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美私人股权公司在德国遭遇“妖魔化”

或许,没有地方比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盖尔森基兴市更加反感美国的私人股权公司。在这个失业率达到26%的重工业城市当中,随处都可听到对它们的批评和谴责。该市社会民主党主席弗兰茨.明特费林说,美国的私人股权公司就像蝗虫一样吞噬着德国企业,而当地工会“IG Metall”负责人阿尔弗雷.舒勒则称,现在是时候揭露它们的本来面目了。
德国破落企业成了香饽饽
数据显示,趁着近年来德国经济不甚景气,以美国为首的外国私人股权公司大举抢购陷入困境的德国企业。2001年,私人股权公司投入德国企业的资金规模只有67.8亿美元,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连续3年增长后达到了277亿美元。
德国媒体认为,诸多因素引发了美国私人股权公司对德国破落企业的抢购热潮。过去,那些效率低下的德国企业很容易就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并靠此支撑得以生存。如今,德国银行不再轻易发放贷款,公司股东也对转让产权改变了看法,再加上德国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使得私人股权投资浪潮席卷德国成为必然。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德国本土缺乏信心十足的战略买家,是美国私人股权公司能够在德国屡屡得手的一大原因。文章认为,德国大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核心业务和剥离其他部门之上,对利用并购方式重组业务明显缺乏兴趣。近年来,虽然德国企业的生产效率、经营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投资方面却呈下降趋势。
美国《新闻周刊》则称,包括德国在内的多数欧洲公司比以前更愿意与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打交道。美国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的创建者亨利.克拉维斯回忆说:“10年前,德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根本不把私人股权公司放在眼里,他们不会考虑通过私人股权方式融资。”到了现在,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招致社会舆论不满的收购基金已成为欧洲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私人股权投资获得现金。德国公司的管理层发现,与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打交道,比较容易在谈判桌上达成交易并获取现金,而收购者如果是上市公司就必须寻求多数股东同意,比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麻烦得多。
德国民众反感情绪高涨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发了德国国内工会和商界的惊恐与不安,因为被媒体称为“秃鹰投资者”的私人股权公司习惯于收购或注资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重组改善其经营状况并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然后高价出售获取高额回报,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可能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和局部社会动荡。一些当地商业团体指出,美国私人股权公司购买德国企业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通过机构并撤辞退员工来榨取利润,二是“悄悄”偷走德国公司的成熟技术。
有报道说,一些陷入困境的德国公司宁愿费尽周折向银行申请贷款,也不愿意将股份出售给外国投资者。另外,一些州政府的政策制定者也开始考虑对私人股权公司征收附加税或者实施准入制度,以此减少私人股权公司对当地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柏林民意调查专家赫尔默说,显而易见的是,德国民众更希望这些私人股权公司能像传统企业一样,对广大员工和整个社区负起更大的责任。
私人股权公司被误解
美国私人股权公司是否应对如此之大的愤懑情绪负责?
单从企业管理能力而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美国私人股权公司的确技高一筹。在收购德国化工企业“Celanese AG”84%的股份之后,美国黑石集团致力于重组工作,不仅令公司获得了充足的现金流,而且在亚洲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黑石集团还把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剥离出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样的例子在德国企业当中并不少见。另外,美国私人股权公司具有冒险精神,它们总是与普通投资者不敢涉足的“特困户”打交道,帮助这些企业回到正确的轨道。比如,在洛杉矶投资家哈伊米.萨班的帮助下,德国的一家广播公司起死回生,不仅股价翻了一倍,而且雇员人数也恢复到了接手之前的水平。
还有比较客观的评论家指出,并不是只有美国私人股权公司竞相捕食德国企业,德国本土的私人股权公司也在积极行动。根据德国私有资产和风险投资联合会的统计数字,2004年,进入德国企业的私人股权公司80%的股份来自德国本土投资者,一些德国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幕后操纵着一切。而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说,私人股权公司大幅裁员不假,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东欧或者其他劳动力成本低廉国家也是事实,但与德国本土的西门子、博世等大公司相比,前者的做法并不过分。
事实上,由于名声太大,美国私人股权公司成了对冲基金的“挡箭牌”,后者进入德国企业的态势虽然称不上迅猛,但规模也相当惊人。一些分析师认为,由于对冲基金在金融市场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小,因此它们希望从私人股权公司那里分上一杯羹。令人关注的是,尽管对冲基金进出德国企业的速度要比美国私人股权公司快得多,但这些追求短期回报的“热钱”却没有受到太多责备。这可能是因为对冲基金一贯就是公认的“短线高手”,而且对员工和社区的伤害并不明显,因此遭到的指责也就不是很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