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货币基金缘何坠入“流动性陷阱”

曾几何时,一度被视作行业亮点的货币基金,而今似乎陷入了一片瓶颈和困难之中。伴随着新股发行的持续提速,从南到北,规模从大到小,大部分货币基金都处于持续的净赎回压力之下。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基金管理公司承担旗下的货币基金“出于流动性管理的需要,而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导致的利息损失”。这再度把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问题摆上台面。而此时,距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防范
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提示函尚不足一个月。
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货币基金,缘何恰恰在流动性上陷入困境?
出“血”
如果你不知道货币基金提前支取定期存款的利息损失有多大?那下面一组数字会给你一个感性认识。
根据WIND资讯对货币基金2005年年报和半年报的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末,货币基金合计投资了175.8亿元的定期存款,而在更早的2005年中期,货币基金投资了227亿定期存款。按照业内所说,2005年7月至8月是货币基金投资定期存款的高峰期限。
以去年期末净资产论,定期存款同比约占了货币基金净资产20%的比例。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一些基金经理表示,“根据证监会有关规定,货币基金持有定期存款不得超过净资产的30%。而当时,绝大部分基金的投资比例都在20% 以下,按照当时来看,20%以内的比例是十分稳健的投资比例。”
然而,时光流转到2006年5月,这个情况出现了突变。。在新股发行的推动和
股票市场的活跃下,作为“现金蓄水池”的货币基金内的“水位”大幅下降。截止到中行发行时,相当部分的货币基金相比去年已经缩水了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对于某些投资定存比例较高的基金来说,也应该减仓一半。
而根据定期存款的合同约定,如果发生提前支取的话,该基金将不能按照原有的2.4% 到2.6%的利率计息。而只能按照1.62%或是0.72%计息。更要命的是,按照货币基金的摊余成本法,原有的利息收入已经提前摊入前期的每日净值之中。因此,如果发生提前支取,必将会产生大额的一次性利息损失。
以上海某大型货币基金为例,该基金去年末投资定期存款77亿元,如果这些存款大部分在去年7、8月份签订协议的话,那么按照行业平均资产缩水比例,减持定期存款意味着即期利息损失高达4000万至7000万。而根据最新的证监会通知精神,这部分利息损失将由基金管理公司承担。那大概意味着,要把接近半年的基金管理费掏出来。真是名副其实的“出血”了。
还“债”
事实上,在通知前,已经有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默默的为货币基金支付了成本。根据业内反映,在做定期存款的时候,大部分货币基金实际上已经签订了类似的补充协议。再考虑到基金管理公司还要与销售渠道分成管理费用,部分货币基金管理人还通过一些渠道向货币基金输送利润,提高其收益水平。实际上,货币基金的运营很大程度上早已经成了一个“微利”和“无利”的买卖了。
那么为何又有如此之多的公司乐此不疲呢?一个基金资深人士一针见血的说,部分货币基金片面追求收益率、盲目发展规模是导致其陷于流动性困境的根源。可以说,货币基金如今的被动局面早在当初成立时,以错误想法指导片面盲目发展规模之时就已经埋下了。
来自银河证券胡立峰的报告显示,仅仅在2005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就净申购了907.22亿份,占到整个行业的126%。也就是说,除了货币基金以外,全行业其他基金净赎回194亿,但是依靠货币基金的扩张,基金业还是增长了23%,胡立峰把这个情况称作为“货币”独大。
“货币独大”的背后,则是一些基金公司明显的战略倾斜。一些基金公司将货币基金视作股票市场不好时候的“救命稻草”,不仅要求市场部门以此为重点,大力推介,同时还指示基金经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要做上去,不能下来。虽然有一些货币基金经理向公司“进言”,收益率难以维继,应该下调。但是,这种观点在整个行业的竞争氛围下,最终被搁置一旁。
另外,部分货币基金在规模导向下,结构严重失衡,过分依赖规模波动很大的机构投资者,甚至以给予费率优惠,吸引机构投资者来套利的“饮鸩止渴”方法做大规模,最终铸成了现在的流动性困局。而这些的事情源头同样出在片面追求规模的基金导向上。
“追求发展没有错,但是过分追求发展速度,片面重视规模增长,最终必然造成了生存的风险。现在的货币基金其实是为当初还债。”一位货币基金经理总结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