国际投行上演挖角战 争食资本市场

近段时间,国内投行界屡报跳槽事件,谢国忠、许小年、张文东等一批著名的投行人士都另觅新家。市场人士指出,随着国内IP O和二级市场融资需求的日益增大,投行在中国市场将迎来“第二春”;与此相应的,是国际投行在中国市场上赚了个盆满钵溢。国内投行的差距在哪里,国际投行在资本市场上一些近乎翻云覆云的举措,我们在未来的市场上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与警醒呢?
 
外资投行竞相“挖角”争食中国市场
前日,花旗集团宣布,任命张文东为其中国投资银行团队的董事总经理。据悉,张文东此前任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和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负责该部门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和战略制定。事实上,张文东转投花旗,不过是外资投行在中国市场“挖角大战”的延续。去年3月,花旗聘请赵竞为中国投行常务董事,而赵竞在加入花旗前,曾在摩根士丹利任职12年,任中国投行业务北京首席代表。大摩也在去年2月,将花旗银行前投资银行业务主管孙玮聘为中国首席执行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的投资银行家变得越来越抢手,显示了中国正逐渐成为各国际投行的必争之地。
中国市场IPO与再融资需求依然巨大
在国际投行大佬眼中,中国市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金矿”。根据美国金融逻辑公司全球投资银行技术部主管、高级商业分析师李曦寰的统计,2005 年有78家中国企业于世界各地的七大主要股票市场IPO上市,融资总额高达188亿美元,占全球IPO融资总量的11.09%,就IPO融资总量而言,中国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IPO融资大国。去年中国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的筹资额再攀新高,突破3000亿元。在这些资本盛宴中,外资投行尝足了甜头。统计显示,去年1月至8月,中国企业在香港地区融资承销收入前十名均是国际投行,高盛、瑞银、摩根大通、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花旗五家投行就占据了近60%的市场份额。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未来国内企业在证券市场更大的融资规模令外资投行产生了无限觊觎之心。针对此次张文东辞别瑞银转投花旗,花旗亚太投资银行部主管马睿明表示,期待着他能与花旗在大陆和亚太区的领导团队紧密合作,进一步推动花旗投资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发展。而最近数月,国内投行界亦屡报跳槽事件,中国市场庞大的融资需求将使投行迎来“第二春”,目前中外投行在人才、公司管理和资本金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本土投行实力尚相差甚远
持续数年的漫漫熊市让国内本土券商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去年以来,随着股市行情转暖,证券业普遍复苏。统计显示,去年上半年全行业营业收入 231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盈利公司93家。全行业财务状况恢复到历史较高水平,连续4年亏损的局面将在今年得以扭转。但与国际投行相比,国内投行仍然差距明显。表现最好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的2006上半年报显示,其证券承销业务的收入为2亿元。而仅中国银行H股IPO一单,就让高盛和瑞银坐享20 亿元承销收入。对于外资投行而言,其开拓中国市场的终极目标是要在A股一级市场上分一杯羹。但由于目前我国券商市场尚未全面开放,外资投行欲获得A股 IPO承销收入,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收购一家中国本土券商,以此获得其在中国的投资银行和经纪业务方面的牌照。去年6月,瑞银以17亿元入主北京证券,点燃了外资跻身中国证券行业的激情。随后,摩根大通试图入主辽宁证券,摩根士丹利密洽山西证券、交行联合汇丰集团欲重组湘财证券……外资投行试图进入 A股发行市场之迫切可见一斑。但去年9月中旬,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曾表示,中国近期不会再批准外资并购国内券商股权。这意味着监管层收紧外资进入门槛,叫停了外资并购国内券商。“外资券商素来凶猛,一旦现身,势必改写国内券商格局。”国内某知名证券公司一位分析师坦言,外资投行具有巨大的规模优势,可能不把本土券商看成真正的对手,A股市场发行承销业务一旦放开,对国内证券业会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民营企业应谨慎借船出海
对于很多A股IPO较困难的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而言,借助国际投行的力量登陆香港、纽约资本市场近年已渐成风气。在百度、盛大、无锡尚德越洋IPO创造的“财富神话”背后,无不能看到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国际这些国际投行来去匆匆的身影。去年,摩根士丹利利用资本之手,成功操控了国美永乐并购案。作为第一家受外资投行对赌协议及操作手法推动而被并购的中国公司,永乐也给中国企业界上了生动的一课。它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扎根于企业决策者们脑海中的关于“财务投资者不会干涉企业运营和战略”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范锋认为,对于那些急于上市的民营企业,跨国投行其实就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民企缺少对投行游戏规则的一般了解,对资本运作的风险估计不足,欠缺资本运作的基本常识,那么就有可能陷于“成也投行,败也投行”的慨叹中。本报记者孙君成
