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调查显示近四成高学历求职者加入弃档族

调查显示近四成高学历求职者加入“弃档族”
调查显示,近四成高学历求职者加入了“弃档族”,不少毕业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档案放在哪里,到头来才发现人事档案没处理好,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大学毕业生对待自己的人事档案主要存在哪些误区?档案应该如何处置?今日起,本报推出《毕业了,我的档案该放在哪?》系列报道,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也欢迎同学们拨打本报热线96333提问或提供好的经验。
“学校、家里和人才市场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我的档案!”大学毕业后漂泊了两年,终于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本该是件高兴的事情,但小肖还没来得及高兴,麻烦事就找上了门:新单位需要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本以为毕业后人事档案会自动转移的小肖发现,自己的档案已不知去向,无奈之下小肖向晚报热线96333寻求帮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高校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一是留在自己手上,成了不被承认的“死档”;二是把档案托管到相关机构,从此置之不理,直到用时才回头查找;三是毕业时未办任何手续,任档案“自由飞翔”。
自存档案变成“死档”
王先生2006年大学毕业,先是在深圳一家电子企业工作,他并没有在这家单位长期工作的计划,因此没有到单位人事部门办理档案寄存手续,而是把户口和人事档案从学校“弄”出来,放在自己家里。之后,王先生一直在全国各地“漂”着,把办理档案手续的事忘记了。
直到前不久,王先生返回家乡长沙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单位要求他提供人事档案办理社保,他从家里翻出了放置5年的档案。可是,相关部门告知,私自保存的档案,是不被承认的,不能给他办理社保。
工作10年,档案身份仍是“学生”
除了个人保存档案外,有的毕业生把档案存进人才服务中心,就以为万事大吉,莫名做了“弃档族”。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刘先生毕业已经10多年,当年他缴了两年的代管费,就把自己的档案托管到长沙市人才服务中心,随后再也没去管过。
直到今年,他打算评副高职称,需开具户籍证明时,才想到一直“酣睡”在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档案。令他意外的是,由于没有及时递送相关材料,他的档案内没有任何工作业绩和职业信誉等方面的资料,甚至档案身份仍然是“学生”,不具备评定职称的资格。
丢失档案痛失公务员资格
一些毕业生以为,像升学一样,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人事档案就会“自动”转到单位,因此没有主动办理任何手续。
“因为找不到档案,我痛失了公务员的录取资格!”2007年从长沙某知名大学毕业的小双感觉自已很“冤”。毕业后,她先后在深圳两家民营企业就职,没有在意过自己的档案。去年,她为了备考深圳的公务员考试,提前3个月辞去了工作。小双一路过关斩将,笔试和面试都顺利通过。只等着就职时,录取单位要求她在一周之内提供人事档案。
小双奔波于曾就职单位、毕业的大学和人才市场,最终都没有找到自己的档案,因为超过期限,她的公务员录取资格也被取消。

自存档案变成“死档”

TOP

现在的竞争太厉害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