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8016
- 帖子
- 187
- 主题
- 157
- 注册时间
- 2011-5-25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上周五,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邀请多位金融专家,就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组建的具体问题召开座谈会。 会外,本报记者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两位学者,就汇投的具体运作模式等问题展开对话。两位专家认为,汇投的庞大规模对自身运作将带来不小难度,而其发行人民币债券购买外汇进行运营的模式也将带来收益率方面的挑战。规模和收益,是汇投不可小觑的双重挑战。 具体运作模式有待破解 主持人:前不久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已经召开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首次筹备会,上周五又召集多位金融专家座谈,看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工作如箭在弦。但这家公司的具体运作模式依然没有确定的消息。您认为汇投应该如何运作? 钟伟:所谓具体运作模式包括很多。包括如何整合汇金、人事如何安排等问题。但主要的还在以下几个: 首先,如何发债?是财政部发债还是外汇投资公司发债?我认为,无论哪一种都没问题,因为这是政府信用公司,所以两者发债成本差异应该很小。但如果财政发债,汇投就不承担成本,对提高外汇投资公司的财务绩效有好处;如果由外汇投资公司发债,可能在财务上存在发债成本的问题。因此有可能一家发,也有可能两家一起发。 第二,发什么币种的债?目前据我所知定下来发人民币债券,因为想通过发债吸收流动性。 第三,向谁发?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直接向央行发,一种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还有一种在机构、个人等更大范围内发,类似于普通国债。我倾向第一种方式。因为,如果在银行间市场发,由于其规模会很大,如果第一笔拿出2000亿美元,至少要发16000亿元人民币,这不利于保持银行间市场日常利率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平稳,肯定会引起市场波动。如果向央行发,央行用外汇储备购买汇投的特别债券或财政部的特别国债,把外汇给汇投,实际上是一种外汇和债券的互换,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操作时缩小或停发央行票据,只要释放手中的特别国债或特别金融债就可以了。这是对央行票据的替换,而且是一次性过户,发债成本很低,比在机构之间无论通过数量优先还是利率优先要方便多了。 庞大规模增加运作难度 主持人:两位专家对汇投的具体规模如何看待? 巴曙松:我认为汇投总体规模会非常庞大,而且增长迅速,加大了它的市场化运作难度。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挪威还是新加坡的外汇储备投资运用,规模相对都有限,特别是较之中国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规模,更为如此。即使是各种媒体猜测中的2000亿美元的规模,在中国国内就是最大的公司了,从发展趋势看,这一规模还呈现增长的趋势,那么,如此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的运作,必然会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关注,运作者必须要熟悉国际资本市场和全球经济的运行,运作难度会相对较大。 钟伟:规模会非常大。现在大家只看到1.0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里面可能会拨出2700亿美元左右放在公司里面。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的趋势看,今后每年我国还会有1700-19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这部分新增量中每年还会继续拿出1000多亿美元给汇投。 短期内难以取得良好收益 主持人:这么大的规模,对汇投的收益率将会带来什么挑战? 巴曙松:从通常猜测的思路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向中央银行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运用。在汇金公司的运作中,从外汇储备管理的角度看,存在的一个缺陷是,接受注资的机构往往需要运用的是人民币资金而汇金公司注资的则是外汇,存在再次结汇的市场需求。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运作,目标是要通过更为专业化的运作来取得更高的市场收益,不过从基本的资金成本看,发债的筹资成本加上可能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大约在10%左右。一个大型的投资机构,要持续保持10%的投资收益率,也并不是一个十分低的投资收益要求。如何吸引专业的投资人才,建立清晰的信息披露和考核机制,来促进投资收益率的提高,是一个现实的挑战。显然,仅仅依靠政府官员来运作,从国际经验来看,可能达成提高收益率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钟伟:汇投的一个天生缺陷可能就是它的收益率问题。 这是因为,无论向谁发行债券,都有个债券到期的赎回问题。由于是发人民币债换回外汇,是用强币换回弱币,因此存在汇率风险;另外,银行间市场利率将近 3%,因此这一债券还同时存在利率成本。因此,如果汇投发债购买外汇,它的财务报表不会太好看。另一个问题是,汇投肯定不会投资于美国国债等现在外汇储备已经投资的品种,它会投资于中等流动性更高收益的股权投资、或者实施国家战略的资源类商品。但无论是介入商品市场的资源或者购买资源类企业的股权等,其流动性都是中等,只有经过运作整合才能看到效果。所以,对汇投不要指望有很好的市场绩效。它的设计模式就保证很难在短期,如3-5年之内取得很好收益。它的好处在于积极使用外汇储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