 链接 投行借IPO赚得盆满钵溢
据悉,光大银行日前选定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作为其计划中的香港上市的顾问。此前的消息称,光大银行可能今年上半年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筹资20亿-30亿美元。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时(包括香港),一般会选择在国际上经验丰富的投行作为承销商和上市顾问。随着内地和海外越来越多的IPO,投行在发行和承销方面的收益也“水涨船高”。
国际投行的中国业务账单
去年堪称中国商业银行的上市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为了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中资企业到香港上市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于是,顺应潮流的先后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其中,中国银行是先在香港上市,后在内地上市;而工商银行是两地同步上市。且不论去年银行股给内地资本市场带来的引领上涨的影响,这些“巨无霸”的上市,对投资银行的发行和承销方面的业绩增长有着明显的带动,外资投行的IPO方面的业务是他们众多业务中收益最好的。去年6月初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银行,选择的是中银国际、高盛公司与瑞士银行担任其境外IPO项目的财务顾问、主承销商,而中行该次IPO的规模约50亿美元,按照国际通行3%的承销费计算,这3家承销商分享了1.5亿美元的承销费用。去年9月份赴港上市的招商银行,选择的承销商是中金、瑞银和JP摩根,筹资额约为20亿美元,那么承销商从承销费用所获得的收益是6000万美元;在去年10月份创造了全球最大IPO的工商银行,选择了美林证券、中金公司、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和工商东亚融资公司作为承销商,而工行的H股筹资近140亿美元,则承销商分享的承销收益是4.2亿美元。光是计算这3个登陆香港IPO的中国内地银行的发行承销费用,投资银行所获得的收入就达到近5.5亿美元之巨。而瑞士银行作为中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以及高盛公司作为工商银行的境外投资者,获得的收益更高。其中,据报道,随着工商银行的总市值不断上涨,高盛公司从中获得收益近10亿美元。
内地投行的业务账单
去年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融资市场的正式开闸,尤其是大盘股的上市,H股的回归,大券商的投行收益都有了极其可观的进账。据统计,前11个月共有33家券商获得了公开发行主承销份额,共有105家公司以各种方式筹资2023.3亿元。这一融资水平已与2000年全年的筹资水平相当。按3%的承销费计算,上述33家券商平均进账约2亿元。从承销金额来看,中金公司由于承销了国航、工行、大秦铁路和招商轮船等大盘股的发行,以326.4亿元的承销额排名第一,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和申银万国承销金额也都超过100亿元,分别以20.7%、15.1%、13.5%和10.5%的市场份额列第二至五位。而昨天,中信证券表示,其2006年业绩预增将在450%以上,这意味着其第四季度净利润超过12亿元,全年净利润超过22亿元,而东方证券近日发布了未经审计的报告也显示,其2006年净利润达到9.3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倍。
其中,中信证券在投行业务方面,除参与工行的联席承销外,还独揽广深铁路A股上市一单,两项收入预计在4亿元以上。
内地投行独揽A股市场IPO还能走多远
国际著名投资银行分享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好处”的格局在今年还会继续。即将到香港上市的中信银行,已经选定花旗集团、汇丰银行、雷曼兄弟、中信银行投行团及中金公司等参与其未来的发行上市工作。以中金公司为首的内地投行去年在蓬勃发展的“企业上市运动”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据介绍,去年沪深两市股票融资额度约2204.43亿元,其中IPO融资超过1400亿元,这一部分带来的收入超过35亿元,但大多数大盘股IPO承销业务均由中信、中金、银河、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券商分食。国信和广发等券商则在中小盘股的承销上表现突出。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际投资银行目前还不可能承销在内地上市的 IPO,但将来很难说。面对资本庞大、业务经验丰富的国际投资银行,内地的投资银行是否作好了准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