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204
- 帖子
- 362
- 主题
- 136
- 注册时间
- 2011-5-26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金融暗战上演 对冲基金收网
似乎有魔咒,当年格林斯潘上台后不久发生了全球股灾,时下伯南克上任不久也同样发生了全球大股灾。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美国却能置身事外。 5月10日道琼斯指数摸顶11670.2点,离历史高点不远,当众人以为会创历史新高时却出其不意地猛扎下来,至周二收盘报10706.1 点,但跌幅不过是8.3%。欧洲强国跌幅同样较小,和美国关系最铁的英国跌10%,而法国跌13.5%,德国跌14.6%。其它国家或地区股市就没美国这么幸运了,巴西跌22%,印度跌29.5%,俄罗斯跌31.7%,印尼跌20%,菲律宾跌21%,波兰跌24%,巴基斯坦跌29%,哥伦比亚跌45%,墨西哥跌24%,阿根廷跌23%。而能掀起这种大浪的只有对冲基金。 手法飘忽的对冲基金 视波动为生命的对冲基金规模以美国最盛,其在美国境内“老老实实”,因为违规成本可观,但出境后就到处钻空子,兴风作浪。 前几年,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奉行宽货币的刺激性政策,使对冲基金规模发展速度极快,达到1.5万亿美元之巨。在杠杆撬动下,这一万亿还有“乘数”,被数十倍放大,比如从欧洲或日本拆入资金,然后狂扫全球股市、房市、货币、商品期货。 对冲基金做多商品期货、资源类股票、股指期货、商品货币,同时放空利率期货,然后只需推动一个容量有限的商品期货,如油、铜,便可全线告捷。 这也是铜价令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原因,这也是铜矿、金矿业主等反而输钱的原因。据彭博社报道,多数金矿业主、铜矿业主由于比对冲基金经理更加了解黄金、有色金属等生产和供需情况,所以信心十足地抛空,进行远超其交货能力的抛空,从传统套保变成了投机。 结果就和国储拍铜一样,输得不明不白。这些对冲基金可以故意在铜期货亏,可铜股上涨可赚更多。 “对冲”原义为避险,如今异化为“寻险”!以索罗斯一战成名的狙击英镑为例:他抛空70亿英镑近月外汇期货,同时买入远月60亿马克外汇期货,然后买入5亿英镑的英国股票,并同时卖出德国股票,还买入100亿德国和法国的债券。此战索罗斯盈亏“对冲”后仍然获利9.5亿美元。 最近全球资源、股市大跌正是上述操作的反向操作,而一些常规基金成了肉鸡,尤其是被动配置型基金。这些常规基金在跌市中往往被动缩仓,但因赎回如潮而被迫继续斩仓,然后所持股跌得更快,进入“多杀多”怪圈。而占尽先机的对冲基金因有跨市场、跨品种之利,所以他们只需要山顶上进行轻轻的、初始的一推,然后飞奔下山,将麻袋口张好。 对冲基金周围的利益群体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后,美国财政状况从老布什时的3000亿美元赤字变成克林顿时的1270亿美元黑字。而在此期间美国贸易始终是逆差,军费始终逐年增加,并无“明显的”财富增加来源。 巴西2002年发生金融风暴,资本急剧流出,其国内利率提高,债务负担因此加重,进而造成债务人和政府信誉降低,然后循环地引发资本外逃加剧并引发利率再度飙升。但自那以后,美国却渐渐复苏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以致于美国利率升个不停。 如果说当年欧元出生时,美国在南联盟乱投炸弹,愣是将资金赶出欧元区并造成欧元跌20%,有点赤裸裸,那么通过对冲基金收网这种金融战便含蓄多了。 美国是富人政治,对冲基金正是为富人服务的一种点对点基金品种,很难设想其不能“先知先觉”。美国在全球贫油时大举囤油看上去极傻,但谁能知道他是否在原油期货上“对冲”了呢?说不定其乐见油价上涨呢。另外,美国前几年大举减税,不惜一切代价要保经济增长,但现在突然说“宁愿不要增长,也要控制通胀”,其中奥妙值得人们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