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康得新: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下一主题:浙商证券:给予零售行业“看好”评级
返回列表 发帖

越烂越值钱 垃圾股越炒越凶再现黄金价

  越烂越值钱?垃圾股再现黄金价垃圾股越炒越凶,壳资源价格越炒越高,分析指主因是退市制度名存实亡
  羊城晚报记者 王凌菲
  实习生 潘叙序
  今年股市表现惨淡,但ST板块却再次演绎出火爆行情。根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截至昨日收盘,今年ST板块整体涨幅达12.65%,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13.04%。据统计,ST板块今年的最高价位已超过2007年A股顶峰时期,更有不少垃圾股股价高过绩优股。有业内人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壳概念股票再遭热炒可能与IPO审核程序逐渐严格有关,但ST板块中的投机行为,其根本原因还在于退市制度形同虚设。
  ST板块火过2007年大牛市
  据东方财富网数据,截至昨日,今年ST板块整体涨幅达12.65%,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13.04%,ST板块大幅跑赢大盘。数据显示,ST板块今年的最高价位已超过2007年大牛市。今年4月,ST板块曾达到5618点的最高价位,远超2007年A股顶峰时候4600点的价位。
  而资产重组题材,也一如既往地成为ST板块的重点。羊城晚报记者统计昨日收盘时最近一季度涨幅最大的十只ST股票的相关数据发现,10只股票近一季度涨幅均超过30%,在这十只股票中,五只与资产重组并购相关。
  其中ST兰光,原名S*ST兰光,今年5月分红后变成*ST兰光,6月对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重组后银亿控股拥有兰光科技的89.42%股份,8月ST兰光又两次向银亿房产增资,其后顺利摘星。*ST兰光在停牌重组后,当日涨幅高达134.05%,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上涨13.51%。
  而*ST盛润今年8月发布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预案9月2日,*ST盛润发布停牌公告,原因是连续多个交易日达到涨幅限制。据统计,*ST盛润A近一季度涨幅接近98.24%。
  由于重组题材的赚钱效应,也吸引了大批资金入驻。年初至今,浙江资本已囤积5家壳公司,投资总计约20亿元,以待重组行情。
  IPO趋严借壳再成热点
  壳资源再遭热炒,业内人士认为,这与IPO审核程序逐渐严格不无关系。记者从证监会官网已披露数据中看到,今年以来,60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中,共有12家公司的上市申请被否决。6月又有报道称,证监会加强了对A股IPO公司上市申报材料的监管力度。
  而在资本市场上,买“壳公司”是许多企业上市的快捷途径,壳资源一直是稀缺资源,借壳资源牟取二级市场高额资本回报的机会也不少。如借壳SST集琦的国海证券在停牌4年半后于今年8月9日复牌,首日涨幅高达200%,同期对应的深成指涨幅为40%,脱胎于*ST夏新的象屿股份在今年8月29日恢复上市后,当日也大涨99.5%。
  垃圾股炒出黄金价
  股市跌跌不休,在交出亮丽报表的银行股跌成“白菜价”的同时,ST股票却被炒出黄金价。
  记者查询昨日收盘时的相关数据发现,目前沪深股市共有128家被ST的上市公司,而其中股价超过10元的ST股票高达39只,其中ST高陶以37.99元的价格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ST威达,也有29.65元,这样的价位比很多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都要高。
  ST股价的高企,与中国目前形同虚设的退市制度不无关系。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人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正是因为A股市场缺乏淘汰机制,股市沦为赌场,股价被严重扭曲,才造成如今的垃圾股拥有黄金价格。越垃圾的壳,人们越敢炒,因为只有等到垃圾得不能再垃圾了,重组客才会介入,这时,一旦重组成功并复牌,垃圾就会变金条。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学军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目前最关键的还是退市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如今借壳上市式的资产重组概念风靡市场,成为市场炒作长久不衰的热点,垃圾股价格高过绩优股,部分ST公司市盈率上千倍或为负数,对于二级市场的定价机制是极大的扭曲,同时也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黄学军认为:“只有保持有进有出的状态,才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行机制。”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康得新: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下一主题:浙商证券:给予零售行业“看好”评级