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02
- 帖子
- 222
- 主题
- 129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与QFII的进度相比,QDII的额度虽然迅速增长,但其推行过程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目前,商业银行QDII业务占据整个QDII业务的九成以上,但据不完全统计,各商业银行实际发行运用的额度尚不到申请额度的8%。
上周,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国家外管局相关部门领导前往上海、北京、深圳三地,调研QDII 运行的情况。据悉,国务院办公厅是首次参与。 调研反思 了解情况的人士介绍说,此次调研,主要集中听取各大银行和基金公司所反映的在QDII实施过程中困扰的问题,比如审批、钞汇、准入问题、税收问题、会计问题等诸多方面,并就其中某些具体问题寻计求策。“基本上是上午拜会银行,下午和基金公司进一步沟通,日程相当紧。” 目前,银监会已经批准了10家中资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从产品情况看,市场上已经发行了9款银行QDII产品,人民币认购额近23亿元,美元认购额近9000万元。而实际上,银行系QDII已获得131亿美元购汇额度。 由于QDII尚属于初步尝试阶段,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就不足为奇。比如,QDII投资方向局限于债券、汇率、指数、信贷衍生品结构挂钩等定息低收益产品,尚不能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商品类衍生品,其中包括与黄金、石油等挂钩的各类衍生产品和BBB级以下证券,这自然为QDII产品的收益率设置了“天花板”。另外,银行的QDII产品若以人民币计价,还存在本币和外币的汇率风险。换言之,无论是人民币升值还是美元贬值,产品的到期收益都要打折扣。 这些都导致首批QDII产品放慢运行脚步。一家银行在首期QDII产品发行期间曾宣布,8月份发行第二期产品,但该产品至今尚未露面。另一家中资银行6月份获得首批QDII额度后,迄今也未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QDII产品。 “现在发现在QDII具体操作上的问题还有很多,像销售方式是不是采取公募方式、额度管理、账户开放、资金划拨、托管人和管理人的对接等,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再比如,费用的压力也影响颇大,目前QDII产品与银行传统的境内人民币或外币理财产品相比,增加了托管费、管理费等。在已推出的13款银行 QDII产品中,其中6款产品因两家银行实行集团内部合作,免收托管费用,其余7款产品每年都收取占本金金额0.15%-0.20%的托管费以及占本金金额0.15%-0.40%的管理费,甚至有些产品还收取销售服务费。”知情人士说,“当然,大家还问到人民币升值之后的问题。”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认为,中国国际收支盈余大幅上升所带来的主要风险包括:国际经济不平衡的增大,可能带来国际汇率(尤其是美元)和全球经济的突然大幅调整;导致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增加;带来流动性过剩和货币政策的被动;而流动性过剩可能带来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显然QDII是缓解矛盾的重要一环。 “这些问题可以在不断发展中解决,但有些问题也很棘手,比如投资者对QDII产品性质、交易方式、交易规则和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律等不太熟悉,如何培育投资者的工作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了。”这位人士强调。 期待更多 其实,有关部门也已经意识到了QDII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并在具体细节上着手给予更多的支持。 在银行QDII业务联合工作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上,唐双宁强调,银监会将进一步完善QDII有关监管政策,优化竞争环境,加强与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审慎、稳健地推动QDII业务发展。 而10月18、19日,保监会召开会议,就《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办法》(下称《办法》)向与会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负责人征求意见。据悉,《办法》计划在年底前发布。数据显示,目前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7万亿元,而依照《办法》规定的15%的资产比例上限,2000亿元的保险资金即将“出海”。 “最近我们和很多的保险机构进行了谈判和相关业务的沟通,包括产品设计、资金托管、风险控制、投资策略,很多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对于我们来说,保险公司的进入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某外资银行中国区负责人经历了和多家保险公司谈判后心情不错。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QDII规模扩大趋势不会更改。 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认为,允许投资外流的一个长期影响是减少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比如日元,持续的资本外流抵销了相当一部分的贸易顺差。但是在近期内,这个数字可能会非常小以至于根本起不到什么影响。“简而言之,我们仍然把这项举措(QDII)看作是长期体制改革的开端,而非一种短期内‘修正’流通的手段。” 据悉,此次调研后,有关部门将就调研结果进行商谈,寻求解决之道,推进QDII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