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外资并购民企受挫尽职调查
下一主题:红筹股回归A股:股改成功后的必然选择
返回列表 发帖

英美联防对冲基金 刘明康“唱和”

在富可敌国、呼啸来去的对冲基金面前,各大国奉行的“各自为战”已不合时宜。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家金融监管机构———英国金融服务局(FSA)、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昨天发出联合声明警告,单个国家无法承受衍生品爆炸式增长带来的风险,必须进行跨境合作。
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衍生品能量之大令人望而生畏,美国对冲基金“不凋花”(Amaranth)上周爆出了在天然气期货市场上近6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据悉,若不是银行们“过于谨慎”的话,“不凋花”的亏损可能突破100亿美元。这一让整个美国金融业为之颤抖的巨亏再次凸显了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迫切性。
怎样才可以防止另一个“不凋花”的出现?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凯勒姆.麦卡锡爵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安勒塔.纳扎雷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蒂摩斯.盖施勒昨天代表三家全球最重量级的监管机构在英国《金融时报》发布联合声明称,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日新月异,使得要用“一个本土或一个国家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变得越来越困难。
值得注意的,三大监管机构的声明也代表了英美全球两大金融强国在“联防”对冲基金上达成了共识。无独有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在访问新加坡、意大利和香港地区时也表示,各国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控,警惕其带来的交易对手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时沟通信息,以避免对冲基金对全球及区域经济稳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目前,中国银监会与新加坡、意大利、德国、泰国及香港地区监管当局均签订了双边监管合作备忘录。
“在衍生品问题上,一个本土或一个国家的解决方案将不足以保护本土金融市场,使其免受市场行为带来的风险的影响。”三大监管机构认为,在金融监管上各自为战酝酿着极其严重的金融风险,为对冲基金游走于监管的空隙,甚至“各个击破”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便利。
在上述意见发表之前,全球主要的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国际监管机构前日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会晤,商讨一项改进衍生品交易后台系统的行业举措。
翻开对冲基金短暂的历史,金融实力强如英国也曾遭到洗劫。1992年9月16日,乔治.索罗斯掌控的量子基金一天之内就打垮了英国央行。索罗斯在那个“黑色星期三”斥资100亿美元豪赌英镑贬值,结果最后以狂赚10亿美元大获全胜。
而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又是在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的冲击下,各自为战的东南亚小龙小虎们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接连倒下,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等无一幸免。而纵然李嘉诚当年“香港不是国际炒家自由来去的提款机”一语何等豪壮,香港特区政府最后也只是和对冲基金落了个两败俱伤的和局而已。
目前,除上述英美两国达成的统一战线之外,中日韩在今年5月也在清迈协议的基础上,发布了现行的货币互换协议以外进行区域金融合作的声明,以免重蹈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本月中旬也在新加坡IMF—世行年会上表示,亚洲国家之所以保持如此之多的外汇储备,也是处于对对冲基金的担忧。他建议,应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增加对冲基金的信息披露。
链接:“Amaranth”凋谢
“Amaranth”的意思是“一种虚构的永不凋谢的花朵”。
2000年,尼古拉斯.马奥尼斯(NicholasMaounis)以“Ama-ranth”为名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经过连续五年的成功运行,到今年8月底,Amaranth管理的资产高达95亿美元,以聪明的投资策略和极具效率而著称。
去年,Amaranth豪掷10亿美元,打赌能源价格上扬,起初手风颇顺,到今年8月底时回报率达22%。但随着天然气价格见顶回落,该基金踏入9月就遭遇滑铁卢,目前出现巨亏近60亿美元。
Amaranth此次亏损是自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产管理公司”巨亏之后出现的最大一桩亏损,令整个华尔街震惊。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外资并购民企受挫尽职调查
下一主题:红筹股回归A股:股改成功后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