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788
- 帖子
- 250
- 主题
- 197
- 注册时间
- 2011-5-24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随着银行、保险、基金三系资金“热情加入”,一旦人民币升值热潮冷却以及监管机构渐进地放开产品的创新空间,其市场潜力就会显现。一提到QDII,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那么,给一个通俗的解释,就是通过QDII,国内的普通投资者手拿人民币,就可以有机会分享到境外资本市场的收益。 实际上,QDII的专业名称是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2006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允许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委托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开展金融产品投资,此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商业银行、社保基金QDII的规则也相继出台。 自此,我国的QDII制度开始浮出水面。 如何突破象征意义 相对于普通投资者的陌生,监管部门以及众多金融机构对于QDII的态度还是十分积极。 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2006年12月在银行QDII业务联合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透露,银监会至今已批准了10家中资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并希望更多的银行参与到QDII业务中。 紧跟银行的是基金公司。2006年9月5日,作为首只QDII外币基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获得了外管局5亿美元的QDII投资额度批准。此后,国内多家基金公司也将自己的QDII产品设计方案上报证监会基金部。 与此同时,信托公司也开始抢占市场份额,首批向银监会上报方案的有5家信托公司,而最终只有中信信托和上海国际信托,得到监管部门初步认可。 然而,强烈的反差不久后立刻显现出来。一出世就聚万千宠爱于一身、被业界甚至看作“破冰”之举的QDII,并没有得到国内投资者的追捧。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推出的9款银行QDII产品,人民币认购额仅23亿元,美元认购额也只有9000万美元,这与获批的83亿美元银行QDII额度相差甚远。 可以说,2006年QDII的市场表现,给人的感觉是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内容,有投资者甚至嘲讽说它是“具有政府色彩的”产品。那么,曾被香港投资者称为“北水南调”救市政策的QDII,2007年“钱”景如何,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什么呢? 矛盾中成长 尽管央行行长周小川曾公开表示, QDII实际上是投资活动市场化、多元化,是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步,是个开头,“我们不把QDII当作解决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灵丹妙药”。但看好 QDII未来发展的投资者,仍然对于其“缓解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作用津津乐道。 的确,按照一般的思维模式,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日渐强烈,国内的资金迫切的需要“走出去”释放压力。但事实上,借助QDII来缓解升值压力,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 对于QDII投资来说,一旦出现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人民币加息等情况,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就有可能低于预期收益。而如果QDII投资回报率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就意味着投资亏损。与此同时,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人民币投资产品的收益将提高,这样就会拉近人民币投资产品与QDII产品之间的收益率差距。因此,在美元继续疲软,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下,即便QDII产品加快推出,对市场的吸引力又能有多大? 虽然矛盾,但监管层有自己的考虑。周小川表示,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时,启动QDII比较稳妥,如果对人民币有贬值预期,或经济形势不稳定,或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启动的难度和风险就会大一些。当然,做任何事都有一个练兵的过程,因此,在目前状况下,投资者就需要权衡利弊,谨慎作出选择。 再看“缓解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这个问题也确实不容忽视。截至2006年10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1万亿美元,为了缓解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央行提出了“藏汇于民”的口号,开闸“泄洪”,而QDII的推出,也正是为老百姓手里的外汇寻找更多投资海外金融市场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QDII产品主要是给人民币投资境外提供方便,对于已经持有外汇的客户,他们可以直接选择外汇理财,而没有必要去绕QDII这个圈子。同时,外汇理财产品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市场打拼,产品设计已经相当成熟,投资渠道也比QDII要宽泛,比如说一些外汇理财产品可以做和股票或者房地产指数挂钩的结构性产品,这样可以拓宽居民的投资渠道,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力手段,而一些和黄金、原油期权挂钩的产品,由于贴近日常生活,老百姓也容易理解。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一些外汇理财的机构性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可达到10%以上甚至更高。 以上的种种理由,都让QDII显得略逊一筹。虽然相对于外汇理财产品的高门槛,QDII也有其容易进入的优势,但在没有较高收益吸引的前提下,对于国内普通投资者来说,QDII又赢不过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钱”景值得期待 虽然QDII存在诸多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其发展“钱”景并不是一片灰暗,仍有值得期待的突破点。 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银监会对于QDII业务始终持有的积极推进态度。唐双宁公开表示,银监会将进一步完善QDII有关监管政策,加强与境内外监管机构的合作,审慎稳健地推动QDII业务发展。 有了监管部门积极表态,日前有消息传出,称中国监管机构可能允许具有QDII资格的银行投资海外的股票型基金,以提高这些银行的投资回报率。 与此同时,第一代QDII产品被指缺乏多样化的尴尬,有望随着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大举杀入人民币业务领域而扭转。毕竟,外资银行凭借其丰富的国际金融市场经验以及大批的国际理财专家, 将会设计出多种适合中国投资者的QDII产品,这样,也相应的可以带动中资银行更快的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事实证明,这样的推断并不是假想。日前,英国渣打银行、中信银行均设计推出了全新的人民币或者外币的QDII理财产品,且均设计了防范人民币升值风险的新功能。据了解,渣打银行此次设计的QDII和此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该产品设置了到期收益锁高保护机制,在投资期内前三年每年根据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提高到期保护水平,化解此投资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新设计的短期QDII理财产品,也设计了锁定汇率风险的机制。其有两种类别,一是把12月18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锁定,作为未来的结汇汇率。还有一个是3个月后到期结汇。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QDII机制的引入,让国内市场和国内机构得到了国际市场的洗礼,也必将会加速国内个人投资者理智投资心态的培养。因此,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也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耐心等待QDII慢热“钱”